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時事論壇
市長:胡卜凱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時事論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全球經濟網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新自由主義的悲歌 -- 吳芳銘
 瀏覽1,046|回應1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原載 -- 中國時報,【吳芳銘】,10/16/2008

英國動用公共資金購買本國銀行股票,向銀行注入資本實現部分國有化,預防銀行倒閉,並啟動銀行間借貸擔保機制解決流動性短缺危機。從資本市場的表現來看,相較美國日前通過的七千億美元收購銀行壞帳的救市方案,英國採行的部分國有化模式,顯得更為直接且有效。然而,為什麼美國財長鮑爾森的七千億美元救市方案不能穩定市場信心?為什麼英美的做法一開始如此不同,其背後的思維又是如何?

索羅斯最近在《金融時報》撰文指出,如果七千億的國庫資金只是用來買壞帳以解決華爾街的短期流動性問題,就如同打水漂一樣沒有效果;但如果拿來購買銀行股票,根據《新巴塞爾資本適足率協定》最低八%換算,能帶來八兆四千億的安全資產。所以他說「只有國有化,我才跟進購買問題銀行的股份」。倫敦政經學院教授、前歐洲開發銀行首席經濟學家Willem Buiter甚至在英國未採取部分國有化措施之前大膽預言「二○○九年底前歐洲和美國銀行絕大部分將國有化」。

事實上,華爾街是被自己標榜的新自由主義搞成如此的狼狽不堪,這次的全球金融危機就是對新自由主義和主張自由開放的全球經濟的全力反撲。新自由主義反對貿易障礙,主張最小政府的干預以及最大程度的競爭,認為實現繁榮的最佳途徑就是放鬆對金融市場的監管,使其能自由分配資本、承擔風險、享受收益並承擔損失。但是美國監管部門放任另一個龐大的投資銀行體系在正常的商業銀行系統之外發展起來,而且既不受監管又不透明,並依賴於高槓桿操作,終究自食惡果。

華爾街危機的爆發以及美國的救市措施,並沒有擺脫保守主義/新自由主義所主張的自由放任經濟政策的窠臼。布希和鮑爾森解決金融危機的經濟政策,是在維繫雷根主義的思想前提下,採取適當的政府干預措施。但由於缺少直接拯救危機銀行的具體對策以及方法錯誤沒有對症下藥,導致未能有效防止金融傳染病的快速傳播,已然形成全球性金融風暴。英國開了部分國有化的藥方後,歐元區十五國表示將仿效,美、德、法、葡等國尾隨跟進,這也指出不像歐洲國家,美國比較排斥政府大力干預的國有化概念。

英國工黨是國有化政策的重要推手,英國在二次戰後到七○年代之前,長年信奉凱因斯主義,在自由市場經濟的前提下,推行公用事業國有化措施並實施福利國家制度。八○年代以後才轉向根據貨幣學派推行私有化並改革擴大福利國家制度的弊端。不過時至一九七八年時,郵政、鐵路、造船、電力、煤氣等事業完全國有化,航空、汽車和鋼鐵等工業部門四分之三國有化。

而工黨政府財相出身的布朗,面對日益嚴重的金融危機,借鑒國有化主張,施以瀕臨危機銀行國有化措施也就顯得輕車熟路,在快、狠、準決策的背後,英國的救市模式並不是偶然,從歷史發展觀之,是有跡可循。 

剛獲獎的克魯曼和布朗後台的工黨一樣,推崇凱因斯主義,同時也是個羅斯福「新政」的迷戀者,他曾斥責雷根主義,反對保守主義的減稅政策,主張大政府的合理性。近日也嚴厲批評布希和鮑爾森購買不良債權的救市措施,並盛讚英國首相布朗解決金融危機智慧。在新著作《下一個榮景》一書中,克魯曼提出了新的藥方,他指出政府應該真正有所作為,而不是單純地提倡小政府。 

亂世需要英雄,解決危機,更是要用對方法。布朗的救市措施扭轉了工黨政府威信下降、執政難以為繼的局面,人氣大為回升,並被視為英雄;大西洋彼岸早已跛腳的美國總統布希還在修補金融颶風帶來的黑洞,為其八年執政留下難以收拾的敗筆和爛攤子。看看布朗的逆轉勝、布希的歹戲拖棚以及克魯曼的警世良言,陷入執政評價不佳的馬政府該想的和該借鏡的應該還有更多。(作者為自由撰稿人)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3077968
 回應文章
何悲之有? -- 貪婪自由主義
推薦1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胡卜凱

我並不懂經濟學,自然沒有資格討論當前的金融 危機。不過,我對概念和詞彙的用法相當在意。因此,略為表示一些意見。

「自由主義」和「新自由主義」一詞有很多種版本。英文          的 neo-liberalism一詞,如吳先生指出,它指的是政治 - 經濟政策上完全「自由開放」的主張。但 neo-liberalism的「自由開放」,其實要的是使用「政治干預」來造成政府 不過問 大財團和掌握金融權力者的巧取豪奪。這和亞當•斯密所主張 的「自由開放」 並不是同義詞。因而,neo-liberalism 和 liberalism之間,也沒有薪火相傳的情義。

如今這些巧取豪奪者捅了一個黑洞,卻由「政府」來替他/她們收拾這個爛攤子。而所謂「政府」,在此其實是全體「納稅人」的代名詞。布朗也罷 (幹了近10年的英國財政部部長,也就是英國金融危機的始作俑者),布希也罷,都是neo-liberalists的共犯或幫凶 。

我看不出 neo-liberalism 有什麼「悲歌」。用句英文來形容,

Neo-liberalists are laughing all the way to the bank.

總之,neo-liberalism是 一種「宰制論述」或搶錢「羊頭 」。和那個陳姓爛污的「獨立建國」異曲同騙 。所以,我認為

neo-liberalism應該譯為「貪婪自由主義」或「變種自由主義」。



本文於 修改第 1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3078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