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時事論壇
市長:胡卜凱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時事論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中國脈動錄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金融風暴和中國崛起 -- 1
 瀏覽2,938|回應13推薦4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roclove
fen22179
Chocola
胡卜凱

0.      前言

0.1 緣起

中國改革開放到今年適逢30周年。過去1520年來,以下三個問題經常引起爭議和討論:

a.       中國改革開放帶來的繁榮或(經濟)成長所造成的(中國)「和平崛起」,是一個假相或曇花一現的情境,還是一個可長可久的結構性改變。

b.   如果中國的(經濟)成長是一個可持續維持的過程:

b-1它的基礎是否堅實;

b-2它所需的條件是什麼。

c.       如果中國「和平崛起」是一個長久的局勢:

c-1 中國的經濟改革開放是否會導致她政治上的改革開放。

c-2 中國是否需要走向民主化的道路。

c-3 如果中國需要走向民主化,中國共產黨是否會將一黨專政的憲法改為「主權在民」的憲法。

我關切中國的前景和國際局勢,自然不免偶而也會思考到這幾個議題,甚至發表過一些淺見。過去近一年以來,每天都有關於金融風暴和經濟衰退或復甦的報導,中國領導人的相關政策和言論也都成為頭版頭條的國際新聞。引起我從「金融風暴」這個事件切入,探討或分析(中國)「和平崛起」這個現象的念頭。

我不是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國際關係、或任何一門學問的研究者。所以,本文內容只是我根據自己對這些領域的粗略了解,加上閱讀新聞報導以及學者研究後,所做的綜合整理、思考、和/或研判。既無創見,也談不上是系統性的觀點。歡迎指正和參與討論。

0.2 論述架構

當我寫「議題性」文章時,我都會先說明自己的政治立場和思考的基本假設,一來幫助我自己維持論述的「內部一致性」,也同時方便讀者了解我觀察現實的角度和方式,以及提供檢驗我論述「說得通」程度的根據。這一部份我不在此贅述,對它們有興趣的網友,請參考所附拙作。

0.3  本文結構

0)      前言

1)      前置問題和關鍵概念

2)      改革開放和「和平崛起」

3)      中國的經濟復甦方案

4)      金融風暴對中國的作用

5)      結論

由於篇幅和時間因素,本文只討論以上第一和第二兩個問題。關於中國民主化或政治改革的議題,我四年前曾有一篇長文討論,目前還沒有改變我其中的基本觀點。以後有機會再做修正補充。

1.      前置問題和關鍵概念

金融風暴發生後,左派朋友欣喜若狂。爭相走告:「資本主義()崩盤了!」。

另一方面,我曾說過:

「與其說中國大陸實行的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不如說,中國大陸實行的是『有中國特色』的資本主義。」

因此,如果「資本主義」沒有前途,則中國前途也就蒙上一層陰影。就本文主旨來說,我需要先分析「資本主義是否會崩盤?」這個議題。

目前各國的經濟復甦方案,多少受到凱恩思理論的指導。為了觀察金融風暴的災後重建,和探討金融風暴對中國前景的影響,我將簡單談談經濟和凱恩思理論。

1.1 經濟活動

經濟學是門高深的學問,經濟也是一個複雜的活動。為了方便言說,我試著用三句話來概括它:

取得資源,生產商品,和分配成果。 

在「取得資源」這個標題下,包含了勞力、機器、技術等等相關的概念、學問、和行動。

在「生產商品」這個標題下,包含了知識和技術(研究 發展)、管理、生產/製造、市場、行銷、創造需要(消費社會 拜金主義、物品化、…)、和資本等等相關的概念、行動、和理論/學問。在「生產/製造」這個項目下,又有勞動者、自動化、豐裕價值等概念和理論。在「資本」這個項目下,又有金融、周轉、銀根、股市、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等等相關的概念、行動、和理論/學問。

在「分配成果」這個標題下,包含了稅收、社會福利、財富重分配等等議題理論。我認為「分配成果」基本上是個政治議題。

由以上的分析看,我認為在「生產商品」的領域中,符合「市場機制」的經濟政策比較有效;在「分配成果」的領域中,符合「社會主義」的政策比較能維持社會的穩定和持續發展。

同時,在由以上的分析中,「金融」只是經濟活動的一個第三和第四階活動(經濟 >生產商品 > 資本 > 金融)。以「金融風暴」這個事件來論斷美國或全球經濟以及資本主義的前景,在邏輯上稱為「以偏概全」。

1.2 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

「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概念都是韋伯所說的「理論模型」或「理想模型」。換句話說,在現實生活中並沒有「純粹」或「純種」的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

什麼是「『純種』資本主義」?

在經濟活動中,「自由市場」機制能夠毫無控制或毫無限制運作的經濟制度。 

什麼是「『純種』社會主義」?

「政府」在經濟活動可進行毫無例外或全面「計劃」和「控管」的經濟制度。

我曾說過:

世界上從來沒有「純種」資本主義或「純種」社會主義;現在每一個國家的經濟活動都是不同程度的「混合經濟」。

什麼是「混合經濟」?

同時有著「市場機制」和「計劃控管」,只是兩者比例或程度不同的經濟制度。 

把「(自由)市場機制」佔著相當高比例的經濟活動稱為「資本主義」,是概念上的混亂或有意混淆視聽。

(純種)資本主義()崩盤了!」和「獨角馬()絕種了!」一樣,都是沒有意義的命題。因為一個不「存在」的制度或動物不可能「()崩盤了!」或「()絕種了!」

所謂「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或「有『中國特色』的資本主義」,只是從不同角度或立場來描述目前中國的(混合)「經濟制度」。

因此,「(純種)資本主義」的未來如何,和中國大陸的前景無關。

1.3 凱恩思理論

(完全的)自由市場機制」有兩大理論:「看不見的手」和「賽氏定律」(如「供應創造需求。」這類銓釋)。它們是有些人宣稱「市場」有自我回饋機制,從而能夠自我調整的基礎。但在上次(80年前)經濟大恐慌後,市場不能「自我調整」已是昭然若揭。於是凱恩思提出他的理論。簡單的說:

「由政府進行大量的支出,去維持對於物品及服務的需求,直到害怕的消費者恢復消費信心,及受到損害的商家靠自己買賣出貨物。」(節自《國際日報》)

根據凱恩思理論,政府可以用「透支財政政策」和「寬鬆貨幣政策」來刺激消費,重新帶動經濟景氣。這還是應用了亞當.斯密的「(貨幣)倍增效應」。

1.4 GDP

GDP是衡量一個國家領域內經濟活動最基本和最通用的指標。其定義為:

「一個國家領域內在特定時間裏(一般為一年)整個所生產最終商品和所提供服務的市價。」

2.      改革開放和「和平崛起」

以上簡單說明了基本概念。我沒有能力就本節標題做完整的分析或報導。在以下兩小節,我將列舉一些我認為和本文有關,並具有指標性意義的數據和事件,來概括改革開放的成果以及「和平崛起」的內容。歡迎指教。

2.1改革開放的成果

a.       GDP

2008以前,中國GDP的平均年成長率約12%2008的數值(billion 美元為單位)是:

美國……………日本……………中國

14,264………4,923…………4,401

2010(甚至在2009)年,中國的GDP總值極可能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b.      平均國民所得(以美元為單位)

………1990…200020082020(預估) …2030(預估)

中國…$350…1,0003,0008,500………20,000

……………1980………2008

中國………$556………$4,766*

印度………$917………$2,534

* 另一篇報導,可能計算基礎不同於以上$3,000的統計數字。

c.       外匯存底

2008年年終,中國政府外匯存底為2兆美元,其中70%是美國財政部發行的債券。這是中國在國際舞台上能夠橫著走的原因之一。

以上三點當然不足以描述30年來改革開放的全部成就。整體而言,我想改革開放最大的成果表現在「和平崛起」的現實和中國邁向「和諧社會」(的高度可能性)

2.2 「和平崛起」的內容

a.       基礎建設

三峽大壩和青康藏鐵路大概是近年來中國大陸在基礎建設上最引人注目的成就。其他值得一提的有:

鐵路總長(公里數)

1978………2000………2007

48,618……58,656……78,000

…………………2005…………………………2010 (預估)

高速公路……41,000 km*

普通公路……1.47 million km………2.1 - 2.3 million km

* 世界第二位(次於美國的 > 70,000公里)

此外,請參考Recently completed mega-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China。上面刊登了中國近年來巨無霸型建設的報導及照片。

b.      文化科技

在文化方面,我認為08奧運、太空計畫、和國防科技等三者具有重大和指標性意義。

c.       政治

「反分裂法」是「法理統一」的象徵;出師東非則是「和平崛起」的具體代表。



本文於 修改第 9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3524549
 回應文章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相關後續報導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請參考︰

China's Plans for Replacing the Dollar (人民幣國際地位議題)

by Michael Schuman / Hong Kong, 07/21/09

http://www.time.com/time/world/article/0,8599,1911671,00.html

Singapore out of recession in 2Q (新加坡第二季經濟景氣)

by Reuters, 07/14/09 

http://www.theedgemalaysia.com/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18547&Itemid=79

V-shaped recovery to show up in double-digit GDP growth (亞洲各國第二季經濟景氣) 

The Edge, Financial Daily, 07/14/09, by DBS Group Research

http://www.theedgemalaysia.com/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18539&Itemid=79

(V-shaped recovery 指經濟可一次復甦並持續成長,不會有緊接著的第二次衰退。)

UPDATE: Euro-Zone Output Decline Slows Further In June (歐洲各國六月份衰退持續趨緩) 

by Nicholas Winning, 07/03/09

http://www.fxstreet.com/news/forex-news/article.aspx?StoryId=0452620e-eb1d-4702-a7cf-3cc23c85969e

以及本網頁其他相關訊息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3541193
大陸基礎設施資料更新 -- zcf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樓主提到的大陸基礎設施中的公路鐵路,根據最新的統計資料,截至 2008 年年底的情況:

.   公路情況:

公路總里程達373.02萬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4.64萬公里。

其中:高速公路: 6.03 萬公里,比上年末增加0.64萬公里。

公路按公路路面類型分:
瀝青混凝土路面44.11萬公里,比上年末分別增加3.95萬公里。
水泥混凝土路面102.37萬公里,比上年末分別增加17.50萬公里。
簡易鋪裝路面53.08萬公里,比上年末增加0.46萬公里。
未鋪裝路面173.45萬公里,比上年末減少7.27萬公里。

.   鐵路情況:

總營業里程:8.0萬公里,比07年末增加2.2%.

複綫里程:2.9萬公里,比07年增加6.8%.複綫率36.2% . 

電氣化里程:2.8萬公里,比07年增加8.2%. 電氣化率34.6%. 

時速120公里及以上線路延展里程達到2.4萬公里;
時速160公里及以上線路延展里程達到1.6萬公里;
時速200公里及以上線路延展里程達到6415公里,
其中時速250公里線路延展里程達到1207公里、
時速350公里線路延展里程185公里。
軌重60公斤及以上正線里程占正線總里程的80.2%,比上年提高2.7個百分點。

原載:【中時電子報】>> 【新聞對談】>> 金融風暴和中國崛起 >> 留言27 作者 -- zcf網友

http://tb.chinatimes.com/forum1.asp?ArticleID=1294980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3541187
「真的,中國已經沒有時間了!」 -- 張鐵志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真的,中國已經沒有時間了!

四月二日,出版《中國即將崩潰》一書的章家敦,即將與出版《中華聯邦》的日籍管理大師大前研一,在台北展開中國前途多空大辯論,《數位時代》於對談前夕特地專訪章家敦,讓讀者搶先知道他對中國前途的最新看法。

撰文 = 張鐵志,04/01/03

1996年,當美籍華裔律師章家敦(Gordon Chang)和妻子來到上海定居的第一天,他的華人妻子就興奮地打電話給父母:「媽,中國已經不再是共產國家了!」上海的華麗與繁榮,讓這對來自新大陸的華人夫婦深深震撼,認為中國未來的發展十分光明。但隨著對中國的日益了解與更深入的接觸,章家敦發現上海並不能代表中國,甚至不是典型的中國都市生活。這位在美國出生、長大並深造的法學博士發現,許多西方企業經理人與主流媒體的觀點,都與實際的中國存在著巨大的鴻溝。

對於中國的興奮、困惑與反省,讓章家敦在2001年出版了《The Coming Collapse of China(《中國即將崩潰》)一書,在美國輿論界引起了對中國前景的廣泛討論。本書在2002年的中文版,在台灣和中國更引起激烈的辯論:在台灣,有人認為他戳破了許多媒體盲目的中國熱,有人認為這本書論證大膽不可信;在中國,官方發動了學界和媒體對這本書進行大力批判。

但對父親在中國出生、自己1980年代在香港執業、1990年代在上海工作的章家敦來說,他其實沒有任何預設的政治立場,只是想誠實說出他對中國的觀察,卻未曾想過會引來紛擾的政治效應。

從《中國即將崩潰》出版後到現在,中國經歷了許多變動,包括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及國家領導班子的更迭,外界對於中國的現實以及前景為何,觀點依舊存在在著巨大的歧異;例如,日本管理大師大前研一就批駁《中國即將崩潰》的說法是不了解中國實際的發展變化。42日,章家敦與大前研一應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之邀來台發表演說,在美伊開戰後的第4天,《數位時代》也在章家敦紐澤西家中,進行了1個小時的獨家專訪。以下是專訪內容:

Q:從《中國即將崩潰》一書出版到現在,中國經歷了不少變遷,你如何評估你當時所提出的分析?

A:這兩年間有許多趨勢是印證當時我的判斷,也有一些趨勢和我當時提出的不同,但整體來說,我認為這兩年的發展是強化了我的論證。讓我們看看經濟。當然,中國經濟表現仍然十分良好,起碼從他們公布的統計數字來看,去年經濟成長率是8%。但是我們來仔細看看經濟成長的動力是什麼,就會發現這些動力無法持久,很快就會出現瓶頸。

基本上我認為中國目前的成長基於三個要素:外來投資,大量出口,以及大規模的財政刺激。

北京政府的數字顯示,去年外來直接投資為527億美元,高於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其他各國。

出口總額超過預期,增加22.3%而達到3255.7億美元。他們更預期,從2006年到2010年第11個五年計畫期間,每年至少能吸引1000億美元的外來投資,而且這些資金通常會轉化為更高的出口,所以他們認為到2020年要使中國經濟翻一番,是順理成章的。

果真如此嗎?這種出口帶動成長的策略是以大量買家為基礎。但是目前的世界經濟和美國經濟似乎都無法讓人樂觀:消費需求下降的趨勢,短期內似乎不會好轉,且當先進國家持續進行產業合併,並把工廠遷往中國,會造成更多人失業,其結果是消費需求下降,甚至是便宜的中國貨也難以賣出去。在出口下降的同時,進入中國的外資也會減少,而且目前國際市場上有產能過剩的問題。所以中國經濟目前面臨的根本問題是,當他們正要進一步向世界整合時,世界經濟卻正是在衰退期,無法提供足夠的資源,而國際貿易額則日益下滑,所以中國很難維持出口帶動的成長。

再者,中國從1998年開始大量增加政府支出,靠擴大內需來刺激經濟。但結果是財政刺激的增長率比國內生產總值高3倍,導致中國出現嚴重的預算赤字。據北京的經濟學家稱,1997年預算赤字為國內生產總值的0.3%,而從1997年以來,這個比例是每年增長27%。所以我們可以說中國基本上的策略是靠花錢來延緩經濟問題,而不願意進行結構改革,不願意從根本解決問題,所以會導致我所說的最終崩潰。整體而言,我想中國目前面臨的問題比我寫書時更嚴重。

Q:中國有哪些新趨勢,不同於你當初在書中所提出的?

A:我當時在書中沒有太多著墨,而我在未來肯定會深究的一個重點是,銀行體系比我當時想的更脆弱,而剛才我們提到的財政手段,事實上是更弱化金融體系。因為這些錢是來自銀行。

雖然這些錢創造了成長,但是也創造了更多壞帳。中國各銀行的壞帳在7200億美元左右,銀行系統的崩潰將使中國經濟徹底癱瘓。雖然北京常宣稱各大銀行的壞帳比例在下降,但是這些聲明是無法核實的,因為那些財政支出和消費貸款都在上升。甚至連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也評估,中國在未來5年很有可能出現經濟危機。

Q:最近日本作家大前研一出版了《中華聯邦》等三本與中國有關的著作,一方面他對中國的前景極為樂觀,並且批駁中國即將崩潰論,認為這個主張是不了解中國,另一方面他也預言兩岸在2005年可能成立中華聯邦。你怎麼回應他的看法?

A:我完全不能同意他對兩岸關係的看法。沒錯,兩岸會有更多的經濟整合,但除了經濟外,同時還有更多因素影響兩岸互動。譬如兩岸具有不同的文化,經過數十年的分離,台灣已經發展出自己的認同和文化。這不只是民進黨的主張,國民黨一樣必須訴求台灣本位,因為這是台灣的現實。這些政治要素都是大前研一視而不見的。

更重要的是,世上從來沒有民主國家,願意被另一個威權體制統一。如果兩岸最終會走向某種政治整合,那麼中國的民主化將是必要前提,但這也只是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看看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失敗,我想不會有台灣人願意接受一國兩制,所以大前研一的言論過於簡化。

Q:你如何評價去年剛結束的中共十六大,以及新誕生的中國領導人?

A:十六大最有深遠意涵的,或許是江澤民的「三個代表」正式入黨綱。一方面來說,這是正面的,因為這代表中共企圖進一步追求現代化。但另一方面,這卻代表中共進一步疏離農民和工人,而這兩個群體是經濟改革中的受害者,也是對中共最不滿的。所以「三個代表」是兩面刃,但是實際上對中共的傷害比幫助更大。因為從胡錦濤或溫家寶的言論來看,他們似乎想要降低「三個代表」的重要性,因為他們了解中共現在必須用更多心力在工農身上。但問題是,中共目前正面臨一場政治權力的轉移,江澤民不但沒有放棄權力,在政治局常委中也具有比胡錦濤更大的影響力。因此中共目前可以說是一種雙元權力結構,是非常不穩定的,也代表這個權力轉移可能會持續好幾年。

這種不穩定的政治權力結構對中國當前的發展影響很深。因為現在正是中共需要解決許多重大問題的關鍵時刻,但是權力鬥爭的牽制會導致沒有人能真正做出困難的決策。所以不像許多人認為十六大代表的是平順的政權交替,我認為十六大後出現的,反而是一個高度不穩定的政治體系。

Q:你認為中國新的領導人所面臨的最嚴峻的挑戰是什麼?

A:他們必須處理各種社會不穩定的因子。就在我的書出版後,中國出現更多、規模更大的下崗工人抗議。像發生在遼陽的工人抗議,有二十幾個工廠聯合,這是第一次跨廠的聯合抗爭,甚至工人和農民都有聯合的趨勢。另外,工運也有一些朝向全國性組織化的跡象,這都會對新領導人帶來非常嚴厲的挑戰。

我在剛才提過胡錦濤和溫家寶有意推行解決工農問題的政策,但問題是這些政策在經濟上成本太大,在政治上又具有一定爭議,所以到最後可能窒礙難行,只是提高人民的期待,卻無法滿足他們。

即使有人認為新領導班子正朝向正確的方向去做,雖然我個人並不如此認為,但重點是中國已經沒有時間了:他們面臨加入世貿組織的各種壓力,他們沒有資金來面對問題,他們也不再有時間來徹底解決這些問題。

Q:你認為相對於中國的第三代領導人,第四代領導人是否更有能力,或者有更多政策工具來面對這些問題?

A:這些人和上一代一樣多是科技官僚,他們或許有能力,不過問題不是在領導人身上,而是在於整個體系的問題。

Q:既然是體系的問題,那麼中國是否有可能出現更多的政治改革?例如,中國共產黨黨內是否可能出現更多的改革力量?

A:目前看來,中共沒有任何嚴肅的企圖要推動政治改革。他們雖然口中談民主,但只是政治修辭而已。雖然北京的政治圈或者黨內很多人在談政治改革,但是最高領導人不希望任何政治改變。而且許多黨內人士雖然提倡政治改革,但不希望改革到讓共產黨失去政權。我不知道如果共產黨沒有下台的可能,怎麼能叫做有意義的改革?目前所有的主張都是希望透過改革能讓共產黨更好,而不是讓政治體制更好,更對人民負責。

我不認為中國人民不想要民主。人民,不分國界、文化的人民,總是希望能表達他們的聲音,即使這還不到民主體制,但是共產黨不願意給他們這些講話的權利。

Q:在《中國即將崩潰》一書中,許多人或許會同意你所觀察到中國許多問題,但是至於「崩潰」的概念可能是最爭議的。你所謂的「崩潰」到底是什麼意涵?或者你預期最終有哪些崩潰的劇碼?

A:簡單來說,我所謂崩潰,是說「共產黨不再統治中國」。我認為這有幾種可能,當然我無法預測是哪一種會出現。首先,統治菁英可能會分裂、重組,然後某些領導人可能會成立新的社會民主黨,進而推動大幅度政治改革。另一種可能是爆發嚴重的民眾抗爭風潮,這可能進而導致延續數年的社會不穩定。尤其是你看目前中國的腐敗問題非常嚴重,民眾強烈不滿,所以一旦有人揭竿而起,很可能就導致風起雲湧的抗爭。

Q:你能不能評估北京2008舉辦奧運對中國這幾年發展的影響?

A:奧運一方面激起了中國的民族自信,另一方面我不認為中國有能力負擔這麼大成本。這個國家目前無法提供基本的健康保障、教育、各種基本公共服務給人民,他們如何能夠負擔奧運的各種支出?你知道有人提過一個有趣的主張:沒有威權體制可以在辦過奧運後繼續生存下來,例如蘇聯和南韓,因為奧運某程度上可以打開封閉的社會。

Q:讓我們來討論台灣和中國的關係。台灣的資金投入中國的比重檯面上已佔其GDP1%(加上檯面下的更多),台灣對中國的出口在2002年已佔其出口總值的25%,因此台灣有些人憂心台灣的經濟將「中國化」,有人卻認為台灣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一定要和中國整合。你的觀察呢?

A:台灣的經濟當然必須向上提升,而這是一個痛苦,但是台灣必須經歷這些轉型過程。目前中國大陸對台灣的確是一個有利於投資的地方,但問題是在中國經濟不穩定的情況下,一旦中國經濟發生問題,台灣會被嚴重拖累。畢竟企業是比較短視的,他們不太在乎長期趨勢,這是舉世皆然的現象。所以台灣在與中國經濟互動時,的確必須謹慎為之。

Q:你是一開始就對中國抱持如此深的絕望嗎?能不能談談你的心路歷程。

A:我在1980年代就和我父親到過中國,然後和我太太定期到中國旅行,並在1996年定居上海。一開始我們也覺得上海真的是非常繁榮,整個中國也的確改變很多。但是我們住在那越久,就越發現上海的繁榮只是一種中國現實的表象。許多外國企業家到上海,可能只待個三、四天,住在五星級飯店,所以覺得這裡真是進步的新樂園。但事實上,上海並不能代表中國,甚至不能代表典型的中國都市生活。一個更完整的圖像是,中國或許有「改變」,但並沒有「進步」,還有太多結構性問題,所以我才會認為中國已經沒有時間了。

就是這些觀察與思考的累積,讓我覺得必須寫本書來表達不同的觀點,一方面澄清許多西方對中國的誤解,另方面也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刺激,讓中國人民有更多元的視野討論中國未來的方向。

轉貼自:

http://www.bnext.com.tw/LocalityView_4029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3541136
書評:《中國即將崩潰》 -- 劉志偉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作者 -- 劉志偉,文字工作者

 

《中國即將崩潰》(The Coming Collapse of China)

作者:章家敦(Gordon Chang)

譯者:侯思嘉,閻紀宇

出版社:雅言

出版日期:20020301 

內容簡介

作者章家敦為一美籍律師,曾在上海居住二十年,擔任多家跨國企業在華法律顧問,親眼目睹中國的經濟成長與社會變化。本書指出,中國由於拒絕政治改革,避免社會暴動的時間已經耗光,在加入WTO之后,不出五年,肯定會垮。全球一片不景氣,許多專家都以為中國大陸一枝獨秀,本書卻指出中國統計數字的種種破綻。書中列舉多項「中國必垮」的理由,皆以專章討論,包括:失業率持續攀升、國營企業病入膏肓、金融業呆帳高築、農民積怨日深、一言堂不堪網路之打擊、中共治國能力甚差、賭毒妓蔓延社會等等。

深度推薦

「中國即將崩潰」!當全世界對於中國未來的發展都抱持樂觀的態度時,本書作者章家敦(Gordon G. Chang)宣稱中國即將於十年內崩潰,確實有點聳動。不過作為律師、且長期被派駐於上海的章家敦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斷言,勢必也有其立論基礎。

癌症末期病患的特徵在於:體內各個器官不斷衰竭、併發症層出不窮。衰弱至一定程度時,簡單的小病(例如急性肺炎)即能將患者送上投胎轉世的列車。章家敦筆下的中國就如同癌症末期病患,內部充滿無法解決的民族問題、政治問題、經濟問題與社會問題。如今中國加入WTO,迫使中國面對世界經濟體系的挑戰,但是百病叢生的政經體制,更本無法因應外部環境的劇變。社會內部不滿的情緒將與日俱增,動亂的因子更難以泯滅,最後的結果即是中國共產黨的垮台。

至於章家敦所提及最為嚴峻,而中共毫無處理能力的問題主要包括:

一、西藏與新疆的獨立問題,以及中國最棘手的台灣問題。

二、營運不彰的國營企業,一方面造成銀行呆帳甚多,進而危害金融體系。另一方面每當中共意圖大刀闊斧進行改革時,大批下崗的失業工人又成為社會內部不穩定的定時炸彈。

三、法輪功儘管遭逢打壓,信徒的狂熱卻未消褪,反而更加鞏固教主李洪志的神話色彩。

簡言之,章家敦認為上述陳痾如同癌細胞般侵蝕中國共產黨的根基,老態龍鍾的中共毫無復原的機會。

回顧歷史,數十年來看衰中國的人不在少數。韓戰時當麥克阿瑟的部隊逼近鴨綠江口時,蔣介石還曾興奮以為反共大陸的機會已降臨。1960年代初期中蘇交惡,雙方交戰於黑龍江岸,蘇聯撤走所有在中國境內的技術人員。與此同時,錯誤的「大躍進」運動導致三年飢荒,農村孤鴻遍野(保守估計,至少兩千萬人餓死。本書作者採用的數字為三千萬),中國仍舊撐了下來。改革開放後,農村釋放出的勞動力流竄進入沿海城市,亦曾造成嚴重的治安問題。九0年代初期許多學者曾預言,為數接近一億的「盲流」將導致中共政權的崩解。不過經濟的持續發展,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被吸納進城市工商部門的「盲流」也就轉為安分的「民工」。

章家敦於書中關於中國的「負面」報導,確實是所有關心中國發展的人必須要嚴肅面對的現象。不過,在美國土生土長的章家敦對於轉型社會所迸發的問題似乎過於大驚小怪,因此不斷責備中共改革的進程過於緩慢、怠惰,甚至是不願意去改革。但章家敦的觀察似乎缺乏歷史比較的視野 -- 不能忘記的是,九0年代初期東歐國家於共產體制解體後,為求經濟問題的迅速解決,曾祭出所謂的「震盪療法」。

躁進的改革政策不僅未能解決先前的老問題,反而又導致更多的新問題。其次,章家敦顯然又低估中共的「危機」處理能力,同時也忽略了中共政體於近幾年的轉變。眾所週知,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動搖中共政權合法性的最大危機應是六四天安門事變。當時中共的處理方式極為殘忍,直接以坦克與機關槍鎮壓異議份子。然不難發現,從九0年代中期開始中共對於異議份子的處理方式卻出現了轉折。不再一昧地採用拘捕、審判的方式,反而將其驅逐出境、送往國外。此舉不僅較能符合國際人權組織的期盼,而漂流異鄉的「反動份子」更成為失根的蘭花,失去從事反對運動的溫床。

章家敦於中國境內親身觀察的資料,確實能增加我們對中國的認識。但對於中國與未來的發展,作者過於著墨於他所關注的特殊事件,反而缺乏客觀的整體性評估。

 原載: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187434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3539655
破碎的水晶球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在開欄文中提到:

「過去1520年來,以下三個問題經常引起爭議和討論:

a.    中國改革開放帶來的繁榮或(經濟)成長所造成的(中國)「和平崛起」,是一個假相或曇花一現的情境,還是一個可長可久的結構性改變。

b.    如果中國的(經濟)成長是一個可持續維持的過程:

b-1它的基礎是否堅實; 

b-2它所需的條件是什麼。

c.    ...」。

就這兩點來說,除了台獨和法輪功徒眾的有意胡說八道;以及極端自由主義者和中華民國極端忠誠支持者揮之不去的成見外,就我所知,略有論述基礎並且廣受注意的,當推章家敦先生的《中國即將崩潰(章家敦 2002)Shirk教授的China: The Fragile Superpower (Shirk 2007)這兩本書。我有一篇討論後者的短評(胡卜凱 2009)。現在轉貼兩篇介紹章先生觀點的文章。

一個論述是否成立,和作者(及讀者)選擇的立場、假設、資料、個案、和推理方式等等都有關係。因此,我認為用文字來反駁這些論述,很難把道理說清楚、講明白。於是我想到用「金融風暴」這個事件當做「測試」或「反證」的策略。這樣可以把一些有的沒的說法試圖惑眾的效力減到最低。

章先生大作出版已有8年左右。劉志偉先生當時的評論就已相當中肯。現在回顧,其書名、「觀察」、和判斷以及這些年來跟在他後面搖旗吶喊者,已經成了笑柄。我轉貼這兩篇文章的目的在立此存照,為以後意圖胡說八道者戒。

參考文章及書目:

* Shirk, S. L. 2007, China: The Fragile Superpowe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UK

* 胡卜凱 2009淺談《中國︰隱憂重重的超強》》 https://city.udn.com/2976/2993403?tpno=1&cate_no=80786

* 章家敦 2002譯者,侯思嘉、閻紀宇《中國即將崩潰》雅言文化,台北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3539650
大陸刺激景氣方案雖奏效 泡沫隱憂多 -- 中央社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央社07/19/09

本「讀賣新聞」今天社論報導,中國政府去年秋天以來提出的大型刺激景氣方案雖奏效,但支持經濟成長的出口方面依舊低迷,地方上出現不動產小泡沫的現象,值得注意。

社論指出,中國的景氣總算是能控制住減緩的速度,主要是去年秋天以來的大型刺激景氣方案奏效。但出口方面仍很低迷,所以中國經濟是否真正步入復甦的軌道,重點在於內需的動向。

中國國家統計局發表的第二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率為7.9%,第一季年增率為6.1%。一直呈現兩位數成長的中國經濟受到全球不景氣影響,去年第四季跌至6.8%,但現在已回升。

中國景氣復甦的原動力靠以都市為主的設備投資或建設等的固定資產投資,道路、鐵路等的工程,今年上半年就比去年同期成長33.6%。

中國政府所打出的4兆人民幣的景氣刺激方案顯現效果。中央銀行對各銀行也擴大融資,今年到5月為止的5個月之間的貸款額高出去年一整年。受此影響,股價飆漲,股市綜合指數比去年底上升75%。

但是,目前地方上出現住宅建設熱潮,有人憂心很可能會再度出現不動產迷你泡沫的現象。另外,今年半年間的出口與去年同期相較降低了21.8%一事,也令人憂心。

出口若未見成長的話,衣著、玩具類等的出口型製造業景氣持續低迷,將影響到就業、治安問題。今後的改善之道端視歐美、日本景氣恢復的情況而定。

文中指出,中國景氣雖是復甦了,但社會不穩定的情況趨於嚴重。勞動爭議、土地徵收等的糾紛不減,類似前陣子新疆烏魯木齊發生的暴動事件的少數民族問題將使政權動搖。

文中最後指出,10月1日中國將迎接建國60年,為了確保社會安定,一定要保持經濟成長,但必須提高警覺,避免形成通貨膨脹等的經濟過熱情況。

轉貼自: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Focus/2007Cti-Focus-Content/0,4518,9807190061+0+0+1+0,00,focus.html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3533408
中國 第二季 GDP 成長 7.9% -- 兩則最新報導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China's 2Q GDP up 7.9%

Economics & Trade , 16 July 2009

China's annual GDP growth jumped in the second quarter to 7.9% from 6.1% last quarter, Reuters reported. The 7.9% jump, announced by the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NBS) was made possible by heavy fiscal and monetary stimulus, and beat economists’predictions of a second-quarter growth rate of 7.5%. However, the bureau cautioned that economic difficulties remained. "The base for recovery is still weak. Growth momentum is unstable. The recovery pattern is unbalanced and thus there are still uncertain and volatile factors in the recovery process," the NBS said in a statement. It also reported that for the first half of 2009, GDP totaled RMB13.99 trillion (US$2.2 trillion), urban per-capita incomes increased 11.2% and real rural per-capita incomes increased 8.1%. First-half urban fixed-asset investment increased by 33.5%, up 7.2 percentage points from the first half of 2008.

轉貼自:

http://www.chinaeconomicreview.com/dailybriefing/2009_07_16/Chinas_2Q_GDP_up_79.html


 
Cautious analysts play down Chinese claims of recovery from financial crisis

Jane Macartney in Beijing

The Chinese economy rebounded in the second quarter, boosted by a surge in state spending and in bank lending, putting the country on course to lead the world out of the worst global downturn since the Great Depression.

The economy had been expected to show a strong improvement as a 4,000 billion yuan (£365 billion) government stimulus package — introduced to combat a slump in exports — began to take effect after being unveiled in November.

But few expected that annual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growth would accelerate in the second quarter by 7.9 per cent year-on-year, up from 6.1 per cent in the first quarter.

It made the world’s third-largest economy the best-performing of all leading economies.

 

(From The Times, July 17, 2009)

 

轉貼自:

 

http://business.timesonline.co.uk/tol/business/markets/china/article6717149.ece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3533402
關於中國的「崛起」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Re: 23 -- 關於中國的「崛起」





我不知道你所謂的「最壞生活」和「小康生活」的內容是什麼。美國有遊民,也有靠救濟金過日子的人(大多數是黑人)。美國貧民窟通常也是毒品和犯罪氾濫的地區。最近電視上的The Wire影集相當寫實。不妨參考看看。

我想你需要了解太空計畫和大型基礎建設所需的科技和基本工業基礎。此外,中國的武器科技也相當尖端。另一方面,某些科技的研究需要長期的投資和研發,例如醫學和基因科技,這一方面,中國的火候的確還需要一段時間。世界第三或第二大經濟體並不是建立在沙灘上或空氣中。

至於中國是否崛起,我想Peterson Institute智庫那位研究主管和布列辛斯基的"G 2"論可見一般。我以「金融風暴」做為一個對中國「經濟」體質測試,就是試圖用比較「客觀」或可驗證的標準來考察這個議題。我也說明,這個測試的最後報告還沒有出爐。只是目前看來,中國通過這個測試的機率相當高。

「崛起」和「超強」或「超霸」不同。請參考拙作:

《淺談《中國︰隱憂重重的超強》》,
https://city.udn.com/2976/2993403?tpno=1&cate_no=80786


 



原載:【中時電子報】>> 【新聞對談】>> 《金融風暴和中國崛起》 >> 留言24



http://tb.chinatimes.com/forum1.asp?ArticleID=1294980&Page1=1&w=&q=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3533395
人民幣地位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Re:#13 -- 人民幣地位

以下兩篇文章有比較深入的分析。據我這個外行人的了解,除了抑制升值幫助外銷外,中國也管制人民幣的兌換,以確保金融自主和幣制穩定性。如今中國逐漸站穩,這兩個考量可能將不及人民幣成為國際通行貨幣對中國更有利。

中國領導人及其財經顧問群應該會在適當時機做最有利的決定。

* Yuan edges into place as international trade currency,
http://www.newsgd.com/news/chinakeyword/105thCantonFair/content/2009-04/17/content_5076087.htm
* China's Yuan: The Next Reserve Currency? By Steve LeVine,
http://www.businessweek.com/globalbiz/content/may2009/gb20090522_665312.htm

原載:【中時電子報】>> 【新聞對談】>> 《金融風暴和中國崛起》 >> 留言14

 

http://tb.chinatimes.com/forum1.asp?ArticleID=1294980&Page1=1&w=&q=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3533392
關於"Balance Sheet Recession"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Re:#7 -- 關於"Balance Sheet Recession"

我在網上看到,據辜博士自己說:

"Balance Sheet Recession" 是他在紐約聯準會一位同事的概念。但的確是辜博士大力宣揚而成為流行的理論。

It goes something like this: the fall in assets prices led to what is known as a “balance sheet recession”—a term he attributes to his former New York Federal Reserve colleague, Edward Frydl. (Paul J. Scalise, Richard Koo: The Final Fiscal Solution,
http://www.japanreview.net/review_bsr.htm)

我不學經濟也不從事經濟工作,自然沒有資格評論辜博士的理論。但他的理論只適用於說明英、美兩國當前的危機。日本當然早就陷入這個泥淖。另一方面,金磚四國中,中、印的經濟衰退並不是源於國內"Balance Sheet"的議題,而是因為美國衰退而引起的外銷萎縮。巴西的經濟據說還是很蓬勃。俄羅斯則因為原油價格大幅下滑及需求減低。其他開發中國家也很少有"Balance Sheet Recession"所描述的現象。

如果脫鉤論成立,至少目前看來如此,則開發中國家的內需和/或彼此之間的貿易,可以取代部份的美國市場。維持各自的經濟較小幅度的成長和運作。英、美兩國危機也就應該不會造成全球經濟大恐慌。

原載:【中時電子報】>> 【新聞對談】>> 《金融風暴和中國崛起》 >> 留言8

http://tb.chinatimes.com/forum1.asp?ArticleID=1294980&Page1=1&w=&q=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3533391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