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轉貼中日於1937年時的國力對比,文章是大陸網站轉來的.
文章內的數據在在都表現出中國當時有多麼積弱,小日本有多麼強大,開戰時我方的不堪一擊,當可預見.說不好聽一點,當要彰顯日寇的實力多麼強大,我方多麼挨打時,文章就客觀得多.事實上小日本當年的國力中國絕非對手.若不是拜土地廣大之賜,抗戰恐怕撐不了八年,等不到原子彈投下那一刻.
但是當要說到蔣介石不抗日時,就有人說中國的國力足以和日本對抗了!?
兩種說法總有一個才是事實,誰的才對?
人家當年就能造航母了,中國直到今天,好像才進入研究成熟階段(千萬別跟我說中國早就能造,只是不造),連一艘國造的樣本都還沒有.光看技術能力,就知道小日本初時能夠橫掃亞洲各國(連英國都打不過日本),四面樹敵且連戰皆捷的勢頭,其來有自(當與一開始的綜合國力有關),則我們可好意思說:中國的國力足以和日本對抗?
人家是有備而來,在當時就是列強之一了.我們開戰之初的國力隨便惦量也知道打不過就是打不過,又何必說啥日軍佔了東三省後更強大的鬼話,以示當年全面開戰更早之前,”我們就打得過小日本”?人家佔不佔東三省,我們都打不過,當年就是這麼一個情況.
根本就是硬扯,瞎扯.沒話也得湊出個事後諸葛.日軍當年欲佔東三省,便是張學良二十萬東北軍與他打,也是打不過.人家東三省照佔,資源照拿,說不定還趁勢南下,局面有沒有可能更好收拾呢?
諸葛先生,麻煩告知吧!
歷史,不能總是建立在虛構的論點上與人辯駁.此話請牢記.
當時北伐才結束沒多少年,又來個”剿匪”,許多地方軍軍閥思想猶在,整個國家一直處於不穩定狀態,吃了小日本的大虧,實在太合乎情理了.
還有人說,派個五十,一百萬軍隊去東北,總不至於被兩萬日軍打垮吧?
看到這話,本人認為是天真了.中國當年號稱兩百萬軍隊,可惜能打仗的才幾十萬(能稱上精銳,裝備基本齊全到位的,恐怕也就二,三十萬吧!哪兒能統統調上去打?就算不剿共,也沒有這樣幹的道理).不說別的,就說今日的解放軍,我假定也有兩百萬常備兵力,誰敢說這兩百萬都是主力,都是精銳?
基本上,根本做不到這樣的事.要不然,富得流油的美國幹啥不把全軍都弄成精銳的海豹部隊呢?要國民兵幹啥呢?
則,當年裝備奇缺,訓練不足的國軍,就算派一百萬上去又如何?前秦符堅大軍號稱八十萬,裏面又有多少烏合之眾呢?
再者,調動百萬大軍去圍兩萬日軍,根本違反軍事常識及軍事常理,世界戰史上也沒有這樣的先例,簡直沒話找話,玩笑開大了.個人認為,倒不如直接說,中國人口當年有4.5個億,人人都上東北啐他們一口唾沫,也就把兩萬日軍給淹死了,簡單吧!?
反正都是人海戰術嘛!
可日軍這麼容易讓人啃的麼?
我再節錄一段史家文字(李君山著,上海南京保衛戰.此書頗值一觀,非御用文人為老蔣塗脂抹粉之作),請大家看看.
要評論一段歷史,絕非易事,也不能只信自家說法.那些只知共產黨強調老蔣無能,卻不知國府這邊是怎麼樣一個艱難狀況的朋友,稍微設身處地思考一番,動動腦子.
當然,我的論點絕對不是要吹捧”老蔣英明”,只想平衡一下各位所熟知的歷史.諸君若又作此想,恐怕太小看人.
==========================
民國二十六年七月三十一日,中,日兩軍在蘆溝橋頭發生衝突已超過三個星期,中午,北大教授胡適應蔣委員長之邀,和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等人,共赴南京黃埔路官邸午宴.席間氣氛慨激昂,張伯苓更因南開燬於日機轟炸而老淚縱橫.蔣也打破七月中旬〔廬山講話〕時的曖昩態度,語氣堅定地宣言抗戰決心,強調國家”可以支持六個月”.一貫主張和平的胡適夾在其中不好說話,幾天後寫了封長信,勸蔣”大戰之前要作一次最大和平的努力”,理由之一是:
”國家今日之雛形,實建築在新式中央軍力之上,不可輕易毀壞.將來國家解體,更無和平希望.”
這段被胡適寫入日記的談話,或許就是”八一三”上海戰役最早的徵兆.裏頭值得我們玩味的:第一,早在七月底,蔣委員長已決心抗戰;第二,在最初的規劃中,國府只估計需要支持六個月,而不曾意會到,這將是八年長期戰爭的開端;第三,蔣委員長當時似乎已有腹案,要投注麾下的”新式中央軍力”做乾坤一擲,所以胡適才會勸他”不可輕易毀壞”.
正和胡適矛盾的情情一樣,”七七”事變後,中,日雙方決策者都曾在和戰的歧路上彷徨過一段時間.(黑雨註:由此可見,當時蔣介石寄望於和平當有跡可循,除了現實上的國力不如人外,日本方面也未下定決心,和平仍然有望)國府的作戰決心下得相當遲.七月十七日蔣委員長發表著名的”廬山談話”時,基調仍是希望和平,應戰而不求戰的.但隨著華北情勢的步步惡化,七月二十六日,中,日兩軍在平近郊的廊坊發生衝突.接著二十八日,由於主政河北的”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宋哲元誤信和平,北平在出人意料的情況下提早失守,局面就此急轉直下.因為北平的放棄,象徵的是九一八事變六年以後,中國方面再一次不戰而失名城,民情輿論都已沸騰到非戰不能解決問題的地步.所以蔣委員長才會在北平易手三天後,對胡適等人做出抗戰到底的宣示.
就蔣當時的考慮來看,舉全軍做乾坤一擲,實是政治上不得不然的選擇.因為北伐完成以後,中國統一而國民黨不統一的局面,曾使南京政府長期深陷黨爭,內戰的泥淖,威信大受打擊.再加上九一八事變以後,在對日和戰的問題上,南京始終是採取抵抗與交涉並行的戰略性模糊策略,更使民眾對國府抗戰的誠意產生嚴重的懷疑.所以胡適在會見蔣委員長的當天,寫信給駐俄大使蔣廷黻,強調中國無法像蘇聯一樣避戰,因為只有強固的政府能忍辱,能接受屈辱的和平(黑雨註:換句話說,也就是國民黨政府本身還得面對國內的其它異議挑戰者,統治並不強固,雜音很多),中國沒有這個條件.
就因為在政府的”合法性”上,不夠強固到足以避戰(黑雨註:中國內部尚不夠團結,政府在這問題上已成眾矢之的),所以一戰以明志,就成為國府穩定民心的重要手段.事實上,由於平津的不戰而陷,輿論初時對南京中央並不諒解.蔣委員長在八月一日中央軍校的講演中,就曾經自問自答地說:
”此次平津戰役,外邊一般民眾,不免懷疑到中央空軍和陸軍為什麼不增加上去?”
同時上海方面京滬警備司令張治中也在請纓電報裏要求:
”職見一般對空軍似有微詞,如能於此役發揮我空軍極大威力,則可稍一振中外人士之觀聽,幸甚,禱甚.”
都說明了外界當時對於國軍的質疑,以及國府追求勝利的需要.
既然想給日軍當頭一棒,戰場的選擇就必須慎重.國府最初基於軍事上不擴大的考量,重點是放在華北的平津,目標則鎖定察哈爾的南口.對於華中,因為顧慮軍隊集結的不易(黑雨註:集結軍隊在許多因素影響下既有不易,可見打仗不是隨口說說,喊喊派個五十,一百萬大軍去對付東北兩萬日軍那般簡單),以及資源,港口暢通的必要,而抱持不輕啓戰端的態度.
八月十八日,蔣委員長在評論”我軍抗戰獲勝的要道”時強調,南口決戰的構想在於...(從略)
但是南口戰局的發展,並未如預料般順利.由於開府察省的劉汝明想保存實力,揚言中央軍不來,日軍就不會進攻,拒絕湯恩伯部隊入察.而劉本身又沒有準備,以致南口後方的張家口被日軍迅速佔領,平綏鐵路遭到切斷.結果八月二十七日,國軍在二十天的抵抗後放棄了南口陣地.
南口的失敗,暴露了國府在華北作戰各項困難:第一,華北在戰前的準備並不充分.蔣委員長曾在講演中,對著中央軍校的學生們提到,當時平津一帶,”不僅地方政府毫無防空設備,就是中央要去訓練空軍,按地設防,也感受到許許多多的困難”.不但沒有堅固適用的飛機場,中央空軍要想北上作戰,連加油補給都成問題.
第二,華北形勢複雜,不是南京所能完全掌控.各省軍閥的割據已經根深蒂固,(黑雨註:別光以為蔣委員長大權獨攬,就中國那時而言,蔣介石要辦許多事,還得看地方臉色)中央的軍事部署常受掣肘.蔣曾以平津戰役為例:
”說到陸軍增援,我們在盧(溝橋)案發生的當時,就派了二十六路(孫連仲部)等各部隊北上.這些部隊抵達河北以後,我們北方一般負責將領,以為此事還有和解希望,不僅不願中央軍隊前進,而且希望後退.等到敵人通牒進攻,我們在保定的部隊要想運輸到平津前線,至少亦需三天.但不到兩天,平津又告陷落,救援亦來不及....”
當時由於宋哲元”誤信和平”,又有保持地盤的想法,不願中央援軍進入河北,終致錯失軍機,平津陷落.現在連部署良久的南口決戰也礙於當地軍人的不肯合作,而歸於失敗.這就使得國府不能不正視這些困難,而把注意力轉向華中,落在已經開戰半個月的上海戰場....
http://weibo.com/1946156414/profile我的微博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