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時事論壇
市長:胡卜凱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時事論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政治和社會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雜感數則
 瀏覽1,382|回應6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過去一、兩年來,我不但體力以階梯式下降,意識的集中力和對周遭事務的關切度更是大幅下滑。當有朋友問我:

 

「最近忙些什麼

 

我的標準答是

 

「在忙著等死

 

最近在另一個論壇上就朋友們的觀點表達了一些看法;還有一篇私下的討論。由於是隨興之作。也彼此有點相關性,以《雜感》形式發表於此。也算幫本論壇茍延殘喘。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4907640
 回應文章
根本不同
推薦0


腦蟲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美國新通過的法案,富人眼前的“所謂損失”都可以賺得回來;這根本不是什麽打土豪。

問題不是什麽金錢的分配,而是如何讓金錢產生流動。如果有必要由有些人身上掏出一些錢好讓體系繼續運作,那就是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4908706
兩害相權取其輕
    回應給: 麥芽糖(myata) 推薦1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麥芽糖

如果「多數暴力」和「少數暴力」(或「寡頭暴力」、「國家暴力」)沒有分別,我選擇「多數暴力」。因為,至少我是「多數」的一份子;我自己不是「少數」的一份子,我兒子大概沒有機會成為「少數」的一份子。從而,我不在乎「多數暴力」的結果,但我害怕有一天「少數暴力」會傷害到我或我的家人。

 

但是,「多數暴力」和「少數暴力」大大的有差。就我所了解,多數人並沒有共同的意識、決策機制、或執行機關。從而,「多數暴力」的力道不可能大,也難有特定對象。但「少數暴力」則正好相反。它容易形成有特定對象和有高度執行效率的措施。

 

如果「多數暴力」是「民主政治」的代名詞,則為其相反詞的「少數暴力」就是「獨裁政治」或「威權體制」的代名詞。兩害相權取其輕,這是我為什麼認為:

 

對當權派和「『小』當權派」以外的廣大民眾來說,「民主」is the only game in town.

 

的原因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4908408
一人一票: 多數暴力!
    回應給: 胡卜凱(jamesbkh) 推薦0


麥芽糖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一人一票, 其實缺失很大.

如果大陸和臺灣,  一人一票, 投票表決: 臺灣, 或是大陸, 一人出一塊錢, 給對方分配.

結果絕對是: 十三億票對兩千三百萬票, 臺灣人出錢!

這, 不是笑話!

美國這次選舉, 就是人民贊成 Obama 的政見: 百分之二的"有錢人", 負責美國的債務!

這跟共產黨的"打土豪", 有啥差別?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4907896
淺談民主、法治、和人權
推薦2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麥芽糖
胡卜凱

我沒有拜讀資中筠女士的大作。此處只對YS兄的評論表示一點意見。

 

1.     一人一票

 

一人一票」是一個原則也是到目前為止落實「主權在民」一個比較有效的機制。所謂「原則」指它不只是一種選舉「方式」它當然更不是現行唯一的一種選舉辦法

 

許多學者一直在研議一個更有效(=更能落實「主權在民」)的選舉方式。研究的方向不只是從政治學著手,也使用到數學(或然率)理論。請參考:

 

Mackenzie, D. 2000, May The Best Man Lose, Discover, Vol. 21, No. 11, November, 2000, NYC

 

2.     法治

 

厲行法治」固然是保障人權前提但「法治」有兩種:一是「依『意』理」(rule of law);一是「依『條』理」(rule by law)我將前者譯為「權」。「條」也有兩種:一是有「正當性」的「條」;一是缺乏「正當性」的「條」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這兩種「法治」和兩種「條」。

 

《史記》卷四十八《陳涉世家第十八》:

 

「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

 

失期,『』皆斬。」本身是缺乏「正當性」的「條」當局在「會天大雨,道不通。」的情況下,仍因「失期」而「斬」戍民,則是「依『條』理」。

 

厲行這種「法治」的結果是把老百姓逼上梁山,和「人權的保障可說風馬牛不相及。所謂「苛政猛於虎」大概就是指厲行這種「法治」和「條」

 

我認為「主權在民」是實行「權」的前提。如果我們把「民主」了解為「主權在民」,則「一人一票」是一個原則也是落實「民主」一個比較有效的機制。

 

順帶一提,我有幾篇解釋或宣揚「民主」的文章,不在此贅述。我對「民主」的了解,可用下面這句話概括

 

對當權派和「『小』當權派」以外的廣大民眾來說,「民主」is the only game in town.

 

此處,「『小』當權派」的「小」字,和「『小』資產階級」的「小」字同義。

 

3.     人權

 

人權」是個人造概念。因此,我們在自然界或基因組合中找不到「人權」這個東西。從而,「天賦人權」不過是胡說八道罷了。「人權」也不是靠統治者賞賜或「保障」的。在我看來,它是老百姓為了對抗「苛政猛於虎」或「被上樓」、「被自殺」之類而用生命爭取到的。

 

我也希望「習李體制」能夠厲行法治」。不過,我是個務實的人。我的「希望」不是基於他們兩位對「改革」的理念,而是基於他們既然能在中共制度下脫穎而出,至少該有了解中共目前已無法再「忽悠」老百姓的認知能力。從而,我「希望」他們及其領導團隊能實事求是的面對當前中國社會的險峻局勢。

 

-- 就「對一人一票的選舉,我就持保留態度。」評論的回應。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4907645
淺談媒體
推薦1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胡卜凱

就我所知,在一個多元社會,「政府」並不是一人、一黨、一個集團、一個階層、或一個「階級」的禁臠。即使在蔣氏父子時代,「黨內有派」是常態。「有派」就有「資源分配權」的爭奪。不論「政府」指的是什麼,它不可能在一個議題上只有一個看法。

 

我曾指出,在「資本主義」社會,各個財團的利益並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認為各社會內部媒體言論是「統一口徑」的看法,可能不合現實;這個看法也不能反映現代社會的複雜結構和隨之而來各社會內部不同群體、不同階層間的互動或鬥爭關係。

 

其次,廠商在何處登廣告的選擇,並不是一個任意或隨個人好惡所做的決定。除了有特定市場的產品外,一般企業沒有選擇特定顧客群的權利;從而,媒體為了爭取「市佔率」(這是廠商決定在何處登廣告的最大考量因素),也沒有針對特定群體發言、洗腦、或催眠的權利。這是任何一個媒體都把「客觀」、「公正」當做羊頭高高掛著的原因。在做法上,自然也要如此打扮一下。

 

如果各位有興趣閱讀不同立場的言論,不妨瀏覽一下Real Clear World

 

http://www.realclearworld.com/

 

據說這個網頁的主持人或編輯傾向保守派觀點,不過,它收集了各國「主流媒體」的社論和專欄。就我過去一、兩年左右所見,幾乎每個當紅議題如要不要支持穆巴拉克、要不要支持伊斯蘭主義、要不要介入利比亞、要不要介入埃及、要不要介入敘利亞、要不要支持以色列攻擊伊朗、要不要貸款給希臘、歐元區和歐盟應不應該解散、中國會不會進行政改、中國經濟會不會崩盤、乃至於「國防重心轉向東亞」的可行性、「海空作戰計畫」的可行性等等此網頁都呈現了正、反兩面的意見。

 

由於我不認為人類目前在世界上找到了「真理」,因此,我認為沒有一個意見的前提或基礎是「真理」,它們的前提或基礎大概都是這個或那個集團/階層/階級的「利益」,或某種思考盲點所導致的意識型態。從而,我們判斷這個或那個觀點的標準不應該是它是否跟自己的看法契合,或它是不是跟某個意識型態相通而是支撐這個觀點的「論述」是否「說得通」以及該「論述」反映現實的程度。

 

我不否認當政者和財團有影響「民意」的意圖、規劃、和運作。但這些動作和一個社會的「言論」是否「自由」並沒有等同關係;而且它們通常事倍功半。原因無他,老百姓的眼睛未必永遠是雪亮的,但他/她們遲早會以自身利益為基礎來下判斷、做選擇。後者是人類社會能夠存活至今的根本原因。

 

--「美國媒體沒有言論自由。」評論的回應。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4907643
釣運及大陸局勢
推薦1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胡卜凱

YN

 

敬覆如下:

 

1.     我非常同意你的看法。請見附文《民間保釣運動的角色》。我對「買船」一事一向不熱衷,但也覺得不宜澆他人冷水。我目前的原則是:一,價格需合市場行情;二,船身安全須有保障;三,後續維護需有規劃。

 

2.     「制度」的目的或功能是:在各社會的特定情況下,解決該社會的需求和問題。它們自然沒有一定的藍圖或世上並沒有一個「完美制度」。其次,情況、需求、和問題隨時間(社會內部的發展過程)而變,制度改變的腳步通常跟不上社會發展的速度和幅度,這是社會或制度「弊病」產生的第一個原因。最後,社會問題的來源在於:人群生活需要資源,而資源或者實際上不敷分配,或者人們感覺上(資源)不敷分配(「財不怕多」症候群),於是各社會內部和社會與社會之間有「資源分配權」爭奪戰(這是我的pet theory)。得不到資源或認為自己得到資源不夠(= 不公平)的人,就會以種種名義、「價值」、或「原則」做為(其實是)「搶骨頭」行為的大旗或戰鬥口號。這是社會或制度產生「弊病」的第二個原因。從我的觀點來看,只有當一個社會達到「恐怖平衡」,也就是說,沒有一個人、一個組織、一個階層、或一個群體能為所欲為的時候,或沒有人、黨、階級之類能壟斷或獨佔「資源分配權」的時候,(社會)「弊病」才能降到可被大多數人接受的程度。

 

3.     我想這是心理學上的問題,過去(1960年代)有學者做過類似的研究。我沒有能力做全面分析,承兄下問,我試著做個粗淺的分析。

 

人都需要一個「存活下去的理由」。當一個人找不出一個這樣的理由,或找到的理由自己覺得缺乏「正當性」的時候,他/她往往尋求一個替代品如娛樂、嗜好、工作、信仰、理念、和「認同」等等。但是,由於膚色、語言、文化種種因素,第一代到第三代的中國移民,一般來說,難以融入歐美的外國社會,有些人則因為一些不愉快的個人經驗,困難度更高。從而,和我們有相似背景的一群人不容易建立對居住地(非華人)社會的「認同」。這是何以第一代的美籍華人普遍認同大中國或台灣的原因之一。

 

此外,在1960年以前出生在台灣的中國人,大概都在「毋忘在莒。」、「風雨如晦,雞鳴不已。」、「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等觀念的薰陶下成長。寄居異國而又不能從這些觀念「斷奶」的人,至少潛意識中,多少有點「慚愧感」。在「補償作用」的機制下,我想這是你所指出一些「紙上愛國主義者」或「口頭愛國主義者」的心理因素。

 

4.     關於劉曉波事件或「中國政治往何處去?」的議題,以上第二點的陳述已指出,我認為:人民取得權力是減少(社會)「弊病」的唯一方式。所以我同意你對該事件的看法。

 

5.     文學的功能和價值也是大問題。我沒有讀過莫言的作品,無法妄論其諾貝爾獎。但站在一介平民的立場,我當然傾向反映現實的文學風格。

 

區區淺見,謹供參考,請多指點。

 

新年快樂

 

卜凱

 

民間保釣運動的角色

https://city.udn.com/2976/4886098?tpno=0&raid=4886816&cate_no=77044#rep4886816

 

-- 在《強力保釣及漢疆計劃》一欄下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4907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