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見上圖,本名方是民,1967年9月生于福建雲霄縣。1985年考入中國科技大學生物系。1990年本科畢業後赴美留學。1995年獲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生物化學博士學位,先後在羅契斯特大學生物系、索爾克生物研究院做博士後研究,研究方向為分子遺傳學。現定居美國加利福利亞洲,為自由職業者,主要從事網站開發和寫作。
從履歷上很清楚就看出來,方舟子11年前拿了生化博士,做過幾年博士後的研究。顯然他的科學研究成果並未得到重視,不能進入教授階層,因此離開科學界,成為無業遊民,在網路上混日子。嚴格說來,方舟子已經不能稱為科學家了。
在科學這一門學問上,化學是比較容易的,至少從拿學位的觀點來說是如此。70年代美國每年生產一萬名博士,有四千個是化學,單是美國的伊里諾大學(at Urbana-Champaign)每年化學系就畢業一百多個博士,同系同屆的畢業生互相不認得的多的是。生化也差不多,這一門的研究和變化很快,競爭非常激烈。只要幾年不做研究,馬上就被淘汰了。以方舟子這點學術功力要做「學術打假」的工作是遠遠不夠的,方舟子的「打假」不出問題才怪。
方舟子科研不成,棄而從事網路寫作。方舟子是早期大陸的留學生,所以頂著美國博士的頭銜,用「學術打假」的方式造勢,在大陸還吃得開,到處有人請他演講。這是典型利用網站求名,再用博來的名聲去求利。
但是方舟子本身科學的功力淺薄,幹這種事遲早是會被戳穿的。譬如方舟子對郭光燦的科研成果打假,就是膽大妄為。郭光燦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技大學教授,他領導的科研小組在國際上首次解決了量子密鑰分配過程的穩定性問題,而且這個密碼系統已經得到實驗証明,在光纖通訊上成功做到一二五公里的單向量子密鑰分配。大家都知道,一個生化博士在數學和物理上是沒有什麼功力的,方舟子居然敢在物理的量子論上打假,真是開玩笑。方舟子想出名想瘋了。
一個人一旦在網路上以真實身份寫文章,就一定會求名,不可能例外。方舟子在他個人的網站【新語絲】做「學術打假」的工作,基本上,「打假」不過是個手段,目的是「求名」,而且是踏著別人屍體求名。想想看,一個被美國學術界淘汰的生化博士,頂多作過四、五年的研究工作,都已經放棄研究這麼多年了,科學的範圍是這麼廣,方舟子連邊都摸不著,哪來的什麼資格學術打假?
「學術打假」這種工作只有正在工作的、同行的、而且是同一個專業領域的人士才有這個能力。最顯著的例子就是韓國“民族英雄”黃禹錫科學造假的故事。黃禹錫的作假連世界著名的【科學】(Science)期刊雜誌的編輯都無法辨識,這些編輯都是在該領域有相當地位並且正在作研究的科學家。黃禹錫的作假最後還是黃禹錫多年的研究夥伴、論文合作者之一、美國匹茲堡大學教授、美國科學家夏藤(Gerald Schatten)良心發現、自己爆料,才把黃禹錫科學造假的真相掀出來。「學術打假」談何容易!
科學的大海浩瀚無邊,個人的知識太渺小了,我用數學來做例子。數學圈子裏流傳一個故事,那就是數學家們想推舉一個人,那個人懂得最多的當時代的數學。經過仔細推敲和討論後,大家公認法國數學家龐卡瑞(Henri Poincare,1854-1912)懂得最多的當代數學。龐卡瑞在巴黎大學教書,數十年來,每年教授不同的課,從不重複,用的材料是自己手寫的筆記,內容都是原始著作。龐卡瑞除了創作力驚人之外,還有一個別人無法匹敵的天份,那就是他無以倫比的記憶力。好了,那麼龐卡瑞到底懂得多少當代的數學呢?答案是:10%。
龐卡瑞去世快一百年了。一百年來,數學的發展和應用何止是突飛猛進,簡直可以用日新月異、改頭換面來形容。現在活在世界上的數學家,沒有一個敢號稱他懂得百分之一的數學。科學的浩瀚無邊是每一個科學工作者都深深瞭解的,只有瘋子才會去從事「科學打假」的工作。
方舟子不是瘋子,他是非常清醒、求名求利的世俗之人,非常正常。我們來看一個實例。
為了求名,方舟子非常完整的翻譯了一篇科學雜誌(就是世界著名的【Science】)上的論文,原作者是Greene,出版在科學雜誌2001年9月293卷,2105-2108頁。方舟子把這篇他翻譯的文章,用自己的署名,發表在2001年10月4日的【南方週末】上。這是標準的「剽竊」。「學術打假」之人,自己學術作假。這是什麼世界?
奇怪嗎?一點也不。全世界數一萬個科學家也輪不到方舟子,他憑什麼打假?方舟子在美國是沒有一點點學術地位的,說得難聽點,他在美國是個無業遊民,科學園地怎麼樣也輪不到他說話。方舟子的工作對象全是在大陸,靠著大陸人民崇美的心理和他的美國博士學位在大陸人群裏混。方舟子學術荒廢已久,他不搞一點鬼,營造一點當地名氣,他在大陸各處演講,有誰相信?連請他演講的機構都沒有。我們只要一思考方舟子的背景,再思考方舟子的動機,就什麼都清楚了。
方舟子那種網棧就是【天下縱橫談】要絕對避免的,我要求【天下】所有的市民,包括市長,都是無名氏。只要無名,自然就無利,問題當然就少了很多。這就是為什麼當我找簡體字的歷史資料,我選擇「折花掃塵」在【中時電子報】的資料,而不會選擇方舟子的私人網站。「折花掃塵」是無名氏,缺少作假的動機,而且【中時電子報】有眾多網友檢驗,當然比追求名利的方舟子網站要可靠得多。
我把「折花掃塵」在【中時電子報】的文章(#354)連接的地址附在下面,讓你們去做判斷:
http://forums1.chinatimes.com/dailytalk/Forum.asp?ArticleID=693587&History=汰贊0&Page1=2
各位讀者進去一看就知道,這裏不是一家之言,作者都用沒人認識的網名,沒有求名求利的動機,但是有互動討論,比較值得信賴。歷史大事的年表是沒有知識版權的,就好像YST的文章裏有「瑞士在1891年組建了她的第一支腳踏車部隊」,但是我並不擁有這句話的智慧財產權,誰都可以拿它去做文章。YST採用「折花掃塵」文章裏面歷史大事的年表資料,不但心安理得,而且放心不會有錯。方舟子的文章主要的目的都在 promote 他自己,動機不單純,我看都不想看。
【肥皂箱】的一批小人把方舟子視為聖人,不過是想利用他來貶低YST,打擊【天下】的信譽。可惜他們沒有見識,不知道方舟子專找名人打自己的知名度,其中打假的對象還包含他與人結怨的私仇,方舟子的品格實在不怎麼樣。無論是他的「打假」,還是他所寫的文章,都不足取,因為方舟子的學識不足,而且動機可疑。
談完「方舟子」,下一個,我們要談談聯網裏的人物。今天累了,就到此為止,明天再找時間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