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天下縱橫談
市長:YST  副市長: 貓靈子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天下縱橫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統獨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獨台」的真面目
 瀏覽5,180|回應12推薦10

炎黃子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0)

sunism
laofu
反貪腐反造神
K書者
弼馬溫
乱石
齋貓
YesYouGotIt
ThanksYST(台灣省)
YST


「獨台」的真面目

顧名思意,「獨台」者是要將台灣獨立於中國之外,而不作任何有關中國統一之打算。這是一群目前不敢台獨又不想統一的人的主張。為了掩人耳目,他們藏身於「中華民國」這個名號之後,作長久分裂中國之打算。他們通常與世界上反華的帝國主義勾結,想借其力量,維持目前「不統、不獨」的立場。而事實上卻在盼望,希望有一天反華的霸權國家能擊敗中國,他們就能以獨立的面貌永遠分裂於中國之外。這就是「獨台」。

「台獨」雖然可惡,但他們毫不隱瞞他們要台灣獨立。凡是尚有一些中國人的良知者,均不屑與其為伍。而「獨台」卻是以欺騙為手段,實質上其目的與「台獨」無異。這就是為麼「獨台」比「台獨」更可惡、也更可恥。

洛杉基網友推崇「獨台」,並說他讚成統一是個「選項」。既然只是一個「選項」,請問其他「選項」又是甚麼呢?這決不是一個身為中國人應有的想法。

此文本想作為洛杉基網友 《「台獨」、「獨台」大不同 》的回應,因市長已關閉該欄,而且「獨台」本是個誤區,今日在台灣,像洛杉基網友一樣陷入該誤區者大有人在,所以我就將此文另開一主欄,希望能引起大家注意。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2915209
 回應文章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前人在歷史上怎麼做的
    回應給: 炎黃子孫(jcpao) 推薦0


xaogao2007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張學良為抵抗日本侵略宣佈易幟,接受南京中央的領導,完成了統一。
西安事變,有人要求殺死蔣介石,毛澤東認為蔣介石的死必定導致中國分裂,最終決定和平解決。
蔣介石在台灣時,宣傳臺獨是死罪,而其終生也從事反攻大陸。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2915387
民族的XX
推薦1


songji713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齋貓

獨台無非是執政者挾持民意,從而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而已。今日國民黨口口聲聲兩岸同屬中華民族,卻並不把中華民族的民族大義放在第一位來考慮。反而是經濟上吃定大陸但在政治上與大陸保持距離。一方面拿著大陸的好處一方面甘心作為美日遏制口中的“同胞”的橋頭堡,阻礙中國大陸的發展,損害中華民族的利益。中華民族正處於難得的發展機遇期,卻不得不因為台灣問題大傷腦筋,消耗國家極大的政治經濟軍事資源。須知共產黨為統一開出的條件已經接近極限(之所以說接近極限是因為我認為共產黨的最低線是“一國兩府“ ,只是這張牌打出若是再被台灣像醜化一國兩制一樣醜化的話,兩岸就只有武統一種渠道) ,但是國民黨卻依然不為所動。口口聲聲所謂尊嚴,所謂台灣人的利益,孰不知台灣人的尊嚴和利益正是因為台灣政客的操弄而變得沒有保障。直到今天還有大量的台灣人認為老共要統一解放軍會上岸把他們的財產共產,卻不知當年孫文自己在三民主義中民生主義的第二講中就說過民生主義就是共產主義。
我並不要求兩岸要馬上統一,畢竟兩岸確實還是有些隔閡,此時統一對雙方都不是什麼好事。但是國民黨至少應當把統一作為畢生的追求,而不是在那個島上面做個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今天的國民黨讓中國人看到的只是“直把台北作南京” ,而不是孜孜不倦來維護老祖宗留下來這塊土地的完整。真不知泉下的孫中山先生會怎樣看待他的這些個不肖的徒子徒孫們。當年張作霖都曾告訴張學良“個人勝負事小,引狼入室事大” ,今日的國民黨知也不知?
記得看電影《英雄》時,趙國的刺客為了保衛趙國去刺殺秦始皇,孰不知也是違背歷史潮流。秦始皇若死,整個中國將重新四分五裂陷於戰亂之禍。為了天下蒼生,順應秦國的統一進程才會給百姓帶來安逸。
想想中國若干年來的歷史,只有“統” ,才能保證一個強大的國力,才能保證人民安逸的生活。想當年天地會當年反清復明似乎很有義氣,卻不知是違背了歷史的規律。很多時候,偏安於一隅,是在跟歷史潮流對抗,不會有好下場的。而挾持民意維護既得利益更加是民族的罪人。
奉勸島上的藍營人士們,莫做鄭經,因為歷史記住的只會是康熙大帝和施琅。逆歷史潮流而動,必將遭到歷史的淘汰。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2915261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