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時事論壇
市長:胡卜凱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時事論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政治和社會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全民投廢票 四個大叉叉 -- 卜大中 / 《蘋果日報》
 瀏覽1,021|回應2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作者:卜大中 / 《蘋果日報》

這次大選實在太醜惡,看不下去了。網路上有年輕人呼籲組織「百萬人投廢票運動」,已有越來越多的人響應。民間投廢票或棄投的聲音也越來越大,政客低格調競選終於開始嚐到惡果。如果這是大趨勢,我們主張修改《選罷法》,在總統競選方式上加增一組第三選項:「以上皆非」。

如果投「以上皆非」的票數最高,超過兩黨候選人,兩黨必須撤回他們的候選人,重新提兩個完全不同的正副總統候選人,然後再選一次。為什麼我們認為這是公民的權利呢?例如,你去買手錶,店家拿出兩隻要你選,你都不喜歡,是不是有權利要求店家再拿別的手錶出來選?當然,這是消費者的權利。

同樣的,兩黨都提垃圾出來當候選人,難道選民不能拒絕垃圾,而要求換成人類來給我們選嗎?我們是人類耶,當然要選人類啊,怎可選垃圾當我們人類的總統?所以,我們要求第三選項是為了人類的尊嚴,是「免於羞辱的自由」,是天賦人權。

這次大選「第三選項」已來不及立法,可是大家可以投廢票,或不去投票以表抗議。投廢票是積極表示不滿,就是在四張醜臉上畫上四個大叉叉。「大四叉」在青少年語彙中是「爽」的意思,一個「大」字加四個叉叉。畫大四叉在四人臉上,一定覺得爽斃啦。不投票是消極表示不滿,但對政客及其政黨警告性不如投廢票嚴厲清楚。所以,不滿的選民請踴躍去投廢票,痛快地畫叉叉。

逼使政黨重新提名

如果第三選項太激烈,《選罷法》應增修條文:若廢票數加棄投人數超過一定百分比,或超過最高票候選人的得票數,兩組候選人作廢,政黨必須重新提名。選民有權利都不要吧,憑什麼一定要我們收你們的垃圾?當我們是垃圾桶嗎?

我們會看不下去而要求修法,一則是民間這項潮流已漸成形;另一個主要原因是三大競選歪風統統出現:負面競選、過度動員、政策買票;不但出現,還益發猖獗。無聊的「防禦公投」、出言不遜的「抽頭總統」、多此一舉的「八區塊論」、無事生非的「聖戰論」、無恥買票的「勞工退休金百分之十八優惠利率」等等。

更可惡的是候選人可以隨便比爛亂來,是因為吃定我們沒有其他選擇:就此兩家,別無分號,愛要不要。明目張膽違反自由市場原則、違反《公平交易法》,太欺負人了。所以,為了我們的尊嚴,呼籲大家投廢票,大聲要求修法加入「第三選擇權」。


原載《蘋果日報》/ 2004年01月05日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263620
 回應文章
投廢票如何?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請參考本棧第1頁的相關評論: <"百萬廢票"的主張>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264693
爛泥政治與廢票運動 -- 台灣立報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作者:台灣立報/社論

若一般人民對於兩黨確實存在不滿與無奈,那麼,這其中可能蘊含著兩項訊息。第一,這表示了「第二條路」——兩黨既然一致,自尚無所謂「第三條路」的說法——的可能空間;第二,對於兩黨的不滿,亦代表著一般人民可能不願意在政治中甘於只做為一個「選民」,而亟圖「取回」(re-appropriate)被政黨政治所僭奪的自我決定的權力。這兩項訊息的解讀與選擇,將會發展出不同的政治路徑,而這正是廢票運動必須去思索的重要問題。......

由於對爛蘋果選舉的不滿,社運團體中較具活力的工人立法行動委員會(簡稱工委會),在去年10月提出了「百萬廢票運動」,倡議人民不能甘於「僅在兩顆爛蘋果中選出一顆較不爛的」無奈,必須以強大的廢票能量展現對於現行政治的不滿,迫使兩黨必須正視。對於工委會的此項號召,質疑者若非以現實政治傾向、便是以虛無看待之,而贊同者亦以「人民有不同意權」表達支持。我們認為,在總統大選日益成為一團爛泥的時刻,更需要對廢票運動加以認真的思索。

從公投的相互競速、到福利芭樂票的加碼下注,再到日前五十步笑百步的富爸爸之辯,藍綠兩黨之「互相漏氣又不求進步」的醜態,對於選民來說恐怕早已不是「兩顆」爛蘋果、而是「一團」爛泥巴了。然而,在當今政治制度的設計下,似乎又不得不從中做出政治選擇,因此,於惱怒之餘,「票投不下去」、「投廢票」之抵制想法,確是可以理解的。就這一點而言,我們認為,工委會的確是試圖表達一般選民無奈的觀感:既無從選擇、又不甘被兩黨壟斷之政治所挾制。號召以廢票進行抵制,在政治上自是一種求得解脫的行動方案。

然而,我們亦須進一步探詢此中意義。若一般人民對於兩黨確實存在不滿與無奈,那麼,這其中可能蘊含著兩項訊息。第一,這表示了「第二條路」——兩黨既然一致,自尚無所謂「第三條路」的說法——的可能空間;第二,對於兩黨的不滿,亦代表著一般人民可能不願意在政治中甘於只做為一個「選民」,而亟圖「取回」(re-appropriate)被政黨政治所僭奪的自我決定的權力。這兩項訊息的解讀與選擇,將會發展出不同的政治路徑,而這正是廢票運動必須去思索的重要問題。

若是我們的解讀偏好第一種,那麼,我們將會認為,兩黨以外存在著第三黨的可能發展空間,無論是小市民政黨也好(如同當初新黨的自我期許),或是工人政黨也罷(如同一些工運從事者的努力目標),這第三黨代表的是對於兩黨政治壟斷與向資本傾斜路徑的不滿。若我們注重的是第二種解讀,那麼我們將會認為,任何政黨皆非民主政治的關鍵,關鍵將是在於每一個人都必須被培力,而自我發展成為一真正的公民,將自我投入在公共事務的參與、討論與決定的過程中,而非做為一名「被決定者」。

當然,以上這兩種發展路徑並不必然是二選一的,它們可以合而為一。不過,我們略感遺憾的是,廢票運動自發起之後,並未形成進一步深化的討論與開拓空間,而僅停留在贊成與否的表態上。在當前兩黨益發令人無法忍受的情況下,已踏出第一步的廢票運動,應該向進一步的深化與開拓之路上繼續邁進。(2004.1.7)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264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