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時事論壇
市長:胡卜凱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時事論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知識和議題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大學評鑑制度
 瀏覽2,445|回應4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國科會和教育部的評鑑制度不合理是無庸置疑的。評鑑制度不分類是沒有大腦。評鑑制度不包含本國文字的期刊就該打屁股。不過,這是否也是扁政府及台獨集團「去中國化」、將「英文」列入「半官方語言」的整體政策的一環?

另一方面,台灣人文、社會學者的水準低落,也是無庸置疑的。就拿陳世敏教授這篇短評中的三段話做例子來「評鑑」一下(1)

其他各國變成了替美國做學術代工的工廠,就像台灣的產業加工廠的角色一樣。

這個比喻本身表現陳教授思考不週延。資本、技術、行銷管道等難以突破的現實因素,以及產業政策等內在的結構因素,限制著一個國家(的整體經濟)在產業發展的位階。學術研究受到類似這些不可控制因素的限制嗎?

學術研究除了維持家庭生活及必要的研究經費以外,個人的知識基礎和對研究工作的投入,是最重要的因素。這兩項都是個人的、而不是現實或客觀因素。實際上(舉幾個我知道的例子),歐陸學術界的現象學、存在主義、記號學、結構主義、後結構主義(包括文學批評)論述,以及法國年鑑學派的史學方法等等,都影響、領導美國學術界的思想方向和研究工作。

當初做些研究工作的學者,除了需要到現場的人類學家外,他/她們的物資條件,我想是在台灣的人文、社會學者也都具有的。

台灣人文、社會學者在治學上最大弱點是語文能力的不足。對基本概念不能全面掌握,對西方(包括美國)理論/思潮無法深入的了解。因此,使用當代分析和研究「工具」的能力相當薄弱。不客氣的說,有些台灣人文、社會學科的「學者」要想代工,恐怕還不夠資格。

除了語文能力外,另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學者對西方歷史、文化缺乏了解。不能從整體思想脈絡中去了解西方論述,對當代概念/理論/思潮,往往只能望文生義、自由聯想,甚至弄到牛頭不對馬嘴。這是大學課程和以往師資造成的結果。

有那一個人文或社會學者能把「族群」和「民粹主義」對應的英文術語寫出來,並做一個和原來概念相當的清楚定義?

台灣學術界人士窮畢生之力,為國際學術(說白了就是美國學術)的某一項結果作註腳。

研究人文、社會科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解決當地社會問題。自然科學和工程科學可以用「台灣學術界人士窮畢生之力,為國際學術(說白了就是美國學術)的某一項結果作註腳。」來自我解潮。台灣人文、社會學者卻沒有這個藉口或權利。

「作註腳」的好處是有現成的資料可以東抄抄、西剪剪,不必做原創性的思考,更不必自己去搜查相關資料,做獨立的研究工作。總之,「台灣學術界人士 ... 為國際學術 ... 的某一項結果作註腳。」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學術界人士的懶惰或「速食」的習慣。

大陸學者對其本國社會、經濟現象的探討,是台灣學者能在比例上自認並駕齊驅的嗎?

台灣的產業一直處於加工的層級,而不能像日本、甚至韓國一樣在某些領域取得主導地位,我們的政、經(和科技)學者必須要負一定程度的責任。

任何期刊都有其宗旨、方向、甚至意識型態,人文社會期刊尤其容易有此傾向。人文社會科學講求觀點、異見,重視多元、弱勢的發聲。所以刊物的立場南轅北轍是好事。學術期刊立場相對來講不會那麼立場鮮明,但我們也不宜因此就忽略了期刊潛在的學術偏見。篩選期刊的態度是否客觀公正,猶其餘事。

且不說這段話的內容是否合理、合事實,從「作文」的觀點來看,這整段話有一個一致的立場或宗旨嗎?一個退休教授寫出這樣不知所云的「論述」,台灣學術界的確急需建立「評鑑制度」。

附註:

1.
陳世敏(作者為政治大學新聞系退休教授) 國際學術秩序的宿命? 2003.10.26 中國時報

本文原載: msn社群 >> 街頭社會學 >> 一般 >> 大學排名風波之外。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232338
 回應文章
關於ethnic, populism , 和 經濟學 -- 2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本文轉貼自 msn >> 街頭社會學 一般 >> 大學排名風波之外

http://groups.msn.com/gdu0jbnu4dgbqgjebvn4stsi02/general.msnw?action=get_message&mview=0&ID_Message=555&LastModified=4675445537103509111


作者:方向歸零


簡單回覆吧,我談的是這些概念如何在英語學術界中被使用,這個領域的學者們如何界定什麼是族群,什麼是populism,什麼是economics.這些概念使用合不合理是可以爭論的,但並不是台灣學者讀不懂英文發明的產物.如此而已.至於族群主觀的界限該如何劃分,是不是一個合適研究族群的判準,經濟學該不該把自己界定成研究選擇的實證科學,那是可以在討論,而且已經有無數的討論.任何一個這些學科的研究生都必須在龐大的文獻中耙梳這些概念以及實際研究上的流變.這跟盡不盡信書沒啥關係,碰到異議實在用不著先假定我是做學問上犯了什麼錯才會有這些看法.學問的世界是很寬廣的,不是嗎

關於經濟學,我來商榷一些你的定義吧

"解決資源的取得、利用、和分配,來使人民得以生存的理論和學問。在中國的傳統思想裏,「經世濟民」exactly就是這個意思。"

我想經濟學家想法跟你的定義最大差異在於主辭.誰來解決資源的取得,利用和分配?誰來使人民得以生存?

經濟學在這問題上最大立場是市場自然而然會解決這些問題.經濟學家要做的,不是在規範的層次上研究如何做,因為市場已經做到了.經濟學家要做的是經驗層次上分析市場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我且不評論「實證科學」的說法,「選擇」是一個動作,凡「動作」必有目的。經濟學所研究的「選擇」,其「目的」是什麼呢?(經濟學不是關於選擇配偶或汽車廠牌的實證科學吧?)"

是的,經濟學家的確做了非常多關於選擇配偶和汽車廠牌的選擇,而且研究選擇配偶和廠牌的比經濟發展還多.大部分經濟學家所研究的選擇的目的,就是效用和利潤的極大化,如此而已.如此而已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235137
再論 ethnic, populism, 和 經濟學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本文原載: msn社群 >> 街頭社會學 >> 一般 >> 大學排名風波之外

胡卜凱 傳送時間: 2003/10/31 下午 06:49

我對自己「近乎人身攻擊的評論」向方向君及網友致歉。以下做一個簡單答覆。所引的書,恐怕目前沒有時間去看。

1.1
「族群的基礎是一個群體的主觀認定,是社會建構的產物。」

但是「主觀認定」要到什麼程度才能定義「族群」呢? (即什麼樣的「主觀認定」可以用來劃分兩個「族群」?)

中國(包括台灣)歷來都有鄰近村落間的械鬥。打得你死我活的「主觀認定」,是否到達將漳、泉兩州的人,區分成兩個「族群」的程度?

兩個人(如夫妻、同事)之間的鬥爭呢?(沒有「主觀認定」,何來鬥爭?)

「主觀認定」和「實證」兩個概念衝不衝突?

1.2
「社會建構」的機制是什麼?

政客,尤其是demagogue的煽動,是否可以當做「社會建構」的機制?

現在關於ethnic最「主流」的用法是"ethnic cleansing",它的後面也有其論述,我們是否也照單全收呢?

一個論述「主流性」的判準又是什麼呢?

如果是Richard Leach,我倒是讀過他在非洲關於人類起源的著作(1)。但「主觀認定」和「社會建構」拿到社會科學中當立論的基礎,我認為是有爭議性的(problematic)to say the least。至於在沒有「實證」性的回答以上的問題前,這種ethnic概念的實用性,更會造成(建構出)災害。

「社會建構」的概念牽涉到整個知識社會學的理論,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清楚的。

2.
柴契爾夫人有跳過「制度」直接訴諸人民?

「跳過制度直接訴諸人民」的行為,叫做" demagoguery"。這正是我上一篇留言要區分的。也正是我上一篇留言所說,populism不適用於當政者的原因。"authoritarian populism "的功能就在傳達" demagogue"的意思,而不用這個字。這種修辭技巧叫euphemism

我還看國過一本書把雷根稱為「後現代」的總統。(是從特質定義,不是從時代定義。)「盡信書不如無書」和「學而不思則罔」是有道理的。(這是建議,不是人身攻擊)

3.
「經濟學是關於選擇的實證科學。」

我認為取得知識的目的是:「解決問題」。所以,研究學問是:「解決問題的活動」。這一點當然可以討論。

我且不評論「實證科學」的說法,「選擇」是一個動作,凡「動作」必有目的。經濟學所研究的「選擇」,其「目的」是什麼呢?(經濟學不是關於選擇配偶或汽車廠牌的實證科學吧?)

以下這段話摘自我最後買的一本經濟學教科書。

In general terms, economics is a social science that deals with the behavior of people.

The aim of economics is to help people obtain the greatest possible satisfaction or utility out of the resources at their disposal - to do the best they can with what they have. (Peterson, W. L., 1989 (1971),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 Micro, Irwin, Homewood, IL.)

如果只看第一段,也許有人會以為「經濟學」是「心理學」的一門分支科學。重要的是第二段。(該書第一版出版於1971,所以還在「行為科學」或「實證科學」的餘威之下。)

我對economics的定義是:

解決資源的取得、利用、和分配,來使人民得以生存的理論和學問。

在中國的傳統思想裏,「經世濟民」exactly就是這個意思。

「經世濟民」和" The aim of economics is to help people obtain the greatest possible satisfaction or utility out of the resources at their disposal."也沒有基本的不同。

由於社會結構的趨於複雜,學術研究的分工也跟著趨於瑣碎或細緻,李嘉圖、MarshallFriedmanArrowHicks、乃至於現在正當紅的Nash,其理論的「目的」,還是:" (help people ) to do the best they can with what they have." 否則他/她們就不會被稱為或歸類成economist(這些人我有的聽過,有的沒有,無法舉出其理論。)

「經世濟民這概念牽涉到規範性的目的,而且隱含大政府牧民的傾向。」

這是你的了解。即使如此,「規範」和「牧民」的目的,還是「使人民得以生存」。

4.
日本是拼音文字,而且受過美軍統治。我只舉出這兩個不同的國情供方向君參考。至於漢字拼音化是否具有「成本效益」,我沒有研究,所以不多評論。

附註:

1. 
最近搜尋舊作,無意間注意到本文中下面這句話:「如果是Richard Leach,我倒是讀過他在非洲關於人類起源的著作」。這是當時過於懶惰,僅憑記憶下筆導致的錯誤;我把LeachLeakey搞混了。我原來想指的是:Richard Leakey 寫的 The Origin of Humankind 這本書 (02/04/24)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233153
關於ethnic, populism , 和 經濟學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本文原載: msn社群 >> 街頭社會學 >> 一般 >> 大學排名風波之外

網址:

http://groups.msn.com/gdu0jbnu4dgbqgjebvn4stsi02/general.msnw?action=get_message&mview=1&ID_Message=569


方向歸零 傳送時間: 2003/10/31 上午 03:46

要商榷一些看法卻引來一些近乎人身攻擊的評論,這是始料未及的.我把看法基礎講出來,接下來我將只回應可以扣緊脈落的討論.

第一個是族群可不可以用來指閩南人,客家人或外省人?當然可以.相信族群分類具有純粹客觀判准是1950年代以前的想法.Leach1950年代在緬甸的研究就指出,族群是找不到外在客觀判准的.族群的基礎是一個群體的主觀認定,是社會建構的產物.(見The political system of highland Burma, 1954)這是今天族群研究的主流想法.只要今天閩南人,客家人外省人存在不同對自身及其他群體的主觀認定,進而導致不同的行為傾向,就是族群.湖南人湖北人可不可以作為族群,台南人台北人可不可作為族群,這要看湖南人湖北人,台南人台北人在特定脈落下會不會去建構這樣的分類從而導致特定行動.並沒有本質上可不可以的.

第二,populism有沒有負面意涵?populism起源自19世纪美國西南地區農民反上大財團以及政府官僚的運動.但到了二十世紀常被拿來指涉跳過制度直接訴諸人民的強人政治.這是populism負面用法的由來.即使在最近的脈絡裡Stuart Hall才用Authortarian Populism批判柴契爾夫人.台灣的媒體的確濫用這個辭,但這個辭被賦予負面意涵也非始自今日台灣

第三,經濟學是不是經世濟民之學?我非常存疑把Adam Smith和Marx詮釋成"經世濟民".這是極大膽的詮釋.(當然Adam Smith的經濟學是有很強烈道德哲學的成分,這是無庸置疑的.但是Adam Smith 之後的李嘉圖在到Marshall再到Friedman, Arrow,Hicks,到底有誰是抱著'經世濟民'的想法?.

任何一本經濟學的教科書都會說"經濟學是關於選擇的實證科學",二十世紀絕大多數英語世界的經濟學家,也都鮮少期待經濟學可以經世濟民.不單在台灣,北美及英國也是.不管喜不喜歡,大部分經濟學者都不曾把經濟學定位成經世濟民之學.經世濟民這概念牽涉到規範性的目的,而且隱含大政府牧民的傾向.這是大部分經濟學家都自認要避免的.任何人可以喜歡或厭惡這樣的傾向,但經濟學這學科絕大多數的教學內容,研究內容就是和經世濟民無關.舉世皆然

回到Adam Smith是不是經世之學, Schwartz就認為嚴復把國富論當成國家富強之道是一種中國式的誤讀,把中國傳統經世之學以及士大夫概念加在所引進的西學上.對於這一點,我沒有深究,我對Schwartz的論點也有所保留.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Benjamin Schwartz, 1964 In search of wealth and power: Yen Fu and the West)

第四,日本的翻譯.日本在民初的確主要用漢字翻譯,但這種做法到了二十世紀逐漸被放棄.舉例來說,globalization就被譯成gulobalu化corporate governance譯成企業gavanantsu.這是日本二十世紀學術術語翻譯的主流方式.至於這種做法好或壞又是另一件事了,日本也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但至少日本人就不用討論globalization 可不可以譯成gulobalu化這類的問題.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233152
大學評鑑制度 -- 後續討論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方向歸零 傳送時間: 2003/10/30

台灣的人文社會學界,到也沒那麼不堪.學術的貢獻與不足,還是得回到這學科自身發展的過程與所累積的成果來看.這不是能不能找到一兩個外語詞彙的良好翻譯所能代表的.

就翻譯上來說,我覺得很多問題來自於我們習慣於用意譯來處理名詞,也未必是使用的人英文好不好.雖說留英美不一定英文好,但台灣社會科學界英文好的人也不算少,學院內懂ethnic group和populism整個脈絡的人也不少,隨便一本政治學社會學期刊都可以找的到.翻譯的問題有時出在不求甚解,但更多時是兩種語言之間不可能是一對一的關係,更常見的狀況是這個脈絡並沒有再另一個社會出現.只要是義譯,所有翻譯都一定會有某種問題.日本人翻譯就簡單了,用平假名音譯即可,完全沒有混淆的可能.中文翻譯很多問題是和中文原先的意思混淆有關.翻譯一但約定成俗,就很難更改.舉例來說,economics和經世濟民沒啥關係,但經濟學這譯名總給沒唸過經濟學的人經世濟民之學的誤解.那我們可以改掉'經濟學'這個譯名嗎?不可能吧.


胡卜凱 傳送時間: 2003/10/30

ethnic group:

ethnic group翻譯成「族群」是正確的。但能以" ethnic group"來指示或形容客家人、閩南人、和「外省人」嗎?如果可以,湖北人和湖南人也是兩個族群,台北人和台南人也是兩個族群了。這是我說台灣的學者搞不清楚「概念」的原因之一。這是不認識字,和翻譯無關。meta譯成「後設」才是翻譯問題。(至少殷海光先生認識這個字一半的意思。)

populism:

在國外,沒有人(包括新聞記者)以populism來批評/形容當政者或當權派的。更很少有學者公然以" populism"當貶意用的。我10年前回國後,第一次看到「民粹主義」,是有人用來批評/攻訐李前總統,後來是有人用來批評/攻訐宋前省長,現在當然是用來批評/攻訐陳總統。照台灣學者和新聞界的用法,「民粹主義」相當於英文的
"demagogism" 或"demagoguery"。這是我說台灣的學者搞不清楚「概念」的原因之二。這也是不認識字,和翻譯無關。

populism由populace而來,populace指老百姓(平民、大眾),尤其指"fed up"的老百姓,或silent majority。populism指推動老百姓想法、為老百姓代言的政治(或台灣的「社會」)運動。這並非當前台灣學者對此字的用法。和populism相對的概念是elitism。此所以現代學者,尤其美國學者(在"the Power Elite"出版之後),很少有人公然以" populism"當貶意用的原因。別人至少有不公然自居「精英」的good sense。只有不認識字的人,才莫「明」其妙的自居「精英」而不自知(愚蠢和顢頇)。

這是我為什麼在留言中希望有學者把英文字寫出來,並說明概念的原因。如果用「民粹主義」翻譯demagogism,雖然不很適當,我沒有太大意見,大家爽就好。這是翻譯問題。如果用法是「民粹主義」( 相當於 demagogism)而以為表達的是populism,那就像一個男人強姦一個女人(or the other way around),然後自稱是"make love"一樣。他(她)或者不知道什麼是「強姦」,或者不知道"make love"是什麼意思。(也就是說,他(她)或者很笨,或者不認識字。)

至於把genealogy譯成「系譜學」、把performative act 譯成「表演行為」(台灣學者)或「履行行為」(中國(共)學者),那是讀不懂書,只會靠查字典來翻譯的結果。

如果你認為economics和經世濟民沒啥關係,那是你(也許更重要的是你的教授們)沒有讀過,或沒有讀通Adam Smith的An Inquiry on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中文譯為"國富論",或Karl Marx的A Contribution To The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的關係。
(我是學物理的,我30歲以前就讀了這兩本書。我不敢說讀通,但我知道至少他們兩人的economics相當於經世濟民之學和之術。)

據我所知,「形上學」和「經濟學」兩詞都是日本學者的翻譯傑作。明治維新能成功,不是偶然的。如果你的教授們把你教到「認為economics和經世濟民沒啥關係」,我看即使是完全根據SCI或SSCI的評鑑制度,還是趕快建立吧。不然20年後,台勞滿東南亞。

我的留言中,只用「一些」和「部分」,我沒有全面否定本地學者的意思或資格。我也讀過一些努力做研究的台灣學者的論文和著作。但鬼混的、以「政務官或立委後備軍」自居,惡形惡狀替藍、綠陣營做打手的也不在少數。我的批評主要是針對這批人,也是我為什麼特別挑「族群」和「民粹主義」兩個概念來討論的原因。

也許這也是為什麼台灣的POPULACE,在離大選不到6個月的今天,只聞到臭口水而完全看不到香牛肉的原因。


本文原載: msn社群 >> 街頭社會學 >> 一般 >> 大學排名風波之外

網址:

http://groups.msn.com/gdu0jbnu4dgbqgjebvn4stsi02/general.msnw?action=get_message&mview=1&ID_Message=569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23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