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簡化的歷史」發表以後,得到眾多網友的回應,非常令我高興。黃彥琳首先提出她對簡體字的不滿並且在有了中文電腦輸入法後懷疑漢字簡化是否還有必要,Judy96 在我的網誌上更明白表達了對簡體字的痛恨,ccoh、Xuser、GINGHAO 都提出有趣的論點,淘略和「健康第一」更發表了深入的見解,使我覺得自己花的工夫沒有白費,達到了拋磚引玉的效果。
今天我就談談自己個人對簡體字的看法來就教各位,想到那裏就說到哪裏。
(一)中文造字應該一切以實用為主,沒有什麼祖宗法則一定需要遵守。
YST是學理工的,承認自己在中文上並沒有多大功力,也承認Judy96善意地批評我沒有讀過文字學,但是你們不能否認YST是最大眾化的中文使用者。中文不是僅僅給文字專家使用的,更是要給像YST這種人使用,因為我們佔絕大多數。對我們這些人來說,任何超過二十劃的字都形成沈重的負擔。這些複雜的字即使有電腦輸入也不能完全解決問題,它們不論是印在書上或是出現在電腦的顯示器上,辨認每一個筆劃仍然有問題。譬如每次當我要寫「憂鬱症」這三個字的時候,都非常痛苦。這些超過二十劃的字如果不常用也就罷了,如果常用的話,能夠簡化應該是一大福音。
中文字自從進入隸書以後,便基本已經離開「象形性」,大步朝著「符號化」的方向邁進。我認為這是中國文字最了不起的進步。造字的方式如果處處都能滿足【六書】的要求固然是好,但是絕非必要。一個新字即使違背【六書】所有的原則,如果真是好用,又有何不可?
什麼叫做「好用」?我認為「好用」就是容易辨認、容易書寫、和容易記憶。譬如把「臺灣」簡寫成「台灣」,甚至「台湾」,就是很好的漢字簡化的例子。
中國人喜歡講大道理,譬如「武」這個字,是由「止戈」兩個字構成,然後牽強附會講出一大篇哲理。這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對大多數的人而言意義並不大。對九成以上的人而言,「武」就是一個符號而已。YST看到「武」這個字,腦中立刻出現男人強健和戰鬥的身體;YST看到「舞」這個字,腦中立刻出現女人美麗和扭動的身體; YST看到「午」這個字,腦中立刻出現正在頭頂上的太陽。
YST是一個平凡的人,武、舞、午這些字對我而言只是一群符號。看到某一個符號,我腦子裏面立刻就出現某一種畫面,這是一種條件反射,完全不需要、也不會想到【六書】裏面有關這個字的種種解說。【說文解字】裏面高深的理論對文字學者也許是個寶貝,但是對我這種凡人而言並沒有實際應用的意義。YST跪地對天,向造字的倉頡發誓,當我看到「武」這個字的時候,絕對沒有想到「止戈」這麼深奧的哲學。
(二)漢字簡化在二十世紀是必須的,而且需要由上到下、 政府政令的推行。
從唐朝開始就非常穩定的漢字,為什麼到了二十世紀就掀起改革的風潮?因為這是時代的需要。
二十世紀是一個偉大的世紀,因為這是一個知識爆炸的世紀。在二十世紀以前,科學的發展都是民間自由的活動,講得難聽一點,是吃飽飯沒事做的有錢人(或出家人)的大腦運動。但是到了二十世紀,科學的發展成為國家必須的項目而由國家來主持。這種由國家出資推動的科技發展運動為社會,也為整個世界,帶來天翻地覆的改變。
我們可以毫無保留地說,在二十世紀發展出來的知識,大於二十世紀以前人類歷史所有知識累積的總和。
沒有科學就沒有國防,沒有國防則國家必受帝國主義的壓迫,輕則成為殖民地的二等公民,重則亡國滅種。國家發展科學是沒有選擇的。發展科學的的一步,就是全民教育。科學不但需要高度智慧、高教育的人作出突破性的貢獻,科學的產物也需要受過教育的人才能正確的使用。教育從此不再是有錢人的專利,而是全國上下所有人民所必須接受的訓練。
中國在救亡圖存的壓力下,發展全民教育必須克服兩個困難:一個是文言文,另一個是文字本身字體的複雜。前者產生「白話文運動」,後者產生「簡體字運動」。它們的發生是非常自然的時代產物,和國際政治有關,但是和國內任何政黨,譬如共產黨毫無關係。把「簡體字」稱作「解放字」,然後加以醜化,是反共人士對歷史的刻意扭曲。
反對簡體字的,多半是對現代科技不了解的人,或是聰明絕頂不知普通人學習知識過程是如何辛苦的人。他們不能明瞭孩子們幼年的時候花這麼多時間去學習優美但是非常複雜的中國字是一種浪費。兩百年前,我們說半部論語治天下,今天可能嗎?古人可以花很多時間學習中文,練習書法,因為這幾乎是他們學習的全部。今天的中國人,小時候除了學習中文字,還要學習外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等「常識」,長大了為了有謀生的一技之長,還有更多專業的東西需要學習。一個現代人在三十歲以前都在學習,基本上對社會還沒有做出任何貢獻。這種現象是科舉時代的古人從來沒有,也不敢想像的。
「健康第一」網友說:「文化的改變都是從下到上的,沒有從上到下的」。其實文化的改變都是由上階層的精英份子領導而來的,「健康第一」真正的意思可能是:「文化的改變都是從民間產生的,沒有從政府推動的」。這話固然說得不錯,但是想想看,中國有史以來從來也沒有像二十世紀這樣受到外來文明如此巨大的衝擊和壓力。對不對?
帝國主義的壓迫是從來不給你喘息的時間的。沒有政府的推動,文字演變那能如此迅速?教育普及、消除文盲那能如此迅速完成?想想看,從大篆到小篆,歷時七百年。從小篆到隸書,歷時五百年。從隸書到楷書,歷時四百年。在帝國主義步步進逼的壓迫下,中國還有“幾百年”可以等待民間文字的演變嗎?
(三)個人對簡體字唯一的遺憾 。
YST自幼學的是繁體字,在美國第一次接觸簡體字,從文章的上下文很快就認得簡體字了,不費吹灰之力。我對簡體字衷心地擁護,但是有一個不算小的遺憾。
簡體字如何簡化字體我並不在乎,但是我非常反對簡體字在簡化過程中對中國文字的合併,因為它嚴重傷害了中國文字的「精準性」,違反了文字的根本目的。
譬如游泳的「游」和遊玩的「遊」是完全意義不同的兩個字,帶給我兩種完全不同的畫面。如今這兩個字合併成為「游」,「遊」字不見了。當我看到「游山玩水」的時候,我腦中的畫面引起混亂,這種省略造成對中國文字精準的傷害。
譬如「鬍鬚」簡化成「胡須」,造成必須由前後文才能分辨意義,也是對中國文字精準的傷害。「鬍鬚」是需要簡化,但是不能由已有的字來取代而失去文字的精準性。YST不是文字專家,但是依照常識,「鬍鬚」長得像草,把「胡須」兩字加上草頭來代表「鬍鬚」,每個字不過多三劃而已就保留了精準性,不是很好嗎?
「折花掃塵」網友在中時電子報【新聞對談】上發表的文章說到漢字簡化的原則和方法有七個,最後一個是:「在不引起混淆的情況下,同音字合併為簡單的那個字」。譬如「裏」和「里」合併為「里」、「後」和「后」合併為「后」、「鬱」和「郁」合併為「郁」...等等。
大陸這最後一個簡化的方法是我非常反對的。首先,「會不會引起混淆」本身就是主觀的,更何況即使意義上沒有引起混淆,但是傳達的畫面會引起混淆,失去去文字的精準性,傳達的速度變慢,也減少了文字帶來的樂趣。
我講一個香港朋友說的笑話。香港是用繁體字的,這位朋友只會說廣東話不會說國語,他看國語片的電影全靠看字幕。有一次他觀看一部大陸拍攝的電影,裏面情節有一幕是男女主角去餐館吃飯,他們看了菜單不太滿意,女的就對男的說:「這菜沒什麼好吃的,還不如回到我住處,我下麵給你吃,味道比這個好」。但是字幕上映出來的是:「我下面給你吃,味道比這個好」。香港朋友看了大吃一驚,這像話嗎?
「麵」和「面」這兩個字意義不同,給人產生的畫面也不同,會不會產生混淆也不是從事簡化文字的人所能預料的,中國字能這麼簡省的嗎?
從科學的觀點來看,大陸的簡體字有點簡過了頭。如果你學過現代數學,兩個集合如果結構相同又能相互一一對應(one-to-one correspondence),便被看成是相等的兩個集合。數學家稱這兩個集合叫「同等」(註:這是YST的翻譯,英文叫做isomorphic),因為它們唯一的不同只是符號而已。如果大陸的簡體字只有「簡」,沒有「省」,那麼他們工作的成果和原來的中文是「同等的」(isomorphic),那就只有好處,不會有任何後遺症。「簡體文章」和「繁體文章」之間的翻譯也很容易電腦自動化。
科學家對「精準性」是非常敏感的。大陸從事文字簡化的工作者肯定沒有科學家參與,才會出現這種基本的錯誤。中國文字可以「簡」,但是絕對不可以「省」。簡化某些字給我們帶來書寫和辨認的方便,但是消滅某些字,文字便失去精準性,失去「文以載道」的基本目的了。這是YST對大陸文字簡化的工作成果最大的、也可以說唯一的遺憾。
漢字每一個字會產生一個畫面,這是中國文字非常重要的特性。失去了「同等性」(isomorphism),也就失去了某些文字代表的獨特畫面,絕對會使訊息變得模糊,肯定會使訊息傳達變慢,有可能會失去一部分歷史和文化(這一點我不太確定)。在學習上少辨認幾個字固然省了一點事,但是我個人認為得不償失。淘略網友在大陸受的教育,國學上學識淵博,在這一點肯定有更深一層的看法,希望能夠發表高見,有以教我。
(四)從美觀上看簡體字
「簡體字太醜陋」,這是大多數人的看法,我也有部分程度的同意。YST有一位好友就非常反對簡體字,原因是他的名字有個「廣」字,他說把「黃」拿掉了,剩下一個頂蓋,字體完全不平衡,他不能接受。我如果是文字改革的工作者,一定對他的話給予同情的考慮。
但是文字以實用為主,美觀為次。如果大陸人那麼多博學多才的人都不能夠想出更美觀的字型,為了廣大的基層群眾,YST願意拋棄高等知識份子的上層優越感(elitism)在美學上做一點小小的犧牲。
如果實在醉心中國文字體形的優美,又有那麼多時間的這些藝術性很高的人士,他們可以參加書法社,那裏是學習繁體字的好地方。我非常期望大陸十三億廣大群眾中至少有千分之一的人醉心書法,懂得如何寫漂亮的繁體字。那麼我們就有一百三十萬書法家傳承中國漂亮的繁體書法,中國古老的文化就沒有消失之虞了。
(五)結束語
YST非常喜愛中國的詩詞,我用兩首詩詞來結束這篇文章。第一首是李白作的【秋風詞】,第二首是王昌齡作的【出塞】。一文一武,文的寫情,武的寫勇,都深為我所愛。兩首詩詞,一繁體一簡體,都以行書的字體書寫。好不好看,那一個更好看,就由各位自己決定了。
YST 個人認為繁體比較美觀,但是我完全能夠接受簡體。不知Xuser市長同意否?
套一句中共的術語,為了廣大的貧下工農能夠同步建設偉大的祖國,在中國繁榮昌盛的前景下,即使我們使用簡體字有些委屈,這一丁點犧牲實在不算什麼。呵呵呵!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多麼氣派豪放!
二十一世紀崛起的中國啊,面對周圍虎視眈眈的列強,妳的飛將軍李廣在哪裏?
~ ~ ~ ~ ~ ~ ~ ~ ~ ~
第二顆飛彈順利發射完畢。謝謝各位市民和訪客耐心的觀看。
清晨獨自慢跑的 YST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