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前言
以前在路邊傳佈佛經的書桌上,曾看過《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由於這個版本(1)在經文前有好幾篇《真言》,經文一開始列舉了一連菩薩們的大名,然後談到「何者一法,是諸菩薩所應永離?」(相當於「如何持戒?」);我就沒有再看下去。
1. 「非己所安,不加於物」
前幾天偶然又看到這本佛經,這次多讀了幾頁,當釋迦回答勝思惟菩薩關於:「何者一法,是諸菩薩應常護持?」這個問題時,他的回答是:
「善男子!『謂諸菩薩非己所安,不加於物』,若諸菩薩守護此法,即是能持諸佛如來一切禁戒。」
我當時就聯想到孔老夫子的「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因此,帶了一本回家,準備多讀幾遍。
我怕我過於解讀,上網搜尋了其他網友的想法。看到以下這篇評論:
「大家常說起: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佛教在經典中也曾多次提到過這句話。但是佛教的精神並不僅僅在於『勿施於人』,而是擴展到了更為廣闊的一切外境、外物。比如不殺,就不僅僅是不殺人,還包括更多的眾生。」(2)
可見我的「解讀」不算獨門。
我上次提到,我雖讀過幾本佛經(大概不到 30 部),所以對佛家經典並不熟悉。如果有網友知道那一部佛經中也有這句話,請賜告。我希望多了解一些。
很多哲學家都曾比較過孔老夫子:「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倫理思想,和康德:「要把他人視為一個有獨立人格的『人』,絕對不可把『人』當做『工具』看待。」的倫理原則。顯然印度的大哲釋迦也是心同此理。
2. 「無有少法」
此外,在釋迦回答勝思惟菩薩關於:「何者一法,是諸如來現所覺了?」這個問題時,他的回答是:
「善男子!『無有少法』是如來覺,何以故?如來覺者『無所覺』故。」
「無有少法」在我讀到的版本中,這四個字在原文中有引號(「」) ;可見(出版社的編輯認為)它是一個「術語」、概念、或專有名詞。
《金剛經》中也提到這個概念: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處「無有少法」的雙引號(” ”)是我加上的。) – (《金剛經》,「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
二十多年前,我到國家圖書館去了好幾次,看了六、七本詮釋《金剛經》的書,試圖了解「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可惜這些解釋《金剛經》的大德,大多數是採取「以經解經,套套邏輯」的方式。說白一點,他們翻來覆去的說了一大堆,但卻言不及(經文)意(旨)。所以,我到現在還是不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話和「無有少法」的意思。
3. 「少法」 = 「無法」?
在網路上,我看到有網友把「少法」 的「「少」和「多法」的「多」 相對比來解釋「少法」。我覺得這在經文的上、下文中和邏輯上是講不通的。由於梵文或巴利文的文法和概念跟中文的不盡相通,像我這種不懂這兩種文字或看不到佛經原文(梵文或巴利文) 的人,很難做出正確或適當的解讀或詮釋。
但在比對《金剛經》經文,尤其是「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前後幾品,以及《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中相關的經文後,我大膽的假設:
「『無有少法』是如來覺,… 。」相當於「如來領悟到的真理是世間並『無』所謂『法』。」
「『無有少法』可得。」相當於「『根本無法』可得。」
還請各位指教。
參考書籍和文章:
1. 和裕出版社,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2019
2. 《非己所安,不加于物》,甘露點滴2,2019,http://www.yi55.com/article-340-1.html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