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前言
0.1 緣起
中國改革開放到今年適逢30周年。過去15到20年來,以下三個問題經常引起爭議和討論:
a. 中國改革開放帶來的繁榮或(經濟)成長所造成的(中國)「和平崛起」,是一個假相或曇花一現的情境,還是一個可長可久的結構性改變。
b. 如果中國的(經濟)成長是一個可持續維持的過程:
b-1它的基礎是否堅實;
b-2它所需的條件是什麼。
c. 如果中國「和平崛起」是一個長久的局勢:
c-1 中國的經濟改革開放是否會導致她政治上的改革開放。
c-2 中國是否需要走向民主化的道路。
c-3 如果中國需要走向民主化,中國共產黨是否會將一黨專政的憲法改為「主權在民」的憲法。
我關切中國的前景和國際局勢,自然不免偶而也會思考到這幾個議題,甚至發表過一些淺見。過去近一年以來,每天都有關於金融風暴和經濟衰退或復甦的報導,中國領導人的相關政策和言論也都成為頭版頭條的國際新聞。引起我從「金融風暴」這個事件切入,探討或分析(中國)「和平崛起」這個現象的念頭。
我不是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國際關係、或任何一門學問的研究者。所以,本文內容只是我根據自己對這些領域的粗略了解,加上閱讀新聞報導以及學者研究後,所做的綜合整理、思考、和/或研判。既無創見,也談不上是系統性的觀點。歡迎指正和參與討論。
0.2 論述架構
當我寫「議題性」文章時,我都會先說明自己的政治立場和思考的基本假設,一來幫助我自己維持論述的「內部一致性」,也同時方便讀者了解我觀察現實的角度和方式,以及提供檢驗我論述「說得通」程度的根據。這一部份我不在此贅述,對它們有興趣的網友,請參考所附拙作。
0.3 本文結構
0) 前言
1) 前置問題和關鍵概念
2) 改革開放和「和平崛起」
3) 中國的經濟復甦方案
4) 金融風暴對中國的作用
5) 結論
由於篇幅和時間因素,本文只討論以上第一和第二兩個問題。關於中國民主化或政治改革的議題,我四年前曾有一篇長文討論,目前還沒有改變我其中的基本觀點。以後有機會再做修正補充。
1. 前置問題和關鍵概念
金融風暴發生後,左派朋友欣喜若狂。爭相走告:「資本主義(要)崩盤了!」。
另一方面,我曾說過:
「與其說中國大陸實行的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不如說,中國大陸實行的是『有中國特色』的資本主義。」
因此,如果「資本主義」沒有前途,則中國前途也就蒙上一層陰影。就本文主旨來說,我需要先分析「資本主義是否會崩盤?」這個議題。
目前各國的經濟復甦方案,多少受到凱恩思理論的指導。為了觀察金融風暴的災後重建,和探討金融風暴對中國前景的影響,我將簡單談談經濟和凱恩思理論。
1.1 經濟活動
經濟學是門高深的學問,經濟也是一個複雜的活動。為了方便言說,我試著用三句話來概括它:
取得資源,生產商品,和分配成果。
在「取得資源」這個標題下,包含了勞力、機器、技術等等相關的概念、學問、和行動。
在「生產商品」這個標題下,包含了知識和技術(研究 發展)、管理、生產/製造、市場、行銷、創造需要(消費社會 拜金主義、物品化、…)、和資本等等相關的概念、行動、和理論/學問。在「生產/製造」這個項目下,又有勞動者、自動化、豐裕價值等概念和理論。在「資本」這個項目下,又有金融、周轉、銀根、股市、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等等相關的概念、行動、和理論/學問。
在「分配成果」這個標題下,包含了稅收、社會福利、財富重分配等等議題理論。我認為「分配成果」基本上是個政治議題。
由以上的分析看,我認為在「生產商品」的領域中,符合「市場機制」的經濟政策比較有效;在「分配成果」的領域中,符合「社會主義」的政策比較能維持社會的穩定和持續發展。
同時,在由以上的分析中,「金融」只是經濟活動的一個第三和第四階活動(經濟 >生產商品 > 資本 > 金融)。以「金融風暴」這個事件來論斷美國或全球經濟以及資本主義的前景,在邏輯上稱為「以偏概全」。
1.2 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
「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概念都是韋伯所說的「理論模型」或「理想模型」。換句話說,在現實生活中並沒有「純粹」或「純種」的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
什麼是「『純種』資本主義」?
在經濟活動中,「自由市場」機制能夠毫無控制或毫無限制運作的經濟制度。
什麼是「『純種』社會主義」?
「政府」在經濟活動可進行毫無例外或全面「計劃」和「控管」的經濟制度。
我曾說過:
世界上從來沒有「純種」資本主義或「純種」社會主義;現在每一個國家的經濟活動都是不同程度的「混合經濟」。
什麼是「混合經濟」?
同時有著「市場機制」和「計劃控管」,只是兩者比例或程度不同的經濟制度。
把「(自由)市場機制」佔著相當高比例的經濟活動稱為「資本主義」,是概念上的混亂或有意混淆視聽。
「(純種)資本主義(要)崩盤了!」和「獨角馬(要)絕種了!」一樣,都是沒有意義的命題。因為一個不「存在」的制度或動物不可能「(要)崩盤了!」或「(要)絕種了!」
所謂「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或「有『中國特色』的資本主義」,只是從不同角度或立場來描述目前中國的(混合)「經濟制度」。
因此,「(純種)資本主義」的未來如何,和中國大陸的前景無關。
1.3 凱恩思理論
「(完全的)自由市場機制」有兩大理論:「看不見的手」和「賽氏定律」(如「供應創造需求。」這類銓釋)。它們是有些人宣稱「市場」有自我回饋機制,從而能夠自我調整的基礎。但在上次(80年前)經濟大恐慌後,市場不能「自我調整」已是昭然若揭。於是凱恩思提出他的理論。簡單的說:
「由政府進行大量的支出,去維持對於物品及服務的需求,直到害怕的消費者恢復消費信心,及受到損害的商家靠自己買賣出貨物。」(節自《國際日報》)
根據凱恩思理論,政府可以用「透支財政政策」和「寬鬆貨幣政策」來刺激消費,重新帶動經濟景氣。這還是應用了亞當.斯密的「(貨幣)倍增效應」。
1.4 GDP
GDP是衡量一個國家領域內經濟活動最基本和最通用的指標。其定義為:
「一個國家領域內在特定時間裏(一般為一年)整個所生產最終商品和所提供服務的市價。」
2. 改革開放和「和平崛起」
以上簡單說明了基本概念。我沒有能力就本節標題做完整的分析或報導。在以下兩小節,我將列舉一些我認為和本文有關,並具有指標性意義的數據和事件,來概括改革開放的成果以及「和平崛起」的內容。歡迎指教。
2.1改革開放的成果
a. GDP
在2008以前,中國GDP的平均年成長率約12%。2008的數值(以billion 美元為單位)是:
美國……………日本……………中國
14,264………4,923…………4,401
到2010(甚至在2009)年,中國的GDP總值極可能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b. 平均國民所得(以美元為單位)
………1990…2000……2008…2020(預估) …2030(預估)
中國…$350…1,000…3,000…8,500………20,000
……………1980………2008
中國………$556………$4,766*
印度………$917………$2,534
* 另一篇報導,可能計算基礎不同於以上$3,000的統計數字。
c. 外匯存底
到2008年年終,中國政府外匯存底為2兆美元,其中70%是美國財政部發行的債券。這是中國在國際舞台上能夠橫著走的原因之一。
以上三點當然不足以描述30年來改革開放的全部成就。整體而言,我想改革開放最大的成果表現在「和平崛起」的現實和中國邁向「和諧社會」(的高度可能性)。
2.2 「和平崛起」的內容
a. 基礎建設
三峽大壩和青康藏鐵路大概是近年來中國大陸在基礎建設上最引人注目的成就。其他值得一提的有:
鐵路總長(公里數)
1978………2000………2007
48,618……58,656……78,000
…………………2005…………………………2010 (預估)
高速公路……41,000 km*
普通公路……1.47 million km………2.1 - 2.3 million km
* 世界第二位(次於美國的 > 70,000公里)
此外,請參考Recently completed mega-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China。上面刊登了中國近年來巨無霸型建設的報導及照片。
b. 文化科技
在文化方面,我認為08奧運、太空計畫、和國防科技等三者具有重大和指標性意義。
c. 政治
「反分裂法」是「法理統一」的象徵;出師東非則是「和平崛起」的具體代表。
本文於 修改第 9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