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ST棧長說的沒錯,「要不要打」是由三軍統帥(總統)決定,不是由國防部決定。美國的布希宣佈進攻伊拉克,美國國防部就得調兵遣將,美國大兵就得乖乖上陣。
當然,打得贏或打不贏,這是統帥(總統)決定要不要打的重要依據之一(尤其是在主動發動戰爭時),然而,這是他私下跟國防部去商量的問題,如果國防部竟然公開直接宣佈打不贏,那在民主國家,這個部長應該立即下台,在從前帝王時代,這個國防部長只好立刻腦袋落地。
從國防部說到帝王時代,不由得想起甲午戰爭。甲午之前,清廷確實為了要戰要和傷透腦筋(其後所有的對外戰爭都是如此),因為看起來「明顯打不贏」,可是不打也是同樣糟糕,只能坐視列強長驅直入、予取予求。最後,幾乎都是主戰派占了上風,最後,也確實都是落敗收場;然而,李鴻章領導的北洋艦隊在朝廷決定開戰之後並無退怯,大清海軍在甲午海戰儘管全軍覆沒,但是表現忠勇,碧血丹心、可歌可泣。
如今的台獨政府,壓根兒沒有想過打戰,一心只想免戰而檢便宜;所以,所有的錢都朝著「買保險」的路數鋪排,也所以,國防部當然沒有打戰的心理準備(更絕對沒有打贏的心理準備),整天,只想縮短役期、改為募兵,迎合草莓族來一起混日子。
基本上,將徵兵改為募兵,我沒有意見,但是,這代表著台獨政府所領導的整個社會心態,並沒有「為國去打戰」的思想。如此這般,怎麼能夠「獨立建國」?
本文於 修改第 7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