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大寶兄挖掘出此地早期胡叵網友的《數學、哲學和信仰》一欄,回響熱烈,受益良多。我曾在老伙仔網友的《愛談不談與不談愛談》一欄約略討論到「史學方法」。「史學」是一門重要的學問。除了「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這個基本的理性原則外,由於它必須大量借重和使用「詮釋方法」,自然而然的也就成了胡說八道以及意識型態鬥爭的溫床或戰場。間接也會由於負面建構而造成一些年輕人的「錯誤觀念」。最近在討論「資本主義」的場合也引出了關於台灣近代史或當代史的爭論,可見有開闢史學和史學方法為主題這個園地的必要。
我一向認為追求「知識」的目的在幫助人類解決如何生存和如何生活的問題。自然科學和社會/人文科學只有研究對象的不同,在知識上並沒有性質的不同。由於對象不同,自然在研究方法或步驟上有所歧異;但只要是研究學問或知識,在方式或態度不能不同。
我此處所謂「方式」或「態度」,指客觀、理性、就事論事、不可瞎掰硬柪、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不因個人立場或價值取向而任意選擇或拋棄相關的證據、在思考過程遵守一致、相容、合現實這些「推理規則」等等。
如果哲學家的工作在追求「真理」,則太史公說的: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應該是史學家需要有的志業或胸襟。至少,如果我是史學家,這會是我的選擇喊努力方向。
另一方面,我也曾指出,研究學問是「混飯吃」的方式。「混飯吃」所包括的名目就五花八門、讓人目不暇給了。因而,大學教授、媒體人士、或諾貝爾獎得主在一定程度內的擦、舔、吹,也就在所難免。尤其有學問的人在文字技巧的運用上,當然高於普通鍵盤工一等,如「清流」一詞的運用,還真是神來之筆。這些高級「知識份子」有時甚至會對自己爐火純青的三客流功夫感到沾沾自喜。但在「混飯吃」的的壓力或習氣下,久而久之,有些讀書人不免把自己搞得猥猥瑣瑣、小頭銳面、乃至於獐頭鼠目。
「史學是安身立命之學。」這種想法大概源於這類的人格特質。
是為開欄序。
本文原載:【中時電子報】>>【新聞對談】>>《史學和史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