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前言
在某次研討會上,有位知名教授在討論到中國局勢時說:
政改和經改沒有直接的關係(大意如此)。
我認為這是相當有爭議的觀點。
本欄過去轉貼過很多篇分析中國「政改」和「經改」議題以及兩者之間關係的評論。根據該文主旨,我把其中一篇的標題翻譯成中文《政改是經改的基礎》(Yam/Nash 2012)。在看了裴敏欣教授和Pesek先生的文章後(Pei 2013, Pesek 2013),草成此文。批駁上述這位教授的觀點和類似的說法。
我在以下幾節將提出支持「『政改』是『經改』的前提和基礎。」這個命題的論點。我立論的基本假設和立場,請見(胡卜凱 2013)
1. 裴敏欣教授和Pesek先生的觀點
1.1 內容摘要
裴教授大作的要點(我的解讀,非直譯原文。下同。):
「(分析中國經濟成長的性質及提及人口年齡老化這兩個因素後);從而,經濟成長率降低並不會立即造成失業率的提升。
決定北京領導人如何面對經濟成長率降低的兩大因素是:
他/她們對掌控政局與解決問題的自信程度;以及他/她們應付其他人挑戰自己權位的能力。
北京領導人最擔憂經濟成長率降低可能造成的影響是:
黨內各既得利益山頭是否願意接受成長率降低的後果;以及這些掌權階層是否能共體時艱,繼續支持目前的領導班子。因為,在中國以投資為驅動經濟發展主力的情勢下,成長率降低蘊含投資幅度降低;投資幅度降低表示統治階層吃香喝辣與貪污拿回扣的份子會跟著降低。」
Consequently, economic slowdown will not result in an instant increase in unemployment.
…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determining Beijing’s response to a slowing economy is the level of confidence and security of its top leaders.
What Chinese top leaders really fear is the impact of a slowing economy on elite unity. In China’s investment-driven economy, slow growth means less investment, which in turn means fewer spoils to be divided among the ruling elites. (Pei 2013)
上面這段話”elite unity”中的elite一詞,通常譯為「精英」,如C. W. Mills名著The Power Elite的中譯是《權力精英》。但在中國政治史和政治現況的脈絡中,此處的elite大概指的是:宦官、外戚、豪門、劣紳、惡霸、父母官、太子黨、八旗子弟、和貪官污吏之流。這些群體居於宰制地位毋庸置疑,是否稱得上「精英」,則有待大家公論(1)。
Pesek先生大作的要點:
「如果『克強經濟學』能得到預期的成果,習李體制需要克服以下三個挑戰或解決以下三個難題:
1) 習李體制是否能抵擋(既得利益階層要求)持續刺激景氣以維持高經濟成長率的壓力?
2) 習李體制是否有魄力接受一、兩個世界級大企業或大財團的倒閉?
3) 習李體制是否有足夠的權力基礎讓黨內形形色色的既得利益山頭聽命。」
First, can Li avoid further stimulus?
…
Second, is Li ready to allow a headline-grabbing default or two?
,,,
Third test: inviting the Communist Party’s wrath.
,,, (Pesek 2013)
1.2 內容解讀
裴教授和Pesek先生兩人的觀點在切入點或表達方式上有所不同,但其論點或主旨則相通甚至一致。也就是說:
中國「經改」能否成功,取決於習李體制能否駕馭或擺平國內的既得利益群體,也就是中央和地方各級官員以及已經脫政從商的太子黨與官二代、富二代。
如果我們大致同意裴教授和Pesek先生兩人的論述,同時同意「駕馭或擺平國內既得利益階層」是個政治問題,則以上結論是支持本文標題的第一個論點。
2. 資源、政治、和經濟
人需要各種資源以求活;自然界某些資源不足人類所需;這是無可否認的兩個現實。人由於有大腦和隨之而來的記憶,得以累積和比較經驗而形成「概念」和某些「經驗法則」。先人從「餓肚子」和(碰巧)找到過去剩下來的食物這兩個「經驗」,歸納出「積穀防饑」的觀念。從「積穀防饑」很自然或可以在邏輯上推論出「貪得無厭」的行為。
多餘的資源除了「積穀防饑」的功能外,還具有役使他人的功能。因此,即使自然界某些資源充沛,在一般人觀念上,仍然有「資源不足分配」的感覺(胡卜凱 2006)。
根據這個分析,我導出「政治」的定義:「政治是爭奪資源『分配權』的活動。」
質疑這個定義的人,不妨參考美國已故政治學者拉斯維爾一本著作的標題:Politics: Who Gets What, When, How (1936)
一般人所了解的「經濟」大概是:「如何運用資源以創造最大效益的活動。」
如果接受以上對資源的分析以及對「政治」和「經濟」所下的定義,則由於「政治」和「經濟」都具有「資源」這個因素或成分,我們不得不認為兩者具有某種內在相關性;從而,我們也難以否認「政改」和「經改」具有一定程度的內在相關性。Hubbard 和 Kane兩位教授的新書對「政治」和「經濟」的關係,從歷史上的實例做了深入的分析(Hubbard/Kane 2013)。請參考。
本節分析是本文論述的基礎。以上所謂的「定義」並不是「教科書」式的「科班定義」。它們是我讀書所得淺見,也是我立論的依據;歡迎批評指教。
3. 淺談「改」的概念
「改」字出現在「改變」、「改革」、「改善」、「改換」、「改弦易轍」等動詞中。如果我們要討論和「改」相關的動作,我們通常要分析「改」的三個面向:
1) 為什麼「改」?
2) 「改」什麼?
3) 怎麼「改」?
當我們分別回答和「政改」與「經改」相關的這三個問題後,兩者的相關性會更為明朗,支持本文標題的論點也就呼之欲出。
其次,「改『什麼』?」中「什麼」一詞的一般性答案通常是「現況」或「現狀」。在「政改」與「經改」的脈絡中,「現況」或「現狀」具體的指(現行)「制度」、「政策」、和/或「運作模式」。而任何改變(打破?)「現況」或「現狀」行動,必然涉及到「資源」分配和運用的新配置。也就涉及到「既得利益群體」的「利益」。這個簡單的討論補充了上述裴教授和Pesek先生兩人觀點的論述基礎。
(待續)
本文於 修改第 5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