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時事論壇
市長:胡卜凱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時事論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全球經濟網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也談資本主義危機
2022/09/18 21:22 瀏覽997|回應1推薦1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胡卜凱

我尊重「宗教自由」和「信仰自由」。我相信90%受過高中程度教育的人,不會把政治政策和經濟政策跟「宗教」或「信仰」相提並論。另一方面,許多有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的政客、名嘴、或網軍會基於這個或那個原因,在政治政策或經濟政策跟「宗教」和「信仰」之間劃上等號。

我也相信90%受過高中程度教育的人,都會同意:

 

沒有鄧小平同志設計、主張、和領導,以及1979年以後歷任中國共產黨總書記、國家主席、和國務院總理執行的「改革開放」,就沒有今天中國在各方面的成就。

 

什麼是「改革開放」?「改革開放」就是:實行「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什麼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在我看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就是:

 

「國家『資本主義』」、「一黨專政領導下的『資本主義』」、或「有中國特色的『資本主義』」。

 

以我的淺見,如果有人一方面讚揚、歌頌、和陶醉於當前中國的富裕和強盛,一方面批評或詛咒「資本主義」,難免有嚴重的「認知失調」或「人格分裂」之嫌。

 

且不說中國。自從「資本主義」盛行近200年以來,全球人口大幅增加(目前有減緩趨勢);人類平均壽命逐年增長;世界上餓死和貧窮線以下的人數逐年降低。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二月宣布:「中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就是一個實際的例子。

我常常說,人活著只有兩個目的:活下去和活得更舒適。例如,我們那一個人不是生活在「資本主義」社會?如果這個判斷不算離譜;那 批評或詛咒「資本主義」,不是自己打臉嗎?

不錯,誠如馬克思指出,資本主義有「週期性」的危機;但他忘了:「週期性」的定義蘊含了「週而復『始』」。這是他「資本主義必然『崩潰』」這個預言過了近200年還沒有實現的原因。不但如此,馬克思預言會取代「資本主義」的「社會主義」,卻至少到目前為止,被現實證明只會帶來長期的貧窮(如古巴)或「週期性」的飢荒(如北韓

 

如果要繼續和尚唸經式的批評或詛咒「資本主義」,不如試圖找出個「替代方案」。

後記

在一個群組上有朋友引用了一篇討論「資本主義週期性危機」的文章,並略為批評「資本主義」。

我幾個月前到凱道參加一次勞工朋友的抗議示威,看到一群青年朋友在宣傳一個國際性的社會主義組織。我買了一本雜誌,也和她/他們交談了幾分鐘,覺得她/他們熱情有餘,認知不足。希望這篇短文能有所幫助。



本文於 2022/09/19 14:07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7178484
 回應文章
馬克斯可能使用的立論方式 -- CY
2022/09/19 14:30 推薦1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胡卜凱

回應開欄文

馬克思、恩格斯認為社會主義會取代資本主義,不是因為社會主義更公平,或是更合乎哪種傳統文化,而是社會主義更能提升生產力。這種立論,在《共產黨宣言》和《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也是《反杜林論》一書的第三編)兩本小冊子中,闡釋得很清楚。

卜凱兄喜歡用三段論法,我就學用一下。以我粗淺的瞭解,馬克斯的立論是:

大前提:能增强生產力的制度(生產關係)會取代阻礙生產力的制度。

小前提:在現階段(19世紀後段)社會主義能增加生產力,而資本主義反而會阻礙生產力的發展。

結論:社會主義會很快取代資本主義。

但是馬克思沒想到,資本主義沒有僵化,而是不斷演化,甚至採用了一些社會主義的主張,能繼續提升生產力。反而在某些社會主義國家,曾經實行過一些阻礙生產力的政策。所以馬克思的結論沒有發生(至少到現在還沒發生),不是大前提錯誤,而是小前提錯誤。



本文於 2022/09/19 14:31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7178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