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台大博士生嚴明)馬英九欽點江宜樺參選臺北市市長的意圖在國民黨內引起強烈反彈,媒體在競逐這一消息的同時也不忘關心民進黨的對應人選,除了中執委洪智坤提出應該由中生代全面接班外,今年大選差點獲勝的蔡英文更是最大熱門人選。但是,與之前一樣,蔡英文仍然無法給出確切答覆,甚至提出「党要成長,必須要持續不斷有新的選項出現」。對比她說2016要讓自己持續成為選項的言論相比,對2014希望能夠撇清的意味十分明顯。
但是,一心想要再戰2016的蔡英文必須面對勝選的結構性障礙。雖然2012選舉她只輸馬80萬票,並且在選後分析中還找到南部投票率不足、兩岸恐嚇牌發酵等原因,認為如果選舉戰術運用得當的話小英或許可以笑到最後。
可是,認真分析此次選舉得票結構可以發現,這是一場真正回歸選民政治結構的選舉,而蔡英文的選舉策略其實已經得到了很好的發揮,而選戰中出現失誤也可以被對手的失誤所抵消,戰術性的原因並不能夠成為蔡英文敗選的根本理由。
實際上,蔡英文和民進黨自身的原因才是導致其最終敗選的真正原因。在兩岸關係大幅度改善、臺灣民眾也從中獲利的背景下,無法在兩岸議題上提出真正有說服力的主張讓選民有所疑慮,而重要的是,蔡英文本人實際上也沒有太多的行政歷練和執政經驗,更讓人無法相信她有足夠的能力處理內政和兩岸問題。
雖然蔡英文當過四年陸委會主委並擔任過行政院副院長以及不分區立委,但這些都是政治任命,且在政黨輪替之時民進黨需要大幅度替換舊有官員,對過去政權有不同觀點的人都很容易被重用,蔡英文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也就是說,蔡英文過去的行政經歷根本無法證明自己比其他人更加優秀,她更沒有經歷過激烈的黨內競爭和選舉競爭,擔任黨主席之後雖然取得了很大成績,卻也與其無派系特色、黨內士氣低迷等條件的幫助分不開,而她本人直接參加的選舉包括新北市市長選舉和總統大選也皆都以失敗告知。
這也導致其從來沒有過地方執政這種完全負責的經驗,讓人不得不對其執掌全臺灣政局的能力有所懷疑。
縱觀從李登輝開始到馬英九連續三任民選總統的行政經歷還可以發現,他們都有擔任臺北市市長的資歷,即便是競選失敗的連戰、宋楚瑜等人也都有臺灣省主席(省長)的資歷,這也充分說明地方執政經驗和人脈經營對候選人的養成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而蔡英文在這方面毫無經驗可言。
反觀她的主要競爭對手蘇貞昌,不僅擔任過屏東縣長,而且還出任過臺北縣長兩個任期,再加上擔任過行政院長你,可謂資歷完整,實力雄厚,根本不是依靠選民認同、感動等提高聲勢的蔡英文所能比擬。
從這個角度看,蔡英文要想真正成為有競爭力的候選人,就必須抓住2014的選舉機會為自己增加地方執政的經驗,甚至應該完整的當完一任等待2020再來參選。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蔡英文需要較長的時間來經營地方,創造政績來接受選民的檢驗進而贏得選民的信任。
蔡英文出身富裕家庭,又是英國畢業的博士,加上出身背景是多元族群,可謂最為符合臺北人的喜好,加上2012大選所創造的極高人氣,如果蔡能夠下定決心出來參選,或許有可能幫助民進黨拿下這座藍營大本營的城市。而此次國民黨內因為候選人之爭所可能導致的分裂,也為蔡勝選創造了有利條件,要知道,阿扁能夠獲勝正是因為藍營的分裂。蔡英文實在應該抓住這個機會。
一個最客觀的網站 http://www.herald-toda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