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天下縱橫談
市長:YST  副市長: 貓靈子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天下縱橫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軍事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閒談「張靈甫」和「以貌取人」
 瀏覽69,226|回應219推薦43

YST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3)

ZH
Abr
祝福您
亓官先生
登鋐
知識就是力量!
toy688
Jove
洞半仙
寄居者

more...

國共內戰是一個很不愉快的話題。這段歷史雙方的報導有相當大的出入,在離開內戰這個話題前,我想為國軍將領說幾句話。

 

共軍雖然贏得這場內戰,但是過程十分慘烈。共軍的將領也沒有他們說的那麼神勇。共軍贏得勝利很重要的原因是情報的滲透。蔣介石的國防部參謀總部都被共產黨滲透,這場戰爭國民黨是贏不了的。

 

令人痛心的是,一些抗日的名將在對日作戰中如此英勇為國奮戰立下赫赫戰功,卻在國共內戰中犧牲了,真是不值。而這些內戰勝利的共軍將領在抗戰時卻沒有出過什麼力。共軍規模最大的戰鬥是彭德懷的「百團大戰」,其次是由林彪指揮的「平型關之役」,但是這兩個戰役在抗日戰爭中並沒有產生重大的影響,更談不上是關鍵性的戰役。即使這樣,彭德懷都被毛澤東批評為冒進。共軍在抗日戰爭中貢獻很小,憑什麼共軍將領得到更高的歷史評價?

 

歷史是由勝利的一方寫的,因此共軍將領的指揮才能和參與的戰役都被刻意的誇大,而這些英勇抗日的國軍將領就被惡意的扭曲甚至醜化,這是不公正的。

 

張靈甫與粟裕就是上面這個論點最好的例子。張靈甫是抗日名將,從上海保衛戰著名的「羅店戰役」,轟動全國的「萬家嶺戰役」,震驚中外的「長沙會戰」、「上高會戰」、「常德會戰」,一直打到「芷江會戰」大敗日軍的「雪峰山戰役」,那一次不是抗日戰爭的關鍵戰役?而粟裕只打過內戰。誰對國家和民族更有貢獻大家各自心裏有數。

 

張靈甫和孫立人一樣,都是投筆從戎的熱血青年。孫立人是清華大學土木系畢業,到美國普度大學,普渡畢業後再進入維吉尼亞軍校。張靈甫是北京大學歷史系畢業,再考入黃埔軍校第四期。他們都是文武雙全的國軍將領,文化水平遠高於共軍將領,愛國的熱忱也勝過共軍將領,抗日救國的貢獻更毫無疑問遠遠超過共軍將領,他們是民族英雄。

 

張靈甫對日作戰非常英勇,是智勇雙全的將軍,也是對日抗戰的常勝將軍。令人感動的是,8年抗日戰爭期間張靈甫領兵打仗三過家鄉而不歸,媲美四千兩百年前治水時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中華民族每當有難的時候總是會出現這種英雄豪傑,他們無私的奉獻和犧牲使我中華民族得以生生不息。不論你是甚麼政黨,只要你是中華民族的後人就不能不對張靈甫將軍欽佩和感謝。

 

張靈甫陝西長安人,聰明好學,成績優異,師友敬重。身在亂世,他胸懷大志,嘗對人說:「男兒當手挽狂瀾,做中流砥柱」。張靈甫一表堂堂,體格雄偉。YST 認為張靈甫的長像非常男人(見下圖),陽剛中展現英氣,比陰柔和娘娘味的馬英九帥多了。

 

 

英俊豪邁的張靈甫將軍(1903-1947)

 

各位好生端詳,慢慢琢磨,如果同意張靈甫比馬英九還帥,就按一下推薦。呵呵呵!

 

你們不要笑我以貌取人。我講美國人心目中的第一總統,林肯,的一個小故事給你們聽。

林肯做總統的時候,有人引薦一位人才來應聘某個職位。林肯和這位人士談話後,幕僚詢問總統是否聘他,林肯回答「不」。

幕僚問:為什麼?

林肯回答說:我不喜歡他的長相。

幕僚大驚說:總統閣下,你怎麼能以貌取人呢?

林肯說:一個人的面貌四十歲以前是父母決定的,四十歲以後是自己決定的。

 

中國人喜歡相面,原來美國人也有好此道的。林肯的說法一定有很多中國人同意。YST 不是面相家,但我也認為一個人的「正邪之氣」有時候是可以從面相中看出一些端倪。國軍中有些將領一臉正氣,可以讓人立刻感受到他們愛國愛民、大義凜然、剛正不屈的精神。張靈甫、孫立人都是這樣的將軍。相反的,共軍的一些將領就不怎麼樣,賀龍穿了元帥服還是一個土匪樣。

 

我們再拿當今人物做例子。朱鎔基並不是美男子,但是面露正氣。今天中共的政協主席賈慶林,堂堂大陸第4號人物,就是滿臉的邪氣,標準一副貪官像。顯然江澤民沒有林肯的智慧。

台灣政壇看看民進黨那批人,從陳水扁那對賊眼到四大爛人的怪相,杜正勝、陳哲男的邪門全寫在臉上,這些人連笑容都透著一股邪氣。邪氣最重的是邱義仁,一看就不是個東西。

中國人說「相由心生」,只要看看民進黨這批鳥人就覺得這個說法還真有幾分道理。

 

張靈甫的長子張居禮說他自己生於一九三六年,一生和父親相處的日子只有四十五天。張居禮提起他父親總是尊稱「將軍」,因為他父親把國家擺在第一位。

 

我們小時候都讀過林覺民的「與妻絕別書」。很少人知道張靈甫也寫過同樣的書信,不是給妻子,而是給哥哥。在上海保衛戰打響前,張靈甫是74軍305團的團長。面對武器遠遠優於自己部隊的日軍,張靈甫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他給哥哥的家書曰:「此次對日之戰,為國家民族爭生存,兵凶戰危,生死難卜。家人當認我已死,絕勿視我尚生。余果死,堂上雙親,請兄奉養;膝下諸子,望兄撫教;余妻守嫁,聽其自然。」

 

張靈甫就是這樣告訴家人當他已經死了,然後開始和日軍展開長期的殊死戰。他對部下的訓示是:「作戰須步步求生,而心存時時可死;蓋有光榮戰死之決心,乃能做絕處逢生之奮鬥!」真是一個鐵錚錚的漢子。沒想到日軍殺不死他,但是卻在內戰中死在自己同胞的槍口,這種犧牲太不值得了。

 

關於「孟良崮之戰」,74師是重裝備師,是平原作戰的機動部隊,不適於山地作戰。張靈甫是抗日名將,不是傻瓜,不可能連這點都不知道,他自己也說過國防部有人想要他的命,他就死給他們看。我認為張靈甫的原意是他可以死中求生,打一場漂亮的反包圍戰。張靈甫的確是主動把部隊拉上山,但是我不相信張靈甫是自願把部隊拉上山,當然更不相信他看不出粟裕想包圍他。我們都知道,華東野戰軍在蘇北的淮安與淮陰一帶是被74師徹底擊敗、遭受重大損失後才逃到山東南部的,所以「三野」的司令員陳毅本來是張靈甫的手下敗將,陳毅不可能在軍事指揮上比張靈甫高出一節。

 

74師進入孟良崮山區是國防部的命令。當時有調動國軍大權的是國防部的作戰廳長劉斐中將,這個調動74師的命令是他下的。劉斐後來被証明是地下共產黨員,他不但把國軍故意調往不利的地方,更與延安的中共領導一直保持聯絡,通風報信,使共軍得以早作相應佈置。但是中共的軍事分析從來不提他們在情報上的成功滲透,而一味誇大共軍將帥調度得宜和料事如神,在評論上失之公允。這就是為什麼我說:「粟裕再厲害只打過內戰,他和王耀武不在一個等級」。只有對外作戰才能夠真正顯出將軍的指揮才能和士兵的作戰能力。

 

但是,即使在作戰計劃被滲透的種種不利的情況下,只要國軍將領不要離心離德74師是不會被殲滅的,孟良崮這場仗國軍還是可以戰勝,因為國軍有兵力和火力的優勢,只要友軍迅速趕到戰場就足可消滅「三野」主力。這一點,張靈甫的判斷是正確的。這是我前面文章用它來比較「鉅鹿之戰」時所強調的重點,古今兩個會戰,它們勝敗的關鍵都在一個「快」字。

張靈甫將軍不但死得冤枉(服從國防部的命令),而且非常不值(友軍支援不力)。

 

可惜一代抗日名將張靈甫就這樣為國捐軀、鞠躬盡瘁,不但屍骨無存,死後還被中共扭曲了戰史並且污蔑為有勇無謀。國家對不起他,中華民族更對不起他。

 

任何一個政府隱瞞、扭曲、和詆毀自己的民族英雄不但非常愚蠢而且是不可原諒的。

YST 認為今天中共的政權已經十分穩固,應該有足夠的自信在「抗日戰爭史」和「國共內戰史」上比對雙方的筆記,然後作出公平的評價。尤其對這些在抗日戰爭中為民族生存作出重大貢獻的國軍將領,中共政府應該給予正確的歷史地位並且加以隆重的表揚,更要把他們轟轟烈烈的事蹟寫入教科書。這些將領都是民族英雄,中國政府必須這樣做才對得起中華民族,也才能對自己的後世子孫有清楚的交代,目前中共的論述把所有抗日戰爭的功勞都攬在自己身上是說不過去的,也無法服人。

 

在和日軍拼命的戰場上,張靈甫多次負傷不退繼續奮勇作戰,浴血奮戰的張靈甫雖然在一九三九年成了跛腿將軍(「上高會戰」右腿骨被炮彈炸斷),但是卻沒有打過敗仗。

從中國的國家觀點來看,張靈甫作為一個職業軍人全心全力效忠國家,對日作戰身先士卒戰無不勝,是軍人中的軍人。相比之下,抗日戰爭陳毅和粟裕身為軍人做了甚麼? 

從中華民族的歷史來看,張靈甫將軍為民族的存亡鞠躬盡瘁立下赫赫戰功,毫無疑問是我們偉大的民族英雄。陳毅和粟裕顯然不是民族英雄,連邊都夠不上。

什麼叫做「英雄」?

歷史總有一天會還張靈甫將軍一個公道。

 


清晨獨自慢跑的 YST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回應文章 頁/共2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用不著廢話
    回應給: edyvice(edyvice) 推薦2


UDN 的㊣綠鋼管又出來屠殺鴨湯了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時季常
齋貓

假設每個人的目標都是不計代價打贏戰爭,韓戰也許會這樣發展下去:
  1. 美國不斷增兵。
  2. 連日本都加入戰場。沒死的二戰戰犯上前線戴罪立功。
  3. 蘇聯加入戰場。
  4. 麥克阿瑟擴大戰場,並且讓蔣幫一起跟著打。
  5. 彭德懷壯烈殉國。
  6. 毛澤東繼續投入,開闢南北兩大戰場。北邊抗美,南邊打蔣幫。
  7. 美軍開始不耐煩。
  8. 麥克阿瑟使用核子武器,中國東岸一片焦土。
  9. 蘇聯對美軍使用核子武器。
  10. 美蘇對對方的國土進行核子轟炸。
  11. 兩邊剩下的活人用愛因斯坦(ein Stein)當武器繼續打到人類死光為止。
  12. 連猴子都絕種的時候,蟑螂就接管地球了。
蘇聯很節制,並不想擴大戰爭,所以不提供足夠的空優給毛澤東。

毛澤東大概算準美國不想跟蘇聯發生核子大戰,天下不會大亂,所以就打下去了。

這種無賴的戰爭,一開始還可以出奇制勝,拖幾個月以後就差點把自己的棺材本都消耗光。我只能說你們很天真。

如果蔣幫跟你們講的一樣在 1930 年代初期就對日宣戰,他不會跟毛澤東一樣好命。中國會在 1937 年以前就被他玩完,到今天中國人還是日本的奴才。

沒有物質基礎,一切都是放屁。有馬其頓防線的國家還是可能打輸。但是沒有馬其頓防線的國家,連五分鐘輸到脫褲子、還是六分鐘輸到脫褲子的選擇都沒有。當年南非黑人用長矛打祖魯戰爭,剛開始也是打得呱呱叫。最後的結果呢?

彭德懷是個了不起的軍人。美國人也把他當成可敬的對手。但是沒有武器,沒有物質基礎,你把孫臏、隆美爾、漢尼拔、亞歷山大大帝全都送上前線,照樣在三分鐘內被一架 F-86 噴射機幹掉。

很不客氣講。美國不會用全力打韓戰。當年日本真的用全力打中日戰爭。毛澤東可以不要臉+不要命,反正是別人去死,輸了美軍大概也不會過鴨綠江。

如果祖魯人的敵人不是英國,而是新幾內亞的土人,搞不好就能打贏啦。

本文於 修改第 4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元朝 V 2.0
    回應給: 黑雨(blackrain) 推薦3


UDN 的㊣綠鋼管又出來屠殺鴨湯了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時季常
齋貓
egjc888

很多腦袋不清楚的人還會拿蔣介石早期的不抗日跟毛澤東的朝鮮戰爭比。這也是很奇怪的。

朝鮮戰爭是美軍在二戰後的第一次大規模戰鬥。當時蘇聯已經有核子武器了(1949),美國很怕升高對立,最後演變為美蘇之間的第三次世界大戰。愛因斯坦說第四次世界大戰是用石頭打,難道他是吃飽撐著?那句話是對杜魯門說的,我不清楚他說話的時間跟理由。但是我想很可能就是針對朝鮮。

當時麥克阿瑟提議用原子彈,還有允許蔣介石打回去,兩個手段都被杜魯門否定,最後還被老闆解雇。美國從一開始,就基於不願意跟蘇聯對抗的理由,只想打有限的戰爭。這是毛澤東沒輸到脫褲子的唯一理由。

彭德懷開始的時候固然用精密的戰術打贏很多場戰役,差點把麥克阿瑟打回家,在軍事法庭過聖誕節。但是美軍整編以後,不是又打回去了?相反的,中國志願軍沒彈藥、沒補給、沒衣服穿、餓肚子打仗,到了第四次戰役的時候,彭德懷餓肚子打仗的弱點就被美軍抓得清清楚楚,志願軍等於是被集體屠殺。毛澤東又能怎樣?

假使中國背後沒有蘇聯撐腰,美國不必擔心有一天要用石頭打仗,麥克阿瑟的策略會不會導致中國沿海省分被原子彈全面炸平,幾個月後蔣介石的軍隊穿戴核子防護裝備搶灘,跟朝鮮半島登陸的美軍會合,一路打到延安窯洞去?

當年日本侵華,沒發生那麼嚴重持久的內部衝突,「東機英條」會跟土肥原賢二吵架,然後把過來勸架的大川周明一起打死嗎?二二六事件是清理了侵華的障礙,讓主張侵華的軍人壓過主張對蘇聯戰爭的另一派。天皇會像杜魯門一樣,約束前線軍人不能打太用力嗎?

當年日本侵華,會不會擔心激怒蒙古國,蒙古科學家把成吉思汗的 DNA 從蚊子化石裡挖出來,然後成立元朝 V 2.0,終於把日本完全幹掉?

蔣介石的局勢跟毛澤東的局勢完全不能用你們的方法類比。我甚至可以說,假使美國當時不自我約束,新中國會被毛澤東在 1951 年就提前玩完了。中國沿海會變成幾十個冒煙的大坑,剩下什麼都沒有。蔣介石會打回去,但是也做不出成績,因為該死的人都死光了,剩下的人都是核能基因突變的怪物。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再來閒聊
推薦4


黑雨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時季常
egjc888
UDN 的㊣綠鋼管又出來屠殺鴨湯了
齋貓

我之前轉貼中日於1937年時的國力對比,文章是大陸網站轉來的.

文章內的數據在在都表現出中國當時有多麼積弱,小日本有多麼強大,開戰時我方的不堪一擊,當可預見.說不好聽一點,當要彰顯日寇的實力多麼強大,我方多麼挨打時,文章就客觀得多.事實上小日本當年的國力中國絕非對手.若不是拜土地廣大之賜,抗戰恐怕撐不了八年,等不到原子彈投下那一刻.

但是當要說到蔣介石不抗日時,就有人說中國的國力足以和日本對抗了!?

兩種說法總有一個才是事實,誰的才對?

人家當年就能造航母了,中國直到今天,好像才進入研究成熟階段(千萬別跟我說中國早就能造,只是不造),連一艘國造的樣本都還沒有.光看技術能力,就知道小日本初時能夠橫掃亞洲各國(連英國都打不過日本),四面樹敵且連戰皆捷的勢頭,其來有自(當與一開始的綜合國力有關),則我們可好意思說:中國的國力足以和日本對抗?

人家是有備而來,在當時就是列強之一了.我們開戰之初的國力隨便惦量也知道打不過就是打不過,又何必說啥日軍佔了東三省後更強大的鬼話,以示當年全面開戰更早之前,”我們就打得過小日本”?人家佔不佔東三省,我們都打不過,當年就是這麼一個情況.

根本就是硬扯,瞎扯.沒話也得湊出個事後諸葛.日軍當年欲佔東三省,便是張學良二十萬東北軍與他打,也是打不過.人家東三省照佔,資源照拿,說不定還趁勢南下,局面有沒有可能更好收拾呢?

諸葛先生,麻煩告知吧!

歷史,不能總是建立在虛構的論點上與人辯駁.此話請牢記.

當時北伐才結束沒多少年,又來個”剿匪”,許多地方軍軍閥思想猶在,整個國家一直處於不穩定狀態,吃了小日本的大虧,實在太合乎情理了.

還有人說,派個五十,一百萬軍隊去東北,總不至於被兩萬日軍打垮吧?

看到這話,本人認為是天真了.中國當年號稱兩百萬軍隊,可惜能打仗的才幾十萬(能稱上精銳,裝備基本齊全到位的,恐怕也就二,三十萬吧!哪兒能統統調上去打?就算不剿共,也沒有這樣幹的道理).不說別的,就說今日的解放軍,我假定也有兩百萬常備兵力,誰敢說這兩百萬都是主力,都是精銳?

基本上,根本做不到這樣的事.要不然,富得流油的美國幹啥不把全軍都弄成精銳的海豹部隊呢?要國民兵幹啥呢?

則,當年裝備奇缺,訓練不足的國軍,就算派一百萬上去又如何?前秦符堅大軍號稱八十萬,裏面又有多少烏合之眾呢?

再者,調動百萬大軍去圍兩萬日軍,根本違反軍事常識及軍事常理,世界戰史上也沒有這樣的先例,簡直沒話找話,玩笑開大了.個人認為,倒不如直接說,中國人口當年有4.5個億,人人都上東北啐他們一口唾沫,也就把兩萬日軍給淹死了,簡單吧!?

反正都是人海戰術嘛!

可日軍這麼容易讓人啃的麼?

我再節錄一段史家文字(李君山著,上海南京保衛戰.此書頗值一觀,非御用文人為老蔣塗脂抹粉之作),請大家看看.

要評論一段歷史,絕非易事,也不能只信自家說法.那些只知共產黨強調老蔣無能,卻不知國府這邊是怎麼樣一個艱難狀況的朋友,稍微設身處地思考一番,動動腦子.

當然,我的論點絕對不是要吹捧”老蔣英明”,只想平衡一下各位所熟知的歷史.諸君若又作此想,恐怕太小看人.

==========================

民國二十六年七月三十一日,中,日兩軍在蘆溝橋頭發生衝突已超過三個星期,中午,北大教授胡適應蔣委員長之邀,和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等人,共赴南京黃埔路官邸午宴.席間氣氛慨激昂,張伯苓更因南開燬於日機轟炸而老淚縱橫.蔣也打破七月中旬〔廬山講話〕時的曖昩態度,語氣堅定地宣言抗戰決心,強調國家”可以支持六個月”.一貫主張和平的胡適夾在其中不好說話,幾天後寫了封長信,勸蔣”大戰之前要作一次最大和平的努力”,理由之一是:

”國家今日之雛形,實建築在新式中央軍力之上,不可輕易毀壞.將來國家解體,更無和平希望.”

這段被胡適寫入日記的談話,或許就是”八一三”上海戰役最早的徵兆.裏頭值得我們玩味的:第一,早在七月底,蔣委員長已決心抗戰;第二,在最初的規劃中,國府只估計需要支持六個月,而不曾意會到,這將是八年長期戰爭的開端;第三,蔣委員長當時似乎已有腹案,要投注麾下的”新式中央軍力”做乾坤一擲,所以胡適才會勸他”不可輕易毀壞”.

正和胡適矛盾的情情一樣,”七七”事變後,中,日雙方決策者都曾在和戰的歧路上彷徨過一段時間.(黑雨註:由此可見,當時蔣介石寄望於和平當有跡可循,除了現實上的國力不如人外,日本方面也未下定決心,和平仍然有望)國府的作戰決心下得相當遲.七月十七日蔣委員長發表著名的”廬山談話”時,基調仍是希望和平,應戰而不求戰的.但隨著華北情勢的步步惡化,七月二十六日,中,日兩軍在平近郊的廊坊發生衝突.接著二十八日,由於主政河北的”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宋哲元誤信和平,北平在出人意料的情況下提早失守,局面就此急轉直下.因為北平的放棄,象徵的是九一八事變六年以後,中國方面再一次不戰而失名城,民情輿論都已沸騰到非戰不能解決問題的地步.所以蔣委員長才會在北平易手三天後,對胡適等人做出抗戰到底的宣示.

就蔣當時的考慮來看,舉全軍做乾坤一擲,實是政治上不得不然的選擇.因為北伐完成以後,中國統一而國民黨不統一的局面,曾使南京政府長期深陷黨爭,內戰的泥淖,威信大受打擊.再加上九一八事變以後,在對日和戰的問題上,南京始終是採取抵抗與交涉並行的戰略性模糊策略,更使民眾對國府抗戰的誠意產生嚴重的懷疑.所以胡適在會見蔣委員長的當天,寫信給駐俄大使蔣廷黻,強調中國無法像蘇聯一樣避戰,因為只有強固的政府能忍辱,能接受屈辱的和平(黑雨註:換句話說,也就是國民黨政府本身還得面對國內的其它異議挑戰者,統治並不強固,雜音很多),中國沒有這個條件.

就因為在政府的”合法性”上,不夠強固到足以避戰(黑雨註:中國內部尚不夠團結,政府在這問題上已成眾矢之的),所以一戰以明志,就成為國府穩定民心的重要手段.事實上,由於平津的不戰而陷,輿論初時對南京中央並不諒解.蔣委員長在八月一日中央軍校的講演中,就曾經自問自答地說:

”此次平津戰役,外邊一般民眾,不免懷疑到中央空軍和陸軍為什麼不增加上去?”

同時上海方面京滬警備司令張治中也在請纓電報裏要求:

”職見一般對空軍似有微詞,如能於此役發揮我空軍極大威力,則可稍一振中外人士之觀聽,幸甚,禱甚.”

都說明了外界當時對於國軍的質疑,以及國府追求勝利的需要.

既然想給日軍當頭一棒,戰場的選擇就必須慎重.國府最初基於軍事上不擴大的考量,重點是放在華北的平津,目標則鎖定察哈爾的南口.對於華中,因為顧慮軍隊集結的不易(黑雨註:集結軍隊在許多因素影響下既有不易,可見打仗不是隨口說說,喊喊派個五十,一百萬大軍去對付東北兩萬日軍那般簡單),以及資源,港口暢通的必要,而抱持不輕啓戰端的態度.

八月十八日,蔣委員長在評論”我軍抗戰獲勝的要道”時強調,南口決戰的構想在於...(從略)

但是南口戰局的發展,並未如預料般順利.由於開府察省的劉汝明想保存實力,揚言中央軍不來,日軍就不會進攻,拒絕湯恩伯部隊入察.而劉本身又沒有準備,以致南口後方的張家口被日軍迅速佔領,平綏鐵路遭到切斷.結果八月二十七日,國軍在二十天的抵抗後放棄了南口陣地.

南口的失敗,暴露了國府在華北作戰各項困難:第一,華北在戰前的準備並不充分.蔣委員長曾在講演中,對著中央軍校的學生們提到,當時平津一帶,”不僅地方政府毫無防空設備,就是中央要去訓練空軍,按地設防,也感受到許許多多的困難”.不但沒有堅固適用的飛機場,中央空軍要想北上作戰,連加油補給都成問題.

第二,華北形勢複雜,不是南京所能完全掌控.各省軍閥的割據已經根深蒂固,(黑雨註:別光以為蔣委員長大權獨攬,就中國那時而言,蔣介石要辦許多事,還得看地方臉色)中央的軍事部署常受掣肘.蔣曾以平津戰役為例:

”說到陸軍增援,我們在盧(溝橋)案發生的當時,就派了二十六路(孫連仲部)等各部隊北上.這些部隊抵達河北以後,我們北方一般負責將領,以為此事還有和解希望,不僅不願中央軍隊前進,而且希望後退.等到敵人通牒進攻,我們在保定的部隊要想運輸到平津前線,至少亦需三天.但不到兩天,平津又告陷落,救援亦來不及....”

當時由於宋哲元”誤信和平”,又有保持地盤的想法,不願中央援軍進入河北,終致錯失軍機,平津陷落.現在連部署良久的南口決戰也礙於當地軍人的不肯合作,而歸於失敗.這就使得國府不能不正視這些困難,而把注意力轉向華中,落在已經開戰半個月的上海戰場....


http://weibo.com/1946156414/profile我的微博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2587412
徐海东
推薦0


saxphonewang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毛朱算什么,,大将徐海东才牛咧,一家六十五口,瓜蔓抄。

台湾没听过,蒋氏的“三光”政策,不出奇的。

看到这里一堆所谓“菁英”,哈哈哈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2583746
蔣介石也是罄竹難書
    回應給: eikomh(eikomh) 推薦1


edyvice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校長

如果共產黨實事求是,按照現在的尺碼,蔣介石至少可以按反人類罪論,其殺人之多、手法之殘忍不亞於日寇。毛澤東的妻子楊開慧,朱德的妻子伍若蘭等人,均被國民黨嚴刑拷打之後處決。如他們這般遭遇的,當時何止萬千。這種血海深仇,中共不管什麽主義恐怕都要報的。

共產黨的路綫,其實不過是中國歷來的官逼民反的重演而已。國民黨的懺悔最多只到二二八,這距離歷史的要求還有很大距離。

即便共產黨想和平統一,人民也該要求國民黨對歷史參照共產黨的標準做一個起碼的反省。這個門檻應該不算高吧,恐怕國民黨也做不到。這就是不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國民黨若不是當年在大陸如此罄竹難書,難道怕和共產黨談判?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2583732
刻舟求劍
    回應給: 鴨湯 II(ducksoup2) 推薦4


炮弹归来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egjc888
校長
齋貓
UDN 的㊣綠鋼管又出來屠殺鴨湯了

首先我必須肯定,國軍始終是堅持抗戰的主力軍,打得好不好是另外一個問題。
然而,我很懷疑沒有共產黨,就沒有內戰的說法。眾所周知,國民黨背叛孫中山先生的三大政策,清剿中共後,短短幾年的時間,國民黨在中原大地上就相繼展開了蔣桂戰爭,蔣馮戰爭,中原大戰,投入兵力上百萬,大傷國家元氣,而此時共產黨還不成氣候呢。然在戰後,南京政府實際控制的區域仍不過江浙等數省,地方割據的局面並沒有改變。

其次,日本軍國主義的野心是無止境的,先通過九一八事變兵不血刃的佔領東北,1932年又尋釁上海,至有一二八抗戰。1935年,又通過《何梅協定》,攫取華北大部主權。迫使國府撤走在河北的黨政機關,撤退駐河北的國民黨中央軍和東北軍,按日方的指定撤換中國軍政人員。而日本通過掠奪中國,朝鮮的資源大力擴軍,實力增長速度遠比國軍為快。七七事變仍是日本尋釁,若不抵抗,可以想見又將白白失去大片國土。若再拖幾年,恐怕日軍已進逼江南半壁了。而且若非中國軍民數年的殊死抵抗,日軍未必會在1941年迫於石油問題與美國開戰。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千萬顆人頭落地的時代
    回應給: 鴨湯 II(ducksoup2) 推薦0


eikomh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我能不能問當年為什麼共產黨不能放棄共產主義,開端講民族主義,然後完全退出政治,讓國民黨只有一個敵人?

----------------------
不能,因為屠刀是蔣某人舉起來的。“寧可錯殺三千不可放過一個”,“林木過火,石頭過刀,人要換種”,令人不寒而慄。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2583673
各打五十大板的鄉願
    回應給: 鴨湯 II(ducksoup2) 推薦1


edyvice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校長

我能不能問當年為什麼共產黨不能放棄共產主義,開始講民族主義,然後完全退出政治,讓國民黨只有一個敵人?別忘記當年還有個「共產國際」,他們對民族主義的認知,似乎跟今年的閣下有點不同。

如果國民黨不需要剿共,可以多拖到 1939 年或是 1941 年再開戰,是不是打日本會比較輕鬆?比較有機會收回都市?到最後不至於被美國擺布?

你可以罵國民黨無力收回琉球跟香港,那當年「第三國際」弄出個蒙古獨立又要誰負責啊?國民黨當然有責任,但是當年中國共產黨難道就都置身事外?

所有的問題都至少有兩種問法。懂了吧?

----------------------------------------------------

1、閣下可了解什麽是共產主義?

2、閣下可了解共產黨與共產國際的實際關係?

3、國民黨除了剿共,有沒有接納共產黨的可能?爲何1937年被兵諫了一下就可能?之前爲何不可?

4、如果國民黨不突然宣佈清黨,給北伐同志背後插刀,從1927年就可以開始備戰,何須等到40年代?

5、孫中山革命失敗的時候倒是沒有去蘇聯,他去了日本。日本支持孫中山和國民黨推翻清朝是爲了中國富強對吧?孫中山說凡是視中國為平等的國家均可結盟,到共產黨的時候就另外一套標準了?滿清可以推翻,民國就不可以推翻?既然如此,又何必倒扁呢?民進黨的邏輯不是與國民黨一樣?

6、蒙古獨立可以扯上共產黨,難到這樣國民黨的責任就減輕了?國民黨敗家,共產黨擦屁股,閣下以爲這種工作很好賺?

我從未否定共產黨有問題。但是我對於那種動輒各打五十大板的鄉願非常反感。這種混淆是非的誤國清流不亞於始作俑者。一個問題的確可以從很多角度問,但是難道說這樣一來各個角度的權重就可以平均分配嗎?

國民黨一輩子假話講得比誰都多,終于老天開眼派民進黨來折磨他,也折磨那些給國民黨塗脂抹粉的清流。我說民進黨是國民黨的報應,就是如此。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2583642
台灣愛好和平
    回應給: 齋貓(dormcat) 推薦0


UDN 的㊣綠鋼管又出來屠殺鴨湯了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在這裡講戰史,我一定馬上露出不學無術的馬腳。但是假使當年美軍真的登陸台灣,而不是打菲律賓跟琉球,我一定舉五肢贊成。

想想看,菲律賓跟琉球兩場戰爭死多少平民啊?琉球的死亡甚至可以用幾分之幾的人口來計算,日本人當時還給琉球人武器自殺(當年日本侵略琉球的時候沒給武器,所以他們才要發明空手道,或者是用農具打仗)。如果當時美軍在台灣登陸,搞不好今天最愛好和平的就是台灣人。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你說要駐軍就駐軍啊?
    回應給: edyvice(edyvice) 推薦1


齋貓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UDN 的㊣綠鋼管又出來屠殺鴨湯了

> 不去日本駐軍,放棄日本賠償,不敢接受硫球群島,連香港都收不回來,這在1945年作爲戰勝國的中國,不覺得丟人現眼嗎?

憑這句話就讓我看扁你了.

蘇聯想要北海道, 美國只給了它千島群島. 中國想要賠償, 更多土地或是駐軍? 門都沒有. 更何況以美國的觀點, 美軍在琉球群島也犧牲了不少人, 而中國自始至終都是在打守土戰爭, 對琉球一役並未出力, 美國當然不會把琉球讓出來. 如果當年不是因為麥克阿瑟堅持先回菲律賓, 而是改採尼米茲的戰略先攻下台灣, 今天台灣搞不好是像關島一樣成為美國的一部分 (我相信有些人會覺得這樣很好很爽).

至於要英國讓出香港就更是天方夜譚
. 香港與九龍半島之所以會在97年跟著新界一起還回去, 有一個很大的因素是因為香港已經高度都市化, 不靠相對比較鄉下的新界提供糧食與飲水, 根本無法養活自己的龐大人口.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頁/共2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