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時事論壇
市長:胡卜凱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時事論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政治和社會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尋找兩岸的交集 談水木清華兩校一家
 瀏覽298|回應0推薦0

今日導報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作者:大陸台灣問題專家樂美真)台灣大選又要登場,政治人物頻頻出鏡,吸引了人們的眼球。兩岸關係也成了台面互相攻防的話題之一,似乎透出了人們對和平發展局面是否能延續的擔心。但筆者並不這樣認為,兩岸民間各項交流其深度和廣度的發展,已勢不可擋。這使我想起前不久兩岸清華大學同賀百年華誕,在教育領域裏的合作發展早已靜水深流,優勢互補,互相融合。只是媒體的新聞取向並沒有把他作為其關注的焦點而已。

有意義的是,一百年前清華建立的時候,正值辛亥革命前夕。由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建立的留美預備學校,從清華學堂、清華學校、設立大學部,逐步發展成開辦研究院的大學,在經過抗日戰爭的西南聯大後,遷回原址複校。清華大學「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激勵和培養了一代代清華仁人志士在探索救國道路、傳播先進思想、爭取民族獨立解放和國家建設事業中,成為中華民族的楷模和精英。1949年後,校長梅貽琦等人隨國民政府前往臺灣,後在新竹主持「在台復校」,沿用原校名。

20 世紀80年代開始,兩岸清華憑著歷史的淵源,就開始了來往,20多年來,交流日漸頻繁。台灣清大學生很早就前往北京清華交流,後校長互訪,交換學生,舉辦論壇,暑期教授研究,校友企業家互動,合作愈來愈頻繁。在兩校同慶百年之際,為整合兩岸學術研究資源,兩校各編預算,建立「兩岸清華聯合實驗室」,並爭取兩校能聯合培養雙碩士學位的實質合作。

台灣清大還在對外募款,爭取提供全額獎學金,吸引大陸優秀學生到該校就讀。兩岸清華同根同源,其校歌、校訓、校徽相同,辦學理念、育人精神、校風文化息息相通,梅貽琦在兩岸清華都先後擔任過校長。兩岸清華競合互補,正所謂一筆寫不出兩個清華,使我們看到一家人的攜手聚合使清華成為世界一流名校的希望。

除校際交流合作外,大陸清華還與臺灣企業家有直接的聯繫。北京清華大學在管理學院設有台灣研究所,在台商聚集的江蘇昆山與臺灣學者開展經濟規劃研究。我也經常受邀參加他們舉辦的臺灣學者的演講報告活動。據瞭解,清大台灣研究所每年都要去台灣拜訪工研院、台灣企業家和學術界,總結台灣企業的成功經驗,為大陸提供兩岸經濟合作的意見和建議。應台商的要求,他們舉辦了各種台資企業高級管理人員的研修班。從此看出,大陸清華也與台灣經濟界有緊密的聯繫。

「百年風雨路,水木湛清華」。兩岸清華攜手,不僅說明在教育界有兩岸廣泛合作的空間,在其他領域都以人們難以估量的交流合作形式在進行著。有交流就有交集,有交集就能產生共識。海峽兩岸民間的交融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的情感、時代的潮流、各領域自身的需要,它自有其內在的動力,不是台灣選舉人的口號能隨便改變的,更不是什麼模棱兩可的政策主張可以使其倒退的。

兩岸清華與辛亥同壽,攜手同唱校歌使我們難忘:西山蒼蒼,東海茫茫,吾校莊嚴,巍然中央,東西文化,薈萃一堂,大同爰躋,祖國以光......

陸生赴台學習就要實現了,願兩岸的青年學子互相瞭解,如兩岸清華一樣互相學習互補,共同成為未來的棟樑。

 

 

一個最客觀的網站  http://www.herald-today.com/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462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