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時事論壇
市長:胡卜凱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時事論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知識和議題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淺談相對觀和社會建構論
 瀏覽5,010|回應18推薦1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胡卜凱

淺談相對觀

0. 前言

0.1 緣起

兩年多前在【中時電子報】>>【新聞對談】的某一個議題討論中,我提到「相對主義」和「社會建構論」是我接受許多基本假設中的兩個。老嫗網友問到兩者間的關係,我當時沒有具體回覆的能力。但是我一直沒有忘記她這個值得想清楚、說明白的問題。

要分析或考察相對主義和社會建構論兩者間的關係,自然要先了解它們個別的主張,以及了解形成這兩個主張的思路。以下沿著這個邏輯試著做個初步的回答。由於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我需要分兩個單元來處理。這篇文章討論相對主義。下一篇文章主要討論社會建構論;最後簡單分析兩者的關係。它們都是讀書筆記的形式,誤解和獨門詮釋在所難免;歡迎賜教。

我為了保持文章外觀的一致性,在正文中除了引用出處外,我盡量不使用外文。如果有網友對相關或對應的外文字、詞有興趣,請參考我所引用的文章和書籍或利用網路搜尋。以下術語和引號內的中文是我的翻譯。它們和一般通用譯名及了解偶有不同;譯文中所使用的標點符號亦未必為原文所有。如有任何欠妥或錯誤之處,敬請指正。

我除了接受相對觀和社會建構論以外,另外兩個相關的、我所接受的基本假設是「唯物論」和「當代經驗論」。我的論述遵守傳統邏輯規則和論述規範。

0.2 字根-ism的中譯

我們都熟知孫中山先生給「主義」一詞的定義。在政治或社會運動領域,中山先生的:

「主義是一種思想、信仰、和力量。」

這個觀點相當貼切。但在知識領域中,我認為把「ism」這個「語根」譯為「主義」,則不免和上述「主義」一詞的詮釋格格不入。在大多數脈絡下,用
「論」、「觀」、「學派」、「學說」、或「理論」表達比較適當。由於「相對論」幾乎成了愛因斯坦的專利,我將使用「相對觀」來代替通用的「相對主義」。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4056176
 回應文章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結論 附註 和 參考文章及書籍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6.     結論 

6.1   我接受外在環境的客觀存在;我也接受知識來自生活經驗。所以我同意局部相對觀和局部建構論的基本主張

6.2   相對觀主要是一種本體論領域的了解建構論則是一種關於知識如何形成的理論因此,兩者在邏輯上沒有蘊含關係。

6.3   相對觀和建構論有某些共同的基本假設、基本認知、和相近的(社會)批判立場。如果我們沒有強烈的「價值立場」或「意識型態」(如沙文主義或特定的宗教信仰),則兩者是相容或相互支持的學說。

6.4   在第3.4節中我分析了社會建構在政治上有兩種對立的應用接受相對觀的人,則會質疑任何絕對性觀點或神主牌論述的「權威性」和「正當性」。也就可能會輕視、抗拒、嘲諷、或顛覆這類觀點和論述。

附註:

1.    我認為上述涂爾榦對「偏差行為」的分析有爭議或不夠周全;以致我認為他對「偏差行為」的判斷也難以成立(同上: 70 - 76);此外,傅柯就涂爾榦這個觀點做了廣泛和深入的發揮;這三個課題都不在本文探討範圍,所以略過。

2.    我用「體會」一詞翻譯狄爾賽和韋伯的Verstehen (德文,大致相當於英文的 empathic understandinginterpretation)

參考文章和書籍:

* Ben-David, J/ Sullivan, T. A. 1975, Sociology of Science",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 203–222, http://www.compilerpress.atfreeweb.com/Anno%20Ben%20David%20&%20Sullivan%20Sociology%20of%20Science%20ARS%201975.htm.

* Bloor, D. 1982, Durkheim and Mauss Revisited: Classification and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in Studies i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13, 4 (1982): 267-297.

* Durkheim, E. 1966/1938, Tr. Solovay, A. A./Mueller, J. H., Ed. Catlin, G. E. G., The Rules of Sociological Method, Free Press, NYC

* Durkheim, E. 2001, Tr. Cosman, C, The Elementary Forms of Religious Lif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YC

* Hacking, I. 1999,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Wha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oston, MA USA

* Horwitz, A. V. 2010, Mental Illness, Social Construction of, http://www.sociologyencyclopedia.com/public/tocnode?id=g9781405124331_yr2010_chunk_g978140512433119_ss1-141 

* Internet 2000,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http://www.cscs.umich.edu/~crshalizi/notabene/social-construction-of-reality.html

* Internet 2010, Constructivism, http://www.funderstanding.com/content/constructivism

* Mallon, R. 2008, Naturalistic Approaches to Social Construction, 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social-construction-naturalistic/

* Marshall, G. 1998, Social Constructionism, in A Dictionary of Sociology, http://www.encyclopedia.com/doc/1O88-socialconstructionism.html 

* Marx, K. /Engels, F. 1976, Feurbach, Opposition of the Materialist and Idealist Outlook (New Publication of Chapter I of The German Ideology), Progress Publishers, Moscow

* Marx, K. 1970, Ed. Dobb, M., Tr. Ryazanskaya, T. B., A Contribution To The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 Progress Publishers, Moscow

* Marx, K. 2010/1845, The German Ideology, http://www.marxists.org/archive/marx/works/1845/german-ideology/ch01a.htm

* Praetorius, N. 2003, Inconsistencies in the Assumptions of Constructivism and Naturalism: An Alternative View, http://tap.sagepub.com/content/15/1/51.full.pdf+html

* Searle, J. R. 1998, Mind, Language, and Society: Philosophy in the Real World, Basic Books, NYC

* Shapin, S. 1995, Here and everywhere: sociology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http://www.questia.com/read/5000344671?title=Here%20and%20Everywhere%3a%20Sociology%20of%20Scientific%20Knowledge

* Slezak, P. 2000, A Critique of Radical Social Constructivism, http://hist-phil.arts.unsw.edu.au/lib/staff/slezak_peter/Slezak_SocCon_2000.pdf

* Udehn, L. 2002, The changing face of methodological individualism, http://www.questia.com/read/5000598146?title=The%20Changing%20Face%20of%20Methodological%20Individualism

* Weber, M. 1964/1947, Tr. Henderson, A. M./Parsons, T., Ed. Parsons, T., The Theory of Social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Free Press, NYC

* Wikipedia 2010a, Constructivist Epistemology, http://en.wikipedia.org/wiki/Constructivist_epistemology

* Wikipedia 2010b, Sociology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http://en.wikipedia.org/wiki/Sociology_of_scientific_knowledge

* Wikipedia 2010c, Social Constructionism, http://en.wikipedia.org/wiki/Social_constructionism

* Wolff, K. H. 1971, From Karl Mannhei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YC

* 胡卜凱 2005,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討論 3》,http://www.fokas.com.tw/news/newslist.php?id=199

* 胡卜凱 2009, 政治與道德的關係》,https://city.udn.com/2976/3292739?tpno=6&cate_no=52524

* 胡卜凱 2010, 淺談「相對觀」》,本欄開欄文及留言1 - 9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4057446
相對觀和建構論的關係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5.     相對觀和建構論的關係

根據這兩篇文章的分析,相對觀和社會建構論有其不同的思想淵源、主張或內容、和適用條件或範圍等等,兩者之間並沒有邏輯上的蘊含關係。也就是說,一個人可以接受其中之一而不接受另一個觀點。例如,一個人可以同時採取建構論和沙文主義的立場但這並不是說,兩者之間毫無關係。

相對觀認為:我們判斷或評價某一個事件的「標準」沒有絕對性或唯一性;它由人們個別所選擇的某些基本假設,或各自所接受的某些基本認知來決定。

但是,人們這些「選擇」和/或「接受」行為又是如何「決定」或「形成」的呢?

建構論提供一個答案:

我們的「基本假設」和/或「基本認知」是經由教養、教育、洗腦、潛移默化、灌輸知識、宣傳廣告、等等過程而建立。例如我們的價值觀、世界觀、宗教信仰、和統-獨立場等等,都被我們的家庭背景、生活成長、親人師友、和閱讀書報等經驗所制約。

另一方面,由於社會的多面性和多元化是一個相當普通的現象如果我們接受社會化或社會建構的說法,又不自以為是或有足夠的理性承認自己的民族或文化並非完美無缺,則很自然的會得到局部相對觀的結論

如果我們採取價值中立」的立場,或願意堅持推論規則中「一致」和「相容」的原則,則接受建構論往往蘊含接受相對觀;反之亦然。因此,建構論和相對觀是相互參照甚至相輔相成的兩個理論。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4057442
對全面建構論的批判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4.     對全面建構論的批判

以下針對全面建構論做個批評。至於局部建構論是否說得通,則看應用這個理論者所選擇的分析對象,和她/他所設定的條件以及範圍而定。

4.1   唯心論

1)     普瑞托利亞斯教授認為,哲學中的「認識()建構論」是傳統唯心論在包裝後的現代版本(Praetorius 2003)。如果全面建構論者認為外在世界根本不存在,或「科學知識是科學家『建構』所成,不是科學家『觀察』世界而得到。」,則我同意普瑞托利亞斯教授的看法。

2)    何金教授則以「語言唯心論」來諷刺全面建構論

「全面社會建構論由我曾經稱為語言唯心論的學說演變而來,我曾半開玩笑的說,這個學說的開山祖師是尼克森[Hacking, 1975, 182]。『語言唯心論主張只有被談論的東西才存在;除非被談論或被著述,任何事物都不存在。這個難以理論解的想法來自柏克萊的觀念-主義,一般通稱為唯心論:這是一種認為所有事務都是由於人想像才得以存在的學說(原註Hacking 1999: 24)(Wikipedia 2010c: 2.1)

3)     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型態: 序言》中最後一段話也可以用來批判全面建構論

「過去曾有一位哲學騎士,他認為人們之所以會淹死,只是因為他們有了重力的概念。他相信一般人只要能想個辦法把重力的想法從腦海中清除掉,例如宣稱它是種迷信或某種宗教觀念,人們就能至少在精神上免於淹死的危險。終其一生,他一直在和重力的幻相角力。可惜所有的統計數字都帶來大量新的證據,顯示重力能夠造成的災難。這位騎士正是當前德國新一代革命派哲學家的寫照。」(Marx 2010/1845)

我想馬克思所描述的這類唐吉訶德型「騎士」,也正是全面建構論者的典型

4.2   說不通的原因「意義標籤論」的限制

建構論的思想淵源之一是所謂知識界的「語言導向」運動。我同意語言在個人和社會的活動中非常重要。但我認為一些學者的語言意義觀和語言功能觀有相當大的爭議性或根本說不通。導致她/他們得到一個異想天開的全面建構論

在語用領域,我接受維根斯坦的「意義用法論」。但它的適用範圍是語言「意義」發展過程的後續階段。在語言或記號的起始階段,我相信「意義標籤論」比較合實際情況。簡單的說「意義標籤論」指原始社會形成前,每個人在自己所經歷或遭遇到的自然物上,貼上一個獨門標籤來辨識,這是山、河、樹和貓、狗、人等等符號形成或被創造的原因,它們的意義或功能相當於「標籤」當人和其他人的接觸在次數上開始頻繁和在人數上大量增加後,為了有效的溝通,大家把五花八門的個人標籤加以「標準化」,得到每一個指號的約定俗成「意義」。這應該是語言「意義」發展過程起始階段一個比較說得通的理論。

語言或記號必須先有「意義」,然後才可能有「用法」不是先想像或創造了符號,人們才去找一個東東或西西來跟它對應。總之,語言符號的意義是人訂的,但它們不是人可以任意訂的;語言符號的意義一旦定下來後,一般人也不能任意更改它。;

自然物有它們一定的個別性質。這些「性質」決定各個自然物所造成的現象和存在於它們彼此之間的關係這個現實限制了語言符號做為標籤的彈性;從而,我們「詮釋」或「建構」現實的能力範圍和程度都有一定的限制。

此外,我們也許不能「證明」因果律,但我不認為有人能否認它的存在。因果律和類似的其他法則也為我們「詮釋」或「建構」現實的能力範圍和程度畫下界限。

根據「意義標籤論」以及「知識的判準是『能不能解決實際問題?』」這兩個觀點,我認為:

科學知識是科學家建構所成,不是科學家觀察世界而得到。

這類全面建構論的主張是胡說八道(= non-sense)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4057436
建構論的應用 -- 4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3.4   政治運作中的建構論

這裏談談建構論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社會化」或「社會建構」包括教養、教育、洗腦、潛移默化、灌輸知識、宣傳廣告、等等過程它們有特定的「社會」功能。從中性觀點看,我們可以說這個「功能」在維持社會秩序、幫助社會穩定運作、和推動社會「進步」等等;從階級鬥爭或利益群體鬥爭的觀點看,我們可能認為這個「功能」在建立宰制論述來維持現狀,從而幫助既得利益階層剝削一般老百姓。因此,左派人士或弱勢群體常常以「社會建構」來攻擊主流論述或宰制論述。她/他們認為性別、種族、情緒、精神狀況、 ... 等等概念都是(宰制階層進行)「社會建構」的產品,我們小老百姓不需要做個社會順民,而毫不批判的接受這些概念及其制度化後的結果。用一個我喜歡的比喻來表達:

我們不要做個被賣了還幫人家數鈔票的豬仔(例如此地粉多的一群紅、藍、綠死忠粉絲。)

在網上找到一位號稱左派學者的詮釋:

(社會建構論主張)思想具有社會性和傳統性,更重要的是:我們用來思考的概念不但具有社會性和傳統性,而且它們是一代一代傳承下來;此外,我們無法理性的從這些概念所形成的封閉和相容系統逃脫。因此,我們用來思考的詞彙早已由社會決定和固定。要逃脫和譴責這個社會及其習俗是不可能的事。建構論者的另一個信念則是:我們從來都不可能直接跟現實接觸,我們所有的知識都來自社會認可的呈現方式。以及是社會建構論的基本觀念(Internet 2000)

這位作者的意思則是,如果我們接受建構論,我們就失去了批判的空間和「正當性」。我想這是一種悲觀的看法。歷史和思想史上有太多的案例告訴我們,人能夠逃離、挑戰、和改變任何宰制階層所「建構」的習俗、規範、和制度

總之「社會建構」不是一個中性或自然而然的活動。例如,台灣過去十多年來的所謂「教改」其實是執政者推行「去中國化」政策的羊頭。它是應用「社會建構」的論述和實踐來達到政治規劃(陽謀)的一個範例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4057432
建構論的應用 -- 3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3.3    教育學中的建構論

1)    內容

教育學中的「構成論」是一個主張知識內容受到社會因素制約的理論,認為每個人通過人與人互動過程而形成和取得各自「知識」或「意義」。下面我摘譯兩段介紹教育學領域中「構成論」或「建構論」的文字,請參考。

「在心理學中一個相關的術語 -- 構成論 -- 經常與皮雅協的著作相提並論;它指的是:在我們和環境互動的過程中,我們逐漸形成一個認知架構。這個認知架構影響和制約我們取得的知識。在社會心理學中,有些學者(如哈利教授)用它來指示和上述說明相近的一組概念。」(Marshall 1998)

「定義

構成論是教育哲學中的一個理論,其基本假設是:人們經過對自己經驗的思考和檢驗,構成各自對這個世界的了解。我們每個人形成自己用來搞清楚本身生活經驗的『規則』和『思考模式』。因此,學習就是一個我們每個人調整各自的思考模式來適應各種新經驗的過程。

討論

以下簡單介紹構成論的四個指導原則:

a.    學習是一個尋找『意義』的過程。因此,教學活動必須從學生積極試圖建立『意義』的議題著手。

b.    『意義』需要了解整體和部分;而我們必須在整體的脈絡下來了解部分。因此,學習應該以基本概念為主軸,而不是以個別事實為焦點。

c.    要有效的教導學生,老師必須了解學生觀察外在世界的思考模式,以及她/他們用來支撐這些思考模式的基本假設。

d.    學習的目的在幫助學生建立自己的『意義』,而不是死背『正確』答案,或一字不差的重覆別人的意義。... (下略)。」(Internet 2010)

2)     討論

從略。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4057422
建構論的應用 -- 2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3.2   社會()建構論

1)      內容

「社會建構論者認為人們建構成或想像出這個世界也就是說,這個世界並非只是自然形成或應當如此。我們所處的社會脈絡其實是個人或群體的種種解讀方式所編織而成。對伯格和拉克曼來說,社會秩序的基本特徵表現於以下這個原則:『社會是人類所創造;社會是客觀現實;人是社會()的產物。』」(Marshall 1998)

「建構論學者一個主要的工作,在試圖找出個人和群體如何參與創造他/她們所共同了解的社會現實這個過程。這個過程包括人類如何建立各種社會現象、這些現象如何被制度化、以及它們如何成為傳統的一部分。社會建構的『現實』是人們如何解讀這些現象,人們從這類解讀所得到的知識,以及人們和這些解讀及知識相互作用這個動態過程的結果。」(Wikipedia 2010c:《簡介》)

2)      討論

根據我的了解,伯格/拉克曼建構論的關鍵概念可簡述於下

a.       「日常生活世界的知識」,也就是非科學性的知識」

b.       社會現象的客觀性和人際相通性

c.       「社會化」過程

d.       語言在社會化中的角色

e.       建構」一詞有三個面向:

e-1  各種「XX觀」經由語言和「社會化」而內建於個人的意識

e-2  這些XX觀「制度化」(成為公權力)後的結果;以及

e-3  以上兩者相互制約和影響的動態過程

在以上的詮釋中「內在化」可以看成大腦神經網路建立的過程;「XX觀」指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政治觀等指導我們行為的原則;「相互制約和影響的動態過程」則是一般人用來翻譯黑格爾術語dialectic的「辯證」。

我大致接受伯格/拉克曼兩位的局部或溫和建構論。其主張可歸納成

A.   某些人們所了解的「現實」由「社會化」過程塑造;從而

B.   某些「知識」是在社會情境和活動制約下形成。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4057417
建構論的應用 -- 1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3.    建構論的應用

3.1   科學基礎論的建構論

「科學基礎論」研究「科學」的性質、基礎、方法、和影響等相關議題,一般譯為「科學的哲學」或「科學哲學」。我認為後兩詞在中文裏有誤導的傾向。所以我把它譯為「科學基礎論」。當我們討論科學基礎時,由於研究對象有非常大的差異,我建議區分自然科學和文化科學兩個領域(胡卜凱 2009:第0.2)。後者即通稱的社會科學以及人文科學。

1)    內容

傳統認識論或科學基礎論這些領域中「『全面』建構論」者的觀點是:

「科學知識是科學家建構所成,不是科學家觀察世界而得到。建構論學派認為適當的科學方法不只一種;在社會科學中,『性質研究』也是適用和可靠的方式和/或方法。」(Wikipedia 2010a :《簡介》)

最近很當紅的一個次學門是「(研究)科學知識()社會學」;它也可稱為「社會學觀點的科學知識論」,或簡稱為「社會知識論」(Shapin 1995)

「科學知識社會學科學視為一種社會活動來研究。它尤其專注於『科學研究的社會情境和它研究成果對社會的影響,以及社會結構和科學研究(互動)的過程』(原註: Ben-David 1975);相對而言,知識社會學則考察非科學性的觀念及人們所建構的各種社會概念、習俗、觀點、或制度等等

科學知識社會學學者的目的只是在試圖解釋:在外在社會及歷史因素下,何以某一個詮釋比其他詮釋更為人們所接受;以及這些因素對這個或那個詮釋被接受起著什麼樣的影響

科學知識社會學於1970 – 80間興起於英國,... 。」(Wikipedia 2010b:《簡介》;雙引號為原文所有。)

「社會知識論」中某些學者如布洛爾的觀點,可簡述於下:

由於(「社會知識論」)強勢派理所當然的接受自然界對人類形成知識的影響,他/她們並不否認自然界這個影響。另一方面,強勢派強調的是,我們的腦海並非直接從自然得到知識而沒有被過濾。她/他們認為,人類所謂的知識是各人的感官和外界作用後,再經過我們以社會認可的詮釋方式對感知結果加以處理的產物(原註:需要說明出處)

強勢派的論點大致是:這些詮釋方式並不是從自然界而來;它們是人們在互動過程中所共同建構。自然界當然不是被社會所建構,但是就上述的『詮釋』面向來看,我們對自然界的知識則由社會建構而來。…(原註:需要說明出處)(Wikipedia 2010b:3)

2)    討論

我對以上介紹「『全面』建構論」那段話的前面兩句很有意見;不過,由於該文作者對建構論採取批判立場,他/她的「詮釋」是不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思考盲點,或有意無意間發生/採取的「稻草人」謬誤/策略,我目前無法判斷。

在文化科學領域,我接受以上對「社會知識論」的闡釋在自然科學領域,我認為「社會認可的詮釋方式」並沒有什麼意義和作用,請參考我在「相對觀」中的相關評論(胡卜凱 2010:第4.14.2)。順帶說一句,我認為庫恩「典範論」在自然科學的適用範圍其實很小。換句話說,在我看來,他的推理過程「盛不住水」(= 漏洞百出)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4057412
建構論的型態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  建構論的型態

「型態」一詞在此指:採取建構論立場者堅持它的程度,以及對它適用範圍的劃分和/或界定。一般學者區分兩種型態的建構論:

a.    「全面」建構論(或極端建構論)

b.    「局部」建構論(或溫和建構論)

... 『全面』建構論者認為所有的事實都是社會建構的結果;『局部』建構論者則認為只有某些特定的事實是社會建構的結果。」(Mallon 2008: 1.2)

在以上所分別的兩大型態中,不同學者對建構論適用範圍的認定仍有很大的差異。我接受「『局部』建構論」,但我認為「『全面』建構論」是個說不通的理論,或者說它有推理上的謬誤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4057404
建構論的思想淵源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1.    建構論的思想淵源

建構論的思想可以上溯到古希臘時代;歷史上有許多學者都有類似觀點;但成為一個完整的理論則要等到20世界中期。皮雅協在1967年提出「構成論者」一詞;同年伯格和拉克曼兩人出版《建構》一書,第一次使用「社會建構」這個術語,對思想史有興趣的網友,請參考(Wikipedia 2010a:第2)

在《建構》的《全書介紹》中,伯格和拉克曼引述了多位啟發知識社會學思想以及幫助他們兩位形成社會建構論觀點的學者。以下根據書中這一章和我的了解,略做說明。

1.1   傳統哲學

在《相對觀》中我提到「理性論」認為人有某些「天生」的概念。「經驗論」則認為人的概念都是從我們和外界互動的活動而來。伯格和拉克曼的理論在說明人們取得「概念」的過程,以及(如果)這個過程的確和他們所闡述的相近,其蘊含的結果會是什麼。

1.2   馬克思

伯格和拉克曼在他們大作中提到,馬克思:「(一個人的)社會存在決定(/他的)意識。」這個命題(Marx, K. 1970: 19 – 23),和「唯物史觀」、「錯誤觀念」、「意識型態」、以及「下層/上層結構」等概念(Marx, /Engels 1976: 22 - 26)啟發了知識社會學的思潮(Berger/Luckmann 1967: 5 - 6)。「錯誤觀念」通常譯為「虛偽意識」。

1.3   涂爾榦

涂爾榦認為:

「偏差行為之所以被認定是『偏差』,不完全是由於個別行為的性質,而是社會的「集體意識」認定某些行為不合『體統』而貼上『偏差』的標籤」(Durkheim 1966/1938: 70)

「社會集體意識」一詞在此是一般性或「理論模型」式的用法。我相信它泛指在宰制階層、士紳集團、官僚體系、和/或意見領袖群的成員等等主導下,所建立的社會主流「價值觀」或「價值體系」(1)

涂爾榦根據他對「宗教」的研究,提出「範疇」由社會或群體活動「建構」的見解(Durkheim 2001: 20 – 21頁;335 – 343)。此處的「範疇」一詞和康德的用法相當。但我們都知道康德認為它們來自天生或具有「先驗性」。

涂爾榦的這兩個觀點,使當下學者把他列為「建構論」的先行者或同路人(Horwitz 2010; Slezak 2000; Bloor 1982, 引用於Slezak 2000)

伯格/拉克曼在他們書中一再強調社會現實同時具有客觀性和主觀性。他們引用涂爾榦以下這句名言來支持社會現實的「客觀性」(Berger/Luckmann 1967: 18)

(社會學方法論中)第一個也是最基本的原則是:把社會事件當做事物來看待。」(Durkheim 1966/1938: 14)

1.4   韋伯(詮釋社會學)

韋伯對社會學的貢獻之一是他在實證主義之外,強調「體會」的重要(2)。「體會」蘊含「詮釋」;「詮釋」預設「意義」;「意義」雖然具有強烈的「主觀性」,但它只有在人際或「社會」脈絡才有「意義」。此處「主觀性」指人們對事物的觀感、了解、判斷、喜好、因人而異的性質,即個人性或個體性。

伯格/拉克曼引用韋伯以下這段話來支持社會現實的「主觀性」(Berger/Luckmann 1967: 18)

「史學關注過去事件,社會學關注當下事件,但兩者研究對象都是行動所蘊含,各個行動者所認定或懷抱的複雜意義。」(Weber 1947: 101)

這段話也表現了韋伯「方法論個人主義」的立場。這個立場主張研究社會現象必需從個人的動機或「意圖」切入(Udehn 2002: 《奧地利方法論個人主義》)

1.5   謝勒(知識社會學)

謝勒是德國哲學家,也是第一位提出「知識社會學」概念及此學門的奠基者(Berger/Luckmann 1967: 4 - 8)

1.6   曼罕(知識社會學)

英語世界的知識社會學則以曼罕的思想為主(同上: 8 - 11頁;Wolff 1971: 3)。曼罕承接韋伯的學風,非常重視「詮釋」(Wolff 1971: 24兩章)

1.7   蕭茲(現象學)

蕭茲是伯格的論文指導教授,在《建構》一書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些現象學的術語或概念。如:「意向性」、「生活世界」、和「現象學分析」等。《建構》中則一再強調「日常生活世界」。兩人也特別提到而蕭茲的一些思路(Berger/Luckmann 1967: 16 - 17)

「意向性」或「意指性」是現象學的一個關鍵術語。它的意思之一是:

「意識一定有其對象。」或「意識一定意識到什麼。」(胡卜凱 2005)

因此,我們通常所說的相信、信任、意圖、產生信念、和各種情緒反應等等都在「意向性」的涵蓋範圍;此外,它的另一個意思則是「賦予 ... 以意義」。「意向性」在伯格和拉克曼兩人的建構論中自然有一定的地位(Berger/Luckmann 1967: 20)。席爾教授以大腦神經學解釋「意向性」,它從哲學觀點闡述了建構論的意旨(Searle 1998: 64 – 65頁;85 – 89:5)

1.8   語言哲學

在分析哲學的傳統外,戴索緒、裴爾士、和維根斯坦大概是20世紀使哲學領域發生「語言導向」運動的三位大師級人物。其中,戴索緒和裴爾士分別是記號學和記號哲學的奠基者;維根斯坦的「意義用法論」更可看成是建構論的基本假設之一。這一點我在第4.2節中再討論。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4057382
淺談社會建構論
推薦1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胡卜凱

淺談社會建構論

0.     前言

本文是我試圖了解「相對觀」和「社會建構論」兩者關係的第二個單元。本文結構大致延續《淺談相對觀》一文(胡卜凱 2010,以下簡稱《相對觀》),第1到第4節討論「社會建構論」;第5節分析「相對觀」和「社會建構論」兩者的關係;第6節則總結我對這兩個思想的看法。

我對「社會建構論」的了解主要根據伯格和拉克曼兩位《現實的社會建構過程:知識社會學脈絡中的論述》這本書(Berger/Luckmann 1967,以下簡稱《建構》)。本文也就以社會學中的社會建構論為主要討論對象

「社會建構論」這個術語和「相對觀」或其他時髦詞兒一樣:

a.    不同的人用它來指示不同的內涵;

b.    它在不同的領域有不同的應用。

不只如此,皮雅協於1967提出「構成論者的認識論」。在認識論和科學基礎論的相關文獻中,「建構論」和「構成論」兩者大致是同義詞(Wikipedia 2010a)。教育學和相關領域中的學者通常沿用皮雅協的「構成論」。因此教育學領域中有「社會構成論」這個術語。以下將簡稱「社會建構論」為「建構論」,除了第3.3節外,我不再區分「建構論」和「構成論」這兩個名詞

這篇拙作和《相對觀》一樣是讀書筆記的形式,誤解和獨門詮釋在所難免歡迎賜教以下術語和引號內的中文是我的翻譯。它們和一般通用譯名及了解偶有不同譯文中所使用的標點符號亦未必為原文所有。如有任何欠妥或錯誤之處,敬請指正。

我為了保持文章外觀的一致性,在正文中除了引用出處外我盡量不使用外文字。如果有網友對相關或對應的英文字、詞有興趣,請參考我所引用的文章和書籍或利用網路搜尋。

我除了接受相對觀和建構論以外,另外兩個相關的、我所接受的基本假設是「唯物論」和「當代經驗論」。我的論述遵守傳統邏輯規則和論述規範。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4057376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