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案:經濟學原教旨幫派的小弟也慌得夜行中大吹口哨了!)
【經濟日報/社論】10/31/2008
一場金融大海嘯,轟然沖垮了向來被視為資本主義祭壇的華爾街;當美歐各國政府紛紛掏出巨款收購瀕臨破產的大小金融機構,一時之間國有化、社會主義復辟等冷嘲熱諷紛紛出籠;連多年來高舉自由市場大纛的諾貝爾經濟學獎,也落入號稱新凱因斯學派的左派經濟學家手中。20多年前由雷根總統與柴契爾夫人聯手楬櫫的自由化時代,似乎已敲響了喪鐘,甚至親手粉碎共產陣營的「資本主義」也飽受質疑。人類社會是否又站上了該向左走抑向右走的十字路口?
這樣的問句看似充滿了學問,其實根本是個騙局!所謂「資本主義」也者,根本就是馬克思在宣揚其共產主義理念時,一手打造的稻草標靶。這個被描繪得活靈活現彷彿真有其事的所謂「資本主義」,其實就是人人生活其中,以勞其身心所創造出來的成果與他人相互交換的這個大環境,平凡、自然的一如空氣與水一般;自有人類以來,本就如此,再過千、百年,依然如是。既然如此,又如何論其功過?更要由誰決定它應該存在或當予消滅?
如果與空氣及水一般自然而不可或缺的這個經濟大環境本不可論其存廢、取捨,則所謂向左走、向右走,實質上指涉的是另外一回事;那就是我們該給予這一群在市場中自由交易的人們多少的自由?當然思慮敏銳者立刻會質問:誰來決定要賜給市場大眾多少自由?又由誰、用什麼手段奪取人們在市場中的自由?
從馬克思打造出共產主義也同時杜撰出「資本主義」這個稻草人以來,答案一直再明確不過。正是政府,也唯有政府,可以決定賜給市場多少自由;而奪取它認為過多自由的手段,也不折不扣正是公權力背後的槍桿子,而且在太多情況下,人民流淌的血液,就是自由被執掌公權力者掠奪為其禁臠的犧牲。
所以高喊向左走,或要向左走多遠,骨子裡就是邀請政府部門的官僚拿人民託付給他們的公權力與租稅,綑縛市場中的萬千大眾,任其宰割。翻開百年來一個又一個淪入左派陣營的國家的血淚史,斑斑血痕令人觸目驚心!看看那些完全被剝奪選擇自由的不論共產還是非共產國家,經濟停滯、民不聊生、公權力代替人們進行選擇的紀錄,真是慘不忍睹。
今天只因為美國執掌公權力者無能泄沓,縱容華爾街的金童們以高明的詐騙手段,利用不對稱的資訊與知識,愚弄全球投資者而釀成大禍,便高呼要向左走、揚棄「資本主義」的人,可知道他們的聲聲呼喚,就是要將更多人們的自由與權利放在祭盤中,雙手奉上早已被證明也被認清其謀私、顢頇、低能面目的政府官僚!
自由交換的市場,絕非完美無缺、永遠順利運轉、人人得其所哉。隨著知識爆炸,資訊不對稱現象愈來愈嚴重;隨著世風日下,愈來愈貪婪的作為、愈來愈狡詐狠毒的手段,層出不窮;隨著全球化日益加深、廉價勞動大舉湧出,所得分配也愈趨懸殊。凡此種種,都將市場不可避免的缺陷加倍放大;因而不得不對症下藥,找到妙方逐一加以對治。
但市場既然只是無數平凡人的集合,則矯治市場的偏差,就必須凝聚眾人的智慧與力量共同從事。政府的形成原本即基於此一理由,而且是唯一的理由。然而這並不即指,個人的自由可以不分青紅皂白地加以剝奪;也不能因利就便,輕易將此一共同的責任率爾交由這一群官僚代勞,尤其經過長年的懈怠縱容,許多官僚早已習慣騎在人民頭上敲骨吸髓、為所欲為。
所以,每一個市場中不願被人騎在頭上肆意驅使的人,都必須在面對向左走的呼聲時戒慎恐懼;不但不能輕易將更大的權力、更多的資源奉獻給永不知饜足的官僚體系,還要以更高的警覺、更大的心力投注在如何認識問題、找出藥方、有效對治的工作上;寧可以更冗長的時間、更多的投入,集結智慧、凝聚共識,形成人民自己的主張、提出清楚明確的方向;更需以防賊、駕馭龍蛇的心態,嚴密監督代為執掌公權力與公共資源者的一舉一動,並保留隨時收回其付託的基本權利。
今天,自由交換的市場只是生病了,除了常時資訊不對稱、所得分配不均等痼疾之外,更因為所託非人,令詐騙者得逞而禍延全球。我們需要的只是投藥療疾,管它是凱因斯學派也好、貨幣學派也好,能治病就是好藥;但千萬不要因這一點急驚風,就把病患投入屠宰場中任人宰割。前者是正辦,後者才叫「向左走」。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