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文因「賀市長榮任網路中宣部長」,已由 Voyager(voyager) 於 刪除。
|
|
|
糖兄:
感謝您的回應.
任何成功的改革,事先都必須要有一個清楚的分析與假設,周詳的規劃,初步的試驗,放大規模的準備,與補救的措施.中國史上的變法成功亦是如此.按史記趙武靈王改胡服騎射之前,也有規劃與試驗,更花了不少時間與王公大臣溝通,絕非他一人說了算,隔夜就全國改制服.商鞅變法更是花了二代君主的功夫才完成(清參考陳文德著”秦公司興亡史”.)
為了一個空泛的理想或政策,說改就改,輕則犧牲老百姓的權益,重則留下幾代的禍害.由西漢末年的人看來,王莽代漢符合五行循環理論,他本人也有群眾基礎,是合法的禪讓而非篡竊.然而王莽上台之後所有”改革”都只是一句話下去就漫無章法的亂搞,把經濟搞到破產,與鄰國關係一團糟,連年征戰,四處造反,終於被群眾暴動推翻,由劉氏再度奪回政權.劉氏復辟後,王莽自然成了篡竊的逆賊,歷史發展確立了一家一系繼承的”正統”,斷絕了擇賢為主的可能,直到二千年以後.錢穆先生稱之為”中國史的倒挫”.
台灣的教改不也是如此?為了一個空泛的政治圖像與自以為是的理想,不顧國情,現實與人性,卯起來搞,弄得全國教師都成了反改革的罪人.結果呢?教學方法還不清楚,倒先使補習班大賺其錢.幾屆學生程度被犧牲,猶其餘事,窮人子弟永遠別想讀大學,永世不得翻身才是遺禍千年啊.
教育方法的”改革”後果尚且如此,何況當初別有用心又急就章的文字簡化所能造成的長期影響?我已在前一篇對此影響說得很多,不敢再贅言.退一萬步說,中文是所有中國人的祖產,我們只見中共強硬的為簡化字辯護,絲毫不見對缺失的誠懇的檢討.
中國好不容易盡到小康之境,正是能全國冷靜下來,誠懇面對歷史,修補以往錯誤以為將來發展打基礎的時候.此時最忌諱驕傲自大,以為凡中國人一起做過的都是有理的.堂堂正正,實實在在的中國人,怕什麼崩潰論.
|
|
|
Voyager君講的道理我十分贊同,不過對於中國之危機我到另有一番看法,也提一點淺陋之見,供大家參考。
戰國時代,華夏的傳統服飾是寬袍大袖,美則美矣,可惜打仗的時候只能架著馬拉的戰車,很不靈活。而匈奴人短衣窄袖,便於騎射。趙武靈王有感于此,帶頭提倡胡服騎射,而大臣以「當世輔俗,古之道也。衣服有常,禮之制也。修法無愆,民之職也。三者,先聖之所以教。今君釋此而襲遠方之服,變教之古,易古之道」而強烈反對。王以「夫服者,所以便用也;禮者,所以便事也」,從實用出發,堅持推廣,數年之間,北逐類煩、林胡,拓地千里。
觀諸中國歷史,像這樣窮則變,變則通的例子所在多有。秦囯自商鞅變法之後國力大增,一掃六合。而近代以來,中國的落後也是由於妄自尊大,固步自封而起。所以後來有識之士提出「師夷之長技以制夷」,從科學,制度,文化,軍事等各個方面向西方國家學習。也因此,才有了白話文運動,漢字簡化運動的發端。説到底,語言文字的首要目的是用來交流的,而中國之富強,首先要做的就是儘快地開啓民智,普及文化。漢字簡化在細節上多有可議之処,然而卻並非多麽了不得的大災難。
中國真正潛在的危機,在於思想言論的禁錮。像給施琅翻案之類的東西在央視上出現,在十幾年前的大陸幾乎是不可想像的。這恰恰反映出近年來大陸從官方到民間,思想和言論都有趨於多元化的趨勢。就我個人而言,對於給雍正,施琅翻案之類的東西是十分反感的,然而窗戶打開,新鮮空氣要進來,蒼蠅蚊子也要進來,如何能夠兩全,還要再探索。現在的問題,是在保持社會穩定的情況下,大陸政府應該更加重視和保護多元化的思想和言論,即使是再偏頗的觀點,也應善加疏導,而不該總是一禁了之。
至於以一部大陸的影視劇就得出「中國人厭棄自己的文化,進而喪失民族與立國精神」的結論,是不是有點武斷了?君不見改革開放以來,大陸宣傳傳統文化,忠孝節義的文藝作品也是越來越多?大陸拍攝的《紅樓夢》,《 三國演義》,《水滸傳》等,態度嚴謹,製作考究,堪為華人影視作品中的傳世經典。而大陸政府近年來隨著財力的充裕,廣泛在各國開辦文化交流機構, 宣傳中華傳統文化,就在上週,柏林就剛剛開辦了一家由自由大學和北京大學合辦的'孔子學院'。就連敝人居所附近的小孩子們,見到我也開始用中文打招呼了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