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天下縱橫談
市長:YST  副市長: 貓靈子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天下縱橫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文化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中华文化在台湾将死!
2007/07/02 15:46 瀏覽3,494|回應7推薦14

gaoxiuyuan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4)

ThanksYST(台灣省)
齋貓
HOWAREYOU
wang710
xyiz
炎黃子孫
egjc888
123abc
Xuser
laofu

more...

这个标题有点耸人听闻,但是这个却是在慢慢的发生着。中国人不善于抽象思维,但是中国人却将人类的具体思维发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从中国古代绘画就发现,我们对画的最高境界就是栩栩如生,神笔马良应该是最高境界的体现。同样是诗歌,无数的千古名句寄托了对中国的锦绣河山的无限情怀。对于音乐,那丝竹声声的韵律勾起你的无线遐想。所以,中华文化的最深的精髓不在绘画,典籍等载体上。中华文化的精髓就是万里锦绣河山,回首历史,无数的先贤都有着相同的经历,那就是用脚踏遍中国之山山水水,用心去体会。

看看国共两党这60年的历史就可知一二。共产党的激进应该是可以和秦始皇焚书坑儒相提并论的。它对中国人的中国人性的压抑也是空前的。但是,当大陆从文革的阴影中挣脱了以后,才觉得祖宗的东西还是最好的。可以这么说,在短短的20年的时间,我们正在不断的恢复成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因为不是别的,正是这片土地孕育了中华文化,孕育了我们。

再看看台湾,不错,一大批的鸿儒跟随蒋介石去了台湾,巩固了中华文化,延续了国民党之所代表的中华文化之正统。但是随着这代人的离去,台湾的中华文化却后继无人。试想,现在或者若干年以后,你告诉台湾的下一代中国诗歌中长江之波澜壮阔,泰山之雄浑挺拔的时候,他们将茫茫然。因为这些都不是他们所生活的地方,最关键的是,那里的地理,政治,经济和人民和他们没有联系。这个不是拍拍纪录片或者旅游片所能够解决的。

有人会说我的观点很肤浅,但是我觉得这个却是事实。亲身经历,以前我没有去过三峡,不知道他的壮阔,后来去过三峡的我突然有种感觉涌上心头,那就是:这万里山河是我的国家,这里的亿兆人民是我的同胞,这里的一切都是我的骄傲。试想,一个美国人到三峡除了赞美其雄伟意外,估计是不会有我这样的感觉的。

所以,基于中华文化的特点,中国的人文,地理,经济,政治,风俗是一个高度重叠,高度统一的有机整体。不是你可以挑选你所想认同的。有人天真的认为,我只要中国的文化就好了。在台湾做个文化的中国人。这其实是很幼稚的想法,无法认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把文化和地理,政治切割,又如何成为这个文化的一员呢。这也是那些希望了解自己文化的ABC们经常回国交流的原因吧,因为13亿的大陆人是中华文化的载体。

从文化上讲,长久的分裂对台湾的伤害要远胜与对大陆的伤害。中华文化在台湾可以很不客气的讲是死水一潭,没有了活水之源。因为赋予活力的锦绣河山都在对岸。并且向着日本那种插画式的文化发展。真不希望,有一天台湾人游览三峡的时候流露出美式的表情,那就不知道到底是谁的悲哀了。



本文於 2007/07/02 23:10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2290761
 回應文章
台灣是繁體華文最終堡壘.
    回應給: 茹逸(bluebyby) 2007/10/11 23:26 推薦0


文俠隱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台灣會走出繁體華文市場的驚奇之路!!

因為https://city.udn.com/7466,參考一下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2451600
另一方面
2007/10/08 15:51 推薦0


bluebyby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改革开放后大陆是有种传统文化回归的声音

但有两点须认识

一,大陆呼吁的传统文化的同时反对的声音依然存在

二,大陆现在对回归传统文化是有心无力,

根本的文字都在逐渐消失,断的文化无从补起............................

某种意义上,台湾是中国文化的最后阵地,

只可惜在台湾的传统文化原本就有限,

真如你所说.则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彻底的消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2446284
人才斷層
    回應給: gaogaogao(gaoxiuyuan) 2007/07/05 02:23 推薦6


wang710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6)

土豆仁529
M10
齋貓
Xuser
校長
愛台也愛中

同意你的說法!

從大陸跟隨政府跑到台灣的各個省籍人士,已經多半凋零,現在還在台灣的,也是垂垂老矣!至於親身經歷過,對於祖國還有些許記憶的,現年至少也是六七十歲以上了!....就算是戰後出生的「第一代」,打過台海戰役的,受過「反共抗俄」教育的,早年台灣還很貧窮,吃過苦的....現在也是到達「快要退休」的階段!

早期因為時代背景使然,當時台灣的教育,還是「放眼大陸」處處不望祖國!而大陸當時正在「三反五反」搞批判鬥爭,幸好還有台灣的這些「前朝遺老」把「中華文化」保留了下來!﹝不久之前,有則新聞,大陸出錢在台灣聘請了一位「會做山東饅頭」的人,回到山東故鄉去教導「怎麼樣做正統的山東饅頭」!﹞

然後,時代背景的變遷,大陸是開始復甦了!台灣這邊由大陸來台的「中堅份子」逐漸老成凋謝....新生的人﹝不論本省外省﹞是在台灣長大,對於故國的感情當然不如上一輩!而且這一輩,普遍的是沒有吃過他們父母以及祖父母們所經歷過的苦難!

然後....更不幸的是政治局面的變遷﹝到此停筆,後面發生的事不用我多嘴﹞....恐怕,能夠繼續把中華文化發揚光大的,又回到了祖國!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2296153
請參閱
2007/07/03 17:52 推薦1


xyiz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天豬

請參閱

江國樑先生編著的 :

二十世紀科學未解之謎

https://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xyiz&f_ART_ID=784775

《易》學中的『光 ― 氣學說』簡論 (1)

https://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xyiz&f_ART_ID=758907

《易》學中的『光 ― 氣學說』簡論 (2)

https://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xyiz&f_ART_ID=758909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2293161
佩服!
2007/07/03 04:04 推薦1


gaoxiuyuan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typhooonn

天猪兄的讲解很具体。看来要将中国人不擅长抽象的论断修改掉了。不过可惜了,台湾那些大师们虽然躲过了文革的浩劫,却躲不过绿色暴民的摧残。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2291988
中華文化應是以抽象為主
2007/07/03 03:40 推薦8


天豬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8)

ThanksYST(台灣省)
egjc888
xyiz
齋貓
typhooonn
M10
校長
YST

其實作者可以將標題改為 "中華文化在台灣已死!",因為這更符合現況,但這恐怕有靠標題取寵之嫌就是了,就不知道天下會不會接受。

在下同意作者所說的: 中華文化是一個整體以及河山在中華文化裡的重要性,但是要補充的是這其實是一個大陸型民族普遍據有的特色。大陸型民族因為居住地的寬廣,而連帶的影響到了這些民族的性格,思想,以及眼界。根據天豬的觀察,大陸型民族普遍有著以下的特點: 1) 尚武 2) 恩怨分明 和 3) 擁有寬大的眼界與胸懷,因此不會特別去計較細節而比較注重大原則。其中 2 是 1 的延伸,而 3 與教育文化以及個性有關。這種個性是很難去具體解釋的,天豬只能借一句老美的話, 那就是: It's in our blood.

至於中國人不善于抽象思維,在下是完全不同意的,而且認為是完全的相反;現代中國人是因為受到了西方式的思想污染後才會有這種誤解,畢竟西方在這數百年間是屬於強勢。天豬是認為中國人的先祖是抽象思維為主,而以此抽象思維帶出具體的思維;完全是後代子孫迷信西方思想所以才會有這個盲點出現。

天豬認為最簡易的例子就是中國的象型字體。是的,在下認為象型字體正是中國先祖以抽象入具體的一個很好的證據;而正因為中國人是每天都在用的,所以才會有這盲點。例如"家"這個字,不就是屋頂下有個豬嗎?在農業社會裡,中國先祖就將家這個具體概念運用了抽象的手法來表示。當然,這是天豬將這個字的解釋簡化了,實際上這字不可能只是光是"屋頂下有個豬",但因為在下不是這個的專家所以用較通俗的解法。

最好但也是最難懂的例子就是中華思想的源頭 - 易經。怎麼? 易經夠抽象了吧,可是易經卻運用抽象的手法來解釋非常具體的天地運行的思想;說易經是中國人對數學,物理,以及化學的觀察也不為過。

易經是如何解釋數學的? 易經的基本是兩儀,也就是陰以及陽。中國人用抽象的 (--) 符號代表陰以及 (─) 的符號代表陽,也就是所謂的二進位制:(--) 為零而 (─) 為一。

兩儀生四象,也就是將兩個基本符號疊起兩排的排列組合;上下兩排陰 (--) 是為二進制的 00 也就是零,上陰下陽是為 01,陰下陽上是為 10 (十進位的二),上下為陽是 11 也就是十進位的三。上下為陰(0)代表事物的起點,上陰下陽(1)表示事物開始生根並上長,上下為陽(3)表示事物變化到頂點,而陰下陽上(2)表示事物已開始衰落,最後回歸起點(0)。

四象生八卦,代表八種狀態,也就是將陰陽符號疊為三排;二進制是為 000 (坤),001 (震),010 (坎),011 (兑),100 (艮),101 (離),110 (巽),以及 111 (乾)。用十進位制是由 0 到 7 共八個數字。

八八六十四卦則為六排陰陽符號疊起變化;最小為坤 (000000),最大為乾 (111111) 也就是 0 和 63。

在十進位制裡的範圍裡 (一到十),奇數和是 1+3+5+7+9 = 25 是為"天數" ,偶數和是 2+4+6+8+10 = 30 是為"地數",天與地數的總和是 25+30 = 55 也就是天地之數;而天數中的 5 乘以地數中的 10 叫做大衍之數。天豬推斷所有的數字都可以用 55 和以下的數字來變化,也就是加和乘,有興趣的網友可以試一下,再告訴在下結果。

那易經又是如何解釋物理的? 首先將坤 (000000) 畫成在一條直線上的兩個點並留一些距離,然後將乾 (111111) 畫在一個位於兩個坤點的中間但遠離這條線的上方,然後從乾這個點往下畫一條虛線將兩個坤點分成剛好一半的距離。好了,接下來就要考驗網友們的繪畫技巧了;在這條虛線的左邊由左邊的坤開始將 1-61 的奇數畫成往乾也就是 63 上升的點 (總共31個點),而在這條虛線的右邊由頂點的乾開始往右邊的坤將偶數 60-2 的下降的點畫出來 (也是31個點)。現在請各位網友畫條線將這些點連起來,如果您的圖案像天豬剛開始畫的像個山一樣的話就表示您的畫法太生硬,因為如果您畫的柔軟一些的話,您將會得到一個拋物線的圖案。是的,一個拋物線的圖案,而這也是物理理論方面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如果牛頓讀通了易經,他可能就不會需要等到蘋果掉到他的頭上了才會發明萬有引力論,因為易經卦象一經過排列變化便提供了一個物理解釋與提示:萬物只要有起便一定會有落。

那易經又如何解釋化學的? 天豬要請各位網友記起易經的基礎,也就是陰與陽的調和變化。現代西方實驗得出的結論是一個物質有時會有著不同性質的變化,而這個變化有時是由於分子的正負不平衡造成的。何謂分子的正負呢? 就是負級的電子 (Electron) 的數量與正級的質子 (Protons) 數量不同。當然也有因中子(Neutron) 數量不同而變化的物質,但天豬不是化學家,不能太深入。易經整體的思想是每個狀態,也就是卦象,都是由陰陽變化而生的;若將分子裡的正級想為陽而負級想為陰,則當陰陽調和時,一個物質將處於最穩定的狀態;而當陰陽失調時,則這個物質的穩定性必然降低。

天豬的學問不夠,不能再想出更好的例子了,但是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若透過文字和易經來檢視的話,就可以知道我們的先祖是以抽象而入具體的,並不如我們後代子孫所想的"只擅長具體"。



本文於 2007/07/03 05:36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未必
2007/07/03 00:57 推薦0


xyiz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未必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2291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