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時事論壇
市長:胡卜凱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時事論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政治和社會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淺談「政治暴力」
 瀏覽507|回應0推薦1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胡卜凱

0.  前言

有朋友寄來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網頁上,一篇討論美國人民政治心理情境的報導。文中有「政治暴力」一詞;此處針對此詞在該文中的「用法」略做探討。

顧名思義,「政治暴力」指:起於政治動機或為了政治目的而採取的暴力行為。

1. 
什麼是「暴力」?

一個通俗的理解是:會造成傷害的力量。

「傷害」在本質上有兩種:

1) 
精神的。
2) 
具體的。

這兩種「傷害」個別的「類型」和「程度」就不一而足了。

2. 
政治暴力

2.1 
語言政治暴力

根據「言談-行動論」,「言談」等同於「行動」「言談」不可能「直接」造成身體上的傷害;但它可能造成精神上的傷害,而導致受害者無法忍受而自殘,甚至自殺。所以,造成傷害的語言行為可以視同「暴力行為」。

現實例子有:造謠、誹謗、霸凌、抹黑、抹黃、抹紅等等。在各地都常見,台灣尤其猖獗;這很可能是由於大多數中國人比較慫(俗稱沒有種),傾向選擇見不得人的手段。不過,我相信,上述關於美國人民「政治心理情境」報導中所說的「政治暴力」,指具體或以肢體行動造成傷害的行為

2.2
肢體政治暴力

最常見的(肢體)「政治暴力」,就是政治理念不合的兩派人群大打出手。如我上面所說,台灣很少看到這種實例。美國則隨時、隨處可見。例如,新納粹和反納粹民眾經常在集會/遊行時開打。政治暗殺則是另一個常見的案例;台灣常見的是砸競選總部。連勝文槍擊案則是特例

我相信,討論美國人民「政治心理情境」那篇報導中的「政治暴力」,作者所想到的是:202116日美國支持川普群眾大鬧國會山莊這個事件。

中國紅衛兵時代各地爆發的衝突也是研究「政治暴力」者不可忽視的實例。

2.3
內戰

如果肢體政治暴力無法化解歧見或決定爭端,下一個可能的選項就是「內戰」了。中國歷史上這一類的「政治暴力」經常上演;我們自己可能還正身陷其中呢。

3. 
結論

1)  化解歧見或決定爭端一個比較有效和不帶後遺症的方式是「理性溝通」。

2)  
一旦「情緒」在思考過程中取得優勢,「暴力」就隨之成為行動的優先選項。

3)  
如果接受「政治是爭奪資源分配權的活動」這個定義;則「政治暴力」其實有「利益分配不均」因素。或許這是引起憤怒情緒,以及跟著而來「暴力」的真正根源。(本段補增於11/10/230855)


本文於 修改第 5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7216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