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針對馬英九「民間」好友趙少康發表一篇名為「拜託大陸省長不要再來了」的文章,引發大陸讀者相當不以為然,來自杭州的一篇讀者投書回應表示,大陸想與南臺灣民眾博感情,幹馬英九選情何事,趙少康把大陸省長紛紛赴台這一小事,帶著強烈的反共情緒來對待,顯得過於迂腐與狹隘。
文章指出,臺灣政治色彩之「藍」所以為「藍」,其實有幾個必要條件:1、政治上反台獨(希冀統一則未必);2、經濟上贊成兩岸融合;、3文化上崇尚傳統中國;4、意識形態上反共。前三點基本無疑義,但其中第四點,卻往往為大陸專家和民眾所忽視。
藍色國民黨的反共情結冰凍三尺,是少見而頑固的冷戰後遺症(統戰云云,就是典型冷戰遺毒),有其歷史傳承和現實無奈,只是在民進黨八年執政期間,反綠的政治鬥爭成為當務之急和主要矛盾,似乎把反共暫時隱藏了,一待2008年藍軍重新執政,要和紅色共產黨直接打交道,這其中的磕磕碰碰一多,自然就把反共情緒再度泛起了,簡直是無從避免!
反共的孿生兄弟就是「不敢說統一」,使國民黨對統一二字曖昧扭捏,甚至諱莫如深,雖然口口聲聲仍尊奉三民主義,但民族主義是連在口頭掛一下都會提心吊膽了。
黨派如此,個人亦然,泛藍陣營自共主馬英九以下,鮮少還有一位政治人物可以光明正大的表明統一志向或是談論統一問題,無一不是噤若寒蟬,趙少康亦如是。趙少康先生是正統的藍軍人物,作為馬英九的好朋友,常常為其誠懇建言獻策,2010年更被延攬為國民黨「政情與選舉研究中心」特別顧問。
趙少康的轉變,除了政治人物的「順流」人格外,出生於國民黨政治環境,潛意識中無法剔除非理性的反共因數,當然無可厚非,只是單就大陸省長赴台這一小事來看,趙的言論和觀念立意局限、思想狹隘,顯得過迂了。
首先,大陸省長頻赴台,乃有「閘門效應」,只因過去隔絕太久,一旦放開,能量彙聚之巨,短期出現井噴,事屬正常,全部怪罪省長們好大喜功,充富擺闊,心態有失公正。
其次,省長們喜歡去臺灣南部,跨越濁水溪,這不是族群和諧、兩岸融合的正道嗎?08年張銘清事件後,大陸抵制南臺灣縣市時,臺灣不都在呼籲大陸摒棄私怨、大度能容嗎?如今大陸從善如流,怎麼反到成了罪過?
第三,趙少康認為省長們頻去南臺灣,大張旗鼓、大肆宣傳的來台採購,收到的不僅是反效果,還重重的傷害了馬英九,姑且不論效果究竟正反(一來有待時間驗證,二來交流循序漸進才是正常,怎麼可能一蹴而就),本來省長們的目的也只在加強同南臺灣民眾的感情交流,是否傷害馬英九,又何需在意?
趙少康完全站在國民黨選舉的立場來考慮,但儘快跨越濁水溪才是大陸的心頭大事,和南臺灣群眾博感情的事情,大陸不親自來做,難道還能請你國民黨代勞嗎?事實上你不獨不統的馬英九牌國民黨和「四不一沒有」的民進黨又有什麼不同?國民兩党都只看到臺灣島的天下,兩岸統一的天下只有大陸來親力親為了。
最後,趙少康提到「大陸團每次大聲說要買多少億的東西,最後到底真買了多少?八八水災大陸說要捐臺灣1千間組合屋及50億賑災,到今天進來了多少錢?能不能公佈一下帳目給大家看看」,這話顯得幼稚並帶著強烈的反共情緒。
退一萬步說,縱然大陸或許真有開空頭支票的現象,那也該認真檢討調查,究竟是哪一方出了障礙(我們不能忘記陳游標臺灣慈善行引發爭議時,臺灣出現的某些尊嚴論以及何不食肉糜的聲音),若以此否定兩岸交流的熱情和大勢,因噎廢食,則有些失卻一個政論家應有的客觀理智和冷靜沉穩。
一個最優質客觀的網站 http://www.herald-toda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