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批判「自由/平等不相容論」
站在我的立場,對我有利或有幫助的就是「公平」、「正義」、和「有價值」。但我了解我只是社會的一份子,為了不變成過街老鼠,我可以接受「公平」、「正義」、和「有價值」的定義是:「對大家有利的。」或「被大家接受的。」
「有利」在此指:
a. 能提高我存活的機率;
b. 能增加我生活的舒適度。
根據以上的分析,「自由」和「平等」都是我和多數人需要的「公平」、「正義」、和「價值」。它們兩者在本質上並沒有衝突。但如俗話所說,「有一好,沒二好。」一樣,面對任何兩個有「價值」的東東或西西,我們遲早都可能遇上「兩者不可得兼」的場合,從而必須做一個選擇或優先順位的排序。這類選擇或排序是時、地、人、情境、和議題等等的函數。它們不是非此即彼,從一而終式的選擇或決定。
以下從思路的混淆、理論的錯誤、以及為了爭奪資源分配權而進行的欺騙三個面向,分析何以有人鼓吹「自由/平等不相容論」這種渾話。
5.1 思路的混淆
以上第2節闡述了「自由」這個概念的所指。清楚的說明了:
「自由」不是「為所欲為」,更不是「胡作非為」。
以上第3節說明「平等」概念所要求的只是:
公平(沒有差別待遇)的行使各人的法定權利。
最重要的是:
「自由」和「平等」是「非自然」概念,它們只有在社會脈絡中有意義。在社會脈絡中的活動只能在社會規範下運作。也就是說,「自由」和「平等」只能在表決通過或約定俗成的法律和/或道德下運作。
認為「自由」和「平等」不相容的人,可能不了解什麼是「自由」和「平等」;也可能把經濟活動領域的「自由」和社會及政治活動領域的「自由」混為一談。
5.2 理論的錯誤
認為自由和平等不相容的人,可能接受了「社會達爾文主義」。
達爾文的「演化稐」是他觀察自然現象所得到的假說。過去一百年來,經過生物學家、化石學家、和基因學家等等的資料搜集和理論研究、「演化論」已是自然科學中一個重要,甚至可說是基礎性的理論。但「演化稐」是觀察自然現象所發展出的理論,原封不動的將它移植到社會科學領域來解釋或指導人際活動,一定導致牛頭不對馬嘴的結論。
「社會達爾文主義」強調「優勝劣敗,適者生存。」但這並不是「演化稐」的主張或內容。用俗話來說,「社會達爾文主義」是一種「吃人夠夠主義」。根據《尚書‧湯誓》中所說的:「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以及霍布士所說的:任何人都能夠殺掉另一個人(大意如此)來看:
「吃人夠夠者,人必除之。」
因此,就生存而言,它不是一個有效的觀點。一個和平共存的情境提供人類存活的最大機率。因此,我認為「社會契約論」不但比「社會達爾文主義」更有解釋能力,根據前者導出的觀念和公共政策,也更有助於社會的穩定運作和發展。以上的分析,建立在人有為自己權利和生存打拼的意志和勇氣這個假設上。「社會達爾文主義」能夠被鼓吹和接受的一個原因,或許是太多人接受了「好死不如賴活。」這種錯誤認知或宰制論述。
5.3 意識型態/宰制論述
艾理斯教授所批評的「唯自由論」教條:
「向平等方向邁進的每一步,都不可避免的將導致自由的終結。」(Stromberg 2000一文中所引述)
和杜蘭所說的:
「(因為)自由與平等是永遠不能和解的世仇,一方得勝,另一方即告滅亡。… 要想阻止不平等狀態的增長,就要犧牲自由,…。」(Durant 1969, p. 11)
異曲同刺耳。但它們不是事實。
「唯自由論」者宣揚的「自由」其實是既得利益群體的「(經濟)自由」。其理論是典型的意識型態或宰制論述。其目的在為財團圍事、幫腔、或幫凶。她/他們攻擊或醜化「平等」這個概念,完全基於政治目的。2008-09的金融風暴已暴露出他/她們在理論上所導致的災害,以及這種理論實行在政策層面其實是一個騙局(New York Times 2010)。這一部份在理論上的討論請參考(Canterbery 2009)第2, 3兩冊中相關章節。
以上指出學者認為:自由和平等兩者都是蘊含三邊關係的概念。在上引「唯自由論」和杜蘭的觀點中,他們沒有把「誰的『自由』?」和「誰的『平等』?」說出來。這當然是意識型態/宰制論述慣用的欺矇手法。
我把上引杜蘭的說法做完整的呈現,大家就能一目瞭然。
「(因為)『既得利益或有權有勢者的』自由與『小老百姓追求的』平等是永遠不能和解的世仇,一方得勝,另一方即告滅亡。… 要想阻止『一個社會中』不平等狀態的增長,就要犧牲『既得利益或有權有勢者的』自由,…。」
這個陳述的確合於現實,但大概只能哄哄三歲小孩。杜蘭要拿掉雙引號內的文字,他才能正經八百的這樣說而不會被多數人嗤之以鼻,或不會遇上人人喝倒彩(喊打!?)的局面。
在資源不敷分配的現實下,任何兩個群體的利益都可能有衝突。在一個民主社會中,大家通過討論和投票,在法定的遊戲規則下來取得一個平衡點。其結果至少在理論上將符合多數人的利益。沒有一個理性的人(如區、在下、我)會要求「犧牲」任何其他人的自由,因為這種做法一定會引起反彈、反制、或謀殺。一個理性的人(如區、在下、我)只要求合理和合法的「限制」剝削和掠奪(掏空!綁標!操縱價格!官商勾結!... )。
總之,認為「自由」和「平等」不相容或有衝突的人,不是不了解「自由」和「平等」這對概念到底是什麼東東或西西;就是有這個或那個政治和/或經濟上的意圖,從而有意欺騙一般讀者。這是為什麼「既得利益」群體會打著「自由」(或「平等」)的旗幟反對「平等」(或「自由」)的原因和理論基礎。
附註:
1. 我初中畢業那一年,有機會讀到【協志工業振興會】出版的杜蘭《西洋哲學史話》。此書讓我領會到知識學問之美。也打下我22歲以前一些讀書和思想的基礎,餘風所及,我現在的一些思考能力也多少拜這本書之賜。因此,我一直對杜蘭非常尊重和感激。但我只讀過他另一本書,對他的思想並不熟悉。這次在偶然的機會讀到他《歷史的教訓》。其中所宣揚的「自由/平等不相容論」,讓我非常意外。關於杜蘭思想的演變,清參考(Wikipedia 2010f)。
參考書籍和文章:
* Ameson, R. 2002, Egalitarianism, 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egalitarianism/
* Canterbery, E. R., 2009, The Making Of Economics, World Scientific, Singapore
* Carter, I. 2007, Positive and Negative Liberty, 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liberty-positive-negative/
* Carter, I./Kramer, M. H./Steiner, H., 2007, Freedom: A Philosophical Anthology, Blackwell Publishing, Malden, MA USA
* Cherry, R. R. 2009, Marxist Equality, http://www.rightsidenews.com/200907235633/editorial/marxist-equality.html
* Durant, W. and A. 1969, 鄭緯民譯,〈歷史的教訓〉,大江出版社,台北
* Gosepath, S. 2007, Equality, 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equality/
* Hall, B. C. 2010, The Presumption of Basic Human Equality, http://my.core.com/~bhall/Halls_Ethics_Corner/Equality.htm
* Harrel, E. 2009, The Importance of Economic Equality, http://www.time.com/time/world/article/0,8599,1948806,00.html
* Higgs, R. 1981, Is More Economic Equality Better?, The Intercollegiate Review, pp 99 – 102, http://www.mmisi.org/ir/16_02/higgs.pdf
* Mill, J. S., 1985/1859, On Liberty, Penguin Books, NYC
* New York Times 2010, Goldman Sachs Group Inc., http://topics.nytimes.com/top/news/business/companies/goldman_sachs_group_inc/index.html; https://city.udn.com/2976/3946196?tpno=0&raid=3955459&cate_no=81134#rep3955459
* Stromberg, J. R. 2000, The Dark Side of the Left: Illiberal Egalitarianism in America.(Review), http://www.highbeam.com/doc/1G1-60269756.html
* Wikipedia 2010a, Egalitarianism, http://en.wikipedia.org/wiki/Egalitarianism
* Wikipedia 2010b, Social Equality, http://en.wikipedia.org/wiki/Social_equality
* Wikipedia 2010c,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 http://en.wikipedia.org/wiki/Civil_rights
* Wikipedia 2010d, Three generations of human rights, http://en.wikipedia.org/wiki/Three_generations_of_human_rights
* Wikipedia 2010e, Economic inequality, http://en.wikipedia.org/wiki/Economic_inequality
* Wikipedia 2010f, Will Durant, http://en.wikipedia.org/wiki/Will_Durant
* 慕陶 2010,《論片面理想原則之極端化問題》,http://tb.chinatimes.com/forum1.asp?ArticleID=1389490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