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關行男特稿)台灣的總統大選已到了最後白熱化的階段,在第一次配合電視播出的總統候選人辯論之前,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為柿子風波道了歉,國民黨也政策轉彎,讓老農津貼加碼案仍照一千元過關。兩大黨都是在清理戰場,趕快擺脫爭議,進行下一回合對決。
蔡英文為柿子風波道歉,是言不及義,因為柿子價格就是弄錯了,為了打擊對手,不惜捏造資料,這是非常不誠實的作為。蔡英文宣稱的兩元柿子,根本就不是賣給人吃的,品相差的產品,價格破盤,那是市場規律,與那個黨執政毫無關係,民進黨這次的搞法就是栽贓,對於都市中產階級而言,對民進黨的信任更加下滑,如果農民還認為民進黨可信賴,那只有省籍與南北地域差別因素可以解釋了。
馬英九政府老農津貼政策大轉彎,顯示馬英九也不是事事堅持原則,遇到選舉利益,仍然妥協。老農津貼在台灣是一個立法惡例,完全沒有排富,只針對身分別發現金,這種不具有國民年金性質的現金發放,是選舉綁票的勒贖款,連馬英九也不得不配合
第一回合的電視辯論結束,朝野陣營當然是各說各話,自稱是贏家。電視台促銷,搞電話民調,宣稱某某某領先,這種毫無科學依據,或是在統計上根本無法成立的電話民調,根本不據任何代表意義,選民若當真,那真是無知可以形容。
學生辯論活動才有評審的裁判勝負,可是候選人的辯論,卻不是這麼回事情,勝敗之間,其實不過是支持者對於特定候選人的自我情感的投射,也並非真的顯示,大選的勝敗,就一定取決於辯論的成敗。事實上,也無所謂辯論的成敗問題,只有引起社會觀感的問題罷了。
大凡能夠參選總統,口才與論述總不至於太差,所以在辯論場上,其實是無分軒輊的,因為各有各自的訴求,有各自針對對方的質疑,再短短兩小時內,可以由他們彼此的的言詞交鋒,就可以評斷他們的執政能力嗎?顯然不是這樣的,若將辯論口才與治國畫等號,那就真是台灣民主落後的又一個證明瞭。
馬英九、蔡英文、宋楚瑜在辯論後的民調結果,真正反映的仍是支持者心中情感的投射。辯論活動,是無法對辯論內容進行評斷的,只能就辯論技術與邏輯,進行評斷,由此觀之,候選人的辯論何來成敗之說,因為候選人是要用其主張爭取選民支持,不是花俏的言詞辯論技巧。選舉,是選治國人才,不是辯論冠軍。在台灣相對落後的民主水準,如果選民能夠跳脫激情,理性看到他們的主張,才會選出真正理想的候選人。
一個最優質客觀的網站 http://www.herald-toda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