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 Lorimery《金融風暴真相 -- 數字會說話》這篇文章(Lorimery 2008),和我批評的另一篇文章一樣,作者都有(已開發國家)社會主義者不願面對的現實和難以克服的(思考)盲點。(請參考本城市《馬克思經濟學說在當下的相關性》一文。)
1. 難以面對的現實
當前世界經濟體系的矛盾有兩類:
一是各國國內資本家和勞工階層的矛盾;
二是國家和國家之間的矛盾。二戰之後,它尤其表現在已開發國家和未開發以及開發中兩類國家之間的矛盾。
第二類矛盾來自:相對於其他國家來說,一個國家做為單位或個體,國內資本家和勞工階層是利益共生體。這個矛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隨著第二國際的分裂已被大家所熟知。但社會主義者似乎很少願意面對這個現實。
經濟和政治相輔相成、相互作用和制約。因此,上述兩類矛盾自然也就延伸到政治面。這是我們在看國際政治的進行和變化中,需要了解的基本現實。
Mr. Lorimer的大作中提到被資遣的汽車工人,也就是一個成天在家裏、街頭、或酒吧遊手好閒的人,「仍可拿到95%的工資」。30年前我在美國打工時,就已從報上讀到這個事實。在我進一步思考「不做工的人這95%的工資從何而來?」這個問題後,我了解到何以美國勞工階層是美國社會中最保守的一個板塊。它也幫助我了解,馬克思的社會主義理論在當下毫無「科學性」可言。因為它根本和(20世紀中期以後的)現實脫節。
這95%的工資顯示:
美國勞工的「福利」或「福祉」,(用Mr. Lorimer的言語來說)是由第三世界人民在「補助」。也就是說,它們建立在美國對第三世界人民的經濟侵略而來的暴利上。
這種侵略比起帝國主義的武力侵略當然文明、高明、以及溫和一些。但有時仍然不得不以燒殺擄掠的方式進行,如兩次伊拉克戰爭。
這是美國以及其他「已開發國家」(= 前殖民主義國家)中社會主義者不願意面對的第二個現實。
2. 思考盲點
Mr. Lorimer的大作引用了一大堆數據說明:
"... many housing loans were "toxic", i.e., had been fraudulently made to people who didn't have the means to repay them."
以及
"... automakers' unprecedented and unsustainable low-rate financing deals, which amount to a subsidy for every car sold, ..."
我相信這兩段話描述的都是事實。我的問題是:
窮人難道就「天生」不該有房子和車子嗎?
在批評資本家或財團操縱信貸機制以牟利,來凸顯資本主義「危機」的同時,Mr. Lorimer的口氣似乎從社會主義者變成了一位資本主義現狀的「捍衛者」。
換句話說,Mr. Lorimer自己屬於既得利益階層,或許他和他的同路人只是既得利益階層的下層。當他生活的前景被既得利益階層上層的貪婪危及時,他在情急之下,忘了自己所鼓吹的平等和公義。我指的是:
他在這篇論文中,對窮人得到一些貸款上的方便或補助,並沒有感到是一種「另類」或「天網恢恢」的正義,反而倖倖然的加以批判。
或許,這顯現了資本主義國家中,社會主義者的「小資產階級」本質。
參考文章
* Lorimer, D. 2008, Are we headed for another Great Depression? (金融風暴真相 -- 數字會說話) https://city.udn.com/2976/3142724?tpno=0&cate_no=0
本文於 修改第 5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