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根據記者林克倫的報導(本欄開欄文)做個引申與分析;前提當然是該文有一定程度的可信性。「邏輯」一詞在此相當於「思考模式」。
如果把林克倫所報導的習近平政治「邏輯」用「三段論式」來表達,大概可以簡化於下:
1.1 大前提1 – 國民黨亡於「失盡民心」;
1.2 大前提2 – 國民黨「失盡民心」的原因在「權貴階層腐敗」。
2.1 小前提1 – 要「收拾民心」必須唱廉反腐;
2.2 小前提2 –「收拾民心」的另一個方法是近立(最高)領導人個人(清新)形象;
2.3 小前提3 – 我習近平是中共和中國最高領導人;
2.4 小前提4 –「建立形象」的方法是樹立「威望」。
3.1 結論1 – 要避免「亡黨亡國」的危機,我習近平必須唱廉反腐;
3.2 結論2 – 要避免「亡黨亡國」的危機,我習近平另一方面也不得不勉為其難,集大權於一身;
3.3 結論3 – 誰反對唱廉反腐和/或反對我習近平集大權於一身,就是全黨和全民公敵,人人(= 我習近平)得而誅之。
「三段論式」的功能在於幫助大家檢查一個思考過程的各個「前提」和「結論」是否相關,以及每個「前提」是否成立。
在以上這個模擬「三段論式」中,「前提」和「結論」具有一定程度的相關性殆無疑義。但是,各「前提」的成立度則不完全等值。嚴格的說,「成立度」指「前提」是否和「結論」有完全的「因果關係」;至少,指「前提」和「結論」間「因果相關」的程度。以下略做分析。
我不是政治學家或歷史學家,從常識來說,國民黨1948年的敗亡,大概60 - 75%在於「失盡民心」;其他重要因素至少包括當政者與官員在戰後還沒有時間完全掌握政府的機能與職務。
國民黨「失盡民心」的原因,大概60 - 75%在於「權貴階層腐敗」;其他重要的因素包括官員和將領的「無能」,以及相對於中共黨員,缺乏「理想性」。
在上述四個小前提中,第二個是「一廂情願」或「唯心論」者的論調;難道習總忘了「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這句名言?第四個是「強詞奪理」。
第一個則只有50 – 60%的「因果相關度」。即使在1948年,「唱廉反腐」和「收拾民心」的相關性應該也不會超過80 - 90%。現在可是2014年。人民的要求或胃口不但更多、更深、更高、更廣、更複雜,而且反應的速度和幅度也更快和更強。
從而,以上的「三段論式」可說是犯了「『結論』無法由『前提』導出。」的邏輯謬誤。
「唱廉反腐」固然非常重要,也是當務之急。但要「收拾民心」,習總還非得加把勁不可。至於「威望論」,恐怕跟薄熙來的「唱紅打黑」一樣,只是顆羊頭罷了。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