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Alex兄的諍言。
我是工程師出身,因為不夠嚴謹而捅的漏子,也不在一、二。久而久之,終於學到教訓︰一不嚴謹,自己被炒魷魚事小,害得公司虧損或同事遭池魚之殃,那就事情大條了。
知識和公共事務對我來說,也都是嚴肅的事。因為一不小心,後果可能相當嚴重。過去八、九年來,台灣政壇烏煙瘴氣,民眾傷很大。我沒有能力做什麼事,常常慚愧。區區淺見,認為政客或政棍的胡說八道,肆無忌憚,和援嘴及網民的黨同伐異、推波助瀾、毫無公共意識,有相當程度的相關性。因此,我決定就自己的觀點,在網上做些理性的分析和討論。以免劣幣驅逐良幣成風。(援嘴 = 「『援』交」的「援」+「名『嘴』」的「嘴」)
我不是很清楚你所說的:
「胡兄對西方社會科學等的若干看法」
指我那一點或那一些具體看法而言。我相信每個人的看法基於各自的生活經驗(包括求學、成長、讀書、做事、交友等等)。生活經驗只有不同,沒有高下、優劣、雅俗之分。不同的人多多少少有不同的生活經驗,也就多多少少有不同的看法。一般來說,彼此尊重、溝通、和包容即可。
我對知識很有興趣,就這個議題多說幾句,以報雅意。
我一向認為知識的目的在幫助人們解決困難或問題。人都有同樣的基本需求和面對同樣的環境,也就會碰到類似的困難或問題。因此,我相信時間或地域並不是分別知識和學問的判準。知識和學問只有適用或不適用的考量。
每個人或每個群體都有個別的差異,久而久之,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和想法;其次,資源不敷分配。因而,社會或國際中人群有爭奪資源分配權的活動。每個人或每個群體的能力、背景、次文化不同,久而久之,形成不同利益的階層或集團。爭奪資源分配權時,各自需要不同的戰鬥口號或鬥爭文宣。社會科學的功能之一,除了分析現實外,也需要提供利益不同群體各自所需的「正當性」或「聽起來有理」的「口實」。有一些讀了幾本書或拿到學位的「知識份子」,其混飯吃的方式之一是下海做圍事,炮製各種「理論」或「意識型態」。薩伊德的「東方理論」就在描述或分析其中一個具體的例子。社會科學中類似「東方理論」的「理論」,以及類似薩伊德所做分析的著作很多。
這是我們在求學或讀書時需要有「慎思明辨」能力和習慣的原因。
每個人或每個群體的困難或問題,也是一時、一地、和某個特定脈絡下的函數。當時間、地點、環境、和面對的人群不同時,困難或問題自然會不同,解決方式(及所需的知識和理論)也可能要改變。例如凱恩斯理論在上一世紀70年代前盛行約30年;然後被認為過氣。現在時過境遷,它又再度翻紅。我想這是你非常了解的個案。
最後,從古希臘以降,(西方)社會/人文科學都有一個以上的學派和至少兩、三種不同的理論或原則。除了上述兩類現實因素外,我認為另一個原因和建構理論時的「基本假設」有關。
以傳統哲學的三大領域來說,一個人接受「唯心論」或「唯物論」;「對應論」、「相容論」、或「基礎論」;和/或「絕對觀」、「相對觀」、或「虛無觀」,都會制約或影響她/他所建立/接受的社會科學理論。因此,我們需要了解各理論的思想淵源,才能維持自己思想的「內部一致性」。
以上是我對「社會科學」或「西方社會科學」的一般性看法,歡迎賜教。
本`文原載:【聯合城邦】>>【尋王之盟】>>《淺談《中國︰隱憂重重的超強》》,07/09/09︰https://city.udn.com/57666/2993432?tpno=0&raid=3519439&cate_no=0#rep3519439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