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前言
「自由」一詞在英文中有兩個字:liberty和freedom. 兩者並沒有根本的差別;它們都是指政治、經濟、和社會層面的「行動自由」。另一個和「自由」一詞相關的概念,則是「自由意志」或英文的free will。傳統上它是一個哲學或倫理學的概念;當然它也有現實面向。如果欄主在開欄文中做了這個區分,我相信阿斌網友的質疑可能不會發生,或會用一種「欄主-friendly」的方式表達他的觀點。既然欄主在留言7中做了釐清,此處我就主要談談「自主性」和「責任」。以下先談談幾個次要議題。
a. 阿斌網友的質疑不是沒有所本或在無的放矢;欄主一開始說:
「當代的人受到近代西方人本主義思潮的洗禮,也開始講人的主體性,這成為當代人行動正當性的基礎。」
這段話在我看來就很適用於或相當接近「行動自由」的概念,它和「自由意志」不怎麼相關。「行動自由」當然需要和「責任」與「權利」一起討論。此外,「自由意志」的概念在倫理學,尤其在康德的「義務論倫理學」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在這個脈絡中,「自由意志」和「責任」也難以分開,但前者和「權利」則不相關。
b. 弗洛伊德在19 – 20世紀是很有先見的學者,對心理學的發展以及人們對「自己」的了解貢獻很大。他的理論現在有一部分能用大腦神經學的話語來解釋,大部分則被後者取代。20世紀晚期以後,他所創造來支撐其觀點的許多概念,在主流理論中已不再被接受或使用。人「意識」的「三分說」就是其中之一。
c. 我建議欄主不要只用或老是用「主體性」、「近代西方」、和「人本主義」這三者所建立的「論述架構」來討論欄主有興趣的議題。「自主性」(或「主體性」)、「自由意志」、和「人本主義」都是古已有之和「文化-free」或全球性的概念。並非「近代西方」文化的產物。我不熟悉埃及和印度文化,但就我淺薄的了解,古希臘、古羅馬、古印度、和古代中國都有「自主性」、「自由意志」、和「人本主義」這三個概念以及相關論述和應用。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概念的內涵自然也跟著增長和精緻化。但不是所有的觀點都能套上「近代西方」的「主體性」和「近代西方」的「人本主義」這兩件新衣;或用這兩把尺來度量時下流行的議題。
d. 「『近代』西方」一詞的「所指」不是很清楚:它指十四世紀(文藝復興)以後?十六世紀(宗教改革)以後?十八世紀(啟蒙運動)以後?還是十九世紀(帝國主義)以後?人類有記錄的歷史也不過兩千多年,「一『近』七百年。」豈不是和中國俗話說的「一表三千里。」異曲同工?
1. 自主性和行動自由的關係
「行動自由」是一個我所說的「人造概念」。先人創造這個概念做為我們追求幸福(此處 = 舒適生活)的戰鬥口號。因此,它和我們有沒有「自主性」不相關。或者說,一個人只需要認定它是人「存在」的條件,她/他就可以堅持和追求「行動自由」。「行動自由」基本上是一個實踐議題而不是一個思辯性議題。「舒適」在此是一個一般性、由各人自行界定其具體「所指」的概念。
不過,在政治學中,「自由」(包括「行動自由」和「言論自由」)是一個術語。「術語」在此指具有特定「所指」的概念或詞彙。「行動自由」不是指「為所欲為」;「言論自由」不是指胡說八道或隨意誹謗。「消極自由」或(負面定義的)「自由」指的是:在法律規範的條件下,一個人行動和言論不受干預的程度以及範圍;在政治哲學中,「積極自由」或(正面定義的)「自由」指的是:一個人在社會中追求自己目標時所具有的能力或資源。
2. 自主性和自由意志論的關係
在邏輯上,我同意欄主認為:「『自由意志』基於人的『自主性』。」這個觀點。另一方面,我認為,接受「人有『自主性』。」觀點者,邏輯上就不能不接受某種版本的「自由意志論」。欄主對人有無「主體性」(他的用詞)刻意著墨,並高度予以質疑,則邏輯上他可能需要放棄「自由意志論」。如果我的解讀合於欄主的意旨,這似乎是開欄文試圖申論,但又沒有或不願意明確表達的立場。
我舉一個反面的例子來說明:肯定「自由意志」者,必須「預設」人具有某種程度的「自主性」。
基督教神學理論的基本假設是:「上帝」全知、全能、和全在。從而,基督教神學家們的主流「史觀」是「命定式史觀」或「目的論史觀」。但是,傳教士們也同時使用到「罪」、「罰」、「責任」、「選擇」(「信」或「不信」)、和「最後審判」這些概念。因此,基督教神學家們的任務包括賦予被「上帝」創造的「人」某種程度的「自主性」。否則,在全知、全能、和全在的「上帝」這個前提下,上述傳教士用到的概念並無意義。
於是,基督教神學家的第一個工作是論證「上帝」的存在;她/他們的第二個工作則是調和「上帝」的全知、全能、以及全在和人類「自主性」之間的衝突。「自由意志」在這個情形下成為基督教神學理論中一個關鍵概念或「過門」。或者說,基督教神學家借肯定「自由意志」來間接承認「人有『自主性』。」
我既然接受接受「人有『自主性』。」,我也就接受某種程度的「自由意志論」。但同時接受「自主性」和「社會建構論」時,區區、在下、小弟、老夫、我,也必須拿出一套論述來調和「自主性」和「社會建構論」兩者之間的衝突。
3. 人的自主性
從最基本的觀念或定義看,人是動物的一份子,自然有「動作」或「行動」的能力。至於這些「行動」是「被動」或「主動」,大概要依各人的立場或基本假設而定。
我接受當代演化論、基因學、和大腦神經學的主流理論。因此,我同意人許多「行動」或「行為」的類型、模式、範圍、和表現力道等等,受到基因組合、身體結構、大腦結構、大腦神經網路連接、和內臟及大腦所分泌/產生化學物質等等的「制約」。而大腦神經網路連接是個人經驗或「社會建構」的函數。在這些現實情況下,人到底有多少「自主性」,甚至於「自主性」是否存在,都是值得探討的議題。
關於其他生物(如猩猩)「自主性」的研究文獻相當多,我孤陋寡聞,沒有能力討論。我只表示一點關於人「自主性」的淺見。我認為:人在一定範圍和程度內,有「自主」的能力和性向。
人和其他生物最大的不同,在於人有記憶細胞。從而,人有根據經驗來做「比較」、「判斷」、和「選擇」的能力。比較、判斷、和選擇的依據則是個人生活的「舒適」。最基本的「舒適」可以看成是種種物理和/或化學因素或向量間的直接平衡。所有生物依賴這個「平衡」狀態存活。凍死、熱死、枯死、淹死、餓死、或渴死都可以看成是失去「平衡」的結果。隨著人類經驗的累積,我們逐漸得到高層次的「舒適」概念。高層次的「舒適」可以看成是種種物理和/或化學因素或向量間的間接平衡。我再強調一次,「舒適」在此是一個由個人自行界定的概念。
「比較」、「判斷」、和「選擇」是一個「個體性」的概念。我信不信教,喜不喜歡吃臭豆腐等等,的確受到我家庭背景的制約;但另一方面,前者也受到我個人學習所累積種種「信念」的影響,後者受到我個人味覺、嗅覺、和身體內部化學成份(是否對臭豆腐過敏)等的影響。我們只需要回顧自己過去幾十年或十幾年的生活,就了解我們在想法、偏好、以及行為上,目前和過去幾十年或十幾年有所改變。因此,人的行為並不完全受生物機能和(早期)社會建構兩者的「制約」。這個基於「個體性」的「比較」、「判斷」、和「選擇」過程及行為,以及從而產生的「改變」,是我詮釋和定義「自主性」的基礎。
「自主性」的另一個面向則是「差異性」。隨著經驗的增加,我們的大腦神經網路連接日趨複雜。這個過程的結果在個人層次稱為「差異性」;在社會層次稱為「多元化」。簡單的說,由於大腦神經網路連接的複雜度,我們每個人的行為模式和追求目標都是「多重選項」的「集合」。這個集合不是無限多,但也不是空集合或只有一個元素。當每個人面臨一個情境時,他/她需要就一個多元素集合做「比較」、「判斷」、和「選擇」;統計上這個結果就是「差異」或「多元」。因此,凡是在人群中有「差異」現象,它就蘊含其中至少某一個人「可能」做了某些基於個體性的「選擇」;對我來說,它也就可能蘊含此人表現了她/他的「自主性」。
從「比較」、「判斷」、和「選擇」的過程衍生出「修正」或「改變」行為。「比較」、「判斷」、「選擇」、「修正」、和「改變」都是經過「意識活動」,或俗話說的「用用大腦」,才可能產生的動作。「意識活動」是我詮釋「自主性」的第三個面向。
以上是我對「自主性」的了解;也是我肯定人有「自主性」的理由或論述。
我做個補充說明:生物之所以為生物和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這個或那個生物具有這個或那個生物的性質;以及張三、李四、王五等等具有人的性質。「本能」是人或生物性質的一部分。因此,人受本能驅動的行為,如求食、求歡、做愛等等,不應該因為它們是「基於本能」而視為「非自主」的活動。這當然是一個「定義」或哲學議題;但一個人需要拿出一套說得通的「論述」來支撐:「受本能驅動的行為不是『自主性』活動。」這個命題。
4. 自主性和責任
「責任」和「權利」是「社會性」的概念。先人創造它們的目的是維繫社會的穩定運作。因此,它們和人是否有自主性無關。羅馬人有句話:(對法律)無知不是免於被法律處分的藉口。同理,即使我們沒有哲學上的「自主性」,它不是免於我們對自己行為負責任的藉口。如果有人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為了保障其他(多數)人的權利,他/她將被隔離。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和現實。
我們必須了解:人不能脫離社會或其他人而存活。因此,遵守社會規範是一個人在社會中活動的條件。任何人觸犯了法律或社會規範,他/她必須面對法律的制裁以及接受輿論的譴責。任何一個有公民意識的人,也應該譴責這類行為以共同維繫社會規範。
政府提供資源讓人民受教育的功能或目的之一,就是使多數人都了解社會規範的內容,以及每個人有遵循此規範的義務。「社會規範」和「自主性」以及「自由意志」並沒有充分/必要條件的關係或屬於不同範疇的議題。
欄主拿陳水扁做例子來討論「自主性」和「自由意志」,又牽扯到什麼「認同」議題;後者在我看來是類似「化妝」的言談行為;我不能不合理懷疑:
他的書都讀到那兒去了。
原載:《主體的「自由」?》-- 留言12;回應開欄文。
欄主:慕陶
http://tb.chinatimes.com/forum1.asp?ArticleID=1535643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