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時事論壇
市長:胡卜凱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時事論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知識和議題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淺談《中庸》
 瀏覽1,656|回應2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庸》重編》說明

0. 前言

依主題重編《老子》一書內容的做法(胡卜凱 2003a),目前已相當普遍(胡卜凱 2003b:第0.節 -《前言》)。可見大家認識到這個工作的重要和需要。在儒家典籍方面,我手頭有嚴靈峰先生的《論語章句新編》(嚴靈峰 1968)。嚴先生依主題將《論語》一書內容重編為21章。我不知道有沒有其他學者對《中庸》、《論語》、和《孟子》做同樣的工作。

根據我對研讀先人著作的一些淺見(胡卜凱 2003b),我將《中庸》一書依各章或各段落內容所論及的主題或議題加以編輯(胡卜凱 2007a,下稱《重編》),重編的步驟請見以下0.2節的說明;所歸屬主題的選擇和分類則根據我的判準,請參考0.3節中所列的目錄。本文對我將《中庸》內容,在重編過程如此歸屬的理由做一個簡單說明。《重編》的結果自然有討論、修正、和改進的空間,歡迎批評指教。我雖多次檢查和反覆思考,遺漏或錯誤恐怕在所難免,敬請指正。

0.1 目的

我認為對個別先賢的著作內容依主題分類,然後整理出著作中的關鍵概念及思路,可以幫助學者建立先秦諸子的思想體系。對先秦各學派所有的典籍做這類整理和提鍊的工作,可以幫助學者建立先秦各學派的哲學或政治學理論和體系。我建議這兩類整理工作,可以分別做為當下碩士和博士論文的題材。

我對儒家典籍和中國學術思想都相當生疏。因此,我給《重編》所定的目的和工作內容很簡單:

將《中庸》一書的文字依主旨或議題集合在一起。

這個結果可以幫助初學者了解《中庸》裏和特定議題的相關論述。至於分析、整理、和提鍊的工作,不是我能勝任或敢於嘗試。本文第五節只對最初步的文字分析,提供兩個具體案例。

我分類和編輯的結果,當然不表示先賢當時有這種觀點;也不表示他們曾有意識的考慮到這些主題;或有意識的採取這類立場。它只表示我認為,猜測,或推想,他們可能有類似的想法;他們可能曾朝這些方向思考;或後學應該繼續朝這些方向發展(胡卜凱 2007b:第2節)。請參考本文第1.2、1.3、2.1、和3.1四節,以及註7中對《中庸》相關內容的具體討論。

我計畫依照這個思路,對《論語》一書也做類似的編輯工作。

0.2 編輯步驟

a. 我將《中庸》一書的軟體版下載(《中庸》 網路);
b. 我保留每一段話原來的章數,以便參考比對;
c. 我使用「剪、貼功能」,將這些文字依0.3節所列的目錄分類;
c-1 如果文字的內容適用於不同主題,我會依該章或該段落的主旨,將它歸入(我認為)最適合的主題。

0.3 目錄

《《中庸》重編》一文的目錄如下。我將《中庸》一書內容依這個方式分類的考量,主要是便利於它們和現行各學科的次領域(學門)整合。在以下第1到3節中,我將對我分類的方式略做討論,歡迎批評指教(1)。

a. 倫理學
a.1 倫理學基礎論
a.2 規範倫理學
a.3 應用倫理學

b. 認識論
b.1 知識基礎論
b.2 知識方法論

c. 政治論述
c.1 政治哲學
c.2 政治學(治國之道)

d. 自然觀(或泛神論)

1. 倫理學

我對先賢在倫理學方面論述的興趣有兩點:一是從「基礎論」切入,發掘先賢對「人是什麼?」這個根本問題的理解;一是從「比較研究」來了解中、西倫理學思想相異和相同的地方。

1.1 倫理學基礎論

「倫理學基礎論」討論以下主題或議題(LaFollette 2000:1頁;3 - 6頁):

a. 「行動規範」是否具有「現實性」或「絕對客觀性」(2)?「現實」在此指和外在世界的某些性質相對應;「絕對客觀」在此指所有的人都能同意。
a-1 如果行動規範具有現實性或絕對客觀性,這個現實性是什麼?這個客觀性的來源或基礎是什麼?
a-2 如果行動規範沒有現實性或絕對客觀性,則它們(可能)受社會和文化的制約。或每個社會(文化群體)可以有,也通常有,各自發展出來的行動規範。在這個情況下:
a-2a 在多元價值觀盛行的當下,個人有沒有選擇自己願意或能夠遵守的行動規範這個權利或自由?還是:
a-2b任何一個社會成員必須遵守某些約定俗成的最低行動規範(3)?
b. 如何研究倫理學?或倫理學的「方法論」。
b-1 倫理學理論中所用各種「概念」或「詞彙」的定義。

以上的「行動規範」相當於一般倫理學著作中的「倫理」、「道德」、或「道德規範」(4)。

《中庸》一書沒有涉及「基礎論」議題,在倫理學的這個次領域下,我用「未論及。」表示。如何根據個別先賢或先秦各學派的著作,建立、闡釋本體論、倫理學、和認識論三門學問中的「基礎論」,是我在0.1節 -- 《目的》中所說的「分析、整理、和提鍊」工作之一;它們也是建立各家或各學派在這三個領域中思想體系的前置作業。我認為這是當代研究中國過去學術思想學者最重要工作中的一個。

1.2 規範倫理學

本節一開始對(我所了解的)倫理學研究主題做了一個說明:

倫理學以人行動的「目的」為研究主題,來界定「人是什麼?」或「什麼是人?」這個問題。

就人生活或生存的「目的」來說,西方規範倫理學有兩個主流論述:一個認為人應該追求「善;另一個認為「幸福」。因此,(西方)「規範倫理學」(或「理論倫理學」)討論以下主題(LaFollette 2000:1頁;6 - 11頁):

a-1 什麼是善?
a-2 什麼是幸福?
b. 什麼是達到「善」(或「幸福」)的行動規範或生活方式?

中國先秦時代的學者,大概只有「善」或相當於「善」的「(道德)規範」概念。例如本節所收入的《中庸》文字,強調「率性」、「中和」、和「誠」三者。

《中庸》的「和」、《論語》的「樂」(如「回也不改其『樂』」,談的是一種人的「意識」狀態。但中國先賢用這種「意識」狀態來界定人「生活」應該有的形式或模式。換句話說,在中國先賢的思想中,他們已經把「和」、「樂」當做規範或典範,而不是把它們當做一般人的「生活」狀態來考慮。因此,「和」、「樂」這些概念和(西方)「幸福」的概念並沒有什麼交集(5)。

1.3 應用倫理學

(西方)「應用倫理學」討論以下主題(LaFollette 2000:1 - 2頁):

a. 在釐清「善」(或「幸福」,下同)的概念後,一個人如何達到「善」?
a-1 判斷一個人的行動是否符合「善」的依據是什麼?
b. 在特定情況下,一個人應該如何行動才符合「善」的要求?
c. 一個社會如何和根據什麼原則建立(所有成員共同遵守的)行動規範?

先秦諸子的典籍中,有相當多關於「行動規範」和「如何行動」的論述。儒家著作(如《中庸》)自不例外。從《中庸》一書的內容來看,其倫理學的主旨是我所強調的「社會規範」,也就是「倫理」或「道德」表現在和別人互動的過程,不是專注在「個人修養」。這可從我收入在此節中的第十三章和第二十章兩段文字看出。我對後者的部分文字做了些許移動,增補,和修改。

我收入在《規範倫理學》一節裏的「中和」和「誠」幾段文字,可以當做我以上這個判斷的旁證。而在《重編》第3.2節的《政治學(治國之道)》中,我們可以看到「誠」在處理公共事務上的應用。和多數西方政治論述一樣,《中庸》內政治學的基礎是子思(繼承孔子)的倫理學思想。

2. 認識論 

2.1 知識基礎論

「知識基礎論」討論以下三個議題:

a.  「知識」是什麼?
b.  (這樣的)「知識」是不是存在?
b-1 如果(這樣的)「知識」存在,它存在的條件是什麼?

《中庸》第二十章中的:

「(子曰:)『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這段話,表示孔子認為「『知識』有兩種。」的想法 –「先天知識」(生而知之)和「經驗知識」(學,困而知之)。所以,雖然這段話上、下文的脈絡不在討論知識,我把它放在這個主題下(6)。

2.2 知識方法論

「知識方法論」討論以下三個議題:

a. 如果在上一節所界定的「知識」存在,我們如何取得它?
b. 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的方法是否相同?
b-1 如果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的方法不同,為什麼不同?

在中國過去經典中,當然只討論到第一個問題。

3. 政治論述

3.1 政治哲學

「政治哲學」討論以下三個議題(Strauss 1959:9 - 13頁):

a. 政府的目的;
b. 達到此目的的政府形式(型態);
b-1 最適當的政府形式。

以下對本節所收入兩段話的理由略做說明:

「子曰:『舜其大孝也與!...。故大德者必受命。』」(第十七章)
「詩云:『維天之命,於穆不已。』...。」(第二十六章最後一段)

我把它們詮釋為:

孔子和他所繼承的儒家傳統,對「天子」(相當於西方的「君權神授」說)這個概念或說法所做的(資格)限制。

這兩段話和其它他儒家典籍中類似的說法,是後來孟子「聞誅一夫紂」的「理論基礎」或思想淵源(7)。

3.2 政治學(治國之道)

「政治學」討論以下兩個議題(Leftwich 2004:1 - 21頁):

a. 政治制度(政府的組織、型態、和運作等) ;
b. 政治治理(政府治理的原則、方式、和相對應的機制等)。

我將:「子曰:『吾說夏禮,杞不足徵也。吾學殷禮,有宋存焉。吾學周禮,今用之。吾從周。』」(《中庸》第二十八章)

這段話收入本節的原因是:

儒家「禮」的概念有兩個層次:「禮儀」和「典章制度」。此處我取其「典章制度」之義。在當時周天子連「虛位元首」的地位都說不上的時候,這段話有強烈的政治立場宣示作用。

4. 自然觀(或泛神論) 

一般來說,《重編》一文個別章節或段落的歸屬可能有爭議,不過我大概都可以提出(和其他內容歸屬)一致和相容的解釋。但本節所收入的三段話,由於以下兩個原因:

a. 我看不出它們和以上三個主題的關係;
b. 我不是很了解其主旨。

我將它們另立一類。本節標題只能說是我對這三段話內容的詮釋。

5. 分析案例

5.1 各主題篇幅比較

《重編《中庸》》一書的正文共4,470字(含標點符號,不含括號內的增補文字),以下是重編後各主題字數的百分比(四捨五入):

a. 政治論述  -- 47%
b. 倫理學    -- 42%
c. 自然觀 -- 8%
d. 認識論    -- 3%

5.2 指號的用法

a. 道

我對儒家典籍中兩個關鍵「指號」(或術語、概念),「道」和「君子」,提出一些淺見。儒家的「道」和道家的「道」在用法上不完全相同。儒家「道」這個指號通常指示:

「行動『規範』」(或「道德『理想』」);
「行事『方式』」(它相當於當下社會科學中「經驗『法則』」的概念);
「自然(界的)『法則』」。

《中庸》一書中有55個「道」字。依我的了解,它各種用法的百分比是:

a-1 行動規範 --  47%  26次,如「率性之謂『道』」(第一章)。
a-2 行事方式 -- 33% 18次,如「果能此『道』矣」(第二十章)。
a-3 自然法則  -- 13%  7次,如「天地之『道』」(第二十六章)。
a-4 其他 -- 7%  4次,動詞。如「而道自『道』也」(第二十五章)。

道家的「道」在大多數場合,相當於當下「本體論」中所使用的概念。也就是(道家所認定的)「萬物之『本』」、「宇宙之『源』」、或「自然『律』」等等。在少數場合,它才指示「行動規範」、「經驗法則」這類概念。

我們要了解先秦典籍,需要分清楚各家「道」字的這兩種用法。

b. 君子

「君子」一詞在儒家典籍中通常指有德或有學問的人,或兩者兼具的人。但此詞在某些脈絡中也指「統治者(國家元首)」或「執政者(政府官員)」。「君子」一詞在《中庸》一書中出現34次。依我的了解,上述兩種用法各有27次和7次,百分比則是:

b-1 有德者/有學問者 -- 79% 
b-2 統治者/執政者 -- 21%  

6. 結論

6.1 根據以上我的了解,我認為《中庸》一書在繼續發揮《大學》「君王論」(治國之道)的主旨(胡卜凱 2007c)。它更詳細和具體的確立儒家以「德治」這個關鍵概念為其政治論述的基礎。

6.2 我的解讀和朱子的詮釋:「其書始言一理,中散為萬事,末復合為一理。」(《中庸》篇首的《序言》或《導讀》);以及:「蓋此篇大旨以知仁勇三達德為入道之門,...,三者廢其一則無以造道而成德矣。... 。」(《中庸》第11章評論),有些差距。我想這可以根據《中庸》一書的文字和義理做理論層次的討論。

附註:

1. 我列舉了三本主要參考書目,以下的討論是我綜合其他學者觀點後,對三門學問及其次領域研究主題的了解和詮釋,不是所引用參考文獻原作者的文字。研究主題:subject-matter
2. 在本文的用法中:「行動」(「動作」) -- 有「目的」的「活動」或「行為」。「活動」 -- 人所有可能的動態狀況。「行為」--「活動」中有一定模式者。行動(動作) :act, action;「活動」:movement;行為:behavior。「規範」一詞在此包含了原則、(指導)綱領、準則、規則、德行(德性)等概念。「規範」:norm;「行動規範」:code of conduct
3. 美國最高法院判例容許某些「基於信仰的異議者」。例如,仍在實行徵兵制的越戰期間,有些教派的信仰者有拒絕參戰的自由。但據我所知,美國公民還沒有人被容許以宗教信仰為理由,公然拒絕送子女入學,或在子女病重時拒絕讓他/她們就醫。「基於信仰的異議者」:conscientious objectionist
4. 中文的「倫理」一詞被用來翻譯英文的ethics,此字源於希臘文。中文的「道德」一詞被用來翻譯英文的morality,此字源於拉丁文;ethics和morality兩個英文字的原意相通,但由於歷史和文化的發展,道德和morality兩者在當下的用法有時有負面意涵,而倫理和ethics兩者則無。「道德規範」:moral code
5. 從知識社會學或意識型態的觀點來看,東方倫理學(包括佛教)的主要目的在維護社會或群體的穩定,不在維護個人的福祉和利益(少數哲學家在外)。我甚至可以說,東方倫理學的主要目的在從日常生活面幫助維護現狀。而「現狀」幾乎都符合「既得利益」者的需要。這當然反映中、印兩國的社會結構和當時兩地社會的物質條件。這是我們很少在古代東方倫理學中,看到討論「幸福」論述的原因之一。
6. 這段話是古人「類比推論」的一個範例(胡卜凱 2007b:註11)。孔子認為「『知識』有三類」是人所熟知的道理,所以用以上這段話來支持原文中下面:「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的論述。
7. 「聞誅一夫紂」可以看成是儒家版「民約論」的先聲。可惜要到黃宗羲才有站在老百姓立場的知識份子出現,發揮孔、孟政治哲學思想的精華。其他時代的知識份子,就理論視野而言,都是我所說的「個人儒」。到了20世紀以後,當舉世走向民主、人權之時,許多自稱宏揚中國文化的知識份子,卻忙著替當權者擦粉。例如,恭維蔣中正「繼承文、武、周公、孔、孟、和孫中山先生四千年道統」的「知識幫閒」。至於那些忙著替當權者擦屁股的「知識幫兇」,或許就是「國恥」吧。

參考書目及文章: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2073536
 回應文章
《中庸》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第一章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第二章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第三章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

第四章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

第五章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第六章

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
 
第七章

子曰:「人皆曰:『予知。』 -- 驅而納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 -- 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第八章

子曰:「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第九章

子曰:「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第十章

子路問「強」。

子曰:「南方之強與,北方之強與,抑而強與?寞柔以教,不報無道,南方之強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厭,北方之強也。而強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不變塞焉;強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
 
第十一章

子曰:「素隱行怪,後世有述焉:吾弗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塗而廢;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遯世不見知而不悔;唯聖者能之。」
 
第十二章

君子之道,費而隱。夫婦之愚,可以與之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猶有所憾。故君子語大,天下莫能載焉,語小,天下莫能破焉。

詩云:「鳶飛戾天;魚躍于淵。」

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第十三章

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 詩云,『伐柯伐柯,其則不遠。』執柯以伐柯,睨而視之。猶以為遠。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謹;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餘不感盡。言顧行,行顧言。君子胡不慥慥爾。」

第十四章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

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

第十五章

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

詩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樂且耽。宜爾室家,樂爾妻孥。」

子曰:「父母其順矣乎!」

第十六章

子曰:「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

詩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顯。誠之不可揜,如此夫。」

第十七章

子曰:「舜其大孝也與!德為聖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宗廟饗之,子孫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篤焉。故栽者培之,傾者覆之。

詩曰:『嘉樂君子,憲憲令德,宜民宜人。受祿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故大德者必受命。」

第十八章

子曰:「無憂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為父,以武王為子。父作之,子述之。武王纘大王、王季、文王之緒。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顯名。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宗廟饗之。子孫保之。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大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禮。斯禮也,達乎諸侯大夫,及士庶人。父為大夫,子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父為士,子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期之喪,達乎大夫;三年之喪,達乎天子;父母之喪,無貴賤一也。」

第十九章

子曰:「武王、周公,其達孝矣乎。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春秋,脩其祖廟,陳其宗器,設其裳衣,薦其時食。宗廟之禮,所以序昭穆也。序爵,所以辨貴賤也。序事,所以辨賢也。旅酬下為上,所以逮賤也。燕毛,所以序齒也。踐其位,行其禮,奏其樂,敬其所尊,愛其所親,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郊社之禮,所以事上帝也。宗廟之禮,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禮,禘嘗之義,治國其如示諸掌乎。」

第二十章

哀公問政。

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樹。夫政也者,蒲盧也。故為政在人。取人以身。脩身以道。脩道以仁。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也。故君子,不可以不脩身。思脩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脩身。知所以脩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
 
「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曰:脩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

脩身,則道立。
尊賢,則不感。
親親,則諸父昆弟不怨。
敬大臣,則不眩。
體群臣,則士之報禮重。
子庶民,則百姓勸。
來百工,則財用足。
柔遠人,則四方歸之。
懷諸侯,則天下畏之。

齊明盛服,非禮不動,所以脩身也。
去讒遠色,賤貨而貴德,所以勸賢也。
尊其位,重其祿,同其好惡,所以勸親親也。
官盛任使,所以勸大臣也。
忠信重祿,所以勸士也。
時使薄斂,所以勸百姓也。
日省月試,既稟稱事,所以勸百工也。
送往迎來,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遠人也。
繼絕世,舉廢國,治亂持危,朝聘以時,厚往而薄來,所以懷諸侯也。

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所以行之者一也。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在下位不獲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獲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獲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順乎親,不信乎朋友矣。順乎親有道:反者身不誠,不順乎親矣。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誠者,天之道也。」

「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第二十一章

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第二十二章

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第二十三章

其次致曲。曲能有誠。誠則形。形則著。著則明。明則動。動則變。變則化。唯天下至誠為能化。

第二十四章

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見乎蓍龜,動乎四體。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

第二十五章

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誠者,非自誠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內之道也。故時措之宜也。
 
第二十六章

故至誠無息。不息則久,久則徵。徵則悠遠。悠遠則博厚。博厚則高明。博厚,所以載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無疆。如此者,不見而章,不動而變,無為而成。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無窮也,日月星辰繫焉,萬物覆焉。

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廣厚,載華嶽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洩,萬物載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廣大,草木生之,禽獸居之,寶藏興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測,黿鼉蛟龍魚鱉生焉,貨財殖焉。

詩云:「維天之命,於穆不已。」蓋曰,天之所以為天也。「於乎不顯,文王之德之純。」蓋曰,文王之所以為文也。純亦不已。

第二十七章

大哉聖人之道!洋洋乎,發育萬物,峻極于天。優優大哉,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待其人而後行。

故曰,「茍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是故居上不驕,為下不倍。國有道,其言足以興;國無道,其默足以容。
 
詩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謂與?

第二十八章

子曰:「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災及其身者也。非天子,不議禮,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雖有其位,茍無其德,不敢作禮樂焉。雖有其德,茍無其位,亦不敢作禮樂焉。」

子曰:「吾說夏禮,杞不足徵也。吾學殷禮,有宋存焉。吾學周禮,今用之。吾從周。」

第二十九章

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過矣乎!上焉者,雖善無徵。無徵,不信。不信,民弗從。下焉者,雖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從。故君子之道,本諸身,徵諸庶民。考諸三王而不繆,建諸天地而不悖。質諸鬼神而無疑。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感。質鬼神而無疑,知天也。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感,知人也。是故君子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遠之則有望;近之則不厭。
 
詩曰:「在彼無惡,在此無射;庶幾夙夜,以永終譽。」

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譽於天下者也。

第三十章

仲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上律天時,下襲水土。辟如天地之無不持載,無不覆幬。辟如四時之錯行,如日月之代明。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為大也。

第三十一章

唯天下至聖,為能聰明睿知,足以有臨也;寬裕溫柔,足以有容也;發強剛毅,足以有執也;齊莊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別也。溥博淵泉,而時出之。溥博如天;淵泉如淵。見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說。

是以聲名洋溢乎中國,施及蠻貊。舟車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載,日月所照,霜露所隊: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故曰配天。

第三十二章
 
唯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淵淵其淵!浩浩其天!茍不固聰明聖知,達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第三十三章

詩曰:「衣錦尚絅,」

惡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厭、簡而文、溫而理。知遠之近,知風之自,知微之顯。可與入德矣。

詩云:「潛雖伏矣,亦孔之昭。」

故君子內省不疚,無惡於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見乎。

詩云:「相在爾室,尚不愧於屋漏。」

故君子不動而敬,不言而信。
 
詩曰:「奏假無言,時靡有爭。」

是故君子不賞而民勸,不怒而民威於鈇鉞。

詩曰:「不顯惟德,百辟其刑之。」

是故君子篤恭而天下平。

詩云:「予懷明德,不大聲以色。」

子曰:「聲色之於以化民,末也。」

詩曰:「德輶如毛。」

毛猶有倫。「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

****************** 

轉貼自:Dragon 智慧龍網頁(Wisdom Dragon),http://www.trustme.idv.tw/zhongyong/zhongyoung.htm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2073636
《中庸》重編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前言】

本文根據智慧龍網頁刊行的《中庸》一書重編(《中庸》網路)。為方便比對,我將該《中庸》原本轉貼於下一個留言。

重編後的正文共4,470字(含標點符號,不含括號內增補文字)。標題後括號內阿拉伯數字為該節字數;每段後括號內漢字數字為《中庸》原本章數。請參考開欄文對本文思路的說明(胡卜凱 2007)。《《中庸》重編》的遺漏或錯誤在所難免,敬請指正。

*********************************

【內容】

1. 倫理學 (1,885)

1.1 倫理學基礎論 (0)

未論及。

1.2 規範倫理學 (299)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第一)

(子曰:)「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第二十)

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第二十一)

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誠者,物之始終。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誠者,非自誠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內之道也。故時措之宜也。(第二十五)

1.3 應用倫理學 (1, 586)

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 詩云,『伐柯伐柯,其則不遠。』執柯以伐柯,睨而視之。猶以為遠。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謹;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餘不感盡。言顧行,行顧言。君子胡不慥慥爾。」(第十三)

(子曰:)「天下之達道五,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               五者,天下之達道也。所以行之者三,(曰:知、仁、勇,)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所以成之者一也。... 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第二十)

君子之道,費而隱。夫婦之愚,可以與之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猶有所憾。故君子語大,天下莫能載焉,語小,天下莫能破焉。詩云:「鳶飛戾天,魚躍於淵。」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第十二)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 (第十四)

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詩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樂且耽。宜爾室家,樂爾妻孥。」子曰:「父母其順矣乎!」(第十五)

大哉聖人之道!洋洋乎,發育萬物,峻極于天。優優大哉,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待其人而後行。故曰,「茍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是故居上不驕,為下不倍。國有道,其言足以興;國無道,其默足以容。詩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謂與?(第二十七)

詩曰:「衣錦尚絅,」惡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厭、簡而文、溫而理。知遠之近,知風之自,知微之顯。可與入德矣。詩云:「潛雖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內省不疚,無惡於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見乎。詩云:「相在爾室,尚不愧於屋漏。」故君子不動而敬,不言而信。(第三十三)

子路問「強」。子曰:「南方之強與,北方之強與,抑而強與?寞柔以教,不報無道,南方之強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厭,北方之強也。而強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不變塞焉;強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第十)

子曰:「素隱行怪,後世有述焉:吾弗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塗而廢;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遯世不見知而不悔;唯聖者能之。」(第十一)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第二)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第三)

子曰:「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第九)

子曰:「人皆曰:『予知。』 -- 驅而納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 -- 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第七)

子曰:「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讀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第八)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第四)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第五)

子曰:「無憂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為父,以武王為子。父作之,子述之。武王纘大王、王季、文王之緒。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顯名。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宗廟饗之。子孫保之。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大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禮。斯禮也,達乎諸侯大夫,及士庶人。父為大夫,子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父為士,子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期之喪,達乎大夫;三年之喪,達乎天子;父母之喪,無貴賤一也。」 (第十八)

2. 認識論 (144)

2.1 知識基礎論 (28)

(子曰:)「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第二十)

2.2 知識方法論 (116)
 
(子曰:)「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第二十)

3. 政治論述 (2,083)

3.1 政治哲學 (187)

子曰:「舜其大孝也與!德為聖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宗廟饗之,子孫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篤焉。故栽者培之,傾者覆之。詩曰:『嘉樂君子,憲憲令德,宜民宜人。受祿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故大德者必受命。」(第十七)

詩云:「維天之命,於穆不已。」蓋曰,天之所以為天也。「於乎不顯,文王之德之純。」蓋曰,文王之所以為文也。純亦不已。(第二十六)

3.2 政治學(治國之道) (1,896)

子曰:「吾說夏禮,杞不足徵也。吾學殷禮,有宋存焉。吾學周禮,今用之。吾從周。」(第二十八)

唯天下至聖,為能聰明睿知,足以有臨也;寬裕溫柔,足以有容也;發強剛毅,足以有執也;齊莊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別也。溥博淵泉,而時出之。溥博如天;淵泉如淵。見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說。是以聲名洋溢乎中國,施及蠻貊。舟車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載,日月所照,霜露所隊: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故曰配天。(第三十一)

唯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淵淵其淵!浩浩其天!茍不固聰明聖知,達天德者,其孰能知之?(第三十二)

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第二十二)

其次致曲。曲能有誠。誠則形。形則著。著則明。明則動。動則變。變則化。唯天下至誠為能化。(第二十三)

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見乎蓍龜,動乎四體。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第二十四)

故至誠無息。不息則久,久則徵。徵則悠遠。悠遠則博厚。博厚則高明。博厚,所以載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無疆。如此者,不見而章,不動而變,無為而成。(第二十六)

哀公問政。

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樹。夫政也者,蒲盧也。故為政在人。取人以身。脩身以道。脩道以仁。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也故君子,不可以不脩身。思脩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脩身。知所以脩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

(子曰:)「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曰:脩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脩身,則道立。尊賢,則不感。親親,則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則不眩。體群臣,則士之報禮重。子庶民,則百姓勸。來百工,則財用足。柔遠人,則四方歸之。懷諸侯,則天下畏之。齊明盛服,非禮不動,所以脩身也。去讒遠色,賤貨而貴德,所以勸賢也。尊其位,重其祿,同其好惡,所以勸親親也。官盛任使,所以勸大臣也。忠信重祿,所以勸士也。時使薄斂,所以勸百姓也。日省月試,既稟稱事,所以勸百工也。送往迎來,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遠人也。繼絕世,舉廢國,治亂持危,朝聘以時,厚往而薄來,所以懷諸侯也。

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所以行之者一也。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在下位不獲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獲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獲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順乎親,不信乎朋友矣。順乎親有道:反者身不誠,不順乎親矣。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第二十)

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第六)

子曰:「武王、周公,其達孝矣乎。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春秋,脩其祖廟,陳其宗器,設其裳衣,薦其時食。宗廟之禮,所以序昭穆也。序爵,所以辨貴賤也。序事,所以辨賢也。旅酬下為上,所以逮賤也。燕毛,所以序齒也。踐其位,行其禮,奏其樂,敬其所尊,愛其所親,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郊社之禮,所以事上帝也。宗廟之禮,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禮,禘嘗之義,治國其如示諸掌乎。」 (第十九)

子曰:「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災及其身者也。非天子,不議禮,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雖有其位,茍無其德,不敢作禮樂焉。雖有其德,茍無其位,亦不敢作禮樂焉。」(第二十八)

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過矣乎!上焉者,雖善無徵。無徵,不信。不信,民弗從。下焉者,雖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從。故君子之道,本諸身,徵諸庶民。考諸三王而不繆,建諸天地而不悖。質諸鬼神而無疑。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感。質鬼神而無疑,知天也。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感,知人也。是故君子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遠之則有望;近之則不厭。詩曰:「在彼無惡,在此無射;庶幾夙夜,以永終譽。」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譽於天下者也。 (第二十九)

詩曰:「奏假無言,時靡有爭。」是故君子不賞而民勸,不怒而民威於鈇鉞。詩曰:「不顯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篤恭而天下平。 詩云:「予懷明德,不大聲以色。」子曰:「聲色之於以化民,末也。」 詩曰:「德輶如毛。」毛猶有倫。「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第三十三)

4. 自然觀(或泛神論) (358)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無窮也,日月星辰繫焉,萬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廣厚,載華嶽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洩,萬物載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廣大,草木生之,禽獸居之,寶藏興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測,黿鼉蛟龍魚鱉生焉,貨財殖焉。(第二十六)

仲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上律天時,下襲水土。辟如天地之無不持載,無不覆幬。辟如四時之錯行,如日月之代明。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為大也。(第三十)

子曰:「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詩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顯。誠之不可揜,如此夫。」(第十六)


參考書目及文章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2073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