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評《另類哲學:現代社會的後現代化》(9之1)
|
瀏覽1,913|回應8|推薦1 |
|
|
評《另類哲學:現代社會的後現代化》 - 兼論現代性和後現代
本文原載於04/04/2002的【知識和社會廣場】;重刊於此。標點符號略有修正,文字略有修改。
作者: 蔡錚雲
書名: 《另類哲學:現代社會的後現代化》
出版時間: 民國八十九年六月初版
出版者: 中山文庫
0. 前言
0.1 本文結構
本文從三個角度討論蔡錚雲教授的《另類哲學:現代社會的後現代化》(下稱本書)。
1) 第一節分析本書的文字及內容(1),對它們做了嚴格的批評。
2) 第二節報告我接受的關於「現代性」和「後現代主義」的詮釋。
3) 第三節報告我接受的關於知識、邏輯、和哲學的看法。
4) 第四節做一個簡單的結論。
第二、三兩節可以看成是對部份後現代理論的一個袖珍批判。如果你對本書沒有很大的興趣,不妨直接進入第二、三兩節。
0.2 本文立場
我論述的立場請見本廣場的發刊詞(胡卜凱,2002)。
0.3 本文方法
1) 我檢查本書的方法有兩個:文字分析和說法比對。
2) 我批評本書的尺度有三個:作者的論述是否清楚、明白;作者論述內容是否一貫及相容;作者對概念或學說的詮釋,是否和被論述的概念或學說接近。
0.4 對本書的評論
1) 本書所提供的功能
本書旁徵博引,介紹了幾乎所有近代、現代、和當代哲學的說法,提到和「現代性」及「後現代」相關的許多要點。因此,本書可以做為一本研究當代哲學或「後現代」的索引。
2) 本書可再努力的地方
2-1) 對所引述學說的掌握
蔡教授對這些學說要討論的問題、它們關於這些問題的解答、以及這些學說之間的關係三者,和我的了解相當不同(2)。請見1.1和2.2的討論,這一部份討論的是流行的學說或觀點,(理論上)比較容易取得共識。
2-2) 論述的整體性
蔡教授也許忙著摘譯或摘錄,沒有時間對內容做比較,歸類,分析,綜合,和編輯等基本動作。以致本書相當缺乏相關性、相容性、和一貫性(3)。請見1.2、1.3、和1.4的分析。這一部份的討論,涉及個人的立場和讀書方式,商榷空間可能很大,請蔡教授和網友們不吝指教。
2-3) 論述的方式
蔡教授沒有明白交代他的立場、邏輯(4)、和結論,偶而來段即興發揮(5)。以致我看不出蔡教授企圖傳達的訊息。當然,這也可能是我識疏學淺的結果。此外,本書引用他人論述時,沒有個別註明出處,這種做法不合時下的慣例。
以上評論,是我讀完全書,尤其下一節中的個案後,所得到的印象。如果這些個案為數不多,它們也許是蔡教授在修改、剪貼的時候,出了一點狀況。但我大略的估計,全書中幾乎每5到10頁,就可找到一個類似的例子,這是我的批評近於嚴厲的原因。以下參照本書內容時,括號內第一個數字為本書頁數,第二和第三個數字為行數。引述中的引號都是我改用的。在第二次引用一本書時,如有需要,我會同時註明頁數。
(待續)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
評《另類哲學:現代社會的後現代化》(9之2)
|
|
推薦0 |
|
|
1. 本書的文字和內容
1.1 對學說的掌握度
作者掌握一個學說的程度,可以從他/她能否清楚、明白的介紹或重述此學說看出來。以下從本書所引述的五個學說或觀點,來看看蔡教授的詮釋方式和功力。
a. 詹明信的《後現代主義》
本書《前言》第2節批評詹氏的書(Jameson, 1993)。
「這本書確實不好唸,但至少不是令人昏頭轉向的哲學術語,而是文學家一貫花俏賣弄的手法;… 」(8 - 7到9)
「… 整個結構就像一個漫不經心、七拼八湊的大違建。…」 (9 - 5到6)
第一個看法,並不適用於一般讀者。Jameson賣弄的是花俏和術語。詹氏原書的小標題和子標題,很多是以術語堆砌而成,內容更是不在話下。也許這正是詹氏原書「不好唸」的原因。也許這正是蔡教授沒有掌握到第三章主題的原因。
詹氏原書第三章的大標題是:「Video」,蔡教授譯為「錄影帶」(8 - 14,9 - 3至4,10 - 11)。錄影帶當然不是術語,但只要讀到本章的第三頁,就會了解本章主題是「電視」。(詹氏在本章中一再用到television)。所以,大標題可譯為「影音媒介」(夠「術語」了吧)。詹氏介紹了一個錄影帶(videotape),來幫助說明他在本章中,對於這種「媒介」的觀點,以及這種「媒介」與當代文化的關係。如果詹氏再版此書,他可能會改以「光碟」為例。在個別情況下,把video這個單字解讀成「錄影帶」可以接受,如果讀完詹氏原書第三章,還把大標題「Video」解讀成「錄影帶」,那就有些「學而不思」了。如果沒有充分掌握別人的主題就加以批評,似乎稍嫌麻辣。(「媒介」的性質也界定了呈現方式和技巧,當代文化即詹氏及蔡教授的後現代文化,詹氏的說法此處從略)。
詹氏原書的確太厚,他的觀點,我也不完全同意,所以我沒有看完,不能判斷第二個看法是否中肯。但看完本書後,不免讓我對蔡教授的評論有「嚴以待人,寬以律己」的感覺。
b. 羅素的描述理論
本書討論邏輯時,提到羅素:
「… 比方說羅素的例子:「法國的國王是個禿子」。在邏輯上,這是個「有效的命題」,但實際上,它顯然不符合事實。…」(109 - 2至4)
羅素此例的原文是:
The present king of France is bald. (Baghramian, 1998)
-- 當今的法國國王是個禿子。
此句合文法結構,因此,通常具有真、假二值之一。因為法國「當今」已無國王,此句內容不合事實。所以,(依羅素的分析)此句缺乏在邏輯上成立的前提。故他判定這句話為「假」(即邏輯上不成立)。如果我以上的了解接近羅素的原意,則蔡教授這一部份的論述,有下列四個可討論的地方:
c-1 「有效」如果是valid的翻譯,在此以譯為「成立」或「正確」較適合(請參考1.2-b)。
c-2 依上面的解釋,蔡教授認為此句是「有效的命題」的說法,和羅素舉此例的原意相反。
c-3 羅素整個論點的關鍵在此句中的present和is兩字。蔡教授未譯出present(目前、當今),中文的動詞又沒有時態,所以,就「法國的國王是個禿子」這句中文來說,「它顯然不符合事實」的說法並不成立。只能說它含混。
c-4 蔡教授在上引這段話以下的發揮:「… ,真理成為二元的(事實的真與邏輯的真) …」(109 - 5至6),和羅素對此例的分析及他描述理論的觀點不合。
c. 德希達和戴索緒
戴索緒是(語言學)結構主義的代表之一,德希達當然是後結構主義的主帥。德希達在《著述學論》中(Derrida, 1976),批判戴索緒(de Saussure, 1959)將記號分為指號和所指(6)的哲學基礎。本書則把德氏的解構批判,和戴氏的指號/所指放在同一節討論(117至121頁),並沒有做相關的評論。文字之間,似乎暗示兩者的說法是同一國(118 - 6至119 - 6),讓人不知道蔡教授要賣矛還是要賣盾。
d. 近代哲學的認識論
本書第5章第3節的標題是《以認識為主的傳統論》,四頁(129 - 132)中有近20個術語。如果有讀者看不懂,不妨參考以下的翻譯:
近代哲學中,以唯心論為立場的認識論有兩大傳統:經驗論和理性論。他們都認為認識是心靈活動,也都企圖回答以下三個問題:
(A)人類怎麼知道,
(B)知道的是什麼,
(C)所知道的和現實的關係。
下面是理性論代表人物康德的解決方案(Kant, 1965)。
問題(A):人類認識能力有三個層次:感覺、了解、和推理。我們用感覺(透過感官)認識到物體的形相。用了解綜合類似的形相得到概念。用推理綜合概念得到解釋現象的法則。
問題(B):這些解釋現象之間的關係法則就是知識。
問題(C):形相和物體相對應但不等同
如上所述,知識是由個別物體的形相發展出來的。為了確立知識的普遍性和確定性,康德提出我們有與生俱來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推理模式的說法(7)。
以上仿傚米爾斯所提倡的簡明扼要寫法(Mills, 1959),這三段大致包含了原文和主題有關的部份。原文中的唯名論等和本節的主題沒有直接關係,故從略。
e. 高達瑪的遊戲說
本書對高達瑪說法的發揮:
「根據 … 高達瑪 … 的講法:人之所以能夠玩遊戲,不是把自己當作主體,讓遊戲對象當作客體,而是倒轉過來看,讓遊戲來主宰他, …。就在這角色轉換所形成的相互關係中(亦即「所謂的」互為主體性(intersubjectivity)),我們發現「真理」的存在就在玩得不亦樂乎之際,… 」(143 - 10至144 - 6)
高達瑪相關的原文:
「因此,我們無法在人的主觀反省上,找出遊戲到底具有什麼性質。…」;
「遊戲者並非遊戲的主體,而是遊戲經由遊戲者表現出它的本性。」;
「… 遊戲的存在性不在遊戲者的意識或態度中。反之,是遊戲過程控制了遊戲者,使後者沉迷在它的魅力中。」(Gadamer, 1994)
高達瑪以美學為基礎,論述詮釋的適當性及有效性。此處論述遊戲和美感經驗相通之處,說明經驗、參與等活動和了解的相關性,來支持他以「詮釋」 (翻譯成「主觀意見」)見證真理的說法。即使接受他的說法,上引原文頂多只能推出「我們發現和遊戲相關的真理的存在,就在玩得不亦樂乎之際,…」的結論。從原文引申出「我們發現真理的存在,就在玩得不亦樂乎之際,…」,推理上似乎太扯了一點(8)。我無意和蔡教授爭論他的詮釋,此處注重的是申論的適當範圍。我認為既稱「哲學」,再怎麼「另類」,也不適合用意識流的手法。蔡教授則自許「習慣於哲學思維與寫作方式」(9 - 6),想來我們對哲學有不同的認知和解讀。
現象學用「intersubjectivity」這個概念,來解釋何以兩個(各有獨立意識的)人,可以彼此溝通,以它來拒斥「唯我論」的主張(9)。此詞可譯為「人際相通性」(Lauer, 1967),也可譯為「主體共通性」。通譯的「互為主體性」不夠信、達(比較「互為網路(?)」)。蔡教授可能因為這種譯法,而將它的意思詮釋成:人和無意識者間的角色轉換(144 - 4至6,208 - 3至7),但這不是一般人的用法,尤其不是現象學的用法。蔡教授的想法,名之為「主客互換性」(trans-subjectivity)較適合,不過恐怕要在神秘主義的論述中才用得上。順便一提的是,哲學家喜歡用「主體」,如果「主體」這個指號代表的是有意識的個體。則在哲學中,它只有兩個所指:上帝(或神)和人。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
評《另類哲學:現代社會的後現代化》(9之3)
|
|
推薦0 |
|
|
1. 本書的文字和內容
1.2 概念的適當性
概念是哲學的基本成分,蔡教授也了解這個說法(103 - 11到12,但我看不出他同不同意)。本書用到的概念,在內涵一致性,推論相關性,及蔡教授掌握它們的程度上,常有商榷空間。以下所舉的幾個例子,我和蔡教授有不同的意見。請讀者自行評斷:
a. 吊詭
本書使用這兩個字的頻率,高到可以用「口頭禪」來形容。但它們所描述的情景,多半來自一般人對於相關事件的了解不夠全面,或對於相關概念的分析不夠深入。現代邏輯的貢獻之一,正是說明傳統哲學上的許多悖論,實際上來自語意或概念的混淆(Williamson, 1994)。這個觀察,也適用於本書所列舉的「吊詭」。
b. 正確(成立)和有效
「正確」與否的依據有兩個:一是公認或有共識的理論或實況;二是預設的規定或程序,判斷它的尺度是符合或不符合這些理論、實況、規定、或程序。例如:「這封信的格式不正確」。依上、下文的意思,有時用「成立」較適當。「有效」的依據是預設的目標,判斷它的尺度是達成目標的程度。例如:「張阿花一個月瘦了5公斤,她用的減肥藥真有效」。推理程序是否「正確」,不是推理結果是否「有效」的充分條件,兩者並不完全同義。最明顯的例子,是律師在法庭上的論述。本書常以「有效」做論述的基礎,但在52 - 2,100 - 8,100 - 10,108 - 11等處,用「正確」或「成立」,在概念上才說得通(10)。例如下面這段話:
(原文) 「現代知識論所處理的也就是翻譯(translation)的問題, … 以便就其「真假值」(truth table)的「有效性」,檢測出它的意義來。」(135 - 8到11)
(改寫) 現代知識論所處理的也就是翻譯(translation)的問題, … 以便我們能由真值表(truth table)來決定一句話是否成立,從而檢測出它的意義來。
暫時不論這段話是否說得通或合理,真值表(truth table)決定的是一句話「正確(成立)」與否,不是一句話的有效性。
c. 必然性和偶然性
這一對概念是後現代大師們常用的論述策略之一。後現代大師們將歷史事件(11)定位成「偶然的」,然後取其「意外」或「不一定發生」的意思,論述人類活動沒有規則,從而論述「知識故事論」(Lyotard, 1984)或「權力/知識一體兩面」(Foucault, 1984)的說法(161 - 7到9)。(我認為這些說法本身聽起來也很像個故事)。本書常以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對立做論述基礎。以下是我對這兩個概念的看法。
我同意世事並無必然性,它只是「高可能性」的代名詞。但把一個歷史事件本身定位在「偶然」或意外是說不通的。「偶然」指一件不一定發生的事發生了。例如,「我偶然會在路上碰到他」。歷史事件的性質屬於「依他起」(解深密經/大乘密嚴經,1996)。「依他起」指的是:如果一件事發生的條件不改變或不消失,這件事遲早會發生(12),只是我們無法預期它發生的時間、地點、引爆者、參與者、或影響等。「依他起性」比「偶然性」具有說明及了解歷史事件的效力。例如,在秦律(戌卒)「失期,法皆斬」的情況下,戌卒造反的事件遲早會發生,但發生的引爆原因(大雨)、地點(大澤鄉),時間(秦二世元年),領導人(陳勝和吳廣),和結果(漢帝國)則是偶然的。這是一個歷史事件「依他起」的實例。這個概念幫助我們了解:人類活動受到某些規則的制約(13)。
d. 實然和應然
「實然」和「應然」是另一對本書經常提到的概念。本書中它們的用法不盡相同,很難看出蔡教授對它們的詮釋是什麼。(見52,56,64,115,130,148等頁)。我是相對主義者,所以,我認為「應然」的概念只是論理的參考座標(請見本廣場的發刊詞)。它只適用於有預設立場,目的、條件等的場合。在物理世界,其所以應然而實不然,是因為相關的先決條件或預設立場沒有被滿足。也就是說,應然只有條件性或約定性,不具絕對性或必然性。另一方面,如果一個應然判斷經常變成實不然,表示它的成立性是有爭議的。也就是說,預設立場或先決條件和所推斷的結論,未必有概念或經驗上的相關性。
e. 其他概念
從蔡教授對下列術語的翻譯和用法看來,我們兩人對它們的解讀也有些距離。限於篇幅,以下列舉他的翻譯或用法和我的建議或評論。請各位自行比較兩者的適當性。
e-1 「 … 這對現代化所自豪的「普遍性」來說 … 」(21 - 3,上、下文討論精緻文化和通俗文化。)
「普遍性」在現代/後現代的討論中有三個含義。一是「共同」義,一是「平等」義,一是「涵蓋」義。「共同」就人性而言,它是法國大革命時,「平等」、「博愛」這兩個口號的理論基礎(稱之為意識型態亦可)。因為人有共性,所以四海之內皆兄弟也。此一概念,當然也有來自基督教教義的成分。「平等」就人權而言,因為人人平等,所以民主、法制、(經濟)機會等,沒有不被普遍化(全民共享)的理由。「涵蓋」就知識適用的範圍而言,其意涵不在此處討論。
在另一方面,後現代主義大師們為了論述「意義」的私人性(下文所說的「意義歧義論」),堅持人沒有共同性。所以他們拒絕啟蒙運動關於「普遍性」的概念。如果你和我一樣,接受現代基因學(Ridley, 1999)和大腦神經學(Delbruek, 1986,Smith, 1997)的說法,你也會認為她們關於「普遍性」的觀點,和多數人對人類活動的了解有些差距。
我看不出蔡教授這段話的「普遍性」指什麼而言。精緻文化和通俗文化是口味層次的議題,兩者相異但不互斥。因此,我不了解「普遍性」的概念和精緻文化或通俗文化有什麼關係,也看不出蔡教授所說的「矛盾弔詭」(21 - 3)何在。(例如:不是所有的人每次都喜歡來段前戲。)
e-2 「… 現象學「存而不論」(phenomenological epoché) …」 (41 - 12到13)
epoché的通譯是「懸置」或「擱置法」。胡賽爾的方法是擱置現象的存在性(現象是否存在及其他關於此現象的預設),就現象論現象(Husserl, 1962)。比較中國人的就事論事,格物致知等說法。存而不「論」如何能做為哲學方法?
e-3 「… 胡賽爾的「超越自我」(transcendental ego)與康德(I. Kant)「超越主體性」…」(43 - 5到6)
胡賽爾的超越自我譯為「凌駕意識的自我」較適合。康德「超越主體性」的英文如為「transcendental ego 」,則譯為「統攝經驗的自我(意識)」較適合;如為「transcendence of the ego」,則譯為「自我(意識)統攝經驗的作用」較適合。請參考胡卜凱,2002,《評《哲學辭典》的中譯本》》,中關於transcendent及transcendental ego (Kant)的討論。
e-4 「… 解構 …」(102 - 2,114 - 3到4)
此詞譯為解構批判較適合(14)。
e-5 「… 去(除)中心的(decentralized) …」(117 - 8)
此詞譯為「… 不再被尊崇(仰望、仰賴,順從等)」,或「… 失去它(原有)的尊崇(主導)地位」較適合。decentralized是及物動詞的被動態,譯出被decentralize的東西(神、人、概念、學說、意識型態等,即上面引號中的 …),才合文法,才能成句,才能達意。(通常「…」指自我或人(請參考註56)。decentralized也可指部份或所有過去被尊崇的東西失去它們的地位。)
e-6 「… 遊戲原本是一種「相反」機械性的活動 …」(140 - 9)
此句不合中文語法。如果「相反」的原文是opposite、contrary、或contra,譯為「非」、「相對(於)」、「不同(於)」較適合。遊戲都有規則,也就多多少少有些機械性。例如下棋時,棋子不能落到棋盤以外。電腦目前已有和世界西洋棋棋王打成平手的記錄;因此,「遊戲原本是一種和機械性相反的活動」並沒有說服力。「遊戲原本是一種非機械性的活動」,或「遊戲原本就和機械性活動有所不同。」比較接近現實。如果我的猜測成立,這也比較接近原作者的意思。
e-7 「… 合法性 …」(141 - 12)
此詞譯為「正當性」較適合。有時依上、下文可譯為「合理性」。哲學討論很少會用到「合法」或「不合法」的概念。(康德的law在多數情形下,指規則或律條,不是指法律。)
e-8 「… 理由(telos) …」(151 - 8)
此詞通常譯為「目的」;也可視上、下文而譯為「完成」或「完美」。
e-9 「… 由所指(signified)轉到「意指」(signifier) …」(161 - 4)
意指譯為「指號」較適合。請參考(胡卜凱,2002),《評《哲學辭典》的中譯本》》第1節關於意義的討論。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
評《另類哲學:現代社會的後現代化》(9之4)
|
|
推薦0 |
|
|
1. 本書的文字和內容
1.3 說法的整體性
我所了解的哲學論述,通常都遵守一些遊戲規則。其中包括維持各次級說法(子說法)間的相容性,這樣才能保持主要論述的一貫性,兩者和上一節提到的概念相關性合起來,就構成觀點或學說的整體性。如果一個學者對同一個概念或現象的詮釋互相抵觸,又沒有說明它們各自是從什麼立場而來,讀者就很難辨識他/她要傳達的訊息。本書許多說法有這個困難,下面只列舉蔡教授關於「哲學」和「現代主義」的說法為例,並略加短評。
a. 哲學
以下所引述的文字中,引號是我為了加強語氣而加的。
「... 它所要但探討的是「一切學問的源頭」 --- 哲學。」(33 - 2到3,「它」指 本書。)
「... 令人懷疑它是如何能夠作為「一切事物的統一基礎」?」(37 - 1到2,「它」指哲學。)
誰認為哲學是「一切事物的統一基礎」?
「... 我們知道哲學今天已走到一個死胡同中(過去的「唯我獨尊」到今日的「一事無成」) …」(40 - 8至9)。
「... 我們不妨視「現代社會」乃傳統哲學的「集大成」。」 (61 - 7)
蔡教授沒聽過「哲學是神學的婢女」這句話?蔡教授認為「現代社會」這個「結果」和「一事無成」,可以用來描述同一門學問的研究活動?
「... 它怎麼從一個統籌萬事萬物的極高明之理淪落到「無所事事」的尷尬地步?」(37 - 5)
「... 哲學思維仍是面對當下情景,「唯一」有效的利器。」(79 - 4)
蔡教授在46頁中,把哲學從「一切學問的源頭」變到「無所事事」,又變回到「唯一有效」的地位,這種「哲學思維」的確頗有「後現代」之風。
此外,本書對現代哲學和傳統哲學的用法也不一致。一般認為現代哲學(modern philosophy)由笛卡爾開始,本書中它有時指20世紀的哲學,有時指後現代哲學。「傳統哲學」在本書中有時指亞力斯多德以來的哲學,有時指18世紀以來的哲學。本文以傳統(笛卡爾以前)、近代(笛卡爾至黑格爾)、現代(黑格爾至後結構主義興起)、當代(後結構主義興起以後)來區隔哲學史。
b. 現代主義
「… 而現代主義則是相當「歧異」的專有名詞,後者在文學藝術上有其「特定的指義」 …」(18 - 2到3)
就我對中文的了解來說,「歧異(義?)」和「特定的指義」似乎不能用來描寫同一個專有名詞。此外,84到 91頁中,現代主義共出現11次,它們所指的意義至少有三種。
「現代主義的時代大約應為「1880」 - 1930年 …。 但「一切」現代主義都是從「1857」年波特萊爾 … 開始 …。1930年前後 … 現代主義便告結束了……,通常它指的是十九世紀末以來的前衛主義 …。」(18 – 4到9)
這一段話中(只有6行),第一句注明引自詹明信,它和第二句不一貫。請注意第三句和第四句的結構,原文是連在一起的上、下兩句。中間的「……」是原文。這兩句在語氣上,明顯的不連貫。
「… 然而,我們也可以從更廣闊的角度來說明現代主義,比方流行於十七、 八世紀歐洲的「今古之爭」。 ... 早在西方的「中世紀」就發生了, ... 它都直接促成了西方現代文明的肇端 --- 文藝復興。由此觀之,現代主義可以說是對故步自封的反動。」(18 - 10到19 - 1)
如果我沒有誤會,蔡教授這段話是在說「現代主義」可以上溯到「中世紀」?我不反對從任何角度來說明任何現象。但是,如果論述需要維持相關性、相容性,一貫性、和蔡教授一再強調的「有效性」,那麼,一位作者需要對他/她的資料做一些比較,歸類,分析,綜合,和取捨的基本動作。我知道「哲學概論」(31 - 2)的意思很多,但是總不會包含(哲學)「250元吃到飽」吧?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
評《另類哲學:現代社會的後現代化》(9之5)
|
|
推薦0 |
|
|
1. 本書的文字和內容
1.4 文字的連貫性
除了所使用的概念和推論要有相關性以外,哲學論述的遊戲規則還包括文字上的連貫性,也就是說,敘述或推理要環環相扣。以下所引本書的兩段話,在這方面不夠週延。為了明白的顯示這一點,我對這兩段話做了一些修改,來補足原文在敘述或推理上的間隙。修改及補充部份,以引號表示。
a. 關於知識的論述
(原文)「 … 到了這個世紀,人們歷經兩次世界大戰後,才警覺到科學的邪惡就如同它的偉大一般,任何人類的努力都抵不過大自然反撲的力量;因而愈來愈清楚的知識系統使得原來的好奇與驚訝蛻變為一種焦慮與不安。」(47 - 14至48 - 3)。
(改寫) 人們歷經兩次世界大戰後,才「發」覺科學的「破壞力就如同它帶來的方便和利益」一般「廣泛和深遠。近半世紀來,由於技術所導致的地球生態改變(例如溫室效應),可能引起毀滅性的後果,而這趨勢又無法扭轉」。更讓人們警覺到任何人類的努力,都抵不過大自然反撲的力量;「人類面對自己不能控制現代技術所可能帶來的災害」,因而「使得原來對知識」的好奇與驚訝蛻變為一種焦慮與不安。
原文在風格上可能遠勝過改寫文字的平鋪直敘,但它們看起來像摘自「綠黨」的文宣,而不像在「論述」議題。我無意評論本書的風格,我也不是說改寫後的文字就合理或合邏輯。但改寫以後,至少文字上說得通。
原文中「愈來愈清楚的知識系統」這個主詞,和「使得原來的好奇與驚訝蛻變為一種焦慮與不安」的敘述,並沒有相關性。「… 使得 … 蛻變為 …」,和(原文中的)上一段話,在概念或經驗上,並沒有「因而」所蘊涵的推理關係。科學或知識並不直接帶來災害,它們帶來的是(人類)製造「災害」的能力。大自然也不會反撲,它只在一定的規則下,發生一定的變化。如果這些變化不在我們預期之內,那是因為我們的知識或思考不夠週延。如果有人故意忽略或隱藏這些變化可能引起的後果,怪罪科學或知識並不能有效的解決問題,只是找個替罪羔羊而已。
b. 關於馬丁・路德的論述
(原文)「… 比方,馬丁路德(M. Luther)所提出的個人信仰救世說取代天主教的救世說。「這原本只是特殊歷史條件下的個案,和其他成千上萬的歷史事件一般」。那就是說,用個人理解真理的內在靈光(inner light),取代中世紀神父教士們解釋聖經壟斷性的權威。不錯,由此產生了個人主義。可是,當他的學說廣泛地受到其他人的認同,不論他們的理由是否一致,路德的新教就已經脫離了單純的歷史個別事件,…」(70 - 7到12)
(改寫) … 比方,馬丁路德(M. Luther)所提出的個人信仰救世說取代天主教的救世說。那就是說,用個人理解真理的內在靈光(inner light),取代中世紀神父教士們解釋聖經壟斷性的權威。「不錯,」由此產生了個人主義。「這原本只是特殊歷史條件下的個案,和其他成千上萬的歷史事件一般」。可是,當他的學說廣泛地受到其他人的認同,不論他們的理由是否一致,路德的新教就已經脫離了單純的歷史個別事件,…
原文的語氣並不連貫。「那就是說,…」所引出的子句,要說明的是「個人信仰救世說」,不是「這原本只是 …」這個句子。如果依改寫的方式,把用引號表示的兩句話移到:「… 個人主義」和「可是,… 」之間,同時刪掉「不錯」兩字後,整段文字就比較文從字順(15)。我對宗教史沒有研究,但大乘諸教派、耶穌會、卡爾文教派、新康德學派,和新儒家等類似活動,顯示路德的學說,並不是「個別的」或「偶然的」歷史事件。因此,以「單純的歷史個別事件」來描述路德的宗教改革,並不適合(請參考1.2-c)。
由本書其他部份的文字看,蔡教授的中文程度相當高。因此,我懷疑以上這兩段(不很通順的)文字,可能是摘譯或摘錄而來(16)。如上所述,第二段話看來是在關係代名詞的處理上有些疏忽。
c. 其他
c-1 本書另一個論理方式是以問養問,例如27 - 29頁問了六個問題而沒有提供一個答案。在以後的文字中,也並沒有做明確的交代。
c-2 我完全看不懂下面這一句。
「… 其所質疑的目的而是進一步地排除「現實」的「有效性」(?)。」(108 - 8,引號是我改用的,問號是我加的)。
我的問題是:「現實的有效性」指的是什麼?如果有「現實的有效性」這個東西,為什麼要排除它?它能被排除嗎?如果「質疑」就可能排除「現實的有效性」?它「現實」嗎?它「有效」嗎?
c-3 此外,本書常用可是、因為、總之等連接詞,但多數情況下,前後之間並無邏輯關係,如20 - 11至21 - 6,112 - 5等(Harland, 1993)。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
評《另類哲學:現代社會的後現代化》(9之6)
|
|
推薦0 |
|
|
2. 現代和後現代
本書《前言》、《附記》、及第2、3兩章的內容,論及現代性。我看不出一個整體的、具體的說法。以下是我從現實生活的觀點,對現代性和後現代主義的淺見,也是我對本書《前言》、《附記》、和第2、3兩章內容的綜合批評。把它們當做「小檔案」式的參考資料或本書的導讀,或許可以幫助讀者在本書百家爭鳴式的論述中,理出些頭緒。
2.1 現代性
我先簡單的澄清幾個相關的概念:
「現代」當形容詞用時,它指示時間,但它並沒有一個固定的起、訖年代,例如現代哲學和現代文學所指的時期不同。史學家把它抽象化成斷代的概念,通常指17世紀起,「現代國家」成形以後的歷史。「現代」當名詞用時,它表示和「現代」這個時段有關的態度、觀點、作風、和特色等。
「現代主義」(Scholes, 1992,Scott, 1990)通常指的是文學家或藝術家在主題、風格、和表達形式等方面的表現(17)。也有(少數)人(Sweetman, 1999)用它來指「現代」哲學思想(18)。
「現代化」是社會學、政治學、和經濟學中的概念。「化」是從無到有或從不是到是的過程(或反向的過程)。「現代化」指的是傳統社會向具有現代特色的社會變遷的過程。它最早和「工業化」、「機械化」、「城市化」等同義,前一陣子它和「數位化」同義,目前及最近的將來,它大概會和「虛擬化」、「網路化」同義。也有學者把現代化論述視為一種意識型態。替西方(尤其是美國)帝國主義護航的學者們,用它來幫助他們的主子在思想上擴張勢力,給第三世界人民洗腦。(例如70 - 80年代的「中華雜誌」。)
「現代性」是哲學和社會學中的概念,就本文所討論的主題而言,「現代性」指西方現代社會的主流價值。多數的學者將它綜合成三個重點:進步的信念、人本主義、和理性原則(19,20)。我們要了解「現代性」,可以從哲學(Habermas, 1987,Sarup, 1989)或社會學(Hall等,1995)的立場切入。一個有效的方法是用史學和社會學的概念,從西洋史和當時歐洲的情況下手(21)。以下簡述我所了解的「現代性」的來龍去脈:
啟蒙運動的思想家們,打著改善現況、人本主義、和理性原則這三面紅旗,挑戰君權和神權。資本主義造成的小資產階級,根據人本主義,聯合其他階層,在民族國家架構下,發展出民主政治;為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學者根據理性原則,促進科學和技術的發展。科學和技術加上原有的財富,產生了工業資本主義;人本主義和科學技術結合,提升了生活的物質條件(對當時歐洲人而言),鞏固了人們對進步的信念;社會主義在現代性思維下,開始批判資本主義,提出另類社會組織的模式及機制(Anchor, 1979,Apter, 1967)。現代社會在這些過程互動下發展成形。現代性因為有上述的功能,從戰鬥口號演變成主流價值(22)。
只要地球和人類存在,我們就會隨著自然演變。人類和其他生物的不同,在於我們演化到具有腦神經系統。它使人類能歸納,演繹出自然的大概規則,使我們能在環境的限制下,大概的預期、計劃、和選擇生活方式及未來的走向。任何價值觀都基於一定的目標、判斷標準、和社會情況。隨著這些因素的變化,人們不斷的重新評估和建立社會的價值觀。「現代性」和「後現代性」都是這個活動的一部份。
2.2 後現代主義
「後現代」和「現代」一樣,它可以指示時間,也可以表示和(後現代)這個時段有關的態度、觀點、作風、和特色等。「後現代」在20世紀30年代首先出現在文學批評的著作中。湯恩比在40年代,將它用在史學上,他認為1875以後,人類歷史進入後現代時期(Hassan, 1987)。李歐塔則以50年代是後現代降臨之時(Lyotard, 1984)。文學家或哲學家用「後現代」稱呼她們的感受,史學家用它來斷代,是人們在使用「現代」這個觀念時,一個很自然的發展。至於人們感受到什麼,或要表彰什麼樣的時代特色,則受到各人經驗和文化背景的制約。「後現代」和「後現代主義」也就成了有多重所指的概念。我建議從唸法切入,來掌握它不同層面的意義。
a. 後「現代主義」
唸成後「現代主義」,指的是在文學藝術(狹義的文化)上,和「現代主義」不同的運動或風潮(羅青,1989,王岳川,1993)。它們表現在文學藝術的主題、風格、和表達形式上。60 - 80年代,哈山(Hassan, 1987)和簡克斯(Jencks, 1991)分別在文學批評及建築學中鼓吹後「現代主義」,是它的主要發言人,也是讓這個名詞變得家喻戶曉的先鋒。由於生活習慣,意識型態、技術層面,和市場區隔(23)的演變,文學藝術史上,不斷有另領風騷的新方向、新風格產生。後「現代主義」是個標籤,20世紀50年代或更早,各種文學藝術活動,就以它的「名」繼「現代主義」(Conner, 1997)出現在不同的領域(24)。
後「現代主義」者和下一節所討論的「後現代」主義者可以很容易的分別:前者創造、讚頌當前「文化」(文學、繪畫、舞蹈、戲劇、建築、 …),後者則批判和反諷它們。
b. 「後現代」主義
唸成「後現代」主義,它是批判社會的一種立場和策略(Lyotard, 1993,Best/Kellner, 1994)。大多數法蘭克福學派成員和「後現代」主義者,都師出馬克思主義。他們的不同在於:前者(如Habermas)認為「現代性」仍是實用的價值系統,後者(如Baudhillard、Lyotard)認為它已淪為當權集團悍衛既得利益的意識型態(比較81 - 12)。「後現代」主義者認為當代社會是資本主義制度下的一場惡夢(25)。但他們無法撼動資本主義的生產模式。到了20世紀50年代,西歐知識份子對共產制度的幻想終於完全破滅(26),在鬥爭策略上需要新的出路,在意識型態上需要新的旗幟。「後現代」主義者採取了鬥倒鬥臭現代社會主流價值的策略,企圖從顛覆上層建築(78 - 11)下手,來瓦解資本主義制度。由於他們主張的目的,在戰鬥而不在面對現實,解決問題。所以這些主張多半頗具爭議性。例如去「人類中心主義」論(Foucault, 1973),知識故事論(Lyotard, 1984),語言歧義論(Derrida, 1976)等,都可從這個角度來了解。在資本主義制度這個怪獸橫行無忌的情況下,「後現代」主義者也只能無奈的使用這種顛覆策略。
由於上述的爭議性,「後現代」主義者用文字風格來掩蓋他們理論上的不足。這些策略包含:以偏概全(傅柯的精緻),混淆類似的概念(德希達的花俏),採取和實況有距離的假設(李歐塔的大話),以及他們的暗示、隱喻,推陳出新的詞彙、翻來覆去的說法等等,其實都是文字上的障眼法。一言以敝之,故弄玄虛是也。據說法國學術界粥少僧多,競爭非常激烈,是造成法國學者爭奇鬥艷、「語不驚人死不休」這種學風的原因之一。後現代大師們一個典型的的推理形式(典範?)是:
大前提:理性是解決問題的。
小前提:現在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例如問題1,問題2,問題3,…
結論1:所以,理性不存在(?)。
結論2:所以,即使理性存在,它也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c. 「後現代主義」的旁系
上述兩類是「後現代主義」的主流。從知識社會學的觀點,我們還看到其他的旁系。
c-1 響應「後現代」主義「造反有理」的口號來奪權的人。主戰場在大學,戰線隨著當代社會的多元化,呈現在各方面。如女男之爭,黑白之爭,新手老鳥之爭等。掛的羊頭是教育政策,搶的是狗肉(授課鐘點、升等機會、或雜誌篇幅等)。
c-2 搭順風車的人。有了這樣的風潮,炒作論文應付發表需求(Rose, 1988)變成小事一樁(27)。在美國,大概75%的「後現代主義」者屬於c-1或c-2一族。
c-3 被戴帽子的人。採取教條主義立場的人,在相對主義和虛無主義外,又多了一頂「後現代主義」的帽子可以奉送(28)。(後現代主義似乎正好補上共產主義消失的空缺。)
以上的簡單分析,可以說明本書中一些有所描述、但未交待所以然的「後現代主義」現象(1 - 10、6 - 3、8、15 - 8、17 - 1、和23 - 1等)。
d. 評論
如果我把「現代性」詮釋成西方現代社會的主流價值這一說法,接近一般學者的觀點,同時大家也同意價值觀是指導行為的原則,我們不妨用下面的比較表和幾個問題來切入現代性/後現代主義的爭議。
------------------------啟蒙運動大師們的主張-------後現代大師們的主張
改善現況(的可能性)-------------肯定----------------------懷疑
人本主義------------------------肯定----------------------否定
理性原則
知識的實用功能------------------肯定----------------------否定
語言的指示功能------------------肯定----------------------否定
你滿意現代社會的情況嗎?
現代性對現代社會的成形有幫助嗎?
現代性達成了它的階段性任務嗎?
後現代大師們的主張,能幫助你決定你的行為嗎?
後現代大師們的主張,能幫助我們解決當前的問題嗎?
對當前社會的未來發展,後現代大師們的主張能比現代性提供更有效的策略嗎?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
評《另類哲學:現代社會的後現代化》(9之7)
|
|
推薦0 |
|
|
3. 知識、邏輯、和哲學
本書第1、4、5三章的內容過於散漫,我也看不出書中論述前提和結論間的相關性。以下敘述我對知識、邏輯、和哲學的淺見,可視為對這三章觀點的一個綜合評論,請指教。第6、8兩章不在我的興趣範圍,我另有專文討論本書第7章涉及的倫理學,此處皆從略。
3.1 知識
知識起於解決人類所面對的生活問題,不是為了滿足人的好奇。西方文化並非始於希臘文明,在這之前,人類生活和發問(Leaky, 1981)了500萬到580萬年(此為最新推算)。我不知道泰利斯等前賢的身份,但據說柏拉圖和亞歷斯多德是有資格「游手好閒」的人。他們兩位發問也許是為了好奇,但一般「初民」的發問是為了解決生活和生存問題。知識的形式、內容、和功能分別是陳述、解釋、和解決問題。所以說「知識即能力」。人類要生活,就要解決問題(29),也就有求知的動作。康德假設知識存在,然後探究它存在的條件(Kant, 1977,13頁- 268)。「後現代」主義者則認定知識不存在,然後發明它不存在的理由(30)。知識由累積經驗而來,個人用記憶力來累積,社會則用語言文字。如果接受人類有文化這個前題,則語言文字沒有確定意思的說法很難成立。
「真」的意思有三個層次:
1) 和事實、定義,標準等相符,如真金;
2) 合規則的操作結果,如真值:
3) 能解釋所有現象或永遠成立的理論,如真理。
從宇宙學和基因學的觀點看,人類無法掌握和預期所有可能發生的現象,也就不可能解釋所有的現象或有永遠成立的理論(31)。真理的指示功能(意思)只是樹立一個目標,並沒有所指的實物或原理。因此它是否存在,本身是個判斷。不能做為其他判斷或論理的基礎(32)。
3.2 邏輯
歸納法和演繹法是陳述、解釋問題的方法,綜合判斷(Kant, 1977-b)表達使用這些方法的成果,也就是說,綜合判斷涉及生活經驗。傳統邏輯(形式邏輯、三段式邏輯)是連接綜合判斷的規則。分析判斷表達思考結果,它只涉及概念。數理邏輯是連接分析判斷的規則。人類用這些工具表達和擴充知識。邏輯原指推理規則(本文的用法),後來衍生為相當於思考模式之意或Kuhn的典範(Kuhn, 1962)。辯證邏輯、文化邏輯、或解構邏輯的邏輯指後者(33)。使用不同思考模式的人,會採取不同的方法、工具、和規則(第一個意義的邏輯)。掌握邏輯兩種意義彼此間的關係及差異,才能界定所需要的方法或那一種邏輯。把一個工具或規則用到不適用的場合,不方便或達不到目的,是可以預期的。
3.3 哲學
最後談談哲學的未來。如果我們把哲學的功能當做在知識上承先啟後。也就是孔子說的「集大成」(61 - 7),而不是黑格爾或海德格所認為的「奠基」(37 - 2),哲學沒有終結與否的困擾。如上所述,人類只要生活下去,就要解決問題,求知的工作也就不會停止。所以,哲學家也就要繼續做承先啟後的工作。繼續綜合已有的成果,分析當下面對的問題,以及建議未來探索的方向。由於20世紀的知識爆炸,未來的哲學家如果不調整她的知識基礎,的確有被「終結」的可能(如「部長」)。因此,我建議哲學系增加下列學科的概論或入門課程:
領域………必修課程…………………………….共同必修課程
本體論 --- 近代物理、量子力學、宇宙學…….基因學、統計學
認識論 --- 電腦學、近代物理、大腦神經學….基因學、統計學
……………………………………………………(進化。社會、認知)心理學
倫理學 --- (生物、進化、社會)心理學………...基因學、統計學
4. 結論
4.1 如果以上對本書內容的分析能得到多數讀者的認同,我認為從淵源沿革,概念內容,和企圖處理的問題下功夫,來研究學術思潮比較有效。望文生義或隨興聯想,通常比較無效。
4.2 本書有1/4到1/3的篇幅,放在對現代性的論述和批評上,但我沒有能從它們了解到蔡教授對現代性的觀點。這當然和我的學習能力有關。根據我的淺見(本文2.1節和第3節),要解決當下人類所面臨的問題,現代性中的人本原則是比較有效的立場,理性原則是比較有效的方法。
4.3 本書有超過2/3的篇幅,放在後現代大師們的論述和後現代主義。同樣的,我沒有能從本書文字掌握到蔡教授對它們的詮釋。根據我的淺見(本文2.2節),我認為後現代主義的理論不夠週延和務實。但我支持後現代主義者在政治、經濟、和社會領域,「造反有理」的主張。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
評《另類哲學:現代社會的後現代化》(9之8)
|
|
推薦0 |
|
|
附註:
1. 文字和內容(text),一般譯為「文本」。
2. 後結構主義之所以稱「後」,是因為它反對結構主義認為凡事都有內部、客觀結構的看法。比較80 - 2。後結構主義也就是後現代主義的另一個名稱。此外,任何一個貨真價實的後現代主義者,是打死也不會承認本書83 - 5所說的話(「資本主義是是現代社會中最耀眼的特徵,也是近代人類歷史中最輝煌的成就。」)
3. 本書4至6頁所說的,似乎在預期和答覆這篇書評。但它們和本書前言第2節所說的又不盡相容。5 - 4的說法和「文化邏輯」的立場抵觸。「整體性」請見1.3。相關性(relevance),相容性(coherence)、一貫性(consistency)
4. 本文中的「邏輯」,指推理規則。請見第3節的相關討論。
5. 11 - 2;37 - 12 (這幾句讓人懷疑蔡教授是否研究過「歸納問題」);87 -11至14;168 -1至3(這幾句讓人懷疑蔡教授從來沒有用過掌上型計算機(calculator))。
6. 所指(signified),指號(signifier)
7. 此處所述,只是康德理論的皮毛。依序綜合自:65 - A19,300 - B355、B356,111 - B103,41 - B1至43 - B3,51 - B14,113 - B105,266 - A249,75 - B47,85 - B64等。(第一、二個數字為頁數及節數。)。康德的先天說法和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論述策略相近。
8. 「扯」是stretch的意思。如Stretch the meaning.或Stretch the imagination.
9. 唯我論(solipsism)
10. 本書124 - 2到3的說法可印證此觀點。13 - 6和172 - 4等處用「有效」就適合。正確、成立(valid,validity),有效(effective),有效性(effectiveness),說得通(plausible)
11. 本文用歷史為人類活動(記錄)的簡稱。不帶任何擬人化的涵意。我接受人類活動的基本模式由兩個因素決定的看法:生存決定活動的方向。文化決定活動的目的和方法。
12. 在企業管理上,此即Murphy’s law這一經驗定律(「只要是可能發生的事,一定發生」)。此概念與因緣和合及karma相通。
13. 此處指的是以物理(或化學、生物、統計)為基礎的規則。請參考本廣場《發刊詞》中討論「物性主義」部份。
14. deconstruction是一種從分析文字及內容來批判(或詮釋)思想或文學作品的方法,譯為「解構批判」。可以簡稱為「解構」,但不要忘了它的本意。目前許多電視名嘴望文生義,把它當做「解體」、顛覆來用,如:「璩美鳳的行為在「解構」(?)社會道德。」。
15. 此段話改寫後,仍未必合理或合邏輯。如果「救世說」的相關原文是salvation,則在這裏以譯為「救贖」較適當。個人主義自馬丁。路德開始的說法,頗有爭議。「救世說」和個人主義在字面上也有些矛盾。
16. 除這兩段外,其他(可能也是)摘譯的例子如下面72 - 6,86 -2至5,117 - 6至7,191 - 7至9等。191 - 10至191 - 13可能也是摘譯而且漏掉一些連接句子。
17. Scholes的書中,現代主義指文學藝術上的運動或風潮。這兩章論述的只是現代主義的面向之一。Scott的書從女性觀點探討現代主義。
18. 此書據傳統觀點批判近代/現代哲學。
19. 本書也提到這三點:
a. 進步的信念:88頁;
b. 人本主義:73頁;
c. 理性:60頁;
只是我看不出蔡教授要傳達什麼訊息。
20. 這三點在哲學或其他學科上有其流弊:
a. 進步:烏托邦幻想,社會達爾文主義;
b. 人本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極端主體論;
c. 理性:科學主義,邏輯實證論,部份分析哲學,如艾爾(A. J. Ayer)。
21. 這幾句話包括了意識型態,知識社會學、和文化研究等觀點。無法在此申論。
22. 這裏我要對兩岸的學者丟出一個問題:「現代性」在中國文化裏即使不是主流價值,也有崇高的地位。中國為什麼沒有發展出「現代化」的制度?這個問題從文化研究的觀點和方法下手,比較能找到答案。不是以「封建」來定位中國傳統社會即可解決。
23. 20世紀中期以後,由於收入及空閒時間大幅提升,大眾的文化水平提高,休閒口味改變。文學藝術工作者有了新的主顧群,自然放下身段,迎合最大消費群體的要求。這是通俗文化大盛及文學藝術向多方面發展的原因或動力。中國文學發展史和台灣近年的文化活動,都可以用經濟學中的「可花掉收入(expandable income)」這一概念來解釋。用中國過去精緻文化代言人的說法是「飽暖思淫慾」或「附庸風雅」。
24. Conner此書的1、2兩章介紹本文所稱的「後現代」主義,3 - 7章介紹本文所稱後「現代主義」。是一本深入淺出,簡明扼要的入門書。有中譯本。我從唸法切入的想法,即得自此書的論述順序。
25. 卡夫卡的作品是根據他自己的夢境做題材寫出來的,但《城堡》和《審判》中的情節,也可看成是在描述現代社會的夢魘。
26. 許多評論者認為:匈牙利事件、布拉格之春、和1968學生運動等,都是影響部份馬克思主義者轉向到後現代主義的歷史事件。
27. Rose此書的Postmodern講的是時間而非時代特色。他的論點和Postmodern並不相關,他「用」此字的目的大概在幫助賣書。如將書名改為The American Presidency,其實更為貼切。
28. 國內、外都有學者將Richard Rorty歸類到「後現代主義者」,就是個例子。
29. 例如當今三大問題:如何產生替代能源,如何使用基因工程技術,及如何合理分配全球資源。
30. 承中央大學陳滌清教授惠賜其課堂講義,《科學大戰》,對Alan Sokal引發的科學家和後現代主義者間的「科學學」論戰,有精闢的介紹及評論。本節部份觀點由此講義引申而來,特此致謝。
31. 此論點不在本文範圍,故從略。
32. 本書第4、5兩章
33. 如果蔡教授掌握到這些基本觀念,本書103 - 113頁的說法就不至於缺乏組織、條理、及相關性。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
評《另類哲學:現代社會的後現代化》(9之9)
|
|
推薦0 |
|
|
參考書籍和文章:
– Anchor, R., 1979, The Enlightenment Tradi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 Apter, D. E., 1967, The Politics of Moderniza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 Baghramian, M. 編 1998,Modern Philosophy of Language, J. M. Dent, London。27頁
– Best, S./Kellner, D., 1994,朱元鴻等譯,《後現代理論 – 批判的質疑》,巨流圖書公司,台北
– Conner, S.1997, Postmodernist Culture: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ies of the Contemporary, Blackwell Publisher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 de Saussure, F. 1959,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Baskin, W. 譯 (書林出版有限公司,台北),67頁
– Delbruek, M., 1986, Stent, G. S. 等編,Mind From Matter?, Black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Palo Alto
– Derrida, J., 1976, Of Grammatology,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Baltimore。7 - 15/27 - 65頁
– Foucault, M., 1973, The Order of Things, Vantage Books, New York。383 - 387頁
– Foucault, M., 1984, Discipline and Punish, 收入Rabinow, P. 編,Foucault Reader,,175頁
– Gadamer, G.-H., 1994. Truth and Method, Continuum, New York,102 - 109頁
– Habermas, J. 1987, 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 The MIT Press, Cambridge
– Hall, S. 等編,1995, Modernity, Polity Press, Cambridge, UK。3 - 19頁
– Harland, R. 1993, Beyond Superstructuralism, Routledge, New York。41 - 43頁
– Hassan, I., 1987, The Postmodern Turn,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 Columbus, Ohio,85頁
– Husserl, E.,1962, Ideas, Collier Book, New York,98 - 100頁
– Jameson, F., 1993, Postmodernism: 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 Verso, New York。69 - 72頁
– Jencks, C., 1991, The Language of Post-Modern Architecture, Rizzoli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 Inc., New York
– Kant, I. 1965,Critique of the Pure Reason, St. Martin's Press, New York
– Kant, I. 1977, Prolegomena To Any Future of Metaphysics, 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Indianapolis,38 - 48頁
– Kuhn, T., 1962,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 Lauer, Q. 1967, Intersubjectivity,收入Kockelmans, J. J. 編Phenomenology, Anchor Books, Garden City, New York。167 - 182頁
– Leaky, R. E., 1981,The Making of Mankind, E. P. Dutton, New York
– Lyotard, J.-F. 1984,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A Report on Knowledg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Minneapolis, Minnesota。27 - 31 頁。中譯收入羅青編著的《什麼是後現代主義》,見註48。
– Lyotard, J.-F. 1993, The Postmodern Explained,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Minneapolis, Minnesota
– Mills, C. W., 1959,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25 - 33頁
– Ridley, M., 1999, Genome: The autobiography of a species in 23 chapters, Fourth Estate, London
– Rose, R., 1988, The Postmodern President: The White House Meets the World, Chatham House, Chatham, N. J.
– Sarup, M., 1989, An Introductory Guide to Post-structuralism and Postmodernism,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Athens, Georgia。1 - 3頁
– Scholes, R., 1992, In Search of James Joyc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Chicago。第11、12章
– Scott, B. K., ed., 1990, The Gender of Modernism,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 Indiana
– Smith, E. E., 1997, Infusing Cognitive Neuroscience into Cognitive Psychology,收入Solso, R. L. 編 Mind and Brain Science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MIT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 Sweetman, B. 編1999, The Failure of Modernism, American Maritain Association, Mishawaka, Indiana
– Williamson, T., 1994, Vagueness, Routledge, New York
– 王岳川著,1993,《後現代主義文化研究》,淑馨出版社,台北。9至12章
– 胡卜凱,2002,《發刊詞 – 我的論述架構》,刊於知識和社會廣場,4月, 2002。
– 解深密經/大乘密嚴經,1996,玄奘大師譯/不空大師譯,全佛編輯部 (全佛文化出版社,台北),24頁/30頁
– 羅青編著,1989,《什麼是後現代主義》,學生書局,台北。文學篇(翻譯I. Hassan的一篇文章),藝術篇(翻譯S. H. Madoff的一篇文章)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