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時事論壇
市長:胡卜凱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時事論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政治和社會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海洋台灣的長城想像? -- 陳志文
 瀏覽452|回應0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作者:陳志文


由阿扁的上師李登輝擔任製作人,耗資上億、動員臨時演員百萬人的年度二二八大戲「手牽手護台灣」,其主要場景是沿著省道台一線結成長達數百公里的人龍。我們的領導人阿扁說,這構成了一道守護台灣「民主長城」。

什麼是長城?自先秦時期,中原的農耕民族為了抵抗遊牧民族的侵略,開始沿著歷史學家黃仁宇所說的「十五吋等雨線」構築防禦工事;兩千年下來,經過歷朝歷代的修築,成為今天我們所見到以磚石構造為主、綿延數千公里的防線。這人類八大奇觀之一,如今名揚中外。一方面象徵著傳統中原以守勢為主的基本戰略思想,但是另一方面,也在某些僵固的領導人手中,辯證地成為封閉性防衛心理的極致表現,以及回應異文明挑戰的唯一方式。且看十六世紀以後,當西方海洋文明從東南沿海一帶侵入時,明清政府只能照搬北方長城的防禦模式,首先下令沿海居民往內陸撤,接著不許片板下海,執行嚴格的海禁政策。這種閉關自守的保守心理,根本無法應付自海洋時代以降,日趨全球化的國際政經局勢;十九世紀之後,帝國主義列強的欺凌與壓榨,終釀成歷史的必然悲劇。

以東南沿海華人移民為主體的台灣人後代,其先祖應當都是在大陸的海禁時期,衝出海岸線,迎向新生活的勇敢冒險家;他們有的往印尼、有的往菲律賓、有的往新加坡,有的往台灣。但是他們哪裡想得到,三、四百年之後,當殖民帝國的鐵蹄退潮、亞洲各國逐漸取得政治與經濟上的自主與自立、並且先後向周邊海洋與鄰近地區伸出和平交流之雙手的二十一世紀,他們的部分子孫竟會重拾傳統長城的自我防衛意象?在海島台灣,從阻止三通、歧視外勞與新移民、污辱同性戀、去中國化,到這場二二八大戲。一連串以封閉防衛為基調的發展,無疑洩漏了李登輝與泛綠所主導的台灣民粹運動,表面上具有呼風喚雨的動員能力,卻反映出骨子裡極度恐懼海洋之未可知挑戰的集體潛意識。他們是中國傳統王權底下,支持僵固領導人的小農地主伏流,在今天這個全球化、後工業時代的殘餘。

因此,「民主長城」不是什麼溢美之詞,而是象徵著,千年以來飽受忽略的華人海洋文明,再一次向自我封閉、自我設限之保守心態的集體倒退;它圍困了民主、更圍困了交流的可能性,進而圍困了共和的理想。哀哉!我們的海洋台灣!!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292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