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時事論壇
市長:胡卜凱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時事論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知識和議題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古代文化/文明小檔案 – 開欄文
 瀏覽4,907|回應33推薦2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亓官先生
胡卜凱

我最近讀到兩篇介紹文化/文明的報導由於我在寫一篇討論建劬兄《走出歐洲中心主義的心路歷程 -- 命運共同體 VS 文明衝突論》文章順帶把它們轉登在此處做為參考資料。我不日會提出我對「文化」和「文明」淺見,在該文中將說明文化/文明」一詞的用法。

過些時間我會把關於中國考古工作的資訊整理一下,發表在此欄。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7215727
 回應文章 頁/共4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Li著《《遺跡裡的中國史》簡介》小評
推薦1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胡卜凱

我認為Li先生/女士的《《遺跡裡的中國史》簡介》(本欄上一篇貼文)《道德經》兩個版本的討論有爭議(請見 'Tao Te Ching, the true and false' 一節)。該文對「道」的詮釋/英文翻譯有:the ways to life“defines the universal law”以及 ”the real law to life“ 等等,它們應該是該書作者曲先生的解讀」,該文作者Li先生/女士的英文翻譯。

1)  在我看來「道」應該詮釋為:「原則」或「宇宙法則」;相當於英文的 "principle" "laws of the nature"
2) 
我不了解 the ways to life ”the real law to life兩個片語的to life在中文裏是什麼意思如果它相當於of life或它們是Li先生/女士的「鍵誤」(也許他要表達的是: "to live“);我想它們應該是一個錯誤解讀」,或「打字」/翻譯錯誤
3)  我相信:「」和「」在這個脈絡可以視為「同義字」;或者,在西漢三國、以及當下,兩者可以視為「同義」「通用」(古時)抄刻時的「筆誤」。從而,這一句話在兩個版本中的差異,並不構成:『常』道」和「『恆』道」在邏輯上或語意上有本質的不同也就沒有「邏輯上」何者更為「一致」或「相容」的問題;請見:Li先生/女士大作中引用曲先生所說more logically coherent” 這個評論

我對《道德經》一書和它的馬王堆版本都沒有研究,上面的觀點根據我對《老子》內容的了解,以及我在語言學上的常識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7227592
《遺跡裡的中國史》簡介 -- Li Yuche
推薦1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胡卜凱

請參看本欄上一篇xingfuyxh女士對本書的中文介紹


Journalist-turned-researcher’s book unveils unknown stories about Chinese history

Unlocking imagination

Li Yuche, 04/09/24

TitleChinese History in Relics
AuthorQu Changtao
PublisherNew World Press
Year of Publication2024
(請至原網頁參看此書封面照片)

Although his first historical book Chinese History in Relics was just published in April 2024, writer Qu Changtao is no novice when it comes to ancient Chinese stories. With over 22 years of work experience as a newspaper journalist, Qu has been collecting historical and archaeological stories from all around the country.

Qu has been enchanted by Chinese histories that have simultaneously puzzled him. He told the Global Times that the more he delves into history, the more he realizes that it is still unfolding. Queries about the past motivated him to compile his recently published book, in which he has explored six of the most well-known Chinese archaeological ruins.

Qu Changtao Photo: Courtesy of Qu Changtao (請至原網頁參看作者照片)

'Tao Te Ching, the true and false'

Chinese History in Relics includes
six chapters. In chronological order, they unpack the mysteries of the Yinxu Ruins, the Sanxingdui Ruins, the tomb of King Anxi of Wei, the Shuihudi site, the Mawangdui site, and the Haihunhou tomb in Nanchang.

These ruins are scattered across different Chinese provinces including Sichuan, Henan, Hubei, and Jiangxi. They represent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historical periods spanning from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475 BC-221 BC) to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206 BC-AD 25).

Such sites were not chosen at random, but rather are
interconnected through a timeline of 2,000 years of Chinese history. They showcase how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evolved in certain periods when compared to its more than 5,000-year history.

"The
Shang marks when the early civilization was forming gradually, and by examining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sites, I found how historical legacies birthed the formation of the country's early cultural and social frameworks," Qu told the Global Times.

"I want readers to see how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developed with diversities and continuity," the author emphasized.

Employing his journalistic storytelling skills, Qu's narration of history differentiates from the traditional chronological format as well as a stoic retelling of events. He packages his investigations as concise stories, giving them
intriguing headlines such as "Tao Te Ching, the truth and the false."

He wrote about classic Chinese philosophical texts by referring to a silk
Tao Te Ching manuscript that was discovered at the Han Dynasty Mawangdui site in 1973.

The
Tao Te Ching was created by thinker Lao Tzu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770 BC-476 BC). The text has been interpreted numerous times, including by philosopher Wang Bi during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 (220-280). Wang's work is still the most popular Tao Te Ching interpretation to date, despite scholars debating its accuracy.

After interviewing experts and studying historical materials that he acquired from the local museum, Qu discovered, and was also convinced by a big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Han and Three Kingdoms period versions, with a more than 420-year gap.

In his book, he accounts for such distinctions, taking
Tao Te Ching's first line "Dao Ke Dao, Fei Chang Dao" as an example, which is also present in Wang Bi's interpretation.

In a simple explanation, the opening line means that
Dao (the ways to life) defines the universal law that cannot be explained explicitly with words, and conversely, any ways to life that can be explained explicitly are often not the most long-lasting or the real law to life.

The profound saying was documented differently on Han silk, where the line reads "Dao Ke Dao, Fei Heng Dao Ye." 

The word "Heng," meaning "
eternity" in Chinese, was presented to change the whole idea into describing that any way to life has its law, and there is no single eternal law that can guide one through his or her life until one learns to cope with the changing universe and society.

"I find the Han Dynasty one was more
logically coherent and I'm convinced by it," Qu told the Global Times. He also added that stories like those in his books aim to open up readers' imaginations about the profound Chinese literary and philosophical legacies.

An oracle bone at the Yinxu Ruins Photo: VCG (請至原網頁參看龜甲骨照片)

Project continues

Such stories make Qu's book an interesting historical compilation that challenges readers' existing understanding of the sophistication of Chinese history.

In another story, he notes how the Qin people valued
agriculture and invented an early ecological protection system by enacting laws such as prohibiting deforestation in spring - unless one has coffin-making requirements - as well as inventing strict criteria to assess agricultural officials. 

A well-performing official in charge of stock farming who passed all four annual tests would receive a bottle of fine wine, 10 strips of dried pork, and also received an enviable 30 days of holiday.

Qu's depicted stories are seen as reflections of not only the history of dynasties, but also the history of how ancient
humanity grew in China along with the changing times.

"I want readers to experience the vividness of Chinese culture through my writing," Qu said.

Published by New World Press, the book has received positive reviews from readers. "I wonder whether or not the book is this good," the author rather modestly questioned

He told the Global Times that his journey into Chinese history will not end in
Chinese History in Relics since he is aiming to investigate around "10 to 20" historical sites and publish his findings in the future.

A bronze standing figure at the Sanxingdui Ruins Photo: VCG
(請至原網頁參看三星堆青銅人像照片)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7227532
《遺跡裡的中國史》簡介 ----- xingfuyxh
推薦2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亓官先生
胡卜凱

感謝作者 xingfuyxh女士


《遺跡裡的中國史》:帶你走進中國六大遺跡,走進悠久歷史

xingfuyxh 評論 遺跡裡的中國史

xingfuyxh
2024-02-28已編輯江蘇

《遺跡裡的中國史》翻開第一頁就有一點驚喜,一頁一頁翻完,就一個感覺,這本書是一個寶藏啊!內容非常豐富,關於歷史的討論非常深入,書中的每一幅圖也都是精心繪製,看完一遍還想再看第二遍。

這本《遺跡裡的中國史》,作者曲長濤,史地學者,作家,前《讀者新報》發現專刊記者,《都市資訊報》文史專欄記者,喜馬拉雅暢銷書獨家簽約主播……頭銜很多。這本書中詳細介紹了中國的六處大型遺跡且通過近三百張照片,生動地呈現了這些遺跡的歷史和現狀。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深深地被作者對歷史和對遺跡的熱愛所打動,同時也為書中詳實的資料和精美的圖片所吸引。

曲長濤在書中選取的六處大型遺跡,都是中國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地點,包括殷墟遺址、三星堆遺址、魏安釐王墓、睡虎地秦墓、馬王堆漢墓、海昏侯墓。這些遺跡不僅是中華文明的見證,更是中華兒女內心深處的精神寄託。作者通過細緻的考察和深入的研究,將這些遺跡的歷史背景、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一一呈現出來,讓讀者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也能領略到歷史的厚重。

這本書中使用了近三百張照片,這些照片不僅展示了遺跡的美麗和神秘,更通過細膩的光影變化和角度選取,讓讀者感受到了遺跡的歷史氣息和人文精神。這些照片不僅僅是簡單的記錄,更是對遺跡的敬仰和尊重,圖文並茂,也讓讀者對遺跡的認識更加深刻。

此外,曲長濤在書中還融入了自己對歷史的思考和對遺跡的情感。他不僅在書中介紹了遺跡的歷史和文化背景,引用大量的古文來說明這些遺跡,同時將這些遺跡與現實生活聯繫起來,讓讀者更加深入地理解遺跡的歷史意義和現實價值。

總的來說,《遺跡裡的中國史》是一部值得一讀再讀的書籍。如果你對中國歷史和文化感興趣,那麼這本書一定要讀一讀。

本文版權歸作者 xingfuyxh 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繫作者。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7227513
中國考古界2023年六大成果 -- 藍孝威
推薦2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亓官先生
胡卜凱

田野考古一詞應稱為或譯為「現場考古」或「實地考古」。由於城市化的過程,過去很可能只存在於「田野」的遺址,也會在「都市」中發現了。何況,西安、洛陽、北京、南京等地遺址的開挖,可以稱之為「田野考古」嗎?

田野考古」這個儒林笑話,從學者不認識英文字field,以及不懂得中文「田野」一詞的「用法」,這兩者衍生而來。



2023年中國考古新發現:濛溪河遺址或將改寫歷史

藍孝威,01/31/24

據大陸央視新聞報導,130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發佈2023年田野考古新發現,來自四川、福建、湖北、陝西、新疆、內蒙古6個考古項目成功入選。這6個項目為何能入選?它們為揭秘不同時期的歷史帶來了哪些實證?2023年田野考古新發現,時間跨度大、地域範圍廣,卻有一個共通之處,到底是什麼?

濛溪河遺址的新發現或將改寫歷史

6個考古項目分別位於四川、福建、湖北、陝西、新疆、內蒙古,而這其中最受關注的應該是四川資陽的濛溪河舊石器時代遺址。「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裡來」,這個關於早期現代人起源和擴散的問題一直備受關注。而濛溪河遺址是現代人在起源擴散階段,全球唯一發現的有豐富植物遺存的綜合性遺址,全面立體反映57前人類社會的發展圖景。專家表示,這裡面的發現或將改寫一段歷史。

濛溪河遺址位於四川省資陽市樂至縣,地處沱江支流濛溪河中上游,發現於20219月。經光釋光初步系統測年,濛溪河遺址年代距今約5萬至7萬年,在人類起源發展史上,處在現代人起源擴散關鍵階段。考古發掘顯示,遺址最下部約1.7米厚的紅褐色黏土質粉砂層,正是遺址的主要文化層,遺物分布最為豐富。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高星表示,這處遺址因為是飽水的環境,人類生產生活栩栩如生的一些畫面被保留下來,從石器、動物化石、植物的遺存都有。這些對研究當時氣候環境人類的行為能力都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信息。

截至目前,濛溪河遺址已發現石器、木器、骨器、動物化石、植物遺存等超過10萬件。尤其是發現橡子、核桃、葡萄等堅果、水果類食物。專家表示,這一發現或將改寫史前人類的植物利用歷史。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趙志軍表示,最重要的發現就是這批植物遺存。農業社會是從採集狩獵發展而來的,但是以往我們都是討論的狩獵,因為我們沒有植物遺存,我們獲得的只是動物的遺存。濛溪河遺址使得我們終於有能力、有可能去探討採集的行為模式。

此外,濛溪河遺址還集中發現了遠古先民的加工工具,以及生火、切割、刻畫等一系列複雜行為痕跡,全面立體地反映了5萬至7萬年前早期人類社會圖景,為研究人類起源演化等重大學術課題,提供了實物資料。

上海大學文化遺產與信息管理學院講師黃超表示,像有一件骨錐,它上面就是有一系列的連續的5個比較明顯的疤痕,另外還有那件約3毫米的帶有11道幾乎平行的刻畫痕的骨骼碎片,它是怎麼樣形成的?古人類為什麼要這樣去刻畫它?是留待考古學家去解釋去調查的一個謎團。

據瞭解,接下來,考古團隊將在濛溪河遺址開展年代學、環境考古、動物考古、植物考古等多學科研究與文物保護工作。

屈家嶺遺址:規模驚人的「水利社會」

5000年前的中國早期文明遺跡,知名度最高的無疑是長江下游的良渚。但是,考古學家會告訴你,大體同時,在長江中游,有一處文明遺址同樣值得注意,這就是屈家嶺。在屈家嶺遺址,新發現了規模龐大的史前水利系統。專家表示,水壩的發現非常重要,因為這是文明不斷向高級層次發展的關鍵證據。

最新考古發現,屈家嶺遺址存在熊家嶺、鄭畈等多組大型史前水利系統。其中,熊家嶺水利系統位於遺址東北部,由水壩、蓄水區、灌溉區和溢洪道等構成,水壩坐落於一處河道上,土築而成,現存壩體高約2米、寬約13米,南北長約180米。蓄水區面積約19萬平方米,灌溉區面積約8.5萬平方米,並發現史前稻田遺存。測年數據表明,早期壩的年代為距今約5100年,為中國迄今考古發現最早的水利設施之一。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劉建國表示,目前來看,它第一個是年代很早,第二它體量很大,體量很大就表明它能夠儲藏很多的水。這些水在旱季特別是應付那種比較乾旱年份的時候,它可以有力保障灌區的農田裡邊水稻能夠正常成長,能夠獲得豐收,水稻豐收對史前人類、對他們的聚落來講是非常重要的。農業豐收了,可能有些人就不需要都來種水稻,那就有些人自然地他就可能專門去制陶器,或者是做玉器,這樣社會就分工,另外階層也會出現,人類文明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不斷往前發展、往前推進。所以水壩的發現非常重要,是文明不斷向高級層次發展很關鍵的證據。

發掘顯示,熊家嶺水壩可分為早晚兩期,沿用年代較長,壩體硬度和密度較高,存在明顯的拍打夯實等人工堆築痕跡。壩體中還發現原始的「夾筋工藝」,即在土體中摻雜植物根莖,以增強壩體強度和穩定性,同時還發現了草裹泥的建造工藝。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劉建國表示,熊家嶺壩體不全是草裹泥,有的地方不一樣,古人有可能是根據他們的經驗,選擇不同的方式加以堆築牆體,而且牆體在發掘的時候非常堅硬。

專家表示,這些水利系統具備防洪抗旱、生活用水、農業灌溉等功能,標誌著史前先民實現了從適應自然到改造自然的跨越,從被動地防禦水旱災害轉變為主動地控水用水,為探索長江中游史前治水方式和聚落變遷等提供了細節支撐。

近年考古工作還揭示,屈家嶺遺址先後歷經油子嶺文化、屈家嶺文化和石家河文化三個史前文化階段,主體年代為距今5900年至4200年,存續近2000年之久。油子嶺文化中晚期,發展形成範圍約105萬平方米的大型遺址,為長江中游地區同時期面積最大的聚落,並確認水利系統、墓葬區、居住區和陶器生產區等。相關發現為研究長江中游文明進程、探討中華文明起源提供了關鍵樣本。

屈家嶺遺址:「磉墩」遺存填補建築史空白

在屈家嶺遺址,考古人員還新發現了高等級建築基址,並首次發現早期的「磉墩」遺存,為瞭解史前建築技術提供了全新的考古材料。

新發現的史前大型建築基址F38面積約510平方米。平面呈東北至西南向「曲尺」狀,自北向南分為四間,南端向西折出一間。基址範圍內,發現有黃土台基和數量眾多、規模龐大、建造工藝考究的「磉墩」,磉墩是古建築的基礎部分,起承載柱子、柱礎以及牆體的作用。F38的「磉墩」排列有序、數量眾多,刷新了史前建築技術的認識。

屈家嶺遺址考古項目負責人陶洋表示,現存磉墩總計有70餘個,大小不等,位於建築中部兩分間拐角處的磉墩體量巨大,最大的長約3.3米,寬約1.7米,深約1.5米。整個磉墩的營建流程是首先會挖走預設磉墩區域的原有軟基層,然後會在高低不平的起建面上堆築純淨的黃土台基,錨定磉墩布設點位之後,會在台基上挖深坑,再燒烤坑壁形成硬結面,後用紅燒土混合黏土及少量焚燒過的豬骨填滿深坑形成磉墩,是迄今發現磉墩的最早形態,為中國古代木構建築技術奠定了史前基礎,填補了中國建築史的空白。

專家表示,築造這些磉墩,是屈家嶺先民為適應複雜地形、營造大體量建築而進行的創新。依據建築形制及特徵,專家判斷,該區域為「屈家嶺文化」時期的高等級建築區。這一時期,遺址聚落規模擴展至284萬平方米。環壕圍合面積(含環壕)約90萬平方米。屈家嶺遺址為典型的「壕堰式」聚落,是長江中游地區史前中心聚落形態的代表。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劉建國表示,在5000年前,在江漢平原,這些史前先民智慧應該是達到一個非常高的程度了,他們能夠很好地去認識瞭解所處的自然環境,然後選擇適合他們生存的居住地和種植區域,再加以改造,這樣他們才能夠在這地方定居下來,旱澇保收,文明不斷發展。

除了高等級建築區,屈家嶺時期,遺址也發現大型水利系統、墓葬和銅礦石等遺存,探索到史前稻田的分布範圍,出土已知最早的高溫黑釉陶等。專家表示,大型中心聚落、高等級建築和水利工程設施的集中出現,年代明確、結構清晰、工藝高超,充分揭示了長江中游地區史前文明發展的高度。

草原第一都 -- 遼上京遺址

位於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的遼上京遺址,也入圍了這次考古新發現。都城,在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公元918年,耶律阿保機建立了中國遊牧民族在北方草原地區建立的第一座都城——遼上京城,拉開了歷時200餘年的遼代歷史大幕。

遼上京遺址位於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林東城區南郊。城址平面略呈「日」字形,由北部的皇城和位於南部的漢城兩部分組成,總面積約5平方公里。北部皇城內建有宮城,形成「回」字形。從2011年起通過考古調查、鑽探和發掘,首次確認了遼上京宮城的位置和規模。宮城位於皇城中部偏東,平面呈近方形,東、南、西各辟有一門。通過對宮城四面牆體的局部試掘和解剖,初步掌握了宮城城牆的營建做法、形制結構及其年代。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漢唐考古研究室主任研究員董新林表示,我們有很多重要的收穫。第一點就體現在我們對遼上京皇城的整體佈局有了一個比較大的推進;第二點,通過這兩年考古工作的發現,我們再一次印證了遼代建築和手工業高水平的程度。

遼上京的城市規劃主體承繼了中原的「擇中而立」、皇城宮城環套、明確中軸線的規劃思想,顯然是承繼了漢唐文化的傳統。自公元918年開始營建,在長達200多年時間裡,遼上京是北方草原上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漢唐考古研究室主任研究員董新林表示,通過這個考古發現的實例,印證了遼朝在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過程中所作出的重要貢獻。

在過去的一千多年,遼上京被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隨著考古發掘工作的推進,深埋塵土中的文物如今正一點點地被剝去神秘面紗,讓世人看到它的真容。截至目前,遼上京遺址共出土泥塑佛教造像、契丹文碑片等珍貴文物兩萬餘件。

內蒙古巴林左旗文化旅遊體育局副局長遲秀國表示,這六尊泥塑像是在遼上京西山坡佛寺遺址出土的,面部表情栩栩如生,身上塗有彩繪,出土時大部分都是殘片,在實驗室經過兩年多才修復,是目前所知全國唯一的一批考古發掘出土的遼金時期泥塑像,這對於整個的佛教考古研究具有很重要的學術意義。

6個項目何以入選2023年田野考古新發現?

此外,入選2023年田野考古新發現的,還有福建平潭縣殼丘頭新石器時代遺址群,全面揭露了中國東南沿海地區7000年以來的史前聚落形態及其變化發展規律,讓南島語族早期人群的特徵逐漸清晰;陝西清澗縣寨溝商代遺址,揭示出商代晚期陝北地區高度發達的青銅文明;新疆吐魯番市西旁唐宋時期景教寺院遺址,為研究絲綢之路與中外文化交流等等提供了豐富資料。2023年的重要考古發現非常多,這6個項目為何能在上千個考古項目中脫穎而出?

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陳星燦表示,2023年重要的考古發現非常多,2023年國家文物局頒發的主動性考古項目有256項,配合基本建設的考古項目大概是1367項,兩個加起來超過了1600項。其實是非常難選的。我們只有一個目標就是學術,它的學術的重要意義,所以我們是根據它的重要性來判斷的。比如濛溪河的遺址,為啥說它是具有世界意義的重要發現?我們過去發現舊石器,大概只有兩種東西可以留下來,一種是石器,一種是已經變成化石的這樣一些骨骼的遺存,也都是非常破碎。這一次第一次這麼完整地發現這麼大量的保存完好的動物遺存,保存完好的植物遺存,舊石器時代考古到現在一二百年,在中國也有100多年的歷史了,那麼其實像這樣的發現也可以說絕無僅有,只此一例,在中國、在世界上也非常罕見,比如說南島語族,這個也是一個起源地,而它的意義也絕非僅僅限於地區,它是有世界意義的。比如說商代的陝西清澗寨溝遺址,寨溝遺址的發現也非常非常重要,它讓我們認識到商代晚期的時候,黃河兩岸的這些方國它們的存在,它們和中原王朝的關係,甚至也包括和北方草原地區的關係,比如說新疆的吐魯番的景教寺院遺址,也就從多元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從東西文化的交流等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時空跨度大 6項新發現有何共通之處?

2023年田野考古新發現的6個入選項目,時間跨度大、地域範圍廣,看似關聯不大,但專家表示,這些新發現對中華文明的起源與發展、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材料佐證。

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陳星燦表示,我們選出了6項的入選項目,年代涵蓋了從舊石器時代晚期,5萬到7萬年,一直到明清時期,涵蓋的面非常廣,那麼地域也是這樣,從東南沿海福建,一直到西北地區的喀什、新疆的吐魯番地區,年代和空間都是很大的一個範圍,對我們認識人類的起源與擴散,尤其是現代人的起源和擴散,農業的起源和發展,文明的起源與發展,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都會有非常重要的價值,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材料,在這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進展。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7226194
世外桃源之古印度文明 -- Neel Burton
推薦1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胡卜凱

索引:

egalitarian society
平等社會
Harappa:哈拉帕,位於巴基斯坦彭加卜省的拉維河流域,屬於印度河流域文明的一座防禦性城市遺址
Minoan Linear A:米羅線形文字 A體,至今未被破解
Mohenjo-daro死亡之丘,地名
necropolis
:大型精緻的墳場
Punjab彭加卜
Schliemann:業餘考古學家
Stein:考古學家
terracotta
:赤陶土赤褐色、土紅色赤褐色的土紅色的粗陶、陶瓦、以粘土為原料的陶器
tributary
:支流


The Indus Valley Civilization: An Ancient Utopia?

In the Bronze Age, Harappans had nothing to kill or die for and no religion.

Neel Burton,
Reviewed by Tyler Woods, 03/16/24 

KEY POINTS

*  India’s first civilization was astonishingly advanced.
*  But more interesting is what they did not have: no king, army, or religion.
*  The Indus Valley Civilization undermines the Enlightenment idea of historical progress as global and linear.

In the mid-1850s, a few years after the British annexation of the Punjab, some railway builders stumbled upon an ancient mound of terracotta bricks at Harappa in the valley of the Ravi. Despite reports of their antiquity, they carted off the bricks for track ballast to support nearly 100 miles of railway between Multan and Lahore.

In 1920, John Marshall, the director of the Archaeological Survey of India (ASI), ordered a full excavation of the site. Around that time, he heard of another site some 400 miles to the south, which locals called Mohenjo-daro ("The Mound of the Dead") after the human and animal bones that lay strewn among the artifacts. Initial digs at Mohenjo-daro uncovered striking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two sites, and it became apparent that they belonged to an ancient civilization that pushed back the history of India by several thousand years.

In an article for the 24 September 1924 issue of 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 Marshall wrote:

Not often has it been given to archaeologists, as it was given to Schliemann at Tiryns and Mycenæ, or to Stein in the deserts of Turkestan, to light upon the remains of a long forgotten civilisation. It looks, however, at this moment, as if we were on the threshold of such a discovery in the plains of the Indus.

Around 1,000 sites have since been reported, including five major urban centres (Harappa, Mohenjo-Daro, and three more). The territory, which straddled the modern India-Pakistan border, stretched some 900 miles along the banks of the Indus and its tributaries, covering an area larger than that of ancient Egypt and Mesopotamia combined. The Indus Valley Civilization (IVC), or Harappan Civilization, as it came to be called, also had extensive terrestrial and maritime trade connections with, among others, Central Asia, Mesopotamia, and the Arabian Peninsula.

An advanced early civilization

Indus Valley Civilization, major sites. Source: Wikimedia Commons/Public domain (
請至原網頁查看地圖)

Early centers were populated from Neolithic settlements such as Mehrgahr in Balochistan. Like the valley of the Nile and the basin of the Tigris-Euphrates, the Indus Valley is a semi-arid floodplain with fertile, irrigated land that did not need much clearing. The advent of settled agriculture in such a place led to a food surplus that supported population growth and urban development.

At their height, Harappa and Mohenjo-daro may each have had 30,000 to 60,000 inhabitants. Although these cities are some 400 miles apart, their construction is remarkably uniform and stable, changing little over the course of a thousand years. The IVC peaked from around 2700 BCE to 1700 BCE and represents the flowering of the Indian Bronze Age.

For context: in Egypt, the first pyramid, the Step Pyramid of Djoser in the Saqqara necropolis, dates from c. 2650 BCE; in Europe, the first Cretan palaces, at Knossos, Mallia, and Phaestos, date from a little after c. 2000 BCE.

Rather than growing organically, Harappan settlements were laid on a similar grid pattern, with large communal buildings and the world’s earliest sanitation system—a degree of urban planning not to be seen again in the subcontinent until the 18th century, when Sawai Raja Jai Singh laid out plans for the "pink city" of Jaipur. Brick houses, some multi-storey, opened only to inner courtyards and smaller lanes. Each house had access to covered drains along the main roads, suggesting a fairly egalitarian society. The Harappans also had granaries, dockyards, reservoirs, irrigation canals, and public baths.

With a few things missing

The Dancing Girl. Mohenjo-daro, c. 2000 BCE. Source: Joe Ravi/ Wikicommons/ public domain (
請至原網頁查看人像)

But what is more interesting is what they did not have.

First, they did not have palaces or monuments to monarchs. Indeed, this is one reason we know relatively little about the IVC: unlike in Egypt, there are no rich burials like Tutankhamun. The other reason is that the Indus script, like Minoan Linear A, remains undeciphered. After the demise of the IVC, writing would not reappear on the Indian subcontinent for another thousand years.

The Harappans did have citadels but no standing army. The primary purpose of the citadels was to divert or withstand flood waters. Although the standardization of bricks, road widths, and weights and measures over such an extensive area speaks of a strong central government and efficient bureaucracy, the lack of a monarch and standing army argues against the idea of a conquering empire.

Finally, they did not have temples, and so, it is inferred, no organized religion.

Could this utopia have been the first secular, egalitarian state or confederation?

Perhaps the most iconic Harappan artifact is a four-inch bronze statuette, Dancing Girl, depicting a confident 
teenager caught in a moment with her right hand on her hip and her left hand on the knee. With her chin raised and wearing nothing but bangles and a necklace, she looks much more like a Henri Matisse than anything prehistoric—if only better.

Neel Burton is author of 
Indian Mythology and Philosophy.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7225053
賈湖文化 -- 《百科知識》
推薦2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亓官先生
胡卜凱

賈湖文化

賈湖河南省漯河市舞陽縣

(
以下藍色字體表示插圖請至原網頁查看。)

賈湖文化是以舞陽賈湖遺址為代表的中國新石器時代早期的重要文化類型,屬於裴李崗文化的一個分支,也是裴李崗文化的主要源頭,年代範圍為BC7000—BC5800年,主要分布在淮河上游的支流沙河和洪河流域,最北可達潁河、汝河流域。

基本信息

中文名:賈湖文化
典型遺址:賈湖遺址
文化類型: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
距今年代:9000-7800

年代分期

賈湖文化

賈湖遺址最重要的發現除世界上最早的釀酒坊外,還有世界上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樂器 -- 骨笛,改寫了世界音樂史,推翻中國笛子西來說七聲音階外來說。賈湖遺址是淮河流域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遺存,提供了連線黃河中游至淮河中下游之間新石器文化關係的一個連線點。

賈湖遺址因地處賈湖村而得名的一處遺址。呈近圓形,總面積5.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1.5米。經七次發掘,發現大批遺蹟、遺物。出土文物及標本數千件,主要有陶器、石器、骨器、動物骨骼及植物顆粒和果核。

14測定,賈湖遺址年代範圍為BC7000—BC5800年。考古工作者將發掘資料分為三期,其中的第一期文化最早,是裴李崗文化的重要源頭,第二、三期與裴李崗、峨溝等大體同進,第一期年代約為BC7000—BC6600年,第二期為BC6600—BC6200年,第三期為BC6200—BC5800年,文化內涵既與裴李崗文化有不少共同因素,也存在許多差異和獨有特徵,呈現出淮河上游地區的獨特面貌。因之,發掘者將其命名為賈湖文化

地理範圍

賈湖文化主要分布在淮河上游的支流沙河洪河流域,最北可達潁河汝河流域,主要遺址有漯河翟莊、舞陽賈湖、長葛石固、郟縣水泉、汝縣中山寨、鞏義瓦窯嘴等。

文化特徵

賈湖文化

賈湖文化與裴李崗文化類似,以石斧、石鏟、石磨盤、鼎形器、素麵蓖點紋、壓印點紋陶器為主要特徵,但其典型遺址面積較大、文化層堆積較厚、包含文物較豐富,文化面貌複雜,特別是七聲音階骨笛9000年釀酒技術成組隨葬內裝石子的龜甲及其契刻符號動物馴化家養、具有原始形態的栽培梗稻尤為引人注意,在學術界引起廣泛反響。

主要遺址

賈湖文化主要遺址有漯河翟莊、舞陽賈湖、長葛石固、郟縣水泉、汝縣中山寨、鞏義瓦窯嘴等,並以賈湖遺址為主要代表。賈湖遺址並稱為20世紀中國100項考古大發現之一,具體年代BC7000—BC5800年。發掘出的窯穴370座,陶窯13座,陶器有陶鼎、陶罐、陶壺、陶碗、陶杯、陶豆、陶觚。其中還有盛酒陶器,舞陽賈湖紅陶、舞陽大崗彩陶、舞陽阿崗寺亮黑蛋殼陶、舞陽善德灰陶等,被科學界統稱賈湖陶瓷。這裡出土的8000年前的骨笛是世界上迄今發現最早、保存最完整的樂器;此處發現的龜甲上的契刻符號可能是中國最早的文字;龜靈崇拜則是原始的宗教信仰;稻作遺存、狩獵、捕撈和聚落布局反映了當時人類社會生活的情況。8000年前,生活在中國淮河流域的賈湖人創造出的文化,其音樂文化、稻種文化宗教文化已相當發達,表明淮河流域是中華民族搖籃的重要組成部分。

重要文物

舞陽賈湖骨笛

賈湖文化

賈湖骨笛於1986-1987年在河南省舞陽縣北舞渡鎮賈湖村賈湖遺址出土。骨笛系用的尺骨製成,多為7,取其中保存完整者,用豎吹方法測試,可奏出六聲音階的樂音。其中有一根鶴笛,八個音階,仍然可以吹奏,和現代樂器相比,那根可以吹奏的骨笛上的孔的位置非常精確,八度音和現代樂器的音的頻率非常接近。此遺址骨笛是世界上發現年代最早、至今尚可演奏的樂器,反映了我國史前音樂文明的高度發達。這是我國音樂考古中繼湖北曾侯乙墓編鐘、編磬之後,又一重大的考古發現。

賈湖遺址中共出土的骨笛達30多支,除去半成品和殘破者外,有17支出土時比較完整。但因長時間在地下疊壓,有些骨笛取出來時已經成粉末狀。真正比較完整的骨笛有6支,一支5孔,一支6孔,三支7孔,一支8孔。其中的三支7孔骨笛分別珍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河南博物院和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圖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的賈湖骨笛,左長22.2cm,右長23.6cm

契刻龜甲

賈湖遺址共發現契刻符號十七例,分別刻在甲、骨、石、陶器上,其中龜甲上刻符9例,骨器上刻符5例,陶器上刻符3例,其特點均是契刻而成。

專家研究,刻符結構為豎勾橫折等筆畫,書寫特點也是先橫後豎,先左後右,先上後下,先裏後外,與漢字基本結構相一致。有些契刻符號的形狀與其4000年後的商代甲骨文有許多相似之處,如形似眼目的,光芒四射的太陽紋等。

專家研究認為,8000年前賈湖契刻與比它晚四、五千年的殷墟甲骨文有著驚人的相似,一是書寫工具相同,皆以利器為工具把符號刻在龜甲、骨器上;二是作用相同,商代甲骨文是用來記載占卜內容的,而賈湖契刻也與占卜相關;三是造字原理相同,賈湖契刻是事理符號,而甲骨文的事理文字很多。

一些學者提出,文字在中國的形成已經歷了一個緩慢而長期的發展過程,其源頭甚至可追溯到八千年前。他們研究認為,河南省的新石器時代墓穴中發現的龜殼上的契刻痕跡是最終演變成漢字型系已知的最早前身。香港中文大學饒宗頤曾對賈湖契刻進行了深入探討考證,提出賈湖刻符對漢字來源的關健性問題提供了嶄新的資料。北京大學歷史系古文字學家葛英會也認為這些符號應該是一種文字。有的學者認為賈湖契刻的發現,為商代甲骨文的歷史源頭探索提供了可靠的證據

碳化稻米

碳化稻米

1990
年春,在對發掘資料進行室內整理時,在一塊紅燒土塊上發現了幾枚稻殼印痕。北京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孔昭宸研究員鑑定,確認為人工栽培稻

1994
6月,經對一些標本進行浮選,首次發現了一些碳化稻米(籽實),引起學術界廣泛關注。

1994
6~7月,北京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對上述發現先後召開成果鑑定會和學術討論會,與會的考古、農業史、古生物學家對這一發現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視。同年,張居中、中國農業大學教授王象坤、孔昭宸又對6個遺蹟內的標本進行浮選,又發現大量碳化稻米和菱角碳化果實。

2001
年的發掘,對多個遺蹟單位的填土進行浮選,又發現了大量的碳化稻米及植物果核。

中國科技大學博導、賈湖遺址主要發掘者張居中教授與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著名教授、博士派屈克·麥克戈溫合作,通過對出土陶器上的附著物進行研究證明:9000年前賈湖人已經掌握了酒的釀造方法,所用原料包括大米、蜂蜜、葡萄和山楂等,2005719日,美國德拉瓦州一家名為角鯊頭的釀酒廠複製出賈湖古酒,深受歡迎,所以命名為賈湖城品牌,並全面推向市場。

文化意義

賈湖文化的發現與發掘具有很高的歷史與科學價值,正如我國著名考古學家俞偉超先生在《舞陽賈湖》一書的序言中所說:賈湖遺址的發掘,可稱是80年代以來我國新石器考古中最重要的工作。其價值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賈湖遺址有其獨特而豐富的文化內涵和複雜的地層關係,這對裴李崗文化的類型與分期研究的深入進行具有重大意義。
2
、這裡發現的大批房基、墓葬、窯穴、陶窯以及大量的生產工具對研究當時的聚落形態生產力發展水平都有重大意義。
3
、這裡發現的大批保存較好的人體骨架及動物骨骼,對研究當時的人種、人類體質家畜起源生態環境都具有重要意義。
4
、墓葬中隨葬成組內裝石子的龜甲及共存的骨笛及杈形骨器等原始宗教用具為研究當時的埋葬習俗、龜靈崇拜、信仰宗教意識提供了新的重要資料。
5
、這裡出土的我國迄今發現年代最早的樂器骨笛,經研究已具備了四聲、五聲、六聲、七聲音階,在我國乃至世界音樂史上都有重要的歷史地位。
6
、賈湖遺址出土的刻在龜甲、骨器、石器、陶器上的契刻符號表明,在距今8000—9000年的賈湖文化已出現了原始文字性質的符號,對研究我國文字的起源提供了重要資料。
7
、經中國科技大學和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對賈湖出土的陶器進行研究分析,九千年前的賈湖人已掌握原始的釀酒技術,這對研究世界酒文化史具有重大意義。

(
以下另有「相關詞條」,略去)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7220331
大汶口文化 -- 欒豐實
推薦1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胡卜凱

大汶口文化:黃河下游考古的重要收獲(文明之聲)

欒豐實,2021032210:3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為陵陽河遺址陶器上的刻畫圖像。(請至原網頁查看下同。)
為大汶口文化早期的彩陶圖案。
為大汶口文化晚期的白陶。

走過百年的中國考古,以自己的方式命名了眾多的考古學文化。很多原本極其普通的小地名因為與重要的考古學文化相關而著名起來,比如大汶口。

大汶口文化的發現和確立,是新中國考古學發展中最重要的收獲之一。這一文化將我國東方地區已知的史前歷史由龍山文化提前了1500余年。持續的科學考古也揭示了大汶口文化由原始社會到文明社會的完整發展過程,從而為五千多年的中華文明提供了實証。

不斷豐富的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文化的空間分布以泰沂山為中心,包括黃、淮下游山東全省、江蘇安徽北部以及河南東部等廣大地區,面積超過20平方公裡。時間上可以劃分為3個時期,早期距今約6000 -- 5500年,中期約距今5500 -- 5000年,晚期約距今5000 -- 4500年。

1959
年,為配合津浦鐵路復線工程,考古學家在山東泰安大汶河南岸的堡頭村西,發掘133史前墓葬。墓葬內的隨葬品豐厚而精美,墓葬之間差別巨大。出土文物隨后在北京新落成的中國歷史博物館展出,引發極大關注。

1962
年,曲阜西夏侯遺址的發掘,從考古層位上確定了以大汶口墓地為代表的遺存早於龍山文化,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夏鼐先生適時提出大汶口文化的命名。利用我國公布的第一批14測年數據,夏鼐把大汶口文化的絕對年代推定在公元前4300 -- 2300年之間。

1974
年,考古報告《大汶口》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同時還刊載了莒縣陵陽河遺址採集的幾件陶器刻畫圖像。依據這些新的考古資料,時任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的古文字學家唐蘭先生於1976年發表了《中國有六千多年的文明史》的文章,掀起探討大汶口文化社會性質的熱潮,先后發表論文30余篇,拉開了中國文明起源和形成研究的序幕。1979年,山東省博物館主持發掘莒縣陵陽河等遺址,第一次發現出土圖像文字的大型墓葬。古文字學家於省吾、唐蘭、李學勤、裘錫圭、高明等,先后研究了陵陽河等遺址出土的圖像文字,認為與甲骨文為代表的早期漢字存在密切關系。

21
世紀以來,圍繞中華文明起源和形成的研究,關於大汶口文化的考古工作重心轉向了聚落,在多處發現大汶口城址和反映社會結構變化貴族墓地。其中2017年發現的章丘焦家大汶口中期城址和墓地被評為當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其實海岱地區存在比大汶口文化更早的后李文化北辛文化時期,此時屬於原始農業時期人口數量不多,屬於典型的地廣人稀,加上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採集漁獵構成此期人們主要的生計方式,而農業經濟還處於一種補充的地位。從大汶口文化開始,情況開始發生變化,考古為我們提示出這一演進過程。

多姿多彩的文明內涵

大汶口文化早期階段,人口數量分布密度都有所加大,分布區內的生計經濟發展水平呈現出不平衡的狀態。環境較好的部分地區,如地處東部沿海的膠東半島魯西鄰近湖泊地區,漁獵經濟仍然是最重要的生計方式。如膠東半島沿海的遺址,堆積中保存著大量貝殼和動物骨骼,俗稱貝丘。而這種以採集和漁獵為主要生計方式的遺址廣布於沿海地區。內陸的臨湖地帶也有類似情況。多數地區的農業經濟有了一定發展,逐漸成為人們食物的重要來源。

到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情況發生了根本性變化,農業經濟獲得前所未有的大發展。在農作物方面,除了此前已經馴化的旱作農作物,還從南方傳來水稻,甚至獨立馴化了野生大豆,使之成為五谷的重要成員。從這一時期的良渚文化發現規模宏大的水壩和成規模的字形稻田來看,與其同等發展水平的大汶口文化,也應該存在較大規模的農田和水利設施。來自南方的稻作農業經濟,落地海岱地區大汶口文化之后,又與其他文化因素一起跨過渤海海峽,傳播和擴散到遼東半島甚至更遠的東北亞地區,為當地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做出貢獻。

大汶口文化最突出的手工業生產為玉器、骨牙器工藝陶器生產等。

新石器時代晚期,中國東部地區形成了北(紅山系)、中(大汶口·龍山系)、南(良渚系)三大玉器文化系統。大汶口文化早期的玉器數量不多,到中晚期呈現爆發式增長,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玉器文化。大汶口玉器多為片狀玉器,開料技術由以線切割為主向片切割為主過渡﹔玉器的功能由裝飾為主轉向禮儀裝飾並重﹔玉鉞、玉刀、玉璧和玉璋是之后的二裡頭文化玉禮器的主要來源。

大汶口文化的骨牙制作技藝亦達到空前的水平。大象、鹿類、野豬、等大型動物的骨骼和牙齒,都被精工細雕,採用切割、研磨、雕刻、鏤空、鑽孔等工藝。大汶口墓地出土的象牙梳和骨雕筒,雕鏤各種花紋,並鑲嵌以綠鬆石等彩色石餅,嘆為觀止。

大汶口文化用瓷土燒成的潔淨白陶代表了中國甚至世界古代制陶工藝的最高水平。陶器是人類社會進入新石器時代的重要標志之一,經過數千年的探索,到大汶口文化時期,陶器的制作工藝和技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以白、、紅三色繪就的各種復雜彩陶圖案,在早期階段就達到了極高的藝術水准﹔快輪拉坯成型技術的發明,使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和龍山文化的陶器制作,登上了中國陶器制作的高峰。

在大汶口文化早期,聚落群的內部開始產生分化,出現中心聚落一般聚落的差別。也就是說,多數區域開始進入大小兩級結構的初級分層階段,部分發達地區出現了大中小三級結構的聚落形態。較大的中心聚落一般構筑有防御性質的環壕,普通的小聚落則沒有防御設施。

到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聚落群的規模繼續擴大,表現為金字塔狀結構的三級聚落形態成為流行模式﹔中心聚落,在原有環壕的基礎上,創造出一種有城牆的新聚落:環壕城址。考古學家目前在海岱地區發現的大汶口城址至少已有6座,遍布於山東和蘇皖北部地區,包括魯北的章丘焦家、魯南的滕州崗上、皖北的固鎮垓下、魯東南的日照堯王城和五蓮丹土、蘇北的連雲港藤花落等遺址。這種由城、環壕和普通聚落構成的三級結構的聚落形態,可以與文獻記載的··模式的早期國家結構相對應。

泰安大汶口、章丘焦家、邳州花廳和莒縣陵陽河等遺址,均發現成片分布的大汶口中晚期墓地。墓地內的墓葬既有棺槨齊備、隨葬品豐厚、高端禮器充盈的大、中型墓葬,也有一貧如洗的普通小墓,証明當時社會的階層分化非常突出。

交流互動從未停止

不同區域之間的文化交流互動在大汶口文化時期達到一個高潮。

中原地區的廟底溝彩陶藝術極大豐富了大汶口文化的內涵。在大汶口文化早期晚段,東方地區的彩陶數量和紋樣、圖案及色彩種類,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大汶口人在吸收外來因素的同時,很快創造出具有自身特色和風格的彩陶藝術,如多種彩色繪就的八角星、雲雷紋以及各種風格的幾何形紋樣等。

隨著實力的增長,大汶口文化的影響力、傳播力開始增強。在早期階段,大汶口文化還局限於京杭大運河一線的西側。中期開始,大汶口人掀起了一個向西部中原地區遷徙和發展的浪潮,佔據了皖北和魯西南地區,並迅速推進到豫東的商丘和周口地區,極大拓展了大汶口文化的分布區域。而文化傳播的區域更遠,到達了豫中的鄭州至平頂山一線,在一些仰韶文化晚期和廟底溝二期文化遺址中,考古工作者發現了典型的大汶口文化遺物。在豫西陝東、晉中南、豫南和鄂西北等廣大地區,也有它的文化因子,我們據此可以畫出一張大汶口文化西漸圖。

不同文化的吸收和借鑒,共同促進了區域文化的融合,最終形成了中華文明。

作者為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考古系教授《人民日報》(2021/03/2005)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7220319
平潭島文化與人種--Stepheny Price
推薦1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胡卜凱

Ancient civilization discovery off China coast: 'One of the greatest maritime migrations in human history'

Experts discovered that Pingtan Island was home to Austronesian people 3,000 to 7,500 years ago

Stepheny Price, Fox News,

Chinese archaeologists uncovered a 7,500-year-old civilization on Pingtan Island off the coast of Fujian province in southeastern China that suggests the island could have been an original source of what some scientists consider the greatest maritime migration in human history, according to ARTnews.

In late November, experts discovered that Pingtan Island was home to Austronesian people, also called Malayo-Polynesian, around 3,000 to 7,500 years ago.

Through genetic testing on human remains that were uncovered, archaeologists discovered a match for the Austronesian people.

Austronesians were a large ethnic group that lived across a massive geographical area, originating in Taiwan and reached as far as Easter Island in Chile. The population covered most of Southeast Asia, Micronesia, Polynesia, New Zealand, and Hawaii.

It's estimated around 400 million people are considered to be descendants of the early Austronesian tribes.

Until now, it has been widely believed that Austronesians originated 
in present-day Taiwan and started migrating over the last 5,000 years due to population growth.

However, these new 
discoveries by the archaeologists suggest that these origins could be geographically larger than Taiwan and could even include mainland China.

Experts added that they also discovered evidence that the occupants developed into a complex society between 5,000 and 6,500 years ago with residential homes, as well as buildings, waste removal, and food processing.

"For the first time, we established a complete lineage of cultures along the western shore of the Taiwan Strait within that time span," Zhou Zhenyu, a researcher with the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 at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told China Daily News.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7220246
平潭:探南島語族之源尋千年文明之根
推薦1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胡卜凱

2023-10-15 14:50:00 馮之余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陳瑋


平潭長江澳 林君斌

東南網1015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馮之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人類居住的這個藍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個孤島,而是被海洋連結成了命運共同體,各國人民安危與共。

中華民族是人類海洋文化的主要締造者之一。20世紀50年代,就有學者將中國文化分成西部華夏的大陸文化和東部沿海蠻夷的海洋文化兩大類,前者的代表是金玉、車馬、衣冠,後者的代表是珠貝、舟楫、文身

五千年前,正是中華文明的起源時期,一批批福建先民駕駛著木帆舟,攜帶著印紋陶器、有段石錛、稻種、芋頭、豬、雞、樹皮布和巢居(幹欄式建築)習俗,勇敢地航向南方熱帶島嶼,將中國大陸南方的新石器文化傳播到太平洋的無數島嶼。

千萬年間,滄海桑田,閩人緊隨大海的腳步,搏擊風浪,覽盡甘苦與沉浮。他們是中國的世界人,穿越古今,闖蕩天下,生生不息。

(
)

在遼闊的太平洋和印度洋上,散佈著數以萬計的大小島嶼。16世紀的西方探險家發現,這些相隔萬里的島上生活著不同的族群,彼此也不來往;但他們有著相似的外貌,製作風格相近的陶器和小船,用同樣的音調稱呼香蕉、稻米、鯊魚和烏賊。語言學家把這些相近語言,統稱為南島語系。

所謂南島語族,就是說南島語系的族群,分佈地區東起太平洋東部的復活節島,西接印度洋的馬達加斯加,北抵夏威夷和中國臺灣,南至紐西蘭,人口超過3億。

那麼,南島語族的發源地在哪裡?是怎麼擴散的?是怎麼走向太平洋深處的?

關於南島語族先民的源起,專家學者們從語言學、考古學、民族學等角度,提出了多種不同的起源地及擴散模式。如今,越來越多的研究成果將南島語族先民的起源指向了中國東南沿海。

平潭島位於福建省東部沿海,是中國第五大島,距臺灣最近處僅68海裡,是祖國大陸距臺灣本島最近的地方。

殼丘頭遺址群,位於平潭南壟村東北,地處山麓坡地,東距大海約3公里,北距大海不及1公里,是福建沿海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也是閩台史前文化之源,2019年被公佈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5
年,福建博物院派出考古隊,對殼丘頭遺址進行首次大規模考古發掘,共清理出21個貝殼堆積坑和一座墓葬,出土石器、骨器、貝器、陶器等遺物200多件。根據碳十四測年結果,殼丘頭遺址距今約6500年。

可以想像,距今6500多年前,殼丘頭先民們選擇島上背風向陽坡地為居住點,以漁獵和採集為主要生活方式,而出土石器的銳利、陶器紋飾的繁麗、貝殼上的原始雕琢,無不勾勒出福建海洋文明的早期樣態。

在出土的石器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梯形小石錛。石錛是殼丘頭先民常用的一種多功能的生產工具,這種工具很可能跟製作航海工具獨木舟有關。因為可運用於舟楫的製造和生產,石錛成為早期人類跨越大洋,進行遷移的重要實物證據。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有學者根據石錛的類型,推測中國是太平洋地區有段石錛的發源地,並進而認為南島語族的祖先應該在東南亞和中國東南沿海一帶。

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上,陶器的發明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是人類首次通過化學變化將一種物質轉變成另外一種物質的創造性活動,是新石器時代開始的重要標誌之一。

殼丘頭出土的陶器中,最具特點的是貝齒紋陶器,標誌著先民審美的覺醒。那時,生活在海島上的先民們,就地取材,利用蚶類貝殼邊緣的自然紋路,直接壓印在陶坯上形成貝齒紋,然後進行燒制,形成具有鮮明海洋文化特徵的生活器皿。

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些紋飾、器型的比對,我們發現殼丘頭文化跟臺灣的大坌坑文化有很多共性。兩地出土的陶器都以粗繩紋、夾砂陶為主要特徵,很多都印有相似的波浪紋、貝齒紋、指甲紋和刻劃紋等,反映出兩岸先民對大海的熱愛與崇拜,是兩岸先民共同的文化符號。

著名華裔考古學家張光直指出,殼丘頭文化是臺灣大坌坑文化的源頭或源頭之一,並很有可能是南島語族的源頭。他指出,臺灣島和澎湖群島上所有的大坌坑文化遺址的校正年代都在距今50004000年之間,明顯晚於殼丘頭遺址,兩者之間具有淵源和傳承關係。由此可見,從遠古時代開始,閩台兩地就同根相連。

通過對福建平潭殼丘頭遺址群的考古發掘,專家學者們推斷,平潭極有可能是南島語族海上遷徙的第一塊踏板。

(
)

1492
年,哥倫布駕著他的三桅船橫渡大西洋,開啟了人類大航海時代,而南島語族的祖先早他幾千年就開啟了駛向太平洋的偉大航程。

在那個海上交通工具極不發達的時期,面對波濤洶湧的浩瀚海洋,南島語族創造了航海奇跡。他們駕馭木舟,從閩江口、平潭島出發,穿越臺灣海峽,追逐著太陽和星辰,駛向了太平洋深處。他們傾聽著大海的心跳和脈動,季風將他們送往了一個個孤懸海上的小島。他們定居其上,傳承和發展著自己的文化。西方學者將這隨風飄蕩、隨波逐流的漫長旅程形象地稱為風之路

2010
7月,一場特殊的尋根之旅展開。6名來自法屬波利尼西亞的南島語族後人登上仿古木舟,從南太平洋的大溪地啟程,借助星象、季風和洋流,一路北上,途經科克群島、巴布亞紐幾內亞、菲律賓等地,遠航1.6萬海裡,歷時4個月後,抵達祖先當年出發的地方——中國福建,在殼丘頭遺址,他們種下了一棵象徵鄉愁的榕樹。

此趟回溯祖先遷徙路線的旅程,佐證了從中國乘木舟漂到南太平洋諸島的可能性。法屬波利尼西亞獨木舟協會會長凱達布說:雖然我們的宗教信仰來自歐洲,但從人類學來講,我們的根在中國,這是一次回顧歷史的歷程。

近些年,隨著分子人類學等多學科的快速發展,利用DNA測序和分析等技術,科學家們從來自幾千年前的人骨DNA中,追蹤到了南島語族基因的發源地。

2014
年,德國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的團隊從位於福建閩江口外馬祖群島亮島上的人骨提取DNA,並以單倍體E為示蹤指標,結果清楚地表明,生活在東南亞群島和近大洋洲地區的南島語族的基因發源地就在福建沿海。

2020
年,全世界最權威學術期刊之一——《科學》發表一項重磅科研成果: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付巧妹團隊成功在福建的奇和洞、曇石山和溪頭遺址的史前人骨中提取了DNA,其研究結果確證,最早的南島語系人群起源於中國南方的福建及其毗鄰地區,且首次明確將時間追溯到8400年前。

來自世界各地、多種學科交織的研究,讓我們描繪南島語族祖先遠征海洋、探索未知的路徑也逐漸清晰:距今大約6000年前,居住在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先民開始有組織、有規模地駕舟出海、逐浪而徙,第一站抵達臺灣登島而居,距今5000年左右擴散到菲律賓,之後繼續向東向南遷徙,將文明的火種撒向廣袤的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區,形成了現在分佈于南太平洋及印度洋島嶼的南島語族族群。

海洋文明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上古的福建,是一個哺育和輸出海洋文明的地區,是南島語族的原鄉,是史前大航海的搖籃。平潭將開展以殼丘頭遺址群為代表的相關考古研究,大力建設殼丘頭考古遺址公園,為全面認識海峽兩岸的文化淵源,展現多元一體的中華文明演進,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貢獻。

(
推薦單位:平潭綜合實驗區宣傳與影視發展部,作者:馮之餘)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7220226
西陵國探索
推薦1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胡卜凱

最近在《百度》網頁上看到一篇關於西陵國的報導。我上網做了些搜尋但一時三刻之間未能深入研究。將相關資料存檔備查於此。

西陵國 1
西陵國 2
西陵國的三大謎團
嫘祖故里西陵歷史地望考 
關於西陵國,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7219689
頁/共4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