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前大陸全國台聯常務副會長石四皓)林毅夫先生和太太陳雲英女士是我相識多年和敬重的臺灣鄉親。他在經濟領域的研究成就,獨到的分析和政策建言,成為大陸制訂經濟改革發展政策的重要智囊。他在國際上也享有很高的地位。2005年獲選發展中世界科學院院士。2008年出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師兼主管發展經濟學的資深副行長。他沒有任何政黨的政治背景,只是為專業獻身的知識份子。
1996年,林毅夫的母親在台去世。因臺灣當局的阻撓而未能回鄉憑弔祭奠,造成終生遺憾。
2002年5月,林毅夫的父親在宜蘭去世。林毅夫向臺灣當局提出赴台祭父的申請,得到臺灣社會的普遍同情,但是,卻招致臺灣總統府和國防部高層對林毅20年前的「叛國」、「投共」的無情抨擊。
在社會輿論壓力下,臺灣當局表示「基於人道精神考慮」,同意了林毅夫返台奔喪的申請,至於林毅夫案是否超過追訴期屬於法律適用問題,其結果不代表政府對該項叛逃行為的評價有所改變。所謂人道精神考慮是完全沒有人身安全保證的。我和幾位臺灣鄉親去他家表示慰問時,深感到他回台祭父之心切。為免遭不測,
我向他舉了兩個臺灣鄉親的實例,他們都是我的老朋友,都曾是臺灣的軍人。一位是六五海戰落海被大陸海軍救起後在大陸定居,家人諮詢臺灣有關方面,表示其離開臺灣已30多年,回鄉探親沒有問題,順利地辦理了他的赴台探親的手續。但是,其剛進家門就被約談,一天全無音信,經家人求助了一位立法委員出面交涉,有關方面才不得不放人。他對臺灣當局的行為表示強烈的憤慨,只一周就回了大陸。
另一位是1970年因不滿上級軍官的欺淩,駕艇投奔大陸。家人申辦他的赴台探親時同樣被告知超過25年追訴期,沒有問題的,順利辦了返台探親手續。孰知才落地,就被以“投共叛逃”的罪名拘捕,後判刑關押一年多才獲保釋。因此,我認為林毅夫先生返台應視前車之鑒。
林毅夫無法回鄉見老父親的最後一面盡孝。為表達對父親的思念,6月2日林毅夫在北大經濟研究中心舉辦了追悼會,我和多位臺灣鄉親前去憑弔和慰問。林毅夫寫的《祭父文》中寫道「子欲養而親不在」、「阿母病危,未能侍奉左右」、「阿爸抱病臥床,仍無返鄉之途」、「終天惟有思親淚,寸草恨無報春暉。」其文如人,其情之深,催人淚下。後來,不得不由太太陳雲英代夫返鄉祭奠。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為主題的當下,馬政府對大陸的敵對立場卻未鬆動。
前不久,林毅夫先生表示了回鄉祭祖掃墓的願望,引起臺灣社會的許多同情,得到家鄉宜蘭縣鄉親的熱情呼應。但是,臺灣當局的有關方面的態度卻令人失望。軍事發言人公開表示,林毅夫若返台,依舊按照2002年內政部、國防部、陸委會對林毅夫申請返台奔喪,「人道考慮同意入境、法律責任依法處理、叛逃行為嚴予譴責」等三點立場處理。
同時強調,林毅夫是「繼續犯」,依照台軍方現行政策,如返台,將以現行犯處置,面臨臺灣地區陸海空軍刑法」調查與審判。馬英九辦公室表示,林毅夫目前仍由台軍高等軍事法院檢察署通緝中,若返台到案,將由軍法機關依法律辦理,沒有模糊空間,也沒有任何例外。
陸委會則表示,對在大陸長居人士返鄉探親不反對,但林毅夫是服役期間出走,追訴期還沒結束,防務部門有特別考慮並相當堅持,陸委會要尊重防務部門。從臺灣當局就林毅夫回鄉祭祖掃墓探親所表示的立場和態度來看,不知尚在任期的世界銀行副行長,繼續在犯什麼罪行,返台探親掃墓又屬於何種現行罪。臺灣當局卻並未作交代。
國共內戰二十多年,雙方死傷無數。國民黨敗退臺灣後,雙方又各有臺灣五○年代白色恐怖和戒嚴時期和大陸開展鎮壓反革命等政治運動對異己人士大批的「管、關、殺」。互指對方為匪。歷史上國共交惡極深。但是,事過境遷,一切向前看,同根相煎的歷史仇恨縱將消逝。
2005年4月,連戰訪問大陸的「破冰之旅」,胡連會實現了國共兩黨「相見一笑泯恩仇」60年來第一次和解握手。雙方表示要「促進終止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定。建構兩岸和平穩定發展的架構,包括建立軍事互信機制,避免兩岸軍事衝突。」
2008年,國民黨上臺,兩岸關係走上和平發展軌道,經濟合作、文化交流取得豐碩成果,馬政府的大陸政策得到臺灣多數民眾的贊同。當前,兩岸關係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面臨著繼往開來的新形勢。結束敵對狀態,建立軍事互信機制,達成和平協議是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
但是,眼下從臺灣當局處理林毅夫事件的言論和立場來看,台當局在「不統、不獨、不武」順應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主題的同時,其對大陸的敵對立場並無鬆動。在新形勢下兩岸如何走出敵對意識的囹圄,馬政府應該有新的思維。作為一個開端,不妨將兩岸將處理林毅夫返鄉一類的問題列入兩會的討論議題,讓人們感受一些善意。
一個最客觀的網站 http://www.herald-toda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