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時事論壇
市長:胡卜凱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時事論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政治和社會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台語豈非漢文? - 傅正玲
 瀏覽3,890|回應13推薦1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vicvic

作者: 傅正玲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計畫以漢字和羅馬字並用的方式來推行台語教育,閱讀六月五日
張學謙教授一文,才明白所謂漢羅文的設計其實是要推行台語的書面文字,換句話說,
未來我們的文字書寫會出現中文之外的另一系統:台文。

所以張教授舉了日本和韓國為例,認為他們「已經成功的利用混合文字的方式書寫他們
的語言,台灣當然可以參考他們成功的經驗來推展台語文。」韓國與日本以拼音文字取
代了原來漢字的書寫,所以出現今日的韓文與日文,是張教授所稱的成功經驗。但應該
要深思的是,台語與韓、日語不同,其自始便屬於漢文化的核心語彙,台語甚至遠古於
北京話,屬中原古音,對國文稍為熟悉的人都知道,台語唸出來的唐詩宋詞古文,更為
對韻。

張教授指稱:「漢字不方便記錄本土語言,完全使用漢字,得付出許多不必要的代
價。」實不知他的論據何在?認為台灣不使用羅馬字是語文教育的欠缺,就跟批評美國
不使用漢字來進行他們的教育一樣的奇怪。漢文化的語文模式中,乃是文字統一,而各
地則有各種族群的方言,但大約屬於漢文體系的方言包含台語、客語、廣東話等等,都
可以對應同一種文字。

在當前台語文學的創作上,許多進行鄉土寫作的人認為會遭遇到有音無字的問題,可以
看到的處理方式是對應漢字、造漢字或者使用漢羅文,其實各有不同的優缺點,從文學
的角度來看,漢羅文可能是文學性最弱的一種,因為不僅在閱讀面受限於必須會說台語
的人,漢字與羅馬字兩種不同的字性相雜,透過視覺所引發的情意感受是碎裂而不完整
的。再說,文字並不只是表音的功能,在傳意上,每個文字因為在書寫上不斷被使用,
便自然產生文字訊息,即見到某個文字便引發某種直接感受,這種感染力,乃是文學作
品重要的內涵,也因此新造字又比不上在文化上運用久遠的文字。

當今最文雅的台語文學創作當推蕭麗紅的小說,尤其「白水湖春夢」一書,是完全用台
語閱讀的作品,在其它台語文學創作中認為是有音無字的部份,在她卻一一有漢字可以
表達,例如她寫「一講這,伊就澹矣!」「澹」這個字是安靜的意思,曾被認為是台語
中有音無字,所以有台語詩中寫成「伊就惦惦」或者「伊就恬恬」,也有寫成漢羅文
「伊就diam6 diam6」,蕭麗紅特地為「澹」這個字注解,引出老子:「澹兮其若海
!」對我們早期以台語來讀漢書的父老而言,台語是古典的漢文,認為其有音無字,常
是後世人的粗暴。

在各族群所發展出來的文學作品中,原住民文學便得用漢字來書寫,傳達給台灣的閱讀
大眾的是一種可以分享體會的新鮮情意,是否原住民更有資格認為漢字不方便記錄他們
的語言?但倘若他們堅持要依據語言另設一套書面文字,豈不是更將自己族群的心聲拘
閉在更狹隘的角落?漢羅文豈有益於當前的閱讀大眾去了解台灣本土的心聲?即便漢羅
文透過「國語推行委員會」的努力果真成為新一代台灣人普遍使用的台文,那時我們的
子孫恐怕也無法閱讀我們這一代所留下的任何文化了。

作者是 輔英科技大學人文教育中心副教授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350365
 回應文章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路是人走出來的
推薦0


Petertaitang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我搞不懂為什麼楊渡先生能從閩南語字典結論到﹕『多可怕的教育改革,多可怕的鄉土教學啊!我寧願孩子不學習鄉土教材,也不願孩子的母語之愛,被這些字義不清,發音不準,字形不定的教材給扭曲了!但你沒辦法,孩子依然在學校上課,教育部規定了要必修……。』難道獨尊國語排除母語是正常的教育制度嗎?鄉土教材又不是不能改,有什麼缺點改進就是了,幹嘛因噎廢食。

台灣剛開始國語教育的時候,比現在母語教育更慘,教材、師資、課程,沒有一個像樣的,經過多年的改進,現在不是好好的。給母語一個機會,母語教育不是不可以批評,善意的批評、建議,可以提供改進的機會。像楊渡先生這樣的論調,只能說是存心打擊母語教育,不安好心。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1010036
漢羅是台語文書寫的主流
推薦0


Petertaitang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作者﹕張學謙

傅正玲教授『台語是更正統的漢文』一文(以下簡稱為『傅文』),從語言、文字和文學的觀點,對本人的「漢羅文有助台語教育」一文,提出諸多的質疑。『傅文』相當程度的代表一般反對漢羅文的意見,筆者想借這個機會為漢羅文作一些辯護。

傅教授的論點可大致歸納如下﹕在語言上,台語與韓、日語不同,遠比北京話接近古音,是正統的漢文;因此,在文字上,並非有音無字,各漢語方言,語音不同但是書同文;由於摻雜不同的文字,漢羅文的文學性不高,也不方便不懂台語的人閱讀;同時台灣各族群文學最好依傍漢字,才有廣為流傳的可能。

筆者贊成台語和韓、日語不同,更是比北京話更接近古漢語。不過,這並不表示台語所有的語詞,均能以漢字表達無礙。

以漢字書寫台語有兩個很嚴重的問題。第一個問題是文字化,有很多台語的語素很難以漢字表示。這種現象一般人稱做「有音無字」。楊秀芳教授指出下列容易有『有音無(漢)字』的情形:1.擬聲詞與擬態詞,ou-ma-ma; 2.外來語譯音,例如借南島語的nia-poat-a(番石榴)或是ong-lai(鳳梨);3.台語底層的非漢語語詞;4.合音詞,例如loaih(落來的合音);5.早期的白話音,常常音字脫節。

第二個問題是漢字的使用沒有一致性,也就是標準化的問題。由於漢字選用及造字的原則過多且無共識,就算是同一個作者也有可能用不一樣的漢字寫同一個語素,這種情形並不少見。鄭良偉教授和洪惟仁教授均指出約有5%的台語詞沒有適當或是標準性的漢字可用。這些詞大部分都是出現頻率很高的常用詞,差不多占一般文章的15%。漢字文字化和標準化的問題,除了造成學習困難,讀寫不便,也不方便台語文的現代化和資訊化,這就是完全漢字的台語文所必須付出的代價。

漢羅文就是以羅馬字表記這些無法或不適合使用漢字的台語詞。台語漢羅文和日、韓的混合文字不同。韓文與日文是以拼音字為主、漢字為補助。台語文的書面語,則是以漢字為主,羅馬字為補助。這是考慮到台語與華語有相當比例的共通詞,又可避免完全使用漢字或是羅馬字會造成讀的困擾。香港的廣東話文也有以羅馬字補充漢字的例子。以下是引自香港東方日報的例子﹕“成日都唔望後面!後面D位平D呀?” (整天都不往後看!難道說後面的位子比較不值錢?)

漢羅文並不是教育部的新創,教育部不過是承認當前台灣民間社會以漢羅書寫為主流的事實,並將之推廣到台語文教育。漢羅文有三十多年的實踐經驗。1964年,王育德曾在日本發行的《台灣青年》提出漢羅的主張,開始有人在這份雜誌試驗以漢羅書寫台語。1977年《台灣語文月刊》在美國推動漢羅書寫運動。1980年代後期,鄭良偉教授透過實際的作品以及理論的說明,將漢羅並用的主張引進台灣。漢羅雖然是較慢出現的台語書面語,但是它得到許多學者專家的支持(如鄭良偉、李勤岸、許極燉、洪惟仁、江永進等人),也廣泛的運用在各種台語文類。以目前使用的狀況來看,漢羅是現階段台語文寫作的主流。以漢羅文創作的台語文作品遠超過完全以漢字寫作的作品。傅教授所舉的蕭麗紅的小說,是可敬的例外,一般以漢字書寫的台語文,常是民間文學筆錄或整理,文學創作比較少見。

漢羅混合視覺上不美觀,應該是習慣問題。羅馬字不適合直書,漢字夾雜羅馬字直書的話,的確不容易閱讀,也不雅觀。不過,換成橫書的話,就容易閱讀,也不那麼礙眼。現代的華語不也是常摻雜羅馬字,看久了,習慣成自然。

傅教授認為漢羅文不方便不懂台語的人閱讀,並且台灣各族群文學最好依傍漢字,才有廣為流傳的可能,則是誤解了語言和文字的關係,以及本土語言書寫的意義。文字是“看得見的說話”(visible speech)。比如說,要看得懂英語文,就得懂英語,並清楚其書寫習慣。閱讀台語文或任何語言寫成的作品,也不例外。會說台語的人,要是不學習台語文字的話,還是文盲。

各族群文學所服務的對象,最重要的是族群成員,然後才是其他族群。要是因為利益考量,顛倒這個優先順序的話,不但無助於族群語言的生存與發展,也讓本土文學失去“多音交響”的景觀。母語文字化對母語保存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南島語言研究學者李壬癸教授就曾指出,語言的維繫除了需要日常使用外,最好還要有文字,才能保存永久。母語讀寫在美國尤特族的母語復興運動,就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尤特語讀寫受到重視的原因有二﹕1.尤特語在印第安家庭及社區都有嚴重流失的現象,大眾認為讀寫母語有助於扭轉尤特語流失的危機;2.母語讀寫發展有助於改善英語讀寫的問題。尤特語文的推行很成功,部落的報紙廣泛使用尤特語詞,政府的命令也以母語報導,字謎遊戲和其他的語言活動亦常見於各地的語言復興計劃的報導。1984年對外宣稱尤特語是尤特族的官方語言,尤特語是印第安語成為部落官方語言的首例。

台灣本土族群不但要保存、復興傳統的口語文化,同時也得建立母語書寫的新紀元。我們必須認清台灣各族群的語言無法僅以口語的形式得到保存與發展,必須要有母語書面語的輔助和相關的社會制度的配合,才能有效的挽救母語流失的危機,創造母語重生的契機!漢字加羅馬字的雙文字政策可以為本土語言的讀寫,提供良好的書寫工具。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1010028
編出一本字典是多麼難啊! -- 台灣的閩南語字典的考察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作者: 楊渡


本文作者想說明的是,不用「台語詞典」,原因在於台語並不是只有閩南話,包括客家話、十幾種原住民語言,也是台灣所有住民所共同使用的語言。尤其原住民比這些講閩南語的漢人來得更早上千年,他們的語言當然比閩南語更有權利號稱「台灣話」。所以,把在台灣的閩南人講的話叫「台灣話」,那是一種「閩南人沙文主義」,完全忽略了少數族群的人權。

準確的說,「台灣話」應定義為:在台灣的住民所使用的語言,它包括十幾種原住民語(某些甚至已經消失的平埔族語)、客家話、閩南語、廣東話、以及來自大陸各省的語言。如此才符合台灣多元語言的特性。

本文所談的,只能說是對「台灣的閩南語字典」的初步考察。

就字典看,編寫台灣的閩南語字典有許多難處:形、音、義,各有它的問題。

第一難:廈門、漳州、泉州口音,以何者為準的難題。一如閱讀英文字典,是為了學習該語文,所以準確的形、音、義是必要的。但台灣的閩南語很難有一個標準。各地移民者帶來不同口音,它又不像美語,即使各種口音不同(例如德州牛仔腔與紐約那種伍迪愛艾倫的調調),但總是有一個標準發音法。然而廈、漳、泉的閩南語發音各自不同,有些用字遣詞也不一樣。說到底,要依什麼口音為標準發音?

因為尚未有標準,某些自成一家之言的字典,總是宣告它自己的正確性,而排斥其它字典的說法、寫法。這些字典間往往一音多字,互相矛盾,無法形成共識,讓閩南語的音更難有標準。

第二難:文言與白話音,如何呈現,標準何在的難題。閩南語有「文言音」,或用老一輩的說法,叫「讀書音」,與一般講話的口語音成對比,這已是一個傳統。清朝時期,台灣的移民讀漢文四書五經、詩經楚辭,用的就是這「讀書音」。它和口語最大的不同是,發音自成一系,是屬於中原古音、官話的系統。日據時期的文化協會如林獻堂諸君,讀的漢文就是用這種古音。

許多中文系老師在讀唐詩的時候,往往喜歡用閩南語古音,為的就是現代國語是屬於北京話,與中原古音不同,有些唸起來不押韻或韻腳不對的地方,用閩南語讀書音唸,因最接近古唐音,整個味道就對了。

如今還存在最多的地方,就是布袋戲、歌仔戲的唱唸戲文了。看過黃俊雄《雲洲大儒俠》的人,一定還記得史艷文那一口斯文典雅的漢文古音,以及四句聯的出場口白與吟唱了。舉例來說,戲曲的「賢弟」與一般口語的「小弟」,這「弟」字發音就不同。或如馬英九的九字,口語音與「狗」同,但作為讀書音,則完全不一樣。如今,我們已很少用閩南語來讀四書五經(都用國語了),用得著讀書音的時候也很少,但在讀人名、地名、古書內容、引用詩詞時,都還免不了用上。現代的閩南語字典如何記錄這個古音,也是一項考驗。畢竟,會講的人愈來愈少,而了解標準古音的人也日漸凋零,誰還能記憶準確的發音呢?

第三難是,台灣各地都有口音的不同。所謂「海口腔」「南部腔」「宜蘭腔」等,各顯神通。國語的「誰」,中部口音叫「甲」(音如甲),以致於北部、南部人為了嘲笑中部人,往往在他們問:「甲?」的時候,回答說:「是乙啦,不是甲。」

不同口音,讓閩南語無法以唯一標準取材。而各地口音的人口數量,又相去不遠,就讓字典的編纂者很難下決心以何者為標準。

第四難是,拼音也是一個問題。有人用國語注音符號加以改良,試圖讓台語容易有音標,這也自成系統(如吳守禮的「國台對照活用詞典」,遠流出版社);也有人以羅馬拼音為主;還有以長老教會那種傳教閩南語為主的發音法與標示法。如何才能準確表現出閩南語發音,眾說紛紜。至目前為止,還未有什麼是最佳方法的定論。

第五難,有些字,有音無形,如「去那裡」(閩南語是「要去叨位」);如「我的小妹」,這個「的」字,有一說是國語本無此音,因而閩南語要創造另一個字,於是有各家自創新字。但由於各家用字不一,寫法也還未統一。這就是「形」還有歧異,要讀者如何自字典中學習?

第六難是,由於國民政府時代對閩南語進行壓制,無人作字典。閩南語研究者之中,有懷著政治異議之心者,有懷著孤寂作學問者,也有終生默默偏處鄉村編寫者,總之,因為政治壓抑而使閩南語字典走上只能自成一家之言,而難有集體合作、共同開創閩南語大字典的可能。然民間自力研究者用心雖然可感,卻總是有偏執與觀照不夠全面的缺憾。舉例而言,住中部的閩南語研究者很難顧及北部發音,而漳州發音研究者很難顧及泉州;同時對古音的研究者也非常少。至於字音字義的南北歧異(如屏東人的蕃茄叫「柑仔蜜」),也往往難以週全。然而這些原本固守一隅者卻因過度執著,而難以互通,形成閩南語研究者間的派系門戶之見,這也是另一種遺憾。

由此可見,要編纂出好字典,有多麼難。而閩南語字典才處於開始的階段,以後還有許多功課要做,甚至還原古音,以辨正錯誤疏漏;並隨時進行訂正字音字形的改變,作大量的補充。這都需要更多合作。

當然在市面上要推薦較合適的閩南語字典,我想,如何避免前述的困難與偏執,儘量顧及普遍的可讀性和全面性,就是一個選擇的標準。目前就筆者所見的十餘種字典之中,採用最多調查(在全台灣各地),顧及口音不同(海口腔、南部腔、宜蘭腔等),及廈、漳、泉差異性者,可能是國立編譯館所作的「台灣閩南語詞典」(五南圖書出版)最佳。它雖然不是自成一家,且完全不突出意識形態,卻因其統合所有人力,最具有普遍性,是比較合適的學習書。如果對閩南語文言音與口語的對照有興趣,也可參考「常用漢字台語詞典」(前衛出版社),但此書有些發音還有待修訂。

此外,就閱讀的樂趣而言,廈門大學出版社的「閩南方言與古漢語同源詞典」是最好玩的。它可以讓你了解閩南語最古老的源頭,可能是詩經、楚辭,也可能來自中原古老的風俗。例如公公的稱呼為什麼叫「大官」,是由於中原多官家,為了敬稱,乃稱自己的公公為「大官」,而婆婆則稱為「大家」是表示大家閨秀的意思。在閩南語中大量引用古文,還原出閩南語的原味,這還是第一本,值得推薦。

閱讀閩南語字典的同時,我有兩個發現:其一,一本好字典的出現,非有長時間的積累不成。字典往往是數代人以集體力量共同開創,共同修正,並適應時代的變遷而加以訂正出來的。偏執或固守一家之言,即不能成事。閩南語字典還無法有典範,原因正在於此。

其二,看到閩南語字典都難在發音、字形、字義各方面有共識,各路人馬自說自話,意識形態堅持比什麼都強,這在成人世界無所謂,但現在小學生鄉土語言教學,要用什麼教材呢?他們是用羅馬拼音、國語注音變形、還是通用拼音?成人的閩南語都無法得到共識,還要怎麼教小學生學習?在多元的教材中,小學生會學到那一家?那一路的閩南語呢?那種閩南語正確嗎?

一想到這個,就渾身汗毛直矗。多可怕的教育改革,多可怕的鄉土教學啊!我寧願孩子不學習鄉土教材,也不願孩子的母語之愛,被這些字義不清,發音不準,字形不定的教材給扭曲了!但你沒辦法,孩子依然在學校上課,教育部規定了要必修……。

誰來救救孩子吧!

********************

最近教育部打算在小學教台語,並編列了數百個漢文加羅馬拼音的台語。這讓人非常擔心。

此文是我考察現有的閩南語字典所寫的。原本只是想分析閩南語字典的優劣。但一考察,才知問題之大。現在,原文放在這裡,請大家參考。-- 楊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353294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