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提到成龍,我不免要說出一些原本就要說的話。雖然個人的主觀見解可能引起非議,但是我是以非常正經的態度來發表意見。
李安之前的一些成名的作品,包含了很特殊的中國文化意涵,這也是李安的特色,更是吾人「引以為傲、與有榮焉」的主要原因。
然而,電影藝術不但講究藝術、亦講究票房,否則,臥虎藏龍八百八十萬美元(最節省精簡)的製作費,誰來買單?因此,就造成了種種藝術面相的討論、甚至非議。
藝術,我個人將之粗分為通俗藝術與非通俗藝術。在電影界,無疑需要將這兩者適當融合,才能生存,才有名氣。
倘若只是講究藝術,那麼,黑澤明在西方「叫好而不叫座」的狀況就是最典型的實例。黑澤明有兩部電影入選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他本人又曾獲得「終身成就獎」的特殊榮譽,然而,以市場票房來說,無疑是不成功的。
好在,黑澤明的作品是以他本地(日本)票房的目標為主,故而能堅持精緻藝術及個人風格而享有最高的票房賣座與個人評價,否則,就跟大部分的藝術家一樣,可能「死後才能出名」。
說到成龍,YST市長說「就連成龍的電影都沒有進入真正的美國主流社會。 」這是事實。而且,依我個人的觀察,成龍在好萊塢還是只能扮演「半丑」的角色,比周潤發、李連杰尚差一籌,這是讓我一直耿耿於懷的。
我的結論:
中國文化,無疑是「中國崛起」的必要「裝備」,與國防軍備一樣重要。如果沒有文化、沒有軍備,那麼「中國崛起」只是一道大碗的速食麵而已。
要配備中國文化,讓中國文化在國際上亮麗耀眼,必須雙頭並進:原裝的、精緻的,以及變裝的、通俗的。前者令人尊敬,後者廣受歡迎。
前者,如古箏古琴、崑曲京戲,後者,就是電影、以及流行音樂 pop music 了!
附帶一談的是,在文化藝術的「變裝與通俗」運作當中,必須相當精準拿捏,否則會弄得四不像而讓人倒盡胃口。
如,明華園歌仔戲,雖然是目前政府所選定的「重點培植戲團」,每年花了很多錢,但我個人認為她是聲光過度膨脹的;她已非原形,而在市場導向的操作上,也已經走過了頭 - goes too far。
同樣的例子是「霹靂布袋戲」。聽說,最近大張旗鼓將之推向美國市場,結果四天就遭到下片的命運。這,就是沒有在傳統與現代、藝術與市場之間適當拿捏的結果。就我個人來說,是非常不喜歡霹靂布袋戲的,西洋人是否會喜歡,我不知道,如果想要推入西方市場,就得跟李安好好研究討教一番了。
拉拉雜雜,閒談至此,回顧中國人在好萊塢的經歷,從單純的「外勞」時代、到「陳查理」時代、到周潤發進入美國、到李安得獎,這是一部中國人「大西部」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