前言
中國的和平統一是中國人所期盼完成的民族大事,如何完成這件大事,有待國人共同來克服異見,異中求同,始竟全功。當中的異見包括: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之間的如何擇一問題,共產黨、國民黨及民進黨三者之間的利益分配問題,以及國際間對於中國統一的態度問題。
壹、中國大一統的歷史
許多人不瞭解為何中國一定要統一,之所以主張統一,似乎是憑著一股熱情、血性,其實,在潛意識中,國家統一的意識早已深深烙印著,只是不知其所以然者也!
查我中華民族的起源,若自黃帝時代算起,迄今已有4700年的歷史。黃帝以下,依序有:顓頊(兩字讀音同:專緒)、帝嚳(後字讀音同:酷)、堯、舜、禹等五名領導人,負起領導中華民族的重責大任。後來禹的兒子啟建立了夏王朝,夏王朝之後,依序有商王朝及周王朝的建立。周王朝分為前後兩個朝代:前朝稱為「西周」,後朝稱為「東周」。當周王朝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攻擊而將國都東遷,開啟東周時代的時候,時序已來到了西元前770年。由於東周時代的中央政府威望及軍力不足,地方政府便各自為政,互相聯合或攻伐,最後由威望及軍力最強的地方政府--秦國掃滅其他勢力及周王朝的中央政府,建立了秦王朝,這一年是西元前221年。
秦王朝末年,地方勢力起兵反抗中央政府,後來形成劉邦與項羽兩大勢力爭奪天下的態勢,最終是劉邦戰勝項羽,中國統一,漢王朝興起。漢武帝時,以董仲舒為首的儒家學者取得了執政優勢,根據以往的中國歷史建立了中國歷史大一統的歷史觀,這樣的史觀因而深深留傳在中國人的潛意識中,直到如今。
在大一統歷史觀的實踐上,中國人是確實代代在奉行著,不管國家遇到什麼樣的變故與困難,就是要維持大一統的態勢,國家必須要定於一個中央政府的統治,否則分裂的思維必然危害全民族的團結奮鬥與歷史延續。
楚漢相爭、三國鼎立、南北朝、五代十國等四段中國歷史,是中國歷史分裂的時代,如果沒有一個強烈的大一統思想在推動、激勵中華民族積極進行國家統一的話,那麼在當今中國的領土上要建立多少個國家呢?夏王朝、商王朝、周王朝、秦王朝、漢王朝、晉王朝、隋王朝、宋王朝、元王朝、明王朝及清王朝等十一個王朝正是代表著中國大一統歷史的精神,是我們在面對當今的中國歷史時,一面極好的鏡子!
當今的中國歷史是一個分裂的歷史,依照中國歷史大一統的慣性,這是必須要消除的,奉行一個國號、聽命於一個中央政府是中國歷史一定要走的方向。
貳、一黨專政的合理性
自黃帝時代以降,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的「定於一尊思想」就始終是中國政治思想的主流,這樣的主流思想體現在政治制度上就是共主制度、君主制度、皇帝制度及一黨專政制度,這種一脈相傳的政治制度使我們可以很有自信地說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在歷史長河中歷久彌新的法寶。當今世界上有以美國為首的民主國家,不知中國歷史的淵遠流長,總是自吹自擂自己的政黨政治有多好,笑話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黨專政制度有多麼不好。難道民主國家的政黨政治就是完美無缺的嗎?難道奉行一黨專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就一點民主、自由、人權都沒有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奉行中國人慣有的「定於一尊思想」的「一黨專政制度」是正確的道路,這樣的政治體制不需要改變,只要能維持公平、公正、公開地選拔出優秀的國家領導人,國政自能穩當,國勢自能上揚。西方人的政黨政治制度是他們自己的歷史發展中所發展出來適合他們自己的制度,我們的國情與歷史和他們不同,可以略取其中的精華修飾、改良我們的一黨專政制度,卻沒有必要依樣畫葫蘆,否則就是畫蛇添足、削足適履。
參、台灣特別行政區
「台灣特別行政區」是未來中國和平統一時,對台灣地區一個非常適當的處置,它將可使中國人以最小的代價換取和平統一的榮耀。
一、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如何擇一
中華民國於西元1912年成立,它代表著當時中國人期望新時代來臨的心理。成立初期,由於共和制與傳統皇帝制的衝突,人心不知去向,國事混亂,直至國民黨於1928年以一黨專政之姿統一了中國,人民稍微有了方向感。未料,國民黨遽以整編軍隊為由,進行縮減軍隊的行動,挑起了剛降服的軍閥蠢動,群起反抗中央,爆發中原大戰,東北軍入關助戰,致東北兵力空虛,使日本於1931年侵入東北,建立滿州國。未幾,國民黨不思與共產黨謀和,以劃分若干地區交由共產黨來統治的妥協手段,非要發動武力勦共,導致戰禍相尋、國力虛耗,日本悍然於1937年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抗日成功之後,國民黨不顧共產黨的軍政實力,不願劃分華北若干地區交由共產黨自治的和平手段,執意用占有優勢的兵力去解決可用政治方式和平解決的問題,最後敗走台灣,可謂咎由自取!若是國民黨自1928年統一中國以後,即以一黨專政制度及允許軍閥畫地自治的妥協態度統治中國,不去挑起同胞之間的戰爭,國事自可漸入佳境,日本自不敢縱兵犯我,而國民黨之執政地位亦可長保無憂,中華民國也不致於如今只統治著台灣地區而已!
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無可爭辯地取代中華民國成為中國歷史的主流朝代,在中國大一統歷史的要求下,中華民國勢必要取銷國號,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朝代。中華民國在台灣地區已塑造了一種與西方民主國家近似的政黨政治,如同已出生的小孩,既已生出,就應該延續其生命,而不要斷絕,故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有雅量允許中華民國取銷國號,改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特別行政區」,並維持其既有之政治習慣、政府機關與社會生活,以間接統治完成統治權的延伸,不要想施行直接統治,以免引起國民黨及民進黨的疑懼,聯合國外勢力抗拒統一,造成和平統一的困難。
貳、共產黨、國民黨及民進黨三者之間的利益分配
共產黨、國民黨及民進黨三者之間,誰最有資格直接統治台灣?當然是國民黨。對於台灣割讓給日本一事,由於其時三黨均未成立,故對這事都沒有責任,而1945年台灣光復,是因為國民黨於1943年的開羅會議中向美國、英國爭取的緣故,且迄今占領台灣、管理台灣的軍隊、官員都是由國民黨所建立的中華民國法統所一脈傳承下來的。共產黨立於全中國的中央政府地位,自得享有間接統治權,而國民黨以熟悉台灣風土民情最久,理應享有地方政府的直接統治權,至於民進黨則可以現行的政治制度與國民黨競逐對台灣地區的直接統治權。「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特別行政區」的設立,可以平衡三者之間的利益分配問題。
參、國際間對於中國統一的態度問題
若是共產黨欲以武力統一中國,容易遭受以美、日為首等西方國家的抵制與干涉,因為大家會預期武力統一後,台灣地區所施行的政黨政治亦將隨之瓦解,其與台灣之間原有的利益關係可能會無法保留。若是共產黨願意劃台灣地區給國民黨以現有的制度來實行間接統治以換取和平統一,則以美、日為首等西方國家就比較不會進行抵制與干涉,因為大家會信任其與台灣之間原有的利益關係可以繼續得到保障。減少了外國對中國統一的抵制與干涉,統一的腳步會走得更快一些、更穩一些。
肆、中國和平統一時的政治架構
1、北京政府為中央政府,台北政府為地方政府(因為北京政府原轄區比台北政府轄區大,理所當然作中央政府)。
2、台北政府取銷中華民國國號,改奉中華人民共和國為國號、五星旗為國旗、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為國家領導人。
3、台灣地區改設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特別行政區」,行政轄區不變。
4、台灣地區領導人仍以「總統」稱呼,原政府組織架構不變,原選舉制度不變,原政黨政治不變,原生活方式不變,原軍隊組織不變,原外交關係不變(中國共產黨不可以來台發展組織,以免有延申一黨專政制度的疑慮,容易使台灣原有的兩黨政治型態遭受破壞,引起台灣方面的顧忌)。
5、台灣領導人經由原選舉制度產生後,應於確定當選後10日內前往中央政府覲見國家主席,經其承認後,始取得合法統治權。除非台灣領導人涉嫌內亂外患罪,有通敵叛國之虞,否則均應予以承認。
6、和平統一後,等兩岸關係穩定、互信足夠時,中央政府始與台灣特區政府商量派駐解放軍部隊。
7、大陸地區與台灣地區軍隊與官員交流任用規定,由中央政府與台北政府協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