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載:[中時電子報] >> [新聞對談] >> 《胡秋原民族主義的理論和實踐》一欄。留言#31。由於屬於知識議題,收錄於此。
http://tb.chinatimes.com/forum1.asp?ArticleID=1015104&Page1=1
回應大突頭網友 留言#11
0. 前言
從你這篇留言內容所表現的思路來看,我們兩人在基本認知或假設上有相當大的差異。我表達一下自己的觀點。請指教。
本文只做簡單的討論。如果你有興趣進一步交換意見,請先到我的部落格瀏覽(1)。上面有很多篇比較詳細討論相關議題的文章。(我沒有時間找出來一一列舉。)
1. 我的基本假設
1) 「知識」和(宗教或其他)「信仰」是兩個相互獨立( = 不相關)的領域。
2) 目前我們還沒有(也許我們永遠不可能)完全「認識這世界」。所以,我接受「『追求』真理」和「『探討』什麼才是真理?」的活動,但我認為人類至今還沒有(也許永遠不可能)找到一個永恆和適用於整個地球(且不談宇宙)的「真理」(2)。
2)-1 因此,所有的「知識」或「論述」都基於某些(目前)無法「證明」的「基本假設」。
3) 「『知識』從學習而來」。如果我們接受這個命題和論點2),則每個人的思想或觀點來自「社會建構」的過程。
3)-1 因此,我也接受某種形式的「相對主義」或「社會建構論」。
根據以上的觀點,我對大作中以下三個說法提出不同的意見。
2. 「做學問應該是弄清楚定義,就把所學弄通了吧!」
2.1 「知識」和「定義」
「知識」有三個面向:
1) 了解現實。例如,「月暈生風,礎潤而雨。」(這兩句出於《幼學故事瓊林》);
2) 解釋(詮釋)現象和現象的關係。例如「月暈『為什麼』會生風?礎潤『為什麼』是下雨的前兆?」;
3) 解決問題。例如「長久乾旱不雨怎麼辦?」
「了解」、「解釋」、和「解決方案」等等都需要使用語言文字來建構一套「說法」或「論述」(理論)。由於「概念」(或字/詞彙)是表達、溝通、思考的基本工具或基本成份,我認為「弄清楚定義」的確是「做學問」的第一步。
但「弄清楚定義」離「把所學弄通」還早得很或遠得很。因為「建構」或接受一套「論述」需要:
a. 了解現實(觀察);
b. 釐清(分析)各種事實或現象間的關係(分類和邏輯推論);
c. 詮釋它們之間的因果或從屬關係(建立假說);
d. 驗證這些關係是否經常存在(實驗);
e. 比較這個假說和其他被接受理論間的關係(建立相容性或客觀性)。
等等。一般來說,「『學問』是『系統』的知識。」「系統」一詞指的是:
A. 「學問」由「理論」組成;
B. 「理論」解釋現象間的關係;
C. 一個「理論」除了需要自圓其說(內部一致性)以外,也必須和解釋相關現象的其他「理論」相容。
D. 一個「理論」必須和現實相容。
「弄清楚定義」也是「弄清楚」自己在說什麼的必要條件。這是我一再強調論述者需要「界定」自己所使用概念的第一個原因。
2.2 「概念」、「了解」、和「論述」
一個論述者需要「界定」自己所使用概念的第二個原因是:
根據以上第1節中2)和3)的說法,「概念」、「了解」、和「論述」三者是互動和相互制約的關係。換句話說:
1) 一個人對某「概念」的「界定」,其實已預設或包含了他/她對現實的「認知」(對現象的了解、解釋、或詮釋)。
例如,本欄留言27中黃文雄先生對「民族主義」和「中華民族」兩個概念的了解和界定(黃文雄 2007)。
2) 一個人對某「議題」的「論述」,更是受到他/她所接受(相關概念)「定義」,以及他/她對現實「認知」的制約。
例如,在傳統西方哲學中,「理性論」者認為:人有某些「先天」的概念或良知良能,它們是「知識」的基礎。「經驗論」者則認為:「『知識』從學習而來」。因而,兩派在「知識的可能性」以及「建立知識的方法」上有不同的論述。這兩套針對同一個議題但內容並不相容的說法,正是因為各自對「知識」這個概念,以及對「人如何得到知識」這個現實活動有不同了解所致。
3. 「認識有三個途徑:(1)經驗,(2)推理,(3)權威。」
如果我把這段話完整的說出來,我們可看出「權威」不但和前兩者不相當,而且頗有爭議性。
認識有三個途徑:
(1) 根據經驗用「歸納」方法所得到的常態或規則;
(2) 根據已知(或已建立)的常態或規則,用「演繹」方法來推論未知或尚未經歷的情況;
(3) 接受「權威」的說法或指示。
我認為「權威」做為「認識的途徑」有爭議的原因至少有兩點:
a. 有些「權威」是裝出來、吹出來、或捧出來的。
b. 傳統邏輯規則之一是「不可訴諸『權威』」。
我也趁這個機會強調「分析和檢驗」(或「批判」)在求知或論學過程的重要。
4. 「對照[1]思想,[2]信仰,[3]力量,顯然「力量」取代了「推理」。」
根據以上第1節中1)的說法:
「知識」和「信仰」是兩個相互獨立( = 不相關)的領域。
因此,我不認為「認識的三個途徑(經驗、推理、和權威)」和「主義」的三個成份(思想、信仰、和力量)有任何「對照」關係,或能夠拿來做有意義的相互「對照」。
如果要談一般性的「對照」關係,我認為:
和「經驗」或「推理」對照的是「思想」;和「權威」對照的是「信仰」或「力量」。
多數講知識或學問的人,不會認為「力量」可以或可能取代「推理」。
培根所說:「知識即能力」中的「能力」,不宜譯為「力量」。英文的power有「能力」和「力量」兩個意思。在此它指「能力」。英文的force才能譯為中文的「力量」。
至於「以上某有興趣的部分是:經驗(思想)在這三寶中的角色。」
我想我已從我的觀點說明:「知識」和「思想」都來自「經驗」,也只來自「經驗」。
我一向認為只要言之成理,合於事實,就是「完整」的「論述」(3)。在取得評斷標準的共識前,分別兩個觀點的「對」、「錯」並沒有意義。
你、我有不同的閱讀和生活經驗,自然也就會接受不同的基本假設,以及建立在它們之上的觀點或「論述」。以上意見謹供參考。
附註:
1. 我的部落格:
【知識對談】:http://tb.chinatimes.com/forum1.asp?ArticleID=944852
【知識和社會廣場】:http://www.fokas.com.tw/news/news.php
【知識和議題討論】:https://city.udn.com/v1/city/forum/index.jsp?no=2976
2. 例如,學者們還不能完全解釋宇宙和生命的起源;還不能解釋「意識」形成的過程;甚至還不能解釋人為什麼會「笑」(或哭)。
3. "完整"一詞為03/25/08所修改 原文為"成立"
參考文章:
黃文雄 2007,《大漢民族主義的浪潮》,http://www.taiwannation.org.tw/republic/rep21-30/no22_04.htm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