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購案」即將提上台灣的政壇,開始審議過程。這項軍購耗費巨大,不論是六千一百億還是三千六百億,都是龐大的天文數字。面對這些高科技的常規武器,我們如何做決定?要那個?不要那個?或是照單全收?判斷取捨的標準在哪裏?作為納稅人,我們必須心裏明白,知道錢是不是花在刀口上,清楚地表達我們的意見,不被政客操縱。大部分的政客,他們的決定都是基於本身的利益,有政治上的利益,也有金錢上的利益。
YST就來和各位談談這項軍購案,特別是偏重純軍事的角度,因為它不但比較客觀,也非常具有知識性。為了增加讀者對問題本身的瞭解,YST先講述一點軍事常識 。有了這點常識後,我們看這個軍購問題就很清楚了。
回顧歷史,我們知道大規模的、殺傷力強大的熱兵器地面戰爭是從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基本上是「壕溝戰」(trench war)。交戰雙方在邊界挖溝,這種溝叫做「戰壕」。最接近敵人的戰壕就是雙方的「防守線」,也叫做「前線」。「防守線」的後面,不遠的地方就是「炮陣地」。炮陣地再後面,連敵人炮彈都打不到的地方,稱為「後方」。所以「後方」,相對「前線」而言,是很安全的地方。
交戰時,前線的士兵們藏在戰壕裏放槍,後面的砲兵開砲支援。然後指揮官找到機會就帶領士兵爬出戰壕向敵人衝鋒,奪取對方的陣地。輸的一方就後退,退到後面的第二道防線。第二道防線通常是預先就挖好的壕溝,於是這個第二道防線就成了新的「前線」。
但是問題來了,這些跳出壕溝發起衝鋒的軍隊馬上發覺,步兵的衝鋒在面對戰壕裏的機關槍時,成功的機會不大,但是傷亡率卻非常高。而且即使僥倖成功,戰果也微不足道,因為不遠處又有敵人的第二道戰壕。所以攻擊的一方認為發動攻擊根本划不來。戰爭很快就進入僵持狀態。雙方都不願意發起衝鋒,大家都蹲在戰壕裏面耗著,頂多放放冷槍。
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個防守型的戰爭,交戰雙方絕大部分的時間是靜態的僵持。想想看,不論是下雨天、下雪天、艷陽天、刮風天,經年累月,士兵們不是蹲在戰壕裏風吹日曬,就是泡在泥漿或雪坑裏觀望警戒,大家就這樣耗著,真是苦不堪言。
這時候,一個英軍上校注意到,唯一能夠在崎嶇不平的地面行走的車輛是那種裝備著履帶的牽引車。他立刻得到靈感,如果把這種履帶車配上裝甲和武器,就可以打破戰場僵局,衝破對手的戰壕防禦。
他把這個想法呈報給政府和當時的海軍部長邱吉爾。邱吉爾對這個想法產生很大的興趣,立刻下令開始製造。這個計畫的工程設計和製造過程被列入國家最高機密,政府告訴這些工人,他們製造的東西是運水車。很自然地,工人們就開始稱呼它們“水箱”(英文“ tanks”,是water tanks的簡略稱呼)。這個稱呼,tank,一叫開就甩不掉了,於是成為它正式的名字。中文根據發音,就稱呼它為「坦克」。
坦克第一次上戰場是一九一六年的年尾。不幸的是,第一批製造的坦克衝鋒的時候,大部分沒走多遠就拋錨了,但是有幾輛坦克真的衝過了敵人的戰壕。英國陸軍看到了坦克的潛力,立刻改良設計並加緊生產。一年後,一九一七年的十一月,英國首次成功地把坦克運用在戰場上,非常有效地突破了敵人的防線。
1918年3月3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小威利”(“little willie”),英國製造的世界第一輛坦克(原型)。
清晨獨自慢跑的 Y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