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天下縱橫談
市長:YST  副市長: 貓靈子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天下縱橫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大陸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平心靜氣論六四事件
2005/06/06 02:15 瀏覽7,458|回應12推薦11

likolalo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1)

龍公主 卡門歌劇的另一種面貌
skytom
慕亞
egjc888
齋貓
YST
量子客
鄭嵐奇(MYKEY)
Rebec
☆Princess蕾蕾☆

more...

平心靜氣論六四事件

一九八九年的發生在北京的學運不是民主運動,不是以「推動民主改革,結束一黨專政」為其發起的訴求,而是到了運動後期才在天安門廣場上架起自由女神,希望引起國際媒體更大的關注,以得到更多的國際主持。

那麼,學運的原本訴求是什麼﹖或者說,是什麼背景因素使得學運竟然得到那麼多市民的支持,學運領袖也敢據理力爭﹖答﹕是反官倒,反腐敗,反通脹﹗

八九民運的背後,是鄧小平的經濟改革到了一九八八出現了危機,大家把情緒整個投射在一九八九年四月十五日過世的胡耀邦身上,才爆發出來的。四月十五日正好是柴玲的生日,所以,冥冥中她有一股使命感,豁出去,挺身而出發動學運。

胡耀邦是在一九八六年的「反資產階級自由化」運動中下台的,很多人於是擔心經濟改革的路會走不下去。接胡耀邦當總書記的趙紫陽在八七、八八年通貨膨脹的壓力下,還要硬著頭皮闖物價關,當時也不知還有什麼路可以走下去。經濟改革的問題很複雜,從「計劃經濟」轉成「市場經濟」沒幾年,趙紫陽也沒有辦法了,準備放手讓物價一次漲個夠。以權謀私很嚴重,貧富差距兩極化,民怨已在快速累積。在這個背景下,八九民運是被經濟改革所帶來的危機所觸動,也因此才會迅速贏得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因為大家都感同身受。

趙紫陽最後才決定掀鄧小平的底,並站到學生這一邊,已經勢單力孤。

鄧小平為了避免以後有軍頭起來搞翻案,所以下令七大軍區全部要派出部隊參與鎮壓,不可有人自命清高。鎮壓時,據說北京有一飛機待命,上有七千萬美元,預備鎮壓失敗時給鄧逃亡海外之用。

還有,天安門廣場上的學運組織已遭中共國安部門滲透,對於學運領袖內部會議早有掌握,滲透者甚至還為強硬路線加溫加料,讓學運想收都難,以為鎮壓鋪路。

從事後來看,八九民運可類比為中共的二二八。國民黨在幹了二二八之後,反而搞好經濟來贖罪,共產黨也有這個味道。

一九九二年春天,鄧小平南巡廣東,發起新一輪改革攻勢,又把經濟搞得過熱,一九九四年朱鎔基在國民黨財經元老、台灣高科技之父李國鼎的傾囊相授下,推出「朱十六條」來搞經濟軟著陸,一戰成功。此後十年來,大陸的持續高成長驚動了美國,「中國威脅論」開始流行,美國決定以中國大陸為假想敵,讓李登輝訪問康乃爾大學,於是兩岸關係也急劇惡化。

我敢說,為六四事件來贖罪的心理絕對存在於中共領導層。八九民運雖不是直接因鼓吹民主而發生的,但是仍然留下巨大的歷史動力,使得由經濟自由而政治自由成為一種可能。

以武力鎮壓學運絕對是錯誤的,毛澤東老早講過了,「凡是鎮壓學生運動的絕無好下場﹗」。天安門廣場是應該清場,以恢復秩序,但是共產黨應該使用催淚彈,而不是達姆彈,應使用噴水車,而不是坦克車,應該使用鎮暴裝備就已足夠,而不是把人民的子弟兵、國家正規軍隊開進廣場去,對學生開槍驅離。中共的歷史將永遠擺脫不了六四﹗


在漂流中~美麗,在書寫中~奔放~~~*

本文於 2005/06/06 02:22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1274781
 回應文章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求同存異
2005/06/17 00:39 推薦1


炮弹归来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egjc888

感謝泥客兄的詳盡論述,有共識的地方就不說了,證據不足的地方說了也沒意義,還是就幾個比較有爭議的概念說說我的看法吧。
說中文的,也有不少漢奸買辦,說英文日文的,也多有愛國志士,語言就是用來交流的,泥客兄儘管自由發揮,不必過於拘泥XD

1,關於學生領袖和責任問題。
悲劇發生,政府要負最大責任,這一點沒人否認。但這並不意味著其它的一切都是完美無缺的。作為旁觀者的我們,可不可以在痛悼逝者,譴責兇手之餘,從別的角度總結一點對後人有益的經驗教訓呢?既然是為後人總結經驗,那麼看到有什麼地方可以改進就可以了,如果非要把話題引到具體某個人的頭上,那才叫做落井下石吧?
從已知的事實來看,避免悲劇發生而使民主運動獲得部分成功的機會有過多次,而且學生領袖方面有主動權。學生領袖作為學生,我們仍可以對其抱持同情和理解。不同的是,普通的學生只能決定自己,作為領袖,正如Lohengrin君所說的,他的決策牽涉到成千上萬人的生命,是沒有資格精神崩潰的。負責任的態度是,看到戒嚴令頒布後,預料到前面有流血的危險,領袖首先應該考慮學生的生命安全。
從換位思考的角度看,明顯政府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出了問題,政府內主張和平民主解決問題的努力一再在學生面前碰壁,強硬派更是無法與學生溝通。如此,則誤判的可能性也就大大增加了。所以,在學生與政府的溝通上也大有可以改進的地方。
這些不都是後來者可以借鑒的嗎?有了經驗,以後類似的事件就可以避免無謂的流血犧牲。哪有苛責當時的學生呢?

2,關於民主與專制的問題
我的論述裏,哪裏有說「台灣的民主制度對經濟有害」這樣的話呢?我提的是在一定條件下,即有開明有遠見的主政者的前提下,專制可能比民主更有效率,更有利於經濟的追趕。並舉四小龍的例子說明,並未違反事實吧?美國本身地大物博,政治穩定,經濟自由,又未受兩次世界大戰的波及,可以放心的大做軍火生意,有這些有利條件,想不富強也難吧?你能舉出哪個國家(尤其是大國)應用美式民主而由貧弱落後實現趕超的例子嗎?如果說南韓民主化後的經濟勢頭不錯的話,大陸近年的發展不是更快嗎?
事實上,專制的危險性和民主的優勢沒有人否定,大家也都期望大陸能夠平穩的實現民主化。但正如你所指出的,「民主制度如果沒有法製作基礎, 產生的跛腳豈只是一點瑕疵」, 蘇聯東歐在向民主制轉軌的過程中,正是由於缺乏這個基礎,所以才出現了種種問題。那麼,大陸現在是否具備完善的法治呢?大陸人的民主素養比台灣人如何呢?先做好這些準備再全面開展民主選舉制度,不是更穩妥嗎?

關於六四的話題,這幾天談得太多了,幾個對台灣更加緊迫的時事反而沒有受到足夠的關注。
如果在這些問題上有了基本的共識或者是理解的話,不如我們把焦點暫時轉移到更重要的方面,不知泥客兄以為如何?

本文於 2005/06/17 05:07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1282877
回應糖衣砲彈的論點, 再談六四
2005/06/16 11:42 推薦1


nick999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likolalo

非也非也, 同意一半和真的同意是不同的.
不用客氣, 你可以明白的表示不同意我的意見, 並不會對我的人格和友誼造成傷害.

我有幾點需要說明更清楚, 希望對民主運動的認同更徹底一點.

1. [ 論該譴責的是誰, 由追究真相的負責態度來判斷 ]

學生運動若有明顯的外國勢力介入的證據, 而且危害了中國的國家存在的安全時,
中國政府哪有可以膽怯的不去向惡意的外國政府抗議的空間!
驅除外侮的重要責任, 難道不是在政府的手上? 竟然得訴求手無寸鐵的學生?

如果真有其事而不去向禍首的外國惡意勢力抗議, 反而止欺壓年輕少不更事的學生,
豈不是更是應該遭受人民唾棄的膿包政府?
人民哪能相信一個會對外國惡意勢力屈服, 卻對年輕學生下毒手的政府呢?

不去追究政府的過失, 反而大加責備年輕學生, 又豈是我等有擔當的人願意輕易為之的.

不論是誰在姑息養奸, 都是不利於中國發展更富強康樂的發展, 是當前政治和經濟前途的障礙.
不對的就馬上改, 而且要徹底的改正態度才是.

2. [ 論事實根據的重要, 專制不得 ]

如果沒有確切的事實根據, 就要憑著猜測向年輕有理想的大學生們定罪,
或是對少數的學生領袖定罪, 哪有一點就事論事的素養?

民主制度如果沒有法制作基礎, 產生的跛腳豈只是一點瑕疵,
不受司法管制的擴權的政府, 難道不是專制的政府?

台灣的民主只走了一半, 當然有披著羊皮的狼在擾亂情勢,
以至於民主和專制共同存在台灣的政體, 不是嗎?

此刻該向左走? 還是向右走呢?
當然, 應該支持司法的獨立, 該光明正大的走出來民主的前途. 不是嗎?

3. [ 論不合理的懷疑, 和合理的檢驗 ]

沒有人應當接受不當的懷疑的. 學生不該, 政治人物也不該.

不過, 通常執政者需要接受較大的檢驗, 因為他們手上握有權力.
提出檢驗執政的人士, 但沒有定罪前, 並不過分.

學生如果當時接受了資助, 把證據攤開在陽光下,
讓他們接受司法的審判, 而不是私密的八卦式的審判.
如果沒有不法事證, 不該口耳相傳的說八卦,
八卦和學生運動改善社會的理想, 差距是不可以道里計的!

政府有無派軍鎮壓? 還是屠殺?
很可以把當時的軍令狀, 警察或軍隊事前事後的報告, 攤開在陽光下, 合理的接受審判.

希特勒的作為就該接受法律的制裁吧?
當然還有人認為日爾曼民族是最優秀的民族, 而猶太人就該死.
但是, 目前這種人不多, 也只敢私下說說, 不敢公開的宣揚.
因為, 社會輿論會加以制裁的.

我們對中共在六四事件裡的暴行呢? 可是寬恕過頭了?

得談談現實面, 說出大家可能心裡的感受和猜測了.

最好當前執政者的手裡並非都是劊子手的罪孽深眾,
不然, 在現實世界的實情發展裡, 並沒有太多改善的空間.
人民也只好半無奈的被迫相信政府, 當然是專制的政府, 暫時不發議論詢問.

等過了數十年後, 時代又向前推了一輪, 當初的劊子手老去不在了時,
歷史還是會還人民一個公道的, 而且是狠狠的咬一大口.

台灣的二二八事變, 就緊咬了台灣政局裡的民心.
咬得人民暫時忘了理智的思索, 而去還亡魂一個公道了.

如果當時鎮壓群眾的參與決定的人很有限, 那麼, 並不會影響國政的進展吧.

4. [ 論負責的態度, 和專制的危險 ]

專制是個好吃的餌, 咬下去後才驚覺不對了, 過頭了.
卻又是個不能回頭的路.... 只能祈求上蒼保佑, 等時過境遷記憶也消退.

所以, 支持專制是危險的, 追求真實才是真的能夠信仰的真理.
我相信, 虛偽假造的理由永遠都得勉強的過活, 呼吸的不順暢的.

Honest is the best policy!
對不起, 該說中文的, 才能夠徹底的不被視為利用外國人的勢力.
子曰: "知之為知之, 不知為不知, 是知也!"

歷史還是會還人民一個公道的.
而且, 負責的判定也該只是罪責相當即可. 不是嗎?
不需要有超越就事論事的舉措, 或是擔心. 不是嗎?

反對六四鎮壓也只是反對當時下命令的人, 認為以該將當時下命令的人繩之以法.
但是受命去做事的軍人並非法庭審判的對象, 審判納粹的判例應當可為參考.

人類社會不斷上演的悲劇, 總該受點節制, 停止張狂的腳步.

只能動動嘴的我們, 網民們, 也只能"勇敢的"向專政的政府說不, 還能接竿而起呀?

政府也該聽到人民的聲音, 從事民心所向的施政努力,
不再踐踏人民的理想和信任的感情就是了.

歷史終會還一個公道的!

5. [ 論運動者的理想動機和成就 ]

對於國父 孫先生能夠引進外國勢力的幫助, 卻又完成了中國民主建設的工作. 對此, 我們是都很贊同的.
至於六四學生運動的追究, 若無真實不法的事證提出, 也應該同意不能向有理想的學生們定罪. 是吧?

國父不是臨死前還說, "和平 奮鬥 就中國"嗎? 學生們的努力, 哪一點讓我們還苛責他們呢?

專制的政權是不會輕易放過任何能夠掌握的事證的, 可是到底還有什麼可以苛責的呢?

難道, 十六年後的今天, 那些學生變好變壞的發展, 可以拿來證明十六年前的動機是錯的?

人呀, 千萬別犯錯!

每個人會不會應該要擔心, 我們的犯錯會證明, 母親不該生下我們,
因為 "母親生下壞人的動機不良吧?!"

糖衣砲彈說 "普通學生和學生領袖不可混為一談", 或是在說 "學生領袖和普通學生不可混為一談".
我以為, 學生領袖也是普通學生, 除非有證據顯示他們有特殊的非學生身分.

沒有看過學生運動沒有領袖的, 當然也不是要去鼓吹大家都別出頭當領袖.
不是當領袖的就一定不對. 對吧?

你可以提說....
誰提出的訴求不對, 引發不當的騷亂;
誰引用的數據不對, 引起不當的推論;
誰的推論不合理, 所以結論不足採信; 或是,
誰的背景有問題, 所以要合理懷疑他的參與動機....

但是, 不能說 "作為學生運動的領袖就有錯".

根據事實來舉發他們的不對, 就可以了. 對吧?
我並沒有看到舉發的充足證據呢!

人都會犯錯, 反了錯也都想被原諒.
可別為了辯論的贏, 就拿放大鏡來看別人的錯.
學生的錯可能只是.....                       他們輸了!

哈哈)))))) 空谷留恨! (對他們來說)

大江東去浪濤盡, 多少英雄豪傑, 都赴笑談中!

其實, 英雄很多了很多我也不在乎.
很多辯駁者, 大有英雄主義的姿態在.
我, 只想談制度, 尊重體制!

民主是個求取最大公約數的方式, 在乎寫下的民主制度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為了適合我們的制度能制定的好, 實行的順暢, 該努力的還很多!
不該遲疑不前的!

國父 孫先生等人拋頭顱的建立起的一點成就, 不該就此把權力又還給少數人來決定.
和平 奮鬥 救中國!

6. [ 駁專制制度也有民主制度不可替代的優勢 ]

專制制度也有民主制度不可替代的優勢?
請問: 為什麼蘇聯的專制體制, 造就了國防的強大, 卻挽不回經濟的衰敗?
最後連國家都四分五裂, 國防軍力都得拿來當垃圾般的換取民生用品了!

專制制度也有民主制度不可替代的優勢?
請問: 為什麼世界最富強的國家是民主先驅的美國?

專制制度也有民主制度不可替代的優勢?
你是指要保留政府的效能吧?
那麼, 請你把所謂的專制制度的優勢, 好好的設計進入民主的制度裡.

台灣的民主制度對經濟有害?
那是民進黨不懂得治理經濟吧?!

如果沒有民主的制度, 台灣就能夠更進步嗎?
誰保證如此? 什麼理論呢?

我以為, 如果國民黨的黨機器更民主一點, 黨內選舉出有民氣的人選參加選舉,
哪就不會輪到不懂經濟的民進黨小白兔群來執政了.

這是你指的"台灣的民主制度對經濟有害"? 拿來當牢騷說說, 可別當真.

認真的說, 台灣的民主只有半套, 另外一半還是不爭氣的專制制度!
繼續等著人民走上街頭來反政府的專制吧!

南韓比台灣的司法要獨立多了.
現在早已經能把卸任總統的不法, 拿來法辦.
好幾個總統都被法辦, 還有的抓起來關了.

只要發現非法, 總統也得坐牢. 這可不是專制的政府能忍受的.

民主的進步南韓走在我們前頭. 你看南韓經濟發展的勢頭如何?
現在教美國老大哥也瞠目結舌!

7. [ 論什麼時候適合實行民主制度 ]

現在不適合實行民主, 什麼時候才適合實行民主制度?

我以為, 等到人民的選擇會被政府充分的尊重, 不會有人主張用武力鎮壓人民時, 就適合了. 不是嗎?

現在不適合, 是擔心執政者裡頭, 有人不放棄既得利益吧. 是吧?

這樣的理由是現實現狀的妥協, 不是理想的抱負吧?

反面來看同一個問題. 難道政府有誠意改成民選制度時, 人民還會拒絕?

如果人民支持的有權有勢的執政人物, 一定會出來參選, 而且一定會選上時,
人民會害怕民選制度的實行?

除非, 人民認為理想的政治人物會被欺壓, 不得出來參選, 所以非要用專制來支持他們.

當然, 人民還得學著放亮眼睛, 清清耳朵, 不要蒙著頭不思索自身的利益, 不分辨是非對錯的客觀行事.

選舉選錯了, 頂多浪費一點資源, 退步了幾年.
但是制度不建立時, 可能遭遇的文化大革命式的浩劫,
到時, 叫誰人能抗拒?

民主制度是也防弊, 也同時興利的.
我想不出來什麼理由, 強大的"中國人民百姓們" 會害怕政府改成民選的.
你幫我想想好嗎?

8. [ 談是鎮壓? 還是屠殺? ]

是包含了殺人的鎮壓吧? 我也只是強調鎮壓而已.

專制政府的鎮壓就是以武力來進行非民主的壓制.
是不是得當? 勇敢的接受檢驗吧!

沒有勇敢的接受檢驗, 哪來得民心的政府呢?
沒有勇敢的接受檢驗, 就能富強康樂嗎? 只是不會令執政者心煩吧.

如果比較 "都不檢驗政府" 和 "會去檢驗政府的情況", 可能產生不同的執政品質呢!
同意接受檢驗而通過檢驗的政府, 能夠"贏民心者得天下".
此道理自古皆然不是嗎? 不用等民主制度上軌道, 就可以有膽識的去做了. 有必要去反對檢驗政府的作為嗎?

多談談你的想法吧? 這裡不會有屠殺的. (開個玩笑別介意!)  並請多多指教, 如有冒犯也請見諒!

泥客



本文於 2005/06/16 11:58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1282275
理清幾個概念
2005/06/16 01:28 推薦7


炮弹归来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7)

狂老
易燁煌
egjc888
YST
Xuser
鄭嵐奇(MYKEY)
齋貓

同意泥客兄對於民主素養的討論。
同時還想澄清幾個在討論中我認為容易被扭曲的概念,如有不對的地方,還請大家指點。

首先,對於一個主權國家來說,任何外國勢力的介入都不是好事。國父孫先生雖深受西方民族民主思想的影響,但一生追求的都是民族獨立,借用外國的力量乃是不得已而為之,且並未做任何外國勢力利益的代言人。而後者才叫做引入外國勢力。孫中山的革命運動和溥儀,吳三桂是不同的。學運中外國勢力的介入深度尚有爭議,但當時的情況並不是非引入外國勢力不可。

其次,並沒有人反對民主制度,也沒有人反對中國將來要實行更廣泛的民主。討論的只是對於當前的的中國,立即應用西方的一套制度是否合適。出發點是如何使中國的利益最大化,這並非是反民主。
在一定條件下,專制制度也有民主制度不可替代的優勢,台灣,南韓,新加坡實現經濟飛躍都是在全面民主化以前。

第三,沒有人支持屠殺。鎮壓和屠殺是兩個概念。鎮壓的支持者理由是 不如此,可能會造成更大的社會動蕩和損失。同樣是出於人道的考慮,實現方法尚可商榷,這是學術層面的討論。

第四,壓制和平的民主運動應該受到譴責。但是,民主政府對於反政府運動和普通的民主運動是否一視同仁?

第五,普通的學生和學生領袖不可混為一談。同情支持學生和認為領袖應該負起責任並不矛盾。總結經驗教訓是為了使後人不重蹈覆轍,並不是要追討當事人的責任。

最後,沒有人不允許對六四的追悼,恰恰相反,是有人不允許從其它的角度對這一歷史悲劇作進一步的思考。

歡迎批評指正,建立良好的討論氛圍,謝謝大家!



本文於 2005/06/16 01:50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1282012
也評六四
2005/06/15 11:10 推薦2


nick999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鄭嵐奇(MYKEY)
☆Princess蕾蕾☆

評六四的文章似乎很多(抱歉, 我沒有一一看完, 指略看了幾篇).

似乎這些談論也惹出了許多爭議, 尤其在有無特務參雜(請大家要小心) 的提議上, 將問題的爭議情勢升高到最高點.

之後, 產生了高度的人的對立.

雙方壁壘分明, 如果贊成甲方言論, 可能就被乙方人士懷疑. 呵呵~ 這就是特務的目的了!

如果說要注意什麼, 那麼, 注意不要被人分化不就是該注意的嗎?! 注意不去談論問題, 這是什麼邏輯呢?

問題不被談論, 不也正是"有心人"的目的了?

當然, 無論雙方的觀點為何, 何妨保存善意的對待?

人家發怒我不怒, 不怒不是膽怯而是勇敢吧? 

我怒莫怪他人錯!

存怒到明天可是自己的決定? 自己決定與人對恃, 就得接受其他人的道德評論. 不是嗎?

如果能夠將注意的焦點回歸問題, 深究問題本身, 不是更是反制任何的挑撥分離的行動.

將問題對準了人的身上, 談對手的人格, 可能就只能互談人格了.

這樣的經典互談人格的文化大革命式的劇場, 難道非得在中國人的社會上不斷的上演?

我們經歷了民主的體制的網友們, 可是在退步了?

所以, 凡事回歸問題本身 -- 針對事件, 提出可疑的瑕疵, 講出可行的做法 -- 該是網上論壇的民主修養.

早有古人提醒我們: "勿因人廢言, 也因言廢人"!

接下來回到正題, 也評六四.....

[ 前情提要 ]

六四是民眾以自身問題為出發點, likolalo 文中明示, 其目的是 "反官倒,反腐敗,反通脹﹗"

後來擴大了議題, 套 Xuser 的發言, 事件演變為 "一路僵持下去,就身不由己,發展出「革命、奪權、推翻政府」的理路了"

期間還懷疑可能參雜了自由女神像象徵了外國勢力的介入.

當然, 想必從沒有人把這事件當作簡單的小事情, 如何評論它, 當然要從國家發展和人民生活的角度來切入.

其一, 有人關心國力的強大; 其二, 有人關心人民生活的品質; 其三, 前兩者都關心, 但是優先順序可能有很大的不同.

[ 談關於外國勢力介入 ]

中國百年來的發展, 多和外國勢力有相當大的關聯, 其他各國的發展也很少與國際情勢無關.

提到政治改革, 不能單以猜測有無外國勢力介入, 就反對別的主張. 這樣的想法, 可能過於消極.

舉例來說, 國父 孫中山先生當初留學國外, 興起了比較國內外制度的想法, 產生了以革命改善國內人民生活的主張, 匯集了國外留學生們的熱情, 和國外政府的關心, 開創了中華民族史上第一個民主共何國. (Sorry, 我好像在背頌從前的小學課本.) 外國勢力參雜其間非常明顯吧? 難道就得否定了改革或革命運動的出發點? 各為作如是說?

道理如何確立合理性? 若要因人定理 (例如 孫中山先生可以引入外國勢力, 其他人不行), 那就別談道理了. 因人定理的不是道理, 是胡謅!

[ 民主制度的合理性 ]

民主的追求自古皆然, 並非外國引進, 也不是外國引進的就不好. 中國的強大, 恐怕就是文化上的包容, 常引進外國的好處. 佛教是印度的吧?

中國每數百年就改朝換代一次, 或好幾次, 就是普通小老百姓不滿政府專政的結果.

民主制度的施行, 各國皆異.

什麼制度可行, 就改成什麼樣來行. 但是, 需要教導人民把決定權交給少數人來決定是比較好的制度嗎? 說的明白一點, 需要反對民主制度, 贊成專制體制嗎?

 孫中山先生早早就知道民心不能立刻熟悉民主的運作, 也知道一開始施行民主制度會有很多亂象, 但是, 堅持努力的方向沒有改變. 他可是真的知道民主可貴的先知先覺者, 實在是個偉大的知識份子兼實行家, 規劃了許多後人望塵莫及的典範制度.

後人施行之後, 應當本著眾人的智慧和民主論壇的切磋, 精益求精的改善, 而不是只是享用了民主的果實, 卻批評民主制度不適用. 那根本是不努力精益求精, 還倒退的推廣專政的好處.

有句話常聽聞: "富不過三代!" 專政的體制仰賴不貪瀆的英雄, 可以充分理解民心, 而且智慧過人, 擁有定天下權力, 可以推行施政貫徹主張, 效率卓著. 不然, 難免被批評攻擊, 被革命奪權, 社會動盪民不聊生.

介於民主和專制之間搖擺, 更是造成民心和政治勢力的動盪, 生活的困頓慘酷.

[ 談學生的訴求和政府的應對 ]

六四的發生既起因人民對政府的不滿, 要求改革, 當然是發自人民內心的改革行動, 不是支持專政政府的行動.

從發起抗議行動, 繼而產生更大的要求和不滿, 想要推翻政府, 那也不是個異乎尋常的舉動. 有啥不合理? 支持專政政府的人, 當人會認為他們是不合理的, 又如何呢?!

最後, 他們被武力鎮壓, 民眾的訴求消聲匿跡, 同情民眾訴求的人慘遭革職革殺. 這是典型的專政者的鎮壓手段.

反觀民主的政府, 只可以就造成他人生命威脅的抗議行為略作節制, 其他行為必須接受嚴格檢驗. 這樣的檢驗是要防止擁有國家機器的人, 擅自危害他的反對者, 只為了營造自己執政的勢力空間.

所有的人民百姓, 理應擁有和執政者相同的安全. 不是嗎?

民主的政府對於任何民主運動支持者, 不能也不敢以任何非法的手段鎮壓. 打壓人民聲音的政府, 是會被超級的檢驗, 而理應因此而被唾棄的.

於是, 留給人民輿論的自由空間, 由社會的民心論辯決定所有的聲音該何去何從.

[ 談學生的動機 ]

六四的訴求是政治改革, 學生有絕大多數是出自內心的, 就算有閒雜人等混跡其間, 也不能侮辱其本質. 參與過民主運動的人, 不會不能領略其中的道理.

每個曾經參與民主運動的人, 如果沒有拿人錢財的不當意圖, 當初行動時若有聽聞懷疑某某人的動機時, 會因此輕易改變自己的主張嗎? 反而都會更加謹慎的行事吧!

六四的學生們應當也是如此. 在沒有明確的證據顯示他們當初行動的非法時, 不應當認定他們有罪. 不是嗎?

[ 再談民主制度 ]

民主不是說來就來, 說不要就不要的. 爭取民主得曠日費時. 毀棄民主也會引起已經生活民主信仰民主的人士很大的反對聲音的.

百年前爭取民主的鬥士們, 你們的英靈何在?

當初是什麼心意讓你們願意拋頭顱, 灑熱血的奮勇? 如今, 你們長眠土裡, 若是知曉許多的知識份子們, 開始懷疑起您們所努力的價值時, 你們可作何感想?

需要我們放棄這些努力的一切嗎?

難道國力的強大已經和專政體制畫上等號了? 難道中國一定要走專政的道路才會強大? 難道我們目前贏不了美國, 就先放棄民主的價值, 只要武力和軍令作為領導?

難道蘇聯解體後的渙散, 對照美國自由經濟和民主政體的並行的強盛, 不能給中國的知識份子一點啟發?

[ 談民主制度和經濟自由 ]

我以為, "民主體制適用於自由市場的原則" 的道理是在明顯也不過的了. 可是, 好像這樣的論點還得詳述才行.

自由市場的運作需要開明的法制來保護.

明定法律供眾人觀看且照做, 依法的原則下, 眾人憑自身的聰明才智, 努力做生意, 經營產業, 創造發明. 興盛了市場, 也造就了生活的富裕.

富裕的人們會對於現行的法律不滿, 於是要求法革.

對於立法的人不滿, 於是要求民主的選舉制度.

對於執法的人不滿, 所以要求監督制衡的力量, 包括司法改革, 和考試制度改革.

要求經營能力創造能力的提升, 於是要求學校教育改革. 整個的改革, 就是政治體制的改革.

來自人民聲音的上達順利, 就符合民心. 如果體制造成改革的不順利, 就連體制也改成民主選舉制度.

[ 談回人民的聲音 ]

人民的力量愈大, 發出的聲音愈強.

商業的強盛往往帶來人民聲音的力量. 古代中國的皇帝發現這個道理, 所以推廣"重農抑商". 於是, 商人排在 "士民工商"的人等之末.

現在, 西方社會發明了蒸汽機, 推廣了公開發明的論壇和出版, 大家都以公佈自己的發明在公開的論壇為職志. 於是, 現代的科技文明發展開了, 進一步促成了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後, 機器的操作需要大量的操作人員, 機器的操作人員需要學習, 於是產生了教室, 後來擴大為學校, 形成了現代的文化教學的教育體制.

不只是貴族有能力請老師到家裡教學, 大家都可以上學校, 一起請老師來教, 學生也互相的切磋. 然後又產生更多的知識的互動.

學生成為知識密集的族群, 憑著學生們的理想, 產生搞革命改革社會的運動. 法國學生運動的威力, 曾經響徹雲霄.

學生上街頭抗議政府, 可能比一般的群眾還善良, 還著重於大眾的利益, 而非自身的利益. 不是嗎?

如果連六四的追悼都不可以, 那還談什麼政治? 何不洗洗腳, 各言爾志罷了?

泥客   也來平心靜氣的論六四, 可否?



本文於 2005/06/15 12:41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1281368
RE:
2005/06/07 16:53 推薦3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慕亞
likolalo
SCFtw2

『若此消息為真,中共中央更會動武;若為假,學生顯然過於天真。』 -- 邏輯???

關於達姆彈,網路上早有許多“高規格”談論。

不需要“鎮暴車水柱車”,一般消防車即可。不必對群眾下手,突入或楔入擒王即可。隔離分區淨空即可。對空鳴槍即可。

殺戮主要發生在長安街。完全當“暴(動叛)亂”處理,所以授權成排推進的“列兵”“一路”開槍殺人,如在戰場,然而蟻聚民眾手無寸鐵,這是重點裡的重點。民眾向政府要求什麼民眾是否企圖推翻政府民眾的策略對不對道德不道德在這裡已經不是重點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1275792
部隊幹部親口說的
    回應給: 田英奇(tyc54) 2005/06/07 13:32 推薦5


GAIL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5)

慕亞
SCFtw2
likolalo
YST
☆Princess蕾蕾☆

是用達姆彈(子母彈)的,一位六四戒嚴部隊幹部親口說的,他們那邊叫做開花彈。

http://www.64memo.com/disp.asp?Id=13405

學生之所以願意拖下去,是寄望6/20的人大常委會開會。



本文於 2005/06/07 13:35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1275686
平心靜氣論六四事件
2005/06/07 13:21 推薦5


田英奇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5)

麥芽糖
鄭嵐奇(MYKEY)
慕亞
齋貓
YST

身為一個對六四感觸極深的人,這篇文章的觀點多半我是同意的。但冒昧提出幾點商榷:

六四到後來為什麼會演變成流血衝突?很明顯的這個衝突本來是可以避免的。據柴玲的講法(我在留學期間參加學自聯的座談會,親耳聽柴玲講的),六四前晚盛傳,廣東四川要獨立了,某些軍人會支持學運。這有兩種情形,若此消息為真,中共中央更會動武;若為假,學生顯然過於天真,無論何者,都是誤判形勢。問題是在那種氣氛下,說撤就是逃跑主義,哪個學運領袖辦得到?而且我以為,美國中央情報局一定傳遞了一些訊息(不管訊息是真是假),壯了學生的膽,才會到後來一發不可收拾。

此外拿六四跟二二八相比,有些不倫不類。六四之後發展經濟,是不得不然而,因為大陸的經濟已經在改革開放後發展十年了,六四不過是路上的一塊大石頭,讓車給撞壞了。車子修好後繼續上路,就是鄧小平說的:“發展是硬道理”,我看不出任何有補償的心裡。二二八則不然,君不見台灣的經濟起飛,在二二八之後二十年才開始?之前的民國四十、五十年代,中華民國政府每一年的軍事預算,都佔總預算的80%以上,如何發展經濟?但是爾後發展經濟,倒的確讓本省的企業家佔了較大的優勢,是不是有補償心裡,難下定論。

最後說到六四的鎮壓,原文說到不應用達姆彈,應該用催淚彈。這裡的第一個錯誤是達姆彈是以色列的軍品,殺傷力極強,惡名昭彰,沒有人會用達姆彈鎮壓的,當時的講法,是為什麼不用橡皮子彈(這是鎮壓時常用的子彈),我曾以此詢問過大陸學生,答案是大陸從來沒有鎮壓過(文革時的武鬥是真刀真槍的幹,不是鎮壓)這種活動,所以真的不曉得該怎麼辦,橡皮子彈聽都沒聽過,也沒有鎮暴車水柱車等等(大陸應該看看一年前台灣的五二○事件)。六四後國際的譴責紛至沓來,老共才知道犯了大忌,才曉得學習鎮暴技巧。

田英奇

wcwang54@gmail.com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1275674
多謝Mykey提醒
    回應給: MYKEY(mykey) 2005/06/06 10:02 推薦1


Xus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likolalo

多謝Mykey提醒。諸事紛紜,亦皆暗藏機關(所謂「置入」或「被置入」),吾人自應有所自覺為宜。

六四、實在像極了二二八,歷史定論固然還是一團迷霧、政治價值則是用之不竭,這實在是上帝給兩岸各有的作弄。


X-user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1274895
無防暴器材的尷尬~
    回應給: likolalo(likolalo) 2005/06/06 06:14 推薦2


yahao945
等級:1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齋貓
likolalo

作為人民民主專政的政府﹐它自打建立起就沒有對面普通人民需要暴力鎮壓的假設﹐它的暴力機構只是立足於要“端掉”一切反人民的反動勢力的。以至於到了89.6.4的發生﹐才發現全大陸沒有專門的警察用於防暴﹐更沒有什麼催淚瓦斯等一系列防暴器材可用﹔也許是經過了89年的尷尬﹐各級公安機關才逐步建立起一個新的警種(防暴警察)﹐各地也逐漸添置了一些基本的防暴設備。

個人比較贊同YST市長的看法﹐即為了速戰速決的穩定國家﹐決策層在既無適當“兵”可用﹐又無適當防暴工具的情況下﹐動用軍隊就成了唯一選擇。

──────────────────────────────────────

在2002年第一屆中國警用裝備展上公安部裝備財務局副局長陶軍生說﹐中國警察的裝備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有很大差距﹐每年有四百多名警察因功殉職﹐七千多人受傷。

陶軍生沒有透露中國每年花費在警用設備上的款項數目﹐但他指出﹐中國公安部門裝備的費用近年來一直以年均百分之十的速度上升。





本文於 2005/06/06 08:16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1274830
善意提醒
    回應給: Xuser(Xuser) 2005/06/06 04:17 推薦2


鄭嵐奇(MYKEY)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麥芽糖
Rebec

最近「華人訊息世界」出現了雷同於「美國訊息世界」的「深喉嚨」,而這詭譎的氛圍正在悄悄瀰漫著,這個「深喉嚨」恐怕會比「水門事件」所造成的影響更廣,特別其間穿鑿著「法輪」背景與「相對政治勢力」(獨派)正在深化斧鑿,故在「六、四」時事脈向上,筆者僅能伏案提醒,審慎事實判斷與文字用辭。

《九評》(華版深喉嚨)之相關動態發展是值得所有華人關注與觀察,並希望諸友審慎在「六、四」提案討論上,毋多著墨,以免為之作嫁而不知;

事涉敏感,為免隅誤,謹此善意提醒,請勿見怪。



本文於 2005/06/06 04:44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1274805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