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週曾於【政治第3波】發表一篇《「東方之珠」重回香港》,今天,看到有人在本棧說「香港人對一國兩制罵得要死」,我不得不又在這裡補充一下香港的現況。
倘若說,香港在回歸之後曾經面臨蕭條不振,那其實跟「回歸」無關,也跟「一國兩制」無關;那完全是因為大陸改革開放之後,形成對香港經濟的「吸納」--不但香港輕工業持續北移,香港一貫傲人的國際港埠及國際金融中心也有被上海取代的「趨勢」。因此,我很早就判斷,香港的地位會被上海所取代。
我再度重複:這跟回歸無關,也與一國兩制無關,而純粹是因為大陸四化改革開放之後所自然形成的趨勢。這一點,連李登輝、陳水扁這種所謂的國家領導人都看不清楚的,我們要特別注意,不要人云亦云,隨風起舞。
然而,我的判斷還是錯誤。事實證明,香港的地位無可取代,香港也正在熱絡復甦當中--上週,國際獅子會在香港集會,一兩萬個國際獅友上街遊行慶祝;相對的,今年的七一(民主運動)大遊行,人數由往年的數十萬人遽降為兩萬多人,因為,香港人對現況滿意,對新任特首亦有所期待。
直言之,香港的地位無可取代,因為,香港的「法治、效率、清廉」無可取代--跟新加坡一樣。一國兩制,恰好就是替中國立一個櫥窗、替中國留一塊淨土。我個人覺得,香港之於中國,有如親民黨之於泛藍,國親不可合併,道理在此。
另一方面,我一直認為,「民主」是香港最可怕的毒藥與殺手。眼前,香港「民主派」替香港人「爭取」的種種福利與權利,直接地說,就是要在財政上拖垮香港、搞垮香港。這,跟現代家庭裡,孩子的百般要求是一樣的,如果沒有相當的條件與環境,孩子的要求會把家庭拖垮、把父母壓死。
必須說,相對於極權、民主沒有錯;相對於君父式的威權,孩子的種種要求也沒有錯。但是,要看條件,要看環境。民主,無論對台灣,對香港,都是奢侈品,更可能是毒藥。至少,依照台灣的現況來看,我自信說的沒錯;依照目前年輕的夫婦不敢生孩子,我更認為台港兩地都不能輕言民主--至少,先把國民所得超越新加坡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