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魏宗華(於美國 休斯頓)
最近讀到何建明《破天荒》一書,其中第十章《空前的”渤海論証會” -真賣國賊和假賣國賊的較量》,評論了魏宗國文章《關於『中日合作開採渤海石油』的幾點疑問》(1980.1.26刊於美國紐約《華僑日報》),本人閱後,發見《破》書的評論不實,嚴重指責魏文之論點,由秦文彩口中說出來,讓人覺得氣極敗壞,作者並對魏文原文理性發言的筆法,無中生有添油加醬誣造魏文的說法,令人深感遺憾。本人認為,對於議題的討論必須符合事實,而不可栽贓扭曲,才能愈辯愈明,也才能具有建設性,如果深文周內為了私心而不問是非黑白,只能成為一場混戰失去應有的起碼格調。
本人手上正好有《破天荒》提及的魏宗國文章,仔細重讀之後,完全感覺不到「文章一上來就充滿火葯味」,如果有令人感動之處,反而是一種長期旅居海外的華人對於中國的關切與關懷,他們的生活每天要和外國人打交道,深深體會到中國的富強對於他們背離原鄉與故國的際遇和地位是高度相關的,因此,他們有強烈維護祖國利益的心情,不但是可理解的,也是十分珍貴的。《破》文開宗明義誣指魏文「文章一上來就充滿火葯味」是極不可取的,本人相當懷疑究竟作者是否真的讀過該文,有沒有見過該文? (順帶一提:魏宗國最近另撰《東海油田共同開發與中日台競合局勢》一文發表於《海峽評論》,憂國憂民態度一貫。)
如果《破》書作者何建明先生曾經讀過魏文,那麼請回答魏文何處提到對「賣國主義者的強烈義憤」?以及「中國石油部和一些官員”做著不可見人的勾當”」?何先生如此寫法,至少含沙射影的將「賣國主義者」的標籤代替魏宗國貼到石油部身上,這叫無中生有,是欺瞞讀者的捏造!
魏文根據美國之音、《石油與天然氣雜誌》以及其它新聞來源的報導說:
「依據這個聯合開採石油協議,日本有權在黃河出口處包括渤海灣西南部兩萬五千五百平方公里,…探測石油。…如果具有開發價值,…日本在十五年內,享有石油出產的百分之四十二點五,中國則為五十七點五。」
魏文說:
「我們獲知這個消息之後,非常關心。在沒有看到國內的正式報導以前,無法知道詳細的協議內容,也無法求證它的正確性。但是,根據這些報導,以及我們對於渤海灣石油有關資料的了解和估計,中日兩國這次簽訂的聯合開採渤海灣石油的協議,顯然對於日本非常有利,相反的,中國可能就吃了大虧了。」
基於這樣的關心情懷,魏文分析了當時渤海灣石油生產形勢,認為這個地區是「中國目前已知最有潛力的石油礦區之一」,文章又說:
「我們了解,在加速實現四個現代化的目標下,中國需要在許多方面和日本合作。這樣的合作應該在平等的關係上,依一般國際慣例進行,…基於這樣的立場和觀點,再回頭來看看中日所簽的協議,我們有幾點可能片面而不正確的疑問,不得不提出來」。
接著魏文就有限資料從渤海灣石油探勘內容,必要性,中方的能力,投資與生產價值,產權分配,協議可能設下的未來模式,合作對象等方面,提出五點合理的顧慮和觀點,給中國有關方面參考。又那裡有如《破》書指出的「石油部的人到底在幹什麼?他們是想把我們中國出賣給小日本啊?」類似的罵街呢?
《破》書描述當時的石油部副部長秦文彩的報告中,嚴正聲明:
「魏宗國的這篇文章中所列舉的數據幾乎沒有一個是符合事實的,…是對我們中國海洋石油對外合作工作的客現事實的嚴重歪曲!」
雖然,我們能理解秦副部長的心理,但是,魏文只是對於國家利益的關切提出:
「何況資金雄厚,技術、經驗及設備較日本為優的其它大石油公司,我們沒有看到中國曾給他們機會,提出條件和日本比較。以日本為開發渤海的唯一對象,恐怕未必對中國最有利。」
的質疑。秦副部長不應以「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態度對待處之嗎?
退一萬步說,即使歷史印證了魏文的「杞人憂天」,但是為此召開了「渤海論証會」,如《破》文所述:
「是中國對外開放初期一次規模最大、聲勢空前、內容廣泛的大論戰。它涉及到主權問題、經濟問題、外交問題、軍事問題和勞資問題等等方面,幾乎涵蓋了與外國企業合作經營的所有內容,是一次為中國全面對外開放作先導的理論與實踐大辯論、大交鋒和大總結,正如…中央領導充分肯定的那樣:渤海石油勘探開發論証會開得好,很有必要,而且通過這種由多個部門和眾多專家參與的集體論証形式,有利于增進對國家大政方針決策的正確性和可操作性。」
如此看來,嚴肅認真的面對群眾的質疑,澈底的全盤檢視並論証問題相關的性質、內容、方法和目標等,才能取得正確而有利的評估,二十多年來,中國涉外部門在對外的合作方案和執行過程中能站穩立場,維護國家利益恐怕多少與這次論証會的總結有些關連,如此說來,還真應該感謝導火線的這篇魏文,以及挑起這次大論戰的中科院那位女士。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