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天下縱橫談
市長:YST  副市長: 貓靈子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天下縱橫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中國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由湖廣填四川中的客家人看臺灣的族群問題
 瀏覽6,808|回應17推薦14

kyler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4)

大風
無知者,無畏
寄居者
riquelme
愛台也愛中
Jentu
行軍素人
現代孔明陶朱公
喬飛
Chang

more...

     明末清初,中國移民史上發生了兩場大規模且影響深遠的移民運動。一場是大批大陸移民湧入臺灣的東進運動,另一場則是湖廣填四川的西進運動。
   
      這一時期,生活在贛南、粵東、粵北的客家人因人口繁衍,而居處又山多地少,遂向川、湘、桂、臺諸地以及粵中和粵西一帶遷徙。這次大規模的遷徙,在客家移民史上被稱作“西進運動”。臺灣和四川現今的客家人基本上來源於這次“西進運動”(筆者的祖輩就是在這波移民中遷移四川的粵東客家),這一時期的兩地分別成為東遷和西遷的客家大本營,又都是相對封閉的地理單元。兩地客家系出同源且幾乎在同一歷史時期一東一西遷徙,遷入地同樣是新移民占絕對優勢,而客家人又同是新移民中的第二大族群,因此在相同時代大背景下的這兩場移民運動具有了有很強的可比性。在接下來的歲月裏,客家人在臺灣和四川兩省的不同發展軌跡,自然成為研究臺灣族群問題難得的模本。

      四川自古民風彪悍,故有無川不成軍一說,歷史上四川地區抗蒙,反清和抗日的持續時間之長 戰況之慘烈就是明證。有意思的是,在這樣一個民風彪悍的地區,明末清初,在新移民人口占絕對優勢的情況下,既沒有發生對弱勢原住民的械鬥,也沒有發生新移民之間的械鬥,作為第一大移民來源的湖廣和第二大移民來源的客家以及其它省籍的移民,在和平的狀態下實現了大融合。反觀臺灣,歷史則進入了一個動蕩和血腥的時期。

      由於臺灣朋友對大陸沿海移民東進臺灣的歷史事件都已非常熟悉,故本文將著重闡述湖廣填四川部分以及其與移民臺灣運動的異同,用一個全新的角度去剖析臺灣的族群問題,要弄清事情的來龍去脈,這裏先簡單介紹一下湖廣填四川的歷史背景:

      《四川通誌》:“蜀自漢唐以來,生齒頗繁,煙火相望。及明末兵燹之後,丁口稀若晨星。”

       四川自古秦以來就是水旱從人的天府之國,唐朝即有一揚二益之稱。南宋孝宗淳熙年間,全國歲收(不計四川〉是6530余萬絹,幣四川在高宗時就歲入2650余萬貫,占整個南宋總收入的四分之一強。僅四川一地就相當於盛唐年財政收入總和的3倍!而人口最保守的估計也超過了1300萬。歷史進入宋末,情況開始出現了急劇的變化。宋末元初,四川發生了一次人口大滅絕,蒙古南下入侵時遭到南方人民的強烈抵抗,四川尤甚,元宋在此纏鬥近50年,元軍對此進行了血腥的報復,克城則必屠之,以致元朝建立時全川竟然不滿80萬人口了!

       時間進入明朝,由於中央政府的移民政策,蜀地經濟重新開始繁榮,人口大增,但明末清初的大屠殺再次受到使之受到毀滅性的打擊。明末清初30年戰亂,四川被禍最慘。四川是明末農民戰爭主戰場之一,李自成、張獻忠的軍隊都曾三次入川,清軍主力追剿,兵民人口死傷眾多。1644年,張獻忠率領農民起義等入川,12月稱帝建立政權,國號“大西”,定成都為“西京”。順治4年破大西軍,卻並未得到全川,僅控制了川北保寧、順慶二府。其余之地均在殘明勢力於中,他們對抗清軍,也自相攻殺,導致四川社會秩序混亂,民不能耕織以足衣食。又因四川是抗清最頑強,清軍一旦攻下,必殺人屠城。四川因此成了四戰之地:明軍濫殺,清軍濫殺,地方豪強濫殺,鄉村無賴濫殺邀功,張獻忠也有濫殺之嫌。繼而是南明與清軍的戰爭;還有吳三桂反清後與清軍的戰爭,四川又成了三藩之亂主戰場之一。四川人民遭到了一次次的戰亂和屠戮。故明末清初四川民眾戰亂流離36年,人口逃亡,餓蜉遍地。土地荒蕪、千裏無煙,據史載安嶽、樂至等縣曾 “絕人間煙火二十年”。

       清順治二年(1645年),川東各州縣被“搖黃”和清軍先後殺掠,積屍遍地,臭聞千裏,最後達到人煙滅絕,千裏荒蕪境地,燕巢林止、虎狼縱橫的地步。川南瀘州,岸上有數十虎魚貫而入。富順縣境內“數年斷絕人煙,虎豹生殖轉盛,晝夜群遊郭村圩之內。”

       清順治四年(1647年)清軍入成都人戶尚有“殘民千家”。到了康熙三年(1664年),僅殘民“數百家”。射洪縣在清初“人民流徙,十室九空”。簡陽縣在順治年間土著僅14戶。富順縣“民之存者不一人,若能完其家室者,千萬中不一見也,雞豚絕種已數年,”大足縣逃存一二姓,余無孑遺。川北蒼溪、達縣等,順治四、五年間,連遭“大旱大饑大疫,人自相食,存者萬分之一。”

       清順治五年(1684年)溫疫席卷了許多城市。大頭瘟、馬眼瘟、馬蹄瘟,病狀慘不忍睹。”綦江縣因遭“大頭瘟”、“死者朽臥床榻,無人掩葬”。順治初年,大旱、大饑、大疫席卷大半個四川。順治五年,因遭大旱“人相食”的內江地區“瘟疫大作,人皆徙散,數百裏無煙”。

       順治十六年,成都“城中草木蔽寒,麋鹿豺虎,縱橫民舍,官署不可復識,中官棲於城樓,兵則射獵於城內,蜀王府野獸聚集,二三年捕獲未盡。” “蜀中升平時無從虎患,自獻賊起營後三四年間,遍地皆虎,或一二十成群,或七八只同路,逾墻上屋,浮水登船爬樓,此皆古所未聞,……大抵蜀人死於賊者十之八,死於饑者十之二,僅有者又死於虎之口。” 成都平原是四川經濟最發達的地區,清初尚有虎患,則四川其它丘陵地區更可想而知了。酷烈的虎患對人口的生存構成很大的威脅。在榮昌,張懋嘗主仆八人至榮昌上任,城中四處無人,天尚未黑,群虎竄出,八人中有五人葬身虎口。

       康熙初年,由廣元入蜀赴任的巡撫張德地由順慶、重慶達瀘州,船行數日,寂無人聲,僅存空山遠麓……而成都“舉城盡為瓦礫,藩司公署久已鞠為茂草矣。”成都無法駐守清廷宦員,只好移駐保寧(今閬中縣)。重慶城在康熙元年(1662年),“為督臣駐節之地,哀鴻稍集,然不過數百家”。清襲明制,但四川境內人口驟減,特別是有的地方人口更少,無法建立各縣衙門,故裁減了不少州縣。川東的大寧縣(今巫溪縣)幾經拉鋸殺剿,境內幾乎“民無遺類,地盡拋荒”,康熙七年(1668年)境內“土地荒蕪,人煙稀少”,再次並入梁山(今梁平縣)。康熙元年,為免征錢糧,節省開支,裁重慶地區壁山、銅梁、定遠等縣,康熙七年省並武隆。直至數年後,被裁並的州、縣才得恢復。南充縣城(今市城)在康熙中期城內無人,“林木成拱,野草蔽地,虎豹晝出,闐無人居”……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人口陡減九成至50萬人,整個成都城人口一度降到不足20戶。四川其他地方也大抵如此,出現了有史以來四川人口的最低記錄。
    
       在中國移民歷史上,清代前期的“湖廣填四川”是歷史上引人註目的重大事件。在時間上,它從康熙十年(1671)至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歷經105年。在移民人數上,它也是空前的。據曹樹基、葛劍雄教授主編的《中國移民史》統計,移民總數達623萬。其中,湖廣移民約為346萬,占55.5%;遷自粵、閩、贛的客家移民共247萬人(廣東的移民約為144萬人,江西的移民約為83萬人,福建的移民約為20萬人),占移民總數的39·6%。川東地區(今重慶市)接納的移民為95萬人,川中地區接納的移民約為215萬人,川南地區接納的移民為312萬人。在移民的省份上,計有湖南、湖北、廣東、福建、江西、雲南、貴州、廣西、陜西、山西、山東、浙江、江蘇、安徽等14個省。它有朝廷頒發的種種“優惠”政策,朝廷大力鼓勵各省移民填川,民間還流傳有《招民填蜀詔》;它是移民們舉家,或舉族,或合眾,自願而遷徙的行為,歷經千難萬險而去四川“插占”謀生的壯舉。

       湖廣省(今湖南湖北兩省)移民是入川的主要力量。遷自粵、閩、贛的客家移民則是第二大族群。受距離遞減規律影響,三峽地區吸納的移民中以湖廣籍占絕對多數。川東和川中地區是移民重點區域,川西、川北、川南次之。康熙末年。移民逐漸由川東向川西、川南、川北疏散,即所謂的“二次移民”。這樣多的外省人進入四川,大量墾殖荒地,必然將各地的生產技術、各地的先進文化帶入四川。今天"川味正宗"中最受贊揚的三絕:川菜、川酒、川劇,也都是在清代融合外地傳入的多種成分之後發展起來的。


       據有關史料統計,在“湖廣填四川”之前,順治十八年(1661),全川人口只有50萬。康熙二十四年(1686),全川在籍人口已增至98·7萬。乾隆元年(1730年),四川人口已增至326·7萬,到嘉慶十七年(1812)便增至2070·9萬人了。19 世紀初, 成都流傳這樣一種說法:“大姨家陜二姨蘇, 大嫂江西二嫂湖。戚友初逢問原籍, 現無十世老成都(引自六對山人《錦城竹枝詞》) 。在同一時期之內,居民省籍來源如此廣泛,競相遷入同一個省區之內的現象,並且能夠和平共處,在中國歷史上也是十分罕見的。


       在經歷清朝湖廣填四川的大規模移民浪潮後,以湖廣籍為主體講湖廣話的外省移民和稍晚遷入的第二大外省移民族群講客家話客家人,其人口比例和地位大致相當於同時期臺灣的閩南族群和客家族群。然而四川卻沒有發生如臺灣一樣的閩客械鬥的悲劇。那五十萬四川原住民也沒有像臺灣原住民一樣被強勢的外來人口趕盡殺絕,遁入山林,而是與強勢的湖廣和客家族群相互通婚,和平共處,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狀況,早已經不分彼此。在今天原四川地區居住的1.2億人口都是這次族群大融合的結果,族群問題過去現在將來在這裏都不是一個問題,因為大家都早已認同自己是四川人。在這個過程中,以湖廣話為載體,吸納客家話元素的通用語--西南官話四川次方言也誕生了。

       歷史到了抗戰時期,重慶成為了中國當時的政治經濟中心,四川是中國抗戰的總後方。此時又是一個大量移民湧入的時代,來自東北華北江南的。只是抗戰勝利後,全國光復,國民黨要恢復全國統治,這些短暫移民最後留在四川的比較少。自六十年代開始,國家大力發展三線建設,此時又一次來自全國,鐵別是幾個中心城市的移民大量進入四川,這些人大概就相當於臺灣近代史上的外省人吧,不過在四川,套用一句閩南話,今天他們中的很多人早已成為正港的四川人了。

       四川的客家人自稱“廣東人”,把自己的話叫“廣東話”,而四川人(客家人稱他們為“湖廣人”)稱客家人為“土廣東”或“土廣廣”,把他們的話叫“土廣東話”。按照當初遷入的人口比例,比照臺灣的狀況,現在四川的客家人口應該至少在4000萬以上,而實際的情況是,現在在人口1.2億的川渝地區能講客家話的人口僅約一百萬,而且這些客家方言區呈孤立的島狀分布,對內用“廣東話”,對外用“四川話”(他們把“四川話”叫“湖廣話”或“四川官話”),口頭交談用“廣東話”,讀書唱歌用“四川話”。若不是客家祖宗的嚴格遺訓:“寧賣祖宗田,不丟祖宗言。”在客家聚居的一些地區,年老的族長常常強迫晚輩在家說客家話,四川的客家話恐怕已經不能流傳到今天了。

       今天客家方言島的地盤已經逐步縮小。以儀隴縣的客家話為例,朱德故居周圍的群眾現今能講客家話的已為數不多,他的侄兒就不會講了,他的侄孫一輩連聽也聽不懂了。因此,我們可以預言,四川的客家方言島——特別是那些只有幾百人、幾千人的小島,不要很長時間,少則十年、二十年,多則為百十年,就將一一消失在四川話這一片汪洋大海之中。我自己本也源出粵東客家(族譜記載的),但今天家裏也已經沒人會說客家話了,但這並不影響我的客家認同和四川認同,因為二者並不矛盾。

       臺灣的客家人是和閩南人差不多時期過海遷臺的,時間也有300多年了,卻基本沒怎麽融合,主要聚集在臺灣西北部,其他地區一般分布都不多。而現在臺灣族群問題搞的這麽嚴重,其中原因是很耐人尋味的。對比同時期甚至更晚遷入四川的客家人,並不是因為相處的時間不夠久,關鍵還是各族群的心態問題,族群和解,族群融合如果僅僅是政客的口號,那再住在一起五百年恐怕情況還是一樣,說不定還會更糟糕。



本文於 修改第 4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2611243
 回應文章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露馬腳
推薦0


kyler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做了四年,馬腳都露出來了,藍營罵綠營,結果現在也開始玩什麽是客家人的遊戲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4749282
沒錯!
    回應給: 寄居者(oci1) 推薦0


我愛夏天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馬英九的"米酒"招數很有限的。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4729961
是啊!
    回應給: 蜀山逍遥(kyler) 推薦0


寄居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民進黨的招數很有限的。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4729860
騙選票
推薦0


kyler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每次到了選舉,就拿來騙選票而已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4729727
台湾和四川都是南方土客融合的特例
    回應給: Jentu(jentu) 推薦0


kyler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其實臺灣和四川都是土客融合的特例,四川是最快最早完成融合的,也是融合最平和徹底的,南方其它省份都發生過較嚴重的土客械鬥,但是嚴重的族群問題臺灣是持續最久的,正好是兩個極端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4717603
其實最壞的,是挑撥離間的。
    回應給: 慎獨(blueearth) 推薦1


無知者,無畏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riquelme

其實最壞的是那些挑撥離間的人,特別是一些政客利用族群問題製造事端來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我自己是粵北客家,跟朱德他們先祖差不多同一個時代移民四川,居住地跟朱德家不到40公里,當地有湖南安化人,湖南永州人,廣東韶關人,廣東梅縣人和廣東四邑(廣東台山,恩平,開平)人。爺爺奶奶那一代還自說自話,但是到了父親這一代,才慢慢同化為四川方言,我們小時候從人們日常的生活中,也能聽出誰是湖南人,誰是廣東人。但是到了我們這一代,就很難區分了。

我自己家就是特別複雜,媽媽來自湖南安化移民,所以外婆完全是“安化腔”,大姨媽嫁廣東四邑人,所以他們家老人說四邑廣東話(當地把說四邑話的叫做:“四邑口”),小姨嫁永州人,大家把他們叫住“永老二”,腔調又不同,其中最難聽懂的是四邑話和永州話,所有這些親戚,距離也不超過15公里範圍,可見當地民情之複雜。

當地雖然民情極其複雜,但是歷來相安無事,主要是因為一直都有通婚的習慣和族群寬容。族長由各族德高望重的長者擔任,這些人多數出於耕讀家庭,很多人本身就是官家後代,好像鄧小平家(江西贛州客家移民),讀書人也多,都把寬容和包容作為生存的必要條件,雖然也有族群不合的時候,但是都能夠通過族群之間溝通管道解決。一旦有人挑起族群問題,大家都會把他當成害群之馬,所以沒有人願意去惹這些事情。

奶奶小時候跟我們講,當年“紅星友”(廣東人把紅軍叫住“紅星友”)徐向前/許世友來的時候,紅星友中間居然有很多江西客家人,跟粵北客家口音很近,所以問路呀甚麼很方便。我本人在四川生活了17年,後來出外面讀書,後來到廣東工作,還專門到粵北省親,還去看過祖家宗祠,族譜記載,我是移居四川的第12代人。

在廣東生活的時候,才慢慢地感受廣東的南粵文化,其實跟四川當地非常接近,因為本身就是移民帶進去的,包括語言和飲食文化都差不多。

台灣的民情,遠沒有四川那麼複雜,也不過就是個客家人和褔佬人,最多再加一個外省人而已,本地原住民跟四川的情況很相似,份量極少,雖然有族群械鬥,但是在民進黨出來以前,並沒有多嚴重。壞就壞在民進黨鼓吹族裔概念,挑撥族群對立,是一種典型的挑撥離間的做法,再加上自從引進全盤西化系統以後,政府對這種挑撥離間甚麼也做不了,所以就走到今天這一步。如果是中共體系,誰敢挑起問題,按照羅瑞卿的說法:“格老子,打!”,就甚麼事情也沒有。

一個小小的地方都不能團結起來,就那麼2000萬人,在那裡鬥成“一鍋粥”,我就不覺得有甚麼好驕傲的。是嗎?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4717282
其實在台灣是沒有族群融合的問題的
推薦0


Ab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台灣其實是沒有族群的問題的.

從原住民到福佬人到客家人再到外省人,都藉著通婚成了一家人了.

不管你是原住民,福佬人,客家人,外省人,今天都是台灣人了.都是使用台胞証的台灣人.

正如同今天的四川人是包括了湖廣人的.

所謂台灣的族群問題只不過是政客的吵作而已.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4717262
方言是族群融合的結果,而不是原因與Jentu前輩探討
    回應給: Jentu(jentu) 推薦3


慎獨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riquelme
無知者,無畏
安得汝.wrk

我是湖南人,從族譜的記載上有很多前輩移民到四川。至今我們族譜上還有一支在四川。
湖北確實是北方方言為主的地區,但是湖南、廣東等四川移民大省都是標準的南方方言區,相互之間十里不同音的狀況非常常見。
非常吊詭的地方在於這些人到了四川后,大家都摒棄了自己的方言,而共同創造了一個新的方言(西南方言)來作為大家的通用語,就連最為固執的客家人都逐漸摒棄了自己的方言,現在整個四川各地之間的方言差異很小。這是族群融合的結果,而不是族群融合的原因。
我認為關鍵原因是在於四川移民的主體族群的包容性導致。
四川移民的主體部份是湖廣人,我對湖北人不太清楚,我重點講一下湖南人。湖南人由於方言的極度不統一很難形成一個統一的聲音(當然湖南人也是很抱團的,從湘軍的歷史可知);同時由於湖南人本身也主要由來自江西的移民構成,對移民本身有歷史記憶,對不能講本方言的外來人沒有太大的歧視觀念。
當主體族群富有包容思想的時候,少數族群完全不用團結起來爭取自己的權益,自然的每個人都會淡化自己的族群傾向,在一兩代的相處和通婚下,自然融合。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當前中國的少數民族聚居區主要分佈在西北,西南等地。其實大家不知道的是湖南境內也有非常多的少數民族,比如土家族,苗族,侗族等等。其中土家族,苗族人口都超過百萬,這些少數民族和漢族的相處非常融洽,幾乎沒有族群問題,也基本上已經完全漢化;這也是大家很少瞭解湖南有很多少數民族的原因。從湖南本土上,主體族群和少數族群的和諧相處可以看出,至少對於湖南人,包容少數族群已經成為了一種文化上的基因。
Jentu前輩到四川完全感覺不到排斥的主要原因也是四川人繼承了這種對於少數族群的包容態度所致。
發生族群問題的地方,主體族群都要反思(對於宗教信仰的區隔不在此類)。
那天看新聞面對面,名嘴溫紳的一段話讓我大開眼界“花蓮這個地方很特別,大致台灣人三分之一,原住民三分之一,外省人三分之一”。如果台灣閩南族群都從心底裏面認為其他族群的人不是台灣人的話,其他族群必須團結起來保護自己的權利,我相信台灣的族群問題完全無解。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4717089
我认为方言是问题的关键
    回應給: 蜀山逍遥(kyler) 推薦2


Jentu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無知者,無畏
riquelme

栏主是川籍客家人,用历史和数字来佐证看法,佩服之至。

我家辽东人,先父母抗战入川,我手足五人全出生于川黔,如栏主所言,如果1945抗日胜利之后未离川,今天我的子孙应该也是正港的四川人了!我在台湾生活近五十年,老婆娶了台湾客家人。

栏主所说湖广填四川的历史,来质疑何以客家人入川可以顺利地融入当地,而移入台湾则发生了长达几百年的闽客械斗?我无栏主之才,谨在此以我个人的人生经历,略作推论演绎:

1、人类据以抱团排外的核心思维出在:“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而其根源不外种族(维/汉)、肤色(黑/白)、宗教(基督/穆斯林,汉/回)、语言(加拿大的英语和法语区是最好的例子)、国籍(中/美)、和宗族(姓氏/亲疏)、、、等。

2、汉民族里,北方语系以普通话为代表,形成晚自明清,其实它是全国各地人以京师北京为中心群聚交流(我在台湾认得的老北平人,几乎大多两三代前是来自江浙、福建、两广、川黔入京做官的),自然演变产生的妥协性语言。也正因为其妥协性:带来了在发音、语法和使用上都比其他所有方言简单易学的便利性,所以才形成了汉民族唯一文体(写)和语体(讲)完全一致的教学语言(其他方言绝无此方便,台湾政治正确的母语教育纯粹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也正因为这种便利性,民国和共党才都利用其为国家通用语言。

3、广大的长江以北地区,汉语均属北方语系。所不同的也只是地区口音的差别而已,基本上沟通不致成为多大问题。我认为开阔的土地、文明形成早、南北朝及其后的民族大融合等地理和历史因素,都是造成北方语言比较一致的原因。因为相互沟通的方便,北方人的地域观念相对的比较淡薄,即使稍有距离也不致发生地域抱团长达百年的大械斗!至于北方汉回之间的冲突,又是另外一个课题了。

4、大江以南各省,汉语方言极其复杂,所谓十里不同音,同一个乡隔着一条河,两岸都可能说不同的话!去年去常州,当地讲的是我听不懂的常州话。朋友带我开车北上约半个小时,至仍属常州市的长江江心岛吃鱼,当地却讲的是我可以听懂的类似扬州的北方话!而常州人对这些北佬多少是有一点看不上的意思!21世纪了,尚且如此,就妄论明清了!这种方言岛现象在整个南方各省星罗棋布,令北方人初到南方实有寸步难行之感!

5方言造成排外和族群械斗!!栏主所举清代发生在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台湾的族群械斗无一不在南方方言岛重叠交错地区!而其核心思维厥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即使到了21世纪的今天,国内社会交通交流如此密切,试问:上海、广州、温州、福州、、一个个方言岛,哪个不排外?所差的只是程度而已矣!栏主质疑何以台湾闵客械斗?我认为都是方言惹的祸!闽南话和客家话的差别,大概不低于英语之于法语!北京人之于上海人不也互相看不对眼吗?台湾孤悬海外与大陆隔绝,越发助长了这种风气!

6、西南三省同属北方语系,北方人初履斯地,只要对方把方言尽量讲白些,速度放慢,大致总可以沟通。因为基本上语言相通,所以西南三省同胞的排外情结,远远不如台湾的闽客,甚至今天的沪、穗、温、榕、、等方言岛!栏主所称明末清初客家人顺利融入四川,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至于何以云贵川会形成北方语系?我想是大量来自其他各地的移民所致,这一点还要请栏主指教。

7、我自己一生只在西南三省生活过7、8年,住地遍及成都、贵阳、昆明、畹町,回忆起儿时旧事,从未感到被排斥!至今除北方官话(混杂了东北和北京腔)我还会流利的西南官话(说不出是川黔或滇,但当地人又听不出我是北方人)。我视出生地四川是我精神上的故乡! 斯土斯人常在我心!而我在台五十年,至今闽客语均无法交流,只是大致听得懂;台湾闽客视我为外省人,这种情况亦以李扁当道后为甚!而我也从未以台湾人自居,但我也不怀任何坏意,和台湾朋友交往密切!任何人问我籍贯,我都说我是出生大陆长在台湾的中国人(I am a Chinese; born in China; raised in Taiwan!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4716938
上一課""族群常識分析""
推薦0


達卡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我們家族姻親是來自   福建西部區的客家人

台灣對稱   海線陸線  桃園地區的客家人

我比較喜歡聽  美濃六堆  客家語 清脆有力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4716888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