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天下縱橫談
市長:YST  副市長: 貓靈子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天下縱橫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文化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本文已被刪除
2006/04/16 12:57 瀏覽3,482|回應16推薦7

voyager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7)

慕亞
egjc888
Rebec
YST
久遠
校長
孫立人的粉絲

本文因「賀市長榮任網路中宣部長」,已由 Voyager(voyager) 於 2006/06/23 00:17刪除。
 回應文章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大家也是為中華文化好
2006/04/17 13:22 推薦0


franzwong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我和你也是為了中華文化好 , 只是立場不同而已 , 你認為應該保護已有文化 , 我認為應該改善本身文化 , 防止被外國文化滲入 , 大家路不同 , 但目的也是一致的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1645441
牢騷
2006/04/17 09:42 推薦3


DREAMHERMIT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水研
Rebec
YST

中國的危機,不僅在簡體與繁體,更在於態度,誠如態度決定了一個人的成就,

 

亡一國,先亡其文化。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高處不勝寒,低處納百川

當船堅砲利轟醒了用毛筆打仗,讀死書的中國知識份子,保國衛民大仁大義拋頭顱灑熱血,說穿了,不過是今日憤青的翻版,憤怒絕對是種強而有力的力量,但是要到對的地方去,憤怒不如奮鬥,中國的的危機在於太多人只是口頭喊喊,詛咒別人死,心裡只想著明天會更好,壓根不屑看輕今日現實的存在。

話說戰國難道秦國的文化,遠勝其他六國?

存在必有其道理

除盡一切天然植物林,種植生長快速的人造林,短期的經濟效益固然可觀,

但也許無形中,我們也滅絕了日後可能拯救所有人類的藥物於搖籃中。

 

文字不過是文化傳遞的一種工具,如同翻譯講求信達雅,文字亦是如此,

簡體字之所以有被人詬病之處,無非是另有進步之處,文化溝通如同文字、語言,

如不透過政府政治干預,大眾淺文化的,你懂我懂大家懂,就是好。

所以繁體簡體實在不是影響文化傳遞的主因,而在於中國文化的內涵從何而來。

承先啟下

 

如同網頁需要好的內容,文字、圖片、影像、等等,方能讓大眾接受,廣為流傳。

現在的大陸於文革時期,將中國文化視做毒蛇猛獸棄如敝履,而傳到台灣的又屬有限,如非一些世家文儒刻意保留,只怕今日所剩更是寥寥無幾,被打怕的中國文化,只好囫圇吞棗西方歐美文化亂吃一通。

問題是缺乏了既有的基礎,新式材料的不熟悉,如何創新創意,文化欠缺傳承,

新文化又學的不徹底,導致了整個中國文化斷層、不連續的年代,追根究底是老師這個職業被大大降低其比重,師資變差,不受尊重。如同共產對一切權威的打壓,天上地下唯我共產一家。

 

當歐美的先進實驗室裡頭華裔的科學家研究著中國經脈氣絡,日本茶道圍棋成為其國粹,韓國更能端午節引以為豪,中國,卻還有一堆堆無可就藥的殺光日本人,打爆台灣島,暗K美國佬的青年。

 

寬恕不等於是懦弱,王道並非是強權,中國文化的亡,是中國魂的喪失。

沒有理智、欠缺正義、忘卻中庸,不求進取。

 

而最不被人所遺忘的官場文化卻在兩岸三地活得好好的,說難聽一點骨頭硬的大概都被幹掉了,剩下來的大概就是那些無關緊要,不影響"所謂大局",好欺騙、操弄得人民。

 

過去台灣還稱中華民國,自豪的保留中華文化的精粹,以彈丸之地去蕪存菁。

如今繁體僅在香港、台灣、北美一代較為流行

 

而繁體日趨式微是有目共睹的,原因是大陸人口眾多政策因素,繁體即使斷絕,

也非文化斷絕,可能造成許多新舊上的錯誤與考據麻煩。

 

文化不但重承上也重啟下,而中國文化的危機,在於沒有根的樹,開枝散葉

談何容易。

 

試問教導上億的文盲容易,還是教導上億錯誤觀念的人容易。

 

如同你日後怎麼教導你的小孩

假設英文優勢於20年內都還剩過中文

可以的話多少會教英文給小孩子吧。

文化也是,因為有用所以才會認真的去學習,越好的東西越多人買,是常態,

但不是不好的東西就沒有人買。名氣也能影響人的購買不是嗎?

所以個人以為中國的危機在於欠缺啟下的精英奮青  而非憤青

如果眼光只放在內部鬥爭而忽略時代的潮流,勢被淘汰。

欠缺容人的態度成就有限

欠缺基礎的建設根基不穩

欠缺進取的今日沒有未來

如同今日的台灣

發發牢騷.....希望大家不要見怪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1645195
祝願
2006/04/17 05:19 推薦0


voyager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吾兄觀點,江楓之文頗有論及者(漢語啊漢語,危機,卻在哪裡?),小弟才疏學淺,不敢再議.借用貴處鄉先賢孫中山先生竹槓與彩票之喻,願中國之人皆已中彩票而不復慮竹槓之有無,則天下幸甚,中國之人幸甚.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1645048
回應
2006/04/17 02:56 推薦0


franzwong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識字率固然是因教育投資多少而決定 , 這一方面我也認同 , 不過除了秦始皇和少數研究文字應用的古人外 , 中國人甚少把文字視為一種工具 , 因為文字在那些人之中只是純粹用於文化用途 , 就因為此 , 在抄記方式上也沒有改善 , 傳統中文字寫法由右到左而寫 , 可是卻沒有人想過大部份人用右手寫字 , 墨汁很易沾上手上 , 在數字上只是去到近代透過阿拉伯數字來解決中國數字上的繁複 , 不過即使全中國人都懂中文字 , 沒有文盲問題 , 但假如文字沒有適當的改善 , 中國人仍然會參考其他語言的元素滲入中國文字之中 , 拉丁化是一個極端 , 因此應該有適度的演進 , 否則只會被外國文化取代 , 就像速記時用英文單字代替

"日語中的”敬語”用法就充分反映日本人的階級觀念" 繁體字代表著幾千年的文化 , 簡體字代表著幾千年再加上近一百多年的文化歷史 , 簡體字也有自己的演進過程 , 簡體字反映出當年中國處於弱勢 , 一心要實行各種洋務運動 , 那時候的確有點看輕中華文化 , 不過現時簡體字已經納入為中華文化的一部份 , 當中的簡化方式亦甚少外國文化滲入 , 事實上 , 這條捷徑大陸人已經完完全全走完了 , 他們看繁體字有時也感到困難 , 要回頭的確不易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1645030
回應: 語言功利主義
2006/04/17 01:34 推薦3


voyager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Rebec
YST
齋貓

1. 本人從不覺得簡體字破壞中華文化.本文的重點在於”因時勢所挫,以為激進地簡化文字就能改變文化,進而快速改造中國”的抄捷徑觀念失之偏頗,使文字簡化過程並無周延考量,造成簡體字諸多缺失,進一步導致廣大群眾對中文的輕率態度與文化斷層的危機.

2. 中國自古到今會有文盲,並非因為 ”自古文字…是供環境上富裕或有需要的人學習”, 而是基礎教育投資不足的緣故,而非文字本身的問題.怪罪文字本身比起投資教育花的時間及努力少而政治效益高,很適合政府的短期目標.英文是印度官方語言之一,並不能使印度的識字率跟英國一樣高,而大陸文盲率高於台灣香港新加坡亦為佐證之一.

3. 語言文字直接影響個人乃至於整個社會的思想觀念與自信心,因此要了解某一民族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學習其語言.例如日語中的”敬語”用法就充分反映日本人的階級觀念,德語的寫法與文法反映其嚴整的一面.其次,若是對民族文化沒有感情,要用哪種文字語言當然都可以,因此台灣才有極少數人主張直接以英語作為第一官方語. ”人民視文字為一種工具多於一種文化…不會主動去看看現今文字是如何演變出來”是一種功利主義的說法,法國人恐怕第一個跳出來反對.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1644999
文化亦需要進步
2006/04/16 18:41 推薦3


franzwong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YST
安津
Rebec

很多人覺得簡體字破壞中華文化 , 可是文化本身就不是固定的個體 , 文化亦需要吸收其他文化的元素 , 文化亦需要顧及實際情況而演變 , 當年沒有電腦 , 中文字的書寫速度很慢 , 另外 , 自古文字不是供一般人學習的 , 而是供環境上富裕或有需要的人學習 , 就因為有這樣的背景而產生了簡體字 , 簡體字出現的原因本身也是中華文化的一種反映

現今有了電腦 , 是否代表簡體字可以放棄 , 這亦不是 , 就如繁體字一樣 , 兩種文字都已經有不少人使用 , 因此不再需要強制使用任何一種了 , 一切依照所屬的社會而定 , 你在大陸 , 便學簡體字 , 你在台灣或香港 , 便學繁體字

在現今世代 , 文字與文化的關連愈來愈少 , 即使是用英文字 , 繁體字或簡體字 , 人民逐漸視文字為一種工具 , 多於一種文化 , 他們都不會主動去看看現今文字是如何演變出來 ,  如果說用簡體字是中國的危機 , 那麼有點太過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1644612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