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時事論壇
市長:胡卜凱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時事論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政治和社會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響應 李遠哲、王永慶、林懷民/聯合聲明
 瀏覽959|回應7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在報上看到李遠哲、王永慶、林懷民三位先生的聯合聲明。

我相信三位的談話也代表了大多數人民的聲音。國家的狀況、情勢,雖然還說不上是「內憂外患」,但「混亂困頓」絕對是正確的描述。因而我們也毫無容許「朝野政黨仍堅持僵固的意識型態,以及太多的負面文宣、太多的口水叫罵、太多的意氣衝突」的空間。

我很高興看到一向在社會上素有地位、名望、和份量的三位先生,今天挺身而出,為被所謂的政治領袖「輕蔑」的升斗小民請命,為被所謂的政治領袖踐踏的「清明與理性」執言。

我誠懇的期盼兩方候選人有足夠的判斷力了解老百姓已受「夠了」。任何一方如果繼續採取目前這種「堅持僵固的意識型態,以及太多的負面文宣、太多的口水叫罵、太多的意氣衝突」的「比爛」競選策略,勢必被升斗小民「輕蔑」和唾棄。

我也要呼籲替這些所謂的政治領袖操盤,或等而下之在那裏當打手、罵手、走狗的所謂「知識份子」:

是面對嚴峻的國際形勢和正視「混亂困頓」的國內情況的時候了。「知識」不是用來賣身投靠、助紂為虐,混淆視聽、指鹿為馬的。

我呼籲社會大眾積極參與網上民調和使用民意論壇的機制,在各大報紙強烈表達自己的意見,響應 李遠哲、王永慶、林懷民三位先生的沉重諍言。

讓我們一起告訴這些所謂的政治領袖和所謂的「知識份子」:「夠了」!「夠了」!「夠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268509
 回應文章
關於 《聯合聲明》 的討論 之 3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以下轉貼自: msn社群 >> 平民政治家 >> 一般

響應 李遠哲、王永慶、林懷民/聯合聲明

http://groups.msn.com/57kn18r1frnachn6csfojt6a20/general.msnw?action=get_message&mview=0&ID_Message=59&all_topics=0

段竺人 2004/1/18

您的來函感言在下拜之後,有儿句話想問您國家是用來幹什麼的,

目前我們的所謂中華民國是我們的國名這在國際上是對我們有正面作用還是負面的效果你時認清楚了嗎?

是誰在真正的有對台灣無我無私的在找出路、在奮鬥、在奉獻; 那有拚經濟把我們的投資大多數放在敵對的國家裡頭。是誰有私心是誰有遠見請教我。

而且最有意識形態最有族群觀念又是那一邊您了解了嗎?


胡卜凱


"國家是用來幹什麼的,"

國家是為了執行分配資源、運用資源、取得(更多)資源、及分配(新)資源這一螺線循環而組織的。當然在國內社會和整個國際架構中,它還包含協調、處理、或解決隨著資源的運用、取得、及分配而來的衝突。即維持秩序和安全

"目前我們的所謂中華民國是我們的國名這在國際上是對我們有正面作用還是負面的效果你時認清楚了嗎?"

我不認為國名對"國際地位"有"正面作用"或"負面的效果"。

如果你認為改個名字就可以改變處境,為什麼大家不改名為陳水扁、連戰、或王永慶?非洲國家為什麼不改名為美國、強國、或雄國?

如果你認為改個國名,中國(共)就會放棄對台灣的主權要求,或其他國家就會不顧中國(共)(對台灣)的主權要求,也許你不妨多關注一下國際互動的基礎是什麼。

"那有拚經濟把我們的投資大多數放在敵對的國家裡頭。"

台灣好像是資本主義的社會,投資是私人行為。而且據我的了解,投資的目的在賺錢。如果不能賺錢,商人連天堂都不會去,如果能賺錢,商人連地獄都會去試試。

兩岸是否「敵對」,是主觀認知和判斷的問題。這個議題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清楚,你可以看看【知識和社會廣場】(http://www.fokas.com.tw/ -- 社會區)中的相關討論。

"是誰在真正的有對台灣無我無私的在找出路、在奮鬥、在奉獻;
是誰有私心是誰有遠見請教我。"

你何不先問問自己這些問題?這些問題的答案,依各人的立場、偏好、「意識形態」、或雙方「文宣」的包裝而定,其實沒有意義。比較結果是客觀、具體、有效的做法。我建議你改問以下的問題:

1. 我和我周遭的人,比起四年前,生活是否更豐裕?
2. 我和我周遭的人,比起四年前,對前途是否更有自信?

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請投陳總統一票。如果你的答案並不確定,請再收集和參考一些相關的資訊再做決定。

"而且最有意識形態最有族群觀念又是那一邊您了解了嗎?"

我不了解以上你這些問題和三位先生「聯合聲明」的內容有任何邏輯、理論、或事實上的關係。如果你不能說明你的問題和「聯合聲明」內容有什麼邏輯、理論、或事實上的關係,我想至少你有「意識形態」的傾向。凡是用全稱語氣來論述的人(「最有意識形態最有族群觀念又是那一邊」),也都有「意識形態」的傾向。我認為即使被劃分為「一邊」的人群中,各人有各人的思考能力和立場。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時代已過去了,讓我們從邏輯、理論、事實、和公眾利益的層面來面對現實、思考問題、及做重大決定。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272161
關於 《聯合聲明》 的討論 之 2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本文轉貼自: 中時電子報 >> 新聞對談 >> 響應 李遠哲、王永慶、林懷民/聯合聲明 (請參考本廣場《關於 《聯合聲明》 的討論 之 3》)

http://forums1.chinatimes.com/dailytalk/Forum.asp?ArticleID=437605&History=0&Page=1


Smoking Gun


Your arguments are OK per se or in a vaccum. However, it's not valid when you failed to take the CONTEXT and HISTORICAL FACTS into consideration. Here are the CONTEXT and HISTORICAL FACTS:

1. 李遠哲是中央研究院院長, not a regular professor.

2. 李遠哲是面對外界「芭樂政見」的質疑,挺身而出大言「競選時的政見可以不必兌現」為陳總統「卸責」.

3. 李遠哲 should either stay out of 教改 (if he was no expert on the subject matter) or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when he meddled with it.

Was 李遠哲 involved with "基本政策上,「教改」主要是執行「去中國化」" ?

You bet!


胡卜凱


1. 「學術中立」

我不認為「學術中立」這個概念有適用性,及「任何人有權利拱他(或她)認為「理想」的人選或政策」,都是以全稱方式表達。我不認為這兩個命題和「CONTEXT」 或「HISTORICAL FACTS」有關。

如果你認為它們是條件性的,你可以舉出你的理由。如果你認為有其他原則,能說明我們在應用以上時兩個命題,需要同時考慮「CONTEXT」或「HISTORICAL FACTS」。請提出來給大家參考,至少我孤陋寡聞,不知道有這樣的原則。

2. 「競選政見」

如我所說,如果李院長同意陳總統的基本政策(1),則他替陳總統辯護或「卸責」是正常的舉動。我要強調的是:

a. 「競選時的政見可以不必兌現」這句話是成立的。
b. 李院長有權利替他所認同的政客辯護或「卸責」。
c. 他替陳總統辯護或「卸責」,並不表示他喪失批判「朝野政黨」的正當性或權利。

有了「清流執政」的前例和「競選時的政見可以不必兌現」的說法,如果李院長再跳出來挺扁或其他候選人,我們可以要求他說明:

A. 繼續支持陳總統(或改而支持泛藍)的理由。
B. 他願意替所支持的候選人那些政策背書。

3. 教改

a. 李院長有權利推動他認為合其政治立場的政策。
b. 李院長推動教改或任何其他政策(2),並不表示他喪失批判「朝野政黨」的正當性或權利。
c. 如我上篇留言所說,就技術層面而言,教改成果尚無定論。即使教改失敗,並不表示李院長喪失批判「朝野政黨」的正當性或權利。

4. 結論

a. 任何人有權利拱他(或她)認為「理想」的人選或政策。
b. 任何人有權利批判他(或她)認為不適當的人選、政策、或政治行為。
c. 在公共論述領域,合「理性」的論述行為是:
c-1 從邏輯、理論、事實、或公眾利益層面批判「論述」或政策的內容。
c-2 指出政治行為對公眾利益有那些負面影響。
d. 在公共論述領域,不合「理性」的論述行為是:
d-1 推測「論述者」的動機或批判「論述者」的資格。
d-2 批判人選的私人行為或財產多少。(如果財產是非法取得,提出檢舉!)


附註:

我可舉出兩個:推動台獨和去中國化。就政策而言,我已表明我反對這兩個主張。但它們是可以公共討論的議題,不是批判他人發言正當性或權利的標準。
就我所知,李院長並未公開支持「去中國化」的政策,雖然我可以合理懷疑他有這樣的傾向,但我不會這樣來定位他。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272047
關於 聯合聲明 的討論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本文轉貼自: 中時電子報 >> 新聞對談http://forums1.chinatimes.com/dailytalk/Forum.asp?ArticleID=437605&History=0&Page=1


Smoking Gun 2004/01/21


這個選舉時出來幫政客抬轎,事後還幫政客擦屁股,說競選時的政見不必兌現的人,還配稱「學界領袖」?

李遠哲當然心情沉重,上回選舉押寶幫阿扁抬轎,沒想到阿扁不爭氣,做的這樣爛,萬一國親勝選,往後日子會很難過,心情當然沉重。

本來想阿扁至少可以執政個八年,沒想到還沒做完一任,就快玩不下去了,當然要沉重表白一下囉。

雖然已經下海賣身了,還是得撇清裝出貞潔清純模樣,扮出一副憂時憂國知識份子的模樣,其實是想如何坐穩他的院長寶座。

1. 是誰不顧外界「學術中立」的質疑,執意以「要向上提升,不要向下沉淪」明志,公開支持陳水扁,並出任「國政顧問團」成員,儼然阿扁重要護法,力挺到底?

2. 是誰面對外界「芭樂政見」的質疑,挺身而出大言「競選時的政見可以不必兌現」為陳總統「卸責」?

3. 是誰當教改被改得千瘡百孔,家長、老師、學生苦不堪言、徒呼負負之時,以「執行與規劃無關(全是執行的問題)」規避責任?

四年將屆,李遠哲不該痛定思痛、懲前毖後,讓學術與政治永遠「橋歸橋、路歸路」嗎?

「這個選舉時出來幫政客抬轎,事後還幫政客擦屁股,說競選時的政見不必兌現的人,還配稱「學界領袖」?」


胡卜凱 2004/01/21


我沒有意思替李院長辯護,只是討論幾個概念。

1. 「學術中立」

在(19)50 - 60年代,學術中立有兩個涵義:

a. 學術研究屬於理論領域,其結果和現實領域(政治、倫理等)沒有直接關係,或其結果不能直接應用到現實領域。
b. 從事學術研究的人,不宜對現實領域發言,以保持「學術」的超然(或崇高)地位。

這兩個涵義在沙特、馬庫色、和卻姆斯基(或譯杭斯基)等大師的入世行動,以及知識社會學和文化研究盛行後,已不再成立或不再時髦。「學術中立」的概念已失去了它在50 - 60年代的規範性。

我認為學術研究的目的是解釋現象、解答或解決問題。當我們面對問題(如整個社會「向下沉淪」)時,任何人都可以表示意見。對「問題」的某些構成因素有較全面了解的人,或具有分析能力、或長於邏輯思考的人,更有表達意見的衝動或急迫感。

政治活動關係到每個人的利益,所以任何人有權利拱他(或她)認為「理想」的人選或政策。(以上摘自《《縱欲與虛無之上:現代情境裡的政治倫理》讀後 - 政治篇》,http://www.fokas.com.tw/ -- 【知識區】,該文另有對李院長批判的文字。)

2. 「競選時的政見可以不必兌現」

「競選時的政見可以不必兌現」這個陳述的本身是事實。

a. 「政見」本身要受現實的制約,現實不是一成不變的,所以「政見」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b. 政治人物(如總統)要處理的是大問題,在民主政治社會中,候選人不能不取悅於小市民。只要當選以後,候選人能堅持基本政策,處理大問題,一些「芭樂政見」的確可以不必兌現。
c. 到目前為止,至少我不知道有任何候選人曾履行其所有的政見。

我不是為李院長辯護,只是指出「如果」他同意陳總統基本政策的走向,他說這句話可以接受。我當年也支持阿扁,現在反對陳總統的基本政策。在看到國親的具體政策前,我也不支持泛藍的候選人。

3. 教改

教改的問題有兩個層面。在基本政策上,「教改」主要是執行「去中國化」。我不知道李院長對這個議題的看法,所以我無法評論。

其次,教改的議題並無共識,是否「千瘡百孔」,尚待商討。

無論社會大眾對教改的看法是什麼,對於李院長「執行與規劃無關(全是執行的問題)」的評論,我同意是不負責任的說法。

4. 讓學術與政治永遠「橋歸橋、路歸路」

請見第一項的評論。

如果沒有學者和知識份子的建議、規劃、或監督,你放心將政治交給政客?世界各國的「智庫」是幹什麼的?

***************************************************************

我仍然認為三位先生的說法,是針對藍、綠雙方,而不是挺誰的議題。大家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們也不要在黨派、意識型態的泥淖打混,替自己的前途多用點大腦吧。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271268
續評 各網站對聯合聲明的評論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們能不能跳出黨派立場,為社會大眾想想,為自己前途想想,為子女前途想想。不要在那裏桀犬吠堯。仔細讀讀原文。我認為三位是在替社會大眾說話,是在批評一個「現象」,不是在挺誰。他們個人支持誰是他們個人的決定。

「朝野政黨仍堅持僵固的意識型態,以及太多的負面文宣、太多的口水叫罵、太多的意氣衝突。」

「朝野政黨」在批評誰?

「台灣與大陸經貿關係日趨密切,必須儘速建構一個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裨益雙方經貿直接而雙向的往來。」

是向誰建議?

「我們強烈要求各方以進退有據、講信修睦,做為處理台灣對外關係的最高考量,以維護台灣生存發展之命脈。」

是向誰建議?「國事蜩螳,至盼大家放下仇恨,遠離偏激,找回清明和理性,心繫台灣,眼觀全球。」

是向誰建議?

難道天下真的有「被人賣了還在一旁幫著數鈔票的蠢豬?」我們能不能跳出黨派立場,為社會大眾想想,為自己前途想想,為子女前途想想。不要在那裏桀犬吠堯。仔細讀讀原文。我認為三位是在替社會大眾說話,是在批評一個「現象」,不是在挺誰。他們個人支持誰是他們個人的決定。

「朝野政黨仍堅持僵固的意識型態,以及太多的負面文宣、太多的口水叫罵、太多的意氣衝突。」

「朝野政黨」在批評誰?

「台灣與大陸經貿關係日趨密切,必須儘速建構一個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裨益雙方經貿直接而雙向的往來。」

是向誰建議?

「我們強烈要求各方以進退有據、講信修睦,做為處理台灣對外關係的最高考量,以維護台灣生存發展之命脈。」

是向誰建議?

「國事蜩螳,至盼大家放下仇恨,遠離偏激,找回清明和理性,心繫台灣,眼觀全球。」

是向誰建議?

難道天下真的有「被人賣了還在一旁幫著數鈔票的蠢豬?」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269708
李遠哲沒變 -- 卜大中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作者:卜大中 / 《蘋果日報》

李遠哲、林懷民、王永慶聯合發表《我們對總統大選的沉重表白》,是繼「泛紫聯盟」、「族群平等聯盟」以來,第三起的民間自發性對大選歪風的批評與抗議。這個「現象」基本是菁英階層的焦慮,也是台灣逐漸成熟的公民社會的表徵。

抨歪風因理想性格

可悲的是社會對這篇「表白」說些什麼並無興趣,大家只關心李遠哲是否「變了」。於是許多揣測出現了:李「棄暗投明」,對扁失望投向藍軍;李並未棄扁而去,只是對選風不滿,對兩組候選人都平等批評;單純的李遠哲被急於三通又想討好中國的王永慶利用了……等等;而王確實說:「李遠哲有些變了」,坐實了「利用論」者的推測,使這篇用意良好的《表白》又被政治化而失去純粹感,實在可惜。

藍營及其選民一直對當年李遠哲臨門一腳助扁當選耿耿於懷,而不去反省自己選敗的原因。只怪別人,不怪自己才是藍軍失敗的主因。其實以當時國民黨的黑金政治,李站在扁這邊有何不對?有理想的知識分子理當如此。現在,李批評兩黨造成的大選歪風也是他的理想性格的發揮,何「變」之有?這才是我們熟悉的李遠哲嘛,識淺之人才會視李為「變」。

所謂「負面選舉」被一竿子打翻是不對的。挑撥族群、造謠抹黑當然是負面選舉,當然是《表白》中所指出的「口水叫罵」、「意氣衝突」、「錯用民主」、「仇恨偏激」;可是,有些提法卻是攸關候選人的人格操守,選民有權利知悉,絕不可視為「負面選舉」,否則是鄉愿懦弱,文過飾非。例如,兩黨互相攻訐的候選人「財產問題」與「逃稅問題」就茲事體大,絕不可以「負面選舉」視之而模糊逃脫,偷換主題。因為候選人的財產獲得方式如有涉及違法,或在脫產給兒女家人過程中沒交「贈與稅」,都是嚴重的違法行為,是沒有資格競選公職的,而且還有法律責任,應受懲罰。

民間監督選舉是好事,是社會進步的指標。但必須公正、誠實、不鄉愿、不懦弱、不模糊焦點,才有權威性;否則很容易被指為打手而失去正當性。 (2004年01月16日)


附記;

我曾嚴厲的批評過卜大中先生就大法官延審的評論。這是《知識和社會廣場》最近轉貼卜先生的第三篇文章。每篇都是持平之論,看來我當初的批評失於急燥。在此向卜先生誠懇的道歉。

卜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269349
什麼樣的人玩什麼樣的鳥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在各網站看了一些對三位先生的聯合聲明的論, 有三點感想:

1.

奇怪!三位先生批評的是兩方,何以有人硬要站在黨派立場發言,還要硬拗?

是「堅持僵固的意識型態」?
是對號入座?
是做賊心虛?
還是「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

2.

我當年也因為「望治心切」而支持阿扁.

我認為李遠哲先生當年(根據當時的現象而採取)的立場,和他根據現在的現象而發言沒有任何關聯,不能扯在一起.

3.

看了這些回應,我不禁要問:

難道我們真的失去"理性"論政的能力嗎?也難怪藍,綠雙方以脫對方褲子為競選策略,什麼樣的人玩什麼樣的鳥,信哉斯言.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268854
王永慶、李遠哲、林懷民/聯合聲明全文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們是長時間在各自領域為台灣的現代化奮鬥不懈的國民。

近幾個月來,我們看到二OO四年總統副總統選舉競選活動的諸般情況,內心有一種不能不說的沉重,特以聯名刊登廣告方式,向相關人士以及全國同胞有所表白;希望這些沉重的表白,能夠對台灣前途的發展,產生好的作用。

一、民主政治是普世價值,卻不容錯用

民主政治雖然不是完美的政治制度,畢竟因為它能避免流血爭奪,又能落實以民為尊而體現其進步。台灣因為定期自由選舉,已被列為民主國家,這是全民共同的榮譽。

不過,我們在這一次選舉活動中,看不到清明與理性的一面,卻看到朝野政黨仍堅持僵固的意識型態,以及太多的負面文宣、太多的口水叫罵、太多的意氣衝突。持續四年的政黨惡鬥正在變本加厲中,加劇了台灣當前混亂困頓的情勢。若是持續下去,理性論政沒有空間,民之所欲亦將落空。我們認為這錯用民主,也是對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的輕蔑;因此,我們強烈要求相關各方立即自行導正。

二、妥善因應國際新經濟形勢,以維繫優勢

國家的建設是一條漫長的道路,國際大環境又隨時改變,必須朝野共同敬慎敬謹、妥善因應,建設成績才能確保,並進而追求更大的成就。

放眼國內外情勢,我們認為:如何針對國際新經濟情勢的變化妥善擘劃因應方略、如何在國庫收入銳減的情況下計議弭平國家財政赤字、如何有效維護社會安寧、如何健全文化生態提升生活品質、如何促進族群融合,以及如何提供下一代快樂健康的教育環境,應該是未來領導人最該關注的焦點;因此,我們強烈要求相關各方以最負責的態度提出政見,提出最能維護國家利益與增進人民福祉的治國理念,以供檢驗。

三、建構和平穩定的內外關係,以維護發展命脈

台灣向來以經貿立足於國際社會,未來台灣勢將仍以經貿為健全存在之根本。此其中,科技、資金、市場等相關環節,在在都需要以國際合作為獲取要件。再者,台灣與大陸經貿關係日趨密切,必須儘速建構一個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裨益雙方經貿直接而雙向的往來。因此,我們強烈要求各方以進退有據、講信修睦,做為處理台灣對外關係的最高考量,以維護台灣生存發展之命脈。

四、從速綢繆亡羊補牢之措置,以復甦國家生機

國事蜩螳,至盼大家放下仇恨,遠離偏激,找回清明和理性,心繫台灣,眼觀全球,屆由一場高尚格調與深度內涵的選舉,終結台灣混亂困頓的情勢。

距離投票雖然還有數十天,但時間一晃即過。一俟選舉結束,割裂的社會亟待縫補,重創的傷口亟待彌合,落後的施政與立法過程亟待追趕;因此,我們強烈要求相關各方,在忙於競選之餘,也能儘速綢繆諸般亡羊補牢之措置,以復甦國家的生機,成全人民的福祉。

轉載自"中時電子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268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