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世界各國對中國的崛起感到安心,中國人不應該在外人面前表現出自己的民族優越感……必须谦虚谨慎,以便让世界各国相信,中国的崛起是和平的。”
——李光耀資政的建議,與胡前輩想到一起了。近30年來,很少有外國政治人物像李光耀這樣,全程見證了大陸地區的變化。
原題《李光耀撰文:下一步 中國會讓整個世界安心》,載香港“中評社”網站。全文如下:
李光耀撰文:下一步 中國會讓整個世界安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0-15 15:28:13
中評社北京10月15日電/新華網消息:新加坡《海峽時報》10月12日發表文章,題目是“下一步,中國會讓整個世界安心”,作者是李光耀。文章說,中國已經再次崛起了;然而,中國人不應該在外人面前表現出自己的民族優越感。中國的經濟規模要求中國人必須謙虛謹慎,以便讓世界各國相信,中國的崛起是和平的。文章摘要如下。
我如何看待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世界各地的許多評論已經用“令人眼花繚亂”和“激動人心”形容過它。
這是一次最好的演出,展示了許多人一起擊缶和打太極的場面。中國巧妙地提醒世界,中國人發明了火藥、指南針、造紙術和活字印刷術,而且還修建了長城。
開幕式巧妙地利用IT技術和當代藝術形式展現了中國的傳統樂器、舞蹈和音樂。一群身穿黑衣的芭蕾舞演員用他們的雙手在一幅巨大的白色IT卷軸上繪出了一幅水墨山水畫。
這次開幕式向世界傳達的資訊就是:中國人是團結的、有組織的,而且已經重新站起來了。
30年巨變
8月7日,也就是開幕式的前夜,我與亨利•基辛格在北京的萊佛士酒店共進晚餐。
另外一位特別來賓是美國前總統喬治•H•W•布希。這位前總統曾經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與中國正式于1979年建立外交關係前擔任駐中國聯絡處主任。
我第一次訪問中國是在1976年5月,當時正是文化大革命末期。上世紀70年代的中國和今天2008年的中國之間的反差是驚人的。
70年代時,北京的建築都很破敗,空曠的街道一到晚上便燈光昏暗。
街上都是穿著單調的藍色或者灰色中山裝的人們,他們騎著自行車默默地在街道上穿行,而我則坐在他們自製的紅旗轎車裏。
32年後,北京和許多其他城市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城市裏到處都是新建的摩天大樓、寬闊的公路和立交橋。綿延數公里的樹木和鮮花讓北京變綠了。
他們向許多國家學習,其中包括新加坡,學習我們在綠化和城市規劃方面的管理經驗。就像新加坡一樣,他們不只依靠中國的建築師,還邀請世界各地最有才華的人來設計他們的標誌性建築。
英國人諾曼•福斯特設計的巨大的首都機場航站樓是由中國工程師和中國工人建造完成的。從機場到市內只需要20分鐘的車程,而一條專門從機場通往市里的快線甚至用不了20分鐘。
標誌性的建築非常醒目,國家體育場鳥巢、水立方游泳中心、國家大劇院以及國家博物館都由世界著名設計師設計。而中國自己的建築設計師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趕上世界水準並像美籍華裔設計師貝聿銘那樣出色。他們現在的工作是設計新的環路和擴大北京的地鐵網路。
由於長安街兩旁的重建工作進行得非常迅速,因此街道兩旁的建築在形態和風格上都千篇一律地方方正正,結結實實。
北京不像巴黎和倫敦那樣保留著不同時期的建築風格。缺乏特色是中國人由於過於匆忙改造城市而付出的代價。但那些奧運標誌性建築除外。
精彩奧運
北京為了奧運會的成功付出了全部心血。安全工作超級嚴密。中國人決不允許恐怖分子影響這個光輝時刻,他們要借這個機會向世界展示21世紀的中國。
只是,奧運會期間的天氣有些不作美。儘管北京周邊關閉了那麼多的工廠和發電站,上路的汽車也被減半,但是奧運召開初期,北京還是像套在灰色的罩子裏。北京地勢較低,空氣不容易流動。他們不得不等8月17日的大雨來清除灰濛濛的霧氣。
有超過100位國家代表團團長、國家元首、總理和皇室成員出席了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每位外國領導人都受到了相應的禮遇並由級別相當的中方官員陪同這些超級重要人物。
奧運會期間,北京沒有交通堵塞,交通狀況從未有過的順暢。北京居民為來訪者的到來犧牲了很多,目的是讓中國以最好的面貌迎接客人。
再次崛起
那些在奧運期間才第一次到北京的人不會像基辛格以及老布希那樣對中國30年來的變化感受如此深刻。他們在那個比較灰暗的年代就熟悉北京了。那時,中國人的生活正由於蘇聯式的經濟模式和文化大革命而陷入痛苦的深淵。
但是,中國已經再次崛起了。就像鄧小平1992年敦促中國人的那樣,他們正在向世界學習。特別是,他們借鑒了新加坡的某些做法,而且比新加坡做得還好。中國人已經向世界表明,他們有能力創造21世紀的先進文明,與西方的任何其他國家平起平坐。
世界其他國家對此的最初反應表明,歐洲和美國的很多人都對中國的崛起印象深刻,但不乏擔心。因為中國不再像過去那麼輕易地受人擺佈了。
為了讓世界各國對中國的崛起感到安心,中國人不應該在外人面前表現出自己的民族優越感。中國的經濟規模要求中國人必須謙虛謹慎,以便讓世界各國相信,中國的崛起是和平的。
無論怎樣,要趕上美國、歐洲和日本的工業、技術以及研發水平,中國需要再等50年。在尖端武器方面,中國人還需要從國外購買戰鬥機和潛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