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時事論壇
市長:胡卜凱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時事論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政治和社會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台語豈非漢文? - 傅正玲
 瀏覽3,886|回應13推薦1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vicvic

作者: 傅正玲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計畫以漢字和羅馬字並用的方式來推行台語教育,閱讀六月五日
張學謙教授一文,才明白所謂漢羅文的設計其實是要推行台語的書面文字,換句話說,
未來我們的文字書寫會出現中文之外的另一系統:台文。

所以張教授舉了日本和韓國為例,認為他們「已經成功的利用混合文字的方式書寫他們
的語言,台灣當然可以參考他們成功的經驗來推展台語文。」韓國與日本以拼音文字取
代了原來漢字的書寫,所以出現今日的韓文與日文,是張教授所稱的成功經驗。但應該
要深思的是,台語與韓、日語不同,其自始便屬於漢文化的核心語彙,台語甚至遠古於
北京話,屬中原古音,對國文稍為熟悉的人都知道,台語唸出來的唐詩宋詞古文,更為
對韻。

張教授指稱:「漢字不方便記錄本土語言,完全使用漢字,得付出許多不必要的代
價。」實不知他的論據何在?認為台灣不使用羅馬字是語文教育的欠缺,就跟批評美國
不使用漢字來進行他們的教育一樣的奇怪。漢文化的語文模式中,乃是文字統一,而各
地則有各種族群的方言,但大約屬於漢文體系的方言包含台語、客語、廣東話等等,都
可以對應同一種文字。

在當前台語文學的創作上,許多進行鄉土寫作的人認為會遭遇到有音無字的問題,可以
看到的處理方式是對應漢字、造漢字或者使用漢羅文,其實各有不同的優缺點,從文學
的角度來看,漢羅文可能是文學性最弱的一種,因為不僅在閱讀面受限於必須會說台語
的人,漢字與羅馬字兩種不同的字性相雜,透過視覺所引發的情意感受是碎裂而不完整
的。再說,文字並不只是表音的功能,在傳意上,每個文字因為在書寫上不斷被使用,
便自然產生文字訊息,即見到某個文字便引發某種直接感受,這種感染力,乃是文學作
品重要的內涵,也因此新造字又比不上在文化上運用久遠的文字。

當今最文雅的台語文學創作當推蕭麗紅的小說,尤其「白水湖春夢」一書,是完全用台
語閱讀的作品,在其它台語文學創作中認為是有音無字的部份,在她卻一一有漢字可以
表達,例如她寫「一講這,伊就澹矣!」「澹」這個字是安靜的意思,曾被認為是台語
中有音無字,所以有台語詩中寫成「伊就惦惦」或者「伊就恬恬」,也有寫成漢羅文
「伊就diam6 diam6」,蕭麗紅特地為「澹」這個字注解,引出老子:「澹兮其若海
!」對我們早期以台語來讀漢書的父老而言,台語是古典的漢文,認為其有音無字,常
是後世人的粗暴。

在各族群所發展出來的文學作品中,原住民文學便得用漢字來書寫,傳達給台灣的閱讀
大眾的是一種可以分享體會的新鮮情意,是否原住民更有資格認為漢字不方便記錄他們
的語言?但倘若他們堅持要依據語言另設一套書面文字,豈不是更將自己族群的心聲拘
閉在更狹隘的角落?漢羅文豈有益於當前的閱讀大眾去了解台灣本土的心聲?即便漢羅
文透過「國語推行委員會」的努力果真成為新一代台灣人普遍使用的台文,那時我們的
子孫恐怕也無法閱讀我們這一代所留下的任何文化了。

作者是 輔英科技大學人文教育中心副教授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350365
 回應文章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語言文字 5 -- 言語和文字 2 -- SCFtw4 /胡卜凱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作者:SCFtw4 /胡卜凱


本欄文章原載:【中時電子報 >> 新聞對談】>>《當代臺灣的狗屎中文》

http://forums1.chinatimes.com/dailytalk/Forum.asp?ArticleID=538089&History=0&Page=1


SCFtw4(#58)


胡卜凱(#57)

「語言」:包括「言語」和「文字」。
「言語」:指「語言」中的聲音符號(音符)部分;
「文字」:指「語言」中的形式符號(形符)部分。

***********************************************************
language即“語言”。

spoken language為“口頭語(言)”。

written language為“書面語(言)”。

在近代的一般用法裡,“言語”指的是“說話”或“所說的話”,前者略等於“開口/吭聲”,後者略等於“言辭/言談”。

“形符”和“聲符”分別指某些非拼音文字體系中一些字的形體所包含的“表義構件”和“表音構件”。


胡卜凱

謝謝SCFtw4(#58)網友的指教。

我不是一個專業的語言學家。因此,我的看法和對術語的翻譯,經常偏重常識性。

首先,我是從符號學的觀點將「語言」區分為「言語」和「文字」。在這個語境中,「言語」和「文字」分別相當於sound和word。「文字」是中文裏傳統的用法。(許慎:《說文解字》)。至於「言語」是否適當,可以討論。我個人覺得「書面語(言)」有點過於墨守外文。

當然,「言語」和「文字」也可以分別相當於speech和text(1)。它們指語言活動或溝通活動的「內容」(content)。至於這兩個「指號」究竟代表那一個「所指」,可以從它們在語境(上、下文)中的「用法」來分別。奧斯丁的「言談行動」(speech act)是語言活動的子集。溝通活動指Habermas等的communication action。

其次,就我的了解,spoken language和written language的區分,主要在於風格、形式、(文法)規則等「使用面」。不是我要強調的「符號面」或「物理面」(2)。

我不知道SCFtw4網友「表義構件」指的是那一個概念。「表音構件」如果相當(對應)於拼音文字體系中的phoneme,我想也許用「音素」或「音元」表達就可以了。「構件」並不是一般人或中文裏的習慣「用法」。我當然不反對造新詞,我只是認為(翻譯時)應該盡量少用這種方式。

請參考拙作《評《哲學辭典》的中譯本 – 兼論意思和翻譯》第一節中,對意思和翻譯的立場和看法。(http://www.fokas.com.tw/ - 知識區- 14頁)


附註:

1 我不能了解兩岸學者將text譯成「文本」的邏輯或理論基礎。我通常以「上、下文」、「文字內容」、或「語境」來表達它。
2. 聲音由振幅和頻率構成,它在示波器或頻譜儀上其實也有形式。只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看不到而已。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1049989
語言文字 4 -- 「言語」和「文字」-- Shirly / 胡卜凱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作者:Shirly / 胡卜凱

本文原載: http://www.fokas.com.tw/ -- 知識區

Shirly

我手邊沒有資料,但還是就我能力所及,提供你一些「相對開放的社會」改變語言文字的案例:

1 法國

法國有專門機構從事「制定正確的法文」的工作,包括了外來字如何轉化為法文,和官訂的使用方法的制定。

2 日本

日文在戰後曾經經過一次大整理,規定了所謂的「正確的漢字」。這個工作和大陸的使用簡體字有異曲同工之妙。工作內容是把一個漢字的不同種寫法統一為一種。另外,現有的五十音平假和片假名的整理。也是同時完成的。有許多的假名就是在當時遭到廢除。

3 德國

我不確定德文在何時用何種方法統一,但現在的德文書寫方式有很多部分是被制定出來的, 例如說rau的正確寫法是rauh。

不過,我並不是以以上的語言為母語的人,因此我也不能確定現在的法國、日本、德國人是否就「不去使用」不正確的文字表現方式。像日文就是個明顯例子,松尾芭蕉的俳句裡面,如果用了舊的假名,當然在書籍上還是要用那樣的方法來表示。不過話說回來,若他們根本就不理會那些規定,那我們所看到的法文、日文、德文也必定比現在還複雜。

還有一個既不是那麼開放的社會,又不是那麼成功的爛例子 -- 韓文。戰後韓國人曾廢除了漢字的使用,但你今天走在Seoul的街上,你就會知道似乎沒什麼成效。(為什麼要寫Seoul而不寫漢城呢?因為韓國人不承認漢城的名稱。漢城這名詞全世界只有中國人用...。)

************************************

胡卜凱

謝謝shirly提供的資料。

我的確欠嚴謹,沒有區分「言語」和「文字」。

我似乎曾建議(一時找不出原文)以下的字眼(詞彙),

「語言」:包括「言語」和「文字」。

「言語」:指「語言」中的聲音符號(音符)部分;

「文字」:指「語言」中的形式符號(形符)部分。

「文字」(形符)是具體或有形的符號,所以能用「行政命令」來改變或統一。只要肯投資把(印刷用的)鉛字改版,就可以像中國(共)做到「簡體字」的推行;或日文中「漢字」、平假名、和片假名的「整理」。韓國亦同。在印刷文書上廢除漢字不是問題,但在「使用」上,廢除漢字就可能有「成效」問題。

但「言語」或「語詞」的「使用」,就是另一回事了。我和不平之人網友的討論,著重在這一方面。基本上,「言語」或「語詞」的「使用」,由習慣或風尚決定。使用外來語人不多,因此有加以規範的可能。我和妳就譯名的討論,其實也是這個議題下的子集。

一般人生活中的「言語」,就非「行政命令」能規範。我們可以從台灣推行「國語運動」的現況,看出「官方」規範「言語」使用的成效。這個現象可用大腦神經網路連接論來解釋。下次再聊。

我手頭有本舊書,有興趣的網友可參考:Stevenson, V. Ed., 1983, Words: The Evolution of Western Languages, Van Nostrand Reinhold Co., NYC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1049417
語、詞的流通性 - 不平之人 /胡卜凱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作者:不平之人 /胡卜凱


本欄文章原載:【中時電子報 >> 新聞對談】>>《當代臺灣的狗屎中文》

http://forums1.chinatimes.com/dailytalk/Forum.asp?ArticleID=538089&History=0&Page=1


不平之人(#53)

「在科技(鍵盤輸入)和國際現況(快速和多方向交流)影響下,我們是否處於一個語文劇變的時代?」

先給個資訊參考一下:教育部的國語推行委員曾進行約四年的語詞調查,有興趣者可上網看一下。其中能觀察到,現代的確因科技及傳媒的進步,急速產生了許多的新詞。這些是過去所未見的,也有很多不同於傳統的語法出現。但是這都是一時的現像,無法長久持續下去。每年出現的新詞,也僅會有少數部分被沿用下來。整個語詞使環境裡,仍有七八成是基礎的傳統詞語,這部分是不變的。

由此,看來我們雖身處語言急速發產的時代,但是長久為人所共用的語詞仍沒有被拋棄,更需要人去維護,語詞也需要被整理,將這資訊提供給社會大眾知悉。可惜,教育部並不重視這方面的工作,文建會更不用想 ...


胡卜凱

謝謝不平之人(#53)網友提供的訊息。

語言的確是逐漸演變,和由一般的使用者選擇和決定它們的使用率。我不知道有那一個開放社會曾以「行政命令」成功的改變語言文字。秦始皇統治下(書同文)、中國(簡體字)、和殖民地(官方語言)是威權社會。

因此,我認為教育部或文建會的「工作人員」,或有興趣的人(如SCFtw4、你/妳、我、她和他 …),可以成立網站,提供「搜集」或解釋語、詞的功能。

使用語、詞的人才能「決定」語、詞的流通性。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1047517
從「差別待遇」談起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本欄文章原載:【中時電子報 >> 新聞對談】>>《當代臺灣的狗屎中文》

http://forums1.chinatimes.com/dailytalk/Forum.asp?ArticleID=538089&History=0&Page=1


不平之人(#43)

他說,IPC這種做法「蠻橫不合理」,對台灣「差別待遇」
抱歉,請教一下,上述被標為"狗屎中文",是否因為:

1.「蠻橫不合理」應作為「蠻橫、不合理」或「既蠻橫又不合理」

2."對台灣「差別待遇」"一句文法上有誤,「差別待遇」應作為名詞或形容詞用,此處作動詞用而不妥?


胡卜凱

文字語言是一種溝通「工具」,使用它的第一個原則是:

讓人懂或達意。

至於是否合文法或習慣用法,並不是根本原則。

中文(漢語)對詞性或詞類的界定及規則本來就不嚴格。原因之一是過去(民國以前)沒有太多人去做這方面的整理和研究,以致沒有一套通行的規則。原因之二是過去的科舉制度,建立了一套「官話」。雖然漢語沒有通行的規則,但有一套約定俗成的「用法」。或者說實質標準(de facto standard)。

如果我沒有猜錯,「差別待遇」由英文的”differential treatment”而來。differential 由different (不同)衍生而來,它指兩個「不同」東西之間的差距,或造成兩個東西有所不同的某種因素。

在中、英文裏,名詞可以當形容詞用。因此,「差別待遇」本身沒有問題。

「受到不同待遇」這句話是中性的用法;
「受到差別待遇」則表達「受到不平等待遇」的意思。

「對台灣『差別待遇』」和「對台灣『不禮貌』」或「對台灣『大小眼』」是同一句型。因此,文法上也沒有問題,只是大家不習慣而已。(以前中文沒有這個詞或這種用法。)

*********************************************

「IPC這種做法『蠻橫不合理』」

「蠻橫」通常描寫一個人的態度,和「不『講』理」合用。

*********************************************

把唐詩和宋詩合起來看,我覺得宋詩相當俚俗。從文學史的角度來看,唐詩、宋詩、元曲、明人小品、清朝小說、到民國的白話文,自有其演變的脈絡。(我不懂中國文學,以上只是個人印象,如有錯誤,請指教。)

我的問題是:

在科技(鍵盤輸入)和國際現況(快速和多方向交流)影響下,我們是否處於一個語文劇變的時代?

(這篇留言和這個問題,並沒有替「狗屎中文」開脫的意圖。)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1046622
語言文字是活的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本欄文章原載:中時電子報 >> 新聞對談 >> 當代臺灣的狗屎中文 http://forums1.chinatimes.com/dailytalk/Forum.asp?ArticleID=538089&History=0&Page=1


胡卜凱(#21)

SCFtw4網友列舉了許多例子,可見/妳很關切這個議題.

我在文字的運用上比較不那麼嚴謹.

一來注音輸入法的確造成許多失誤.

二來語言文字是活的,變化在所難免.

三來資訊或知識爆炸,人一天只有24小時,其他方面的知識增加,則中文程度下滑,在所難免.

四來英,日文的使用增加,使得中文英,日(文)化也在所難免.也未必是沒有價值的,例如英,日文不因外來語的滲入而有負面影響.反而增加其活潑度和活力.

在以上現實條件的限制下,如何規範可接受的中文程度及維持這樣的程度,是值得研究的.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1044878
當代臺灣的狗屎中文 -- SCFtw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作者: SCFtw

本欄文章原載:中時電子報 >> 新聞對談 >> 當代臺灣的狗屎中文 http://forums1.chinatimes.com/dailytalk/Forum.asp?ArticleID=538089&History=0&Page=1


SCFtw (開欄文)

SCFtw, 2004-8-31.

當代臺灣知識人的漢語水準比大陸差多了。

從電視新聞播報員(所謂的“主播”)、記者、大官、到網友,漢語水準之低我多年來一直不能忍受。

對自己的語文“失去感覺”。

文化墮落。

我一下筆就會罵到“至少”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人,衹舉例(記者和編輯):

『月下偷桃』
『世界上最長耳的狗』
『一兩個的會員』
『這種的奧運精神』
『沒有那一個政府』
『為何』
『更正於后』
『一些個人己見』
『受害「惡」手菸』
『大陸「金」奇 冷門建功』
『黃志雄「銀」得尊敬』
『為蔡英文in起來』
『攀越政治高峰』
『做出一番的「告別」。』
『在這本多達12頁的寫真集裏,╳╳╳個人便包辦2頁』
『羅馬尼亞全隊相擁而泣,連續第七年坐擁世界冠軍寶座,……』
『至少看過它長何樣子』
『應證』
『莫讓……』
『你有在努力嗎?』
『丟了二塊錢』
『更甚我一酬』
『在我的文中……』
『我十分欣賞你的文和你的行事作風』
『一些的中國人』
『唯奴才是用之!』
『將種族歧視加以合理化』
『可,屠夫,今天還坐在位置上。』
『蘇盈貴決定入主市府團隊』
『那又SO WHAT?』
『當一個社會,進步到,公民可以用網路,型成強大的制衡力量的時候,』
『身老病死』
『因該』
『文人相親』
『柔腸寸段』
『幾篇的不一樣的聲音』
『安安靜靜的寫文』
『寫文者』
『重起爐罩』
『這,就是……』
『變成4.50年前台灣的……』
『加以完全回避』
『數10億元』
『驟著眉頭』
『好把錢省下來去軍購』
『向美國買軍購』
『川蜀麻辣鍋』
『……證明了二點』
『電視公共化的另種渠道』
『他會服首下臺嗎???』
『大將之才的馬英九』
『瓢竊』
『只有二個結果』
『親蜜夥伴』
『一昧』
『翻了二番』
『如今閹閹一息』
『苛扣窮人的教育費用』
『莫讓人權國家有名無實』
『如果一旦出兵,』
『隨著陳水扁政府再度連任,……』
『邀請15國友邦元首出席,』
中南美洲友邦的哥斯大黎加、巴拉圭,
帶隊軍官都會帶一支大型溫度計擺在烈日下隨時監控溫度。
『並沒有什麼二樣』
『國會.採參、眾兩院制』
『如果是沒有法律依據的會議或活動,怎能以國家機密視之?如果確有法律依據,就該據實陳報法院,負擔說服法院的責任,提供那一部分構成國家機密的法律基礎與理由。』
『各行其事』
『殉教者般的輝芒』
『好了沒?』
『到現在還沒有……,才是真的是奇怪。』
『二岸政策』
『故而,……』
『只有二種選擇』
落差
這與立場是二碼子事
『彪悍』
『到現在還沒有……,才是真的是奇怪。』
『坐擁』
『安生立命』
『中常委的立委許舒博質疑……』
『結果落得非著書不能明志下場。』
『焉焉一息』
『有真正辯論到嗎?』
『牛肉有咬勁,有帶筋的更好』
『一昧的認為』
某大報社論最新出現『執政者獲全民託付而取得行政權』
『對痛失SOGO的痛心……』
『但你真要容許,財團大剌剌的,以抽廣告的方式,來施壓新聞內容,還要你鼓掌嗎?』
『最重要國際支柱的美國……』,
“贏得勝選”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1044875
通用拼音和蔣式邏輯 -- 胡承渝
推薦1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心泉

作者:胡承渝 (附世界日報 相關報導)


蔣介石統治台灣的時候,有一套「蔣式邏輯」,凡是和「共匪」做類似事的人就是「共匪」。所以不能用簡體字,不能看大部分三十年代的書,不能唱大部分的抗日歌曲。這種「蔣式邏輯」現在在台灣又找到傳人,為民進黨所遵循。

由於電腦的普及,中文的拼音必須採用拉丁字母。偏偏全世界一律使用的漢語拼音是大陸在五十年代設計的,所以民進黨依據「蔣式邏輯」,必須另外搞一套。正好余伯泉把漢語拼音改了幾個子音,自稱「發明」了新的拼音法,叫做「通用拼音」。於是民進黨捨棄當年經多位語言專家討論,而大陸行之多年,極為方便的漢語拼音不用;而採用余伯泉一個人閉門造車搞出來,沒有地方通用,但叫做「通用」的拼音。

但民進黨又不敢說因為大陸用漢語拼音,所以台灣不用。只好編出一些不成理由的理由,譬如 x、q 等音用英文唸不出來哪(不知法文、西班牙文要怎麼照英文唸?), x 像是打叉,不好看哪,千奇百怪。反正權力在手,有理無理都無所謂。

但是拉丁字母只有那麼多,不用 x 及 q,就只好把某些字母重複使用,於是通用拼音就失去漢語拼音的一個大優點﹕context free。漢語拼音裏,每個子音,不論後面的母音是什麼,唸法都是一樣。所以不必管後面的母音,看到子音就能發音。但是通用拼音就不行,譬如 s 在 sai(鰓)裏是漢語拼音的 s,但在 si(西)裏卻是漢語拼音的 x,要看到後面的母音才知道前面的子音要唸什麼。甚至有時還要看母音後面有沒有 h 才知道前面的子音該怎麼唸!所以通用拼音遠比漢語拼音難學難用。

8月17日的《世界日報》報導,余伯泉到美國,參加新澤西台語學校的研討會。大概是在「自己人」的會上,比較沒有戒心,他講出了真心話。他說﹕「台海兩岸關係特殊,為了避免『認同』困擾,因此台灣也根據羅馬拼音系統,另外發布了『台灣華語通用拼音』。」一句話推翻了民進黨的各種理由,不是漢語拼音不好,而是他們還用「蔣式邏輯」思考。

*********************************************

羅馬拼音助華生學中文

余伯泉指華僑子弟也可藉此學習台語客語

【本報記者方文章新澤西報導】「過去數十年來,台灣一直使用國語注音符號,導致大部分的台灣百姓變成了羅馬拼音的文盲。」中華民國教育部國家對外華教政策委員余伯泉,日前應邀在「第一屆大紐約區華福客台灣語研習營」中表示:「包容性強的羅馬拼音,方便海外華僑子弟學習。使用這套拼音系統後,大紐約區中文學校學生學華語(亦即中文)的同時,還可以順便學習台語及客語。」

在該場由紐澤西台語學校與紐約金鷹學院聯合舉辦的研討會中,亦是世界台灣語通用協會創辦人的余伯泉指出,世界語言共分為三大類型,首先是以西班牙語為代表的「字母即音標,音標即字母」,此類語言的字典不需要音標。其次是以英語為代表的「文字與音標不完全一致」,此類語言有不少例外發音,因此字典需要音標。第三是以華語為主的「看到字無法發音」,因此字典一定要有音標。

余伯泉指出,早在1957年中國大陸捨棄注音符號,改用根據羅馬拼音設計的「中國漢語拼音」時,有關注音符號與羅馬拼音孰優孰劣,便一直論戰不休。

余伯泉表示,曾經有一段時間,主張羅馬拼音都會被冠上「通匪」的帽子。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尊重多元文化的呼聲日益高漲,再加上台語及客語正面臨嚴重流失的危機,為了保留珍貴的文化資產,並方便學習,推廣羅馬拼音實有其必要。

雖然採用羅馬拼音系統的必要性與日俱增,但是余伯泉指出,台海兩岸關係特殊,為了避免「認同」困擾,因此台灣也根據羅馬拼音系統,另行發布了「台灣華語通用拼音」。

余伯泉說,華語、台語及客語都採用羅馬拼音後,海外僑校學生在學習華語的同時,只要挪出少部分的時間,就可輕鬆學習台語、客語等其他「母語」。

為了推廣海外台、客語教學,余伯泉及教育部母語深耕輔導講師李素慧、台灣客家教師協會會長莊陳月琇兩位研習會教師,特別從台灣帶來了仁林文化公司出版之台語及客家語系列教材,並在當日下午現場示範相關的教學方法,約30位對台、客語教學有興趣的聽眾,均表示收穫良多。

余伯泉說,該套教材採用通用拼音,共分三階段。初期以圖片為主,以唸謠方式直接演練聽、說能力,第二階段才開始介紹通用拼音,最後則逐漸加入通用的漢字。他說,考慮台灣本島及海外學生的學習環境差距,原則上海外台、客語教學,目前建議僅實施第一及第二兩個階段。


世界日報 2004-08-17
http://www.worldjournal.com/wj-nj-news.php?nt_seq_id=1033752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1033491
理性論述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謝謝Petertaitang 網友從善如流,提出具體意見。語文不是我懂的領域,請有識之士參與討論,共襄盛舉。我保證做一個公正的仲裁者(facilitator),維持討論秩序及理性論述的規則。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1010926
文字和發音不一定相同
推薦0


Petertaitang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針對第一難﹕『廈門、漳州、泉州口音,以何者為準的難題。』因為台語沒有經過官方標準化的過程,它的優勢音是自然形成的,亦漳亦泉的混合的音。不同的口音彼此有對應關係,如“雞”ke vs koe。

『一如閱讀英文字典,是為了學習該語文,所以準確的形、音、義是必要的。但台灣的閩南語很難有一個標準。各地移民者帶來不同口音,它又不像美語,即使各種口音不同(例如德州牛仔腔與紐約那種伍迪愛艾倫的調調),但總是有一個標準發音法。然而廈、漳、泉的閩南語發音各自不同,有些用字遣詞也不一樣。說到底,要依什麼口音為標準發音?』

英文已經標準化了,書寫有一致的寫法,也就是口音的差異不表現在文字。有標準的是文字,不是口音,每一個人說的都是方言。台語各方言彼此的差異不大,且有系統。村上嘉英的『現代閩南語辭典』,除了詞項有記錄之外,還在書後附上方音對照表,如e-oe,eh-oeh,i-e...

『因為尚未有標準,某些自成一家之言的字典,總是宣告它自己的正確性,而排斥其它字典的說法、寫法。這些字典間往往一音多字,互相矛盾,無法形成共識,讓閩南語的音更難有標準。』

字典雖然有規範的作用,對未標準化的語言來說,最重要的不是趕緊訂個標準,而是進行方言調查,了解社會語言使用的情形,如果需要定標準,可以根據社會最通行的說法規範。

“一音多字”或一詞多種寫法的字佔字典的數量大約5%而已,其余的語詞大概都有固定的漢字可寫,總而言之,有共識的多,沒共識的少。實詞比較沒有問題,虛詞的寫法就較不一致。

重要的是實際的讀寫,大家常讀、常寫台語文,自然就有容易形成共識。光想,沒有行動,就覺得困難,實踐,才能使得文字化和標準化成為可能。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1010753
邏輯和事實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搞不懂為什麼楊渡先生能從閩南語字典結論到﹕『多可怕的教育改革,多可怕的鄉土教學啊!我寧願孩子不學習鄉土教材,也不願孩子的母語之愛,被這些字義不清,發音不準,字形不定的教材給扭曲了!但你沒辦法,孩子依然在學校上課,教育部規定了要必修……。』

難道獨尊國語排除母語是正常的教育制度嗎?鄉土教材又不是不能改,有什麼缺點改進就是了,幹嘛因噎廢食。

台灣剛開始國語教育的時候,比現在母語教育更慘,教材、師資、課程,沒有一個像樣的,

************************************************

楊渡先生舉出編閩南語字典的六難,我想他只是很客氣的指出市面上「閩南語教材」內容的缺失部分。如果Petertaitang 網友心平氣和的再讀一次,也許就會懂「為什麼楊渡先生能從閩南語字典」得到他/她所引述的結論。

我看不出楊渡先生全文中那一段文字在主張﹕

「獨尊國語排除母語」。

批評市面上「閩南語教材」的內容,並不意味「獨尊國語排除母語」。反之,如果楊渡先生的批評合於事實,他是在促進「母語教育」。

我建議Petertaitang 網友針對楊渡先生的「六難」提出討論。「獨尊國語排除母語」聽起來像頂帽子,而不像理性的論述。

我是在民國39年左右,在新店國民學校從一年級開始唸起。我雖然不怎麼記得,至少沒有(教材、師資、課程)「沒有一個像樣的」這種印象。

因此,我也建議Petertaitang 網友至少能像楊渡先生一樣,提出具體的論述來說明「台灣剛開始國語教育的時候」,「教材、師資、課程」是如何的「不像樣」。否則那只是閒話一句而已,難以取信於人。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1010068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