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時事論壇
市長:胡卜凱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時事論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知識和議題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淺談《大學》
 瀏覽1,630|回應2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0. 前言

照朱子的說法,《大學》經文一章是孔子的思想,曾子的論述;傳文十章則是曾子對經文的闡釋,由其門人記錄。程子就傳文內容做了校定、編輯、和詮釋。朱子再對程子的版本做了詳細的註解、編輯、和發揮。

《大學》是《四書》之首,也是大家熟知的儒家典籍。「格物致知」,「修、齊、治、平」,和「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等句子,高中畢業的人都能朗朗上口。本文就該書經文提出我的一些了解。

1. 《大學》一書的對象

首先我從社會學的角度探討《大學》經文的對象。

孔子身處「春秋」時代。他的政治上傾向是維護當時禮法或宗法制度下的政治和社會秩序。基本上可看成是一種「保守主義」。孔子的政治思想大概近於柏克和史特勞斯 (4)。他們三位的「保守主義」不是為了維護既得利益階層的利益和現狀,而是認為:

只有在一個經過時間考驗的傳統制度所維繫的社會秩序下,廣大民眾才能安穩的過生活。

曾子及其弟子,想來也傳承了孔子這種政治觀。

在孔子(或孔門)的時代和他的政治思想中,老百姓沒有「治國,平天下」的資格、機會、和可能性(1)。孔子也不會鼓吹「某可取而代之」或「有為者亦若是」的草莽英雄思想。所以,《大學》經文中「治國」和「平天下」論述所教導的對象,以及解釋「治國」和「平天下」的兩章傳文內容的對象,應該不是經文中的「庶人」,或現代的一般社會大眾。它們甚至不直接針對一般的「士」、「大夫」。「治國、平天下」論述的對象是周天子和春秋時代各國的諸侯,以及他們的子弟,也就是世襲的統治階層。這是《大學》傳文中「君子」一詞的「所指」(2)。

從傳文第1、3、10等三章中「德」字的用法,和朱子對此字的詮釋,我可以將「明明德於天下」的「明德」解釋為「治國之道」或「君王之道」。因此,我認為:

《大學》者,君王之學也。


換句話說說,《大學》一書是儒家版的《君王論》。

《大學》的經、傳中,特別強調「知止」;經文點出「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爲本(3)。」;以及第10章說明「治國,平天下」原則和做法的篇幅,可以看成是我以上推論的旁證。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這句話,明白顯示出不是每個人都有「明明德於天下」的資格、機會、和可能性。這也是經文中「知止」和「止於至善」兩個論述在現實社會中的矛盾。

2. 「在親民」

(我認為)程子訓「在親民」的「親」為「新」,有點牽強。他的詮釋或許是缺乏上述社會學觀念和角度所致。

如果我在上一節的詮釋說得通,則從「為民請命」(「民本」思想)和君王之學這兩個角度看,「在親民」三個字的意思就是它們字面上的意思。馬夏維里也是從這兩個基礎立論。

3. 「格物致知」

孔子是哲學家,但他也是一位現在所說的社會思想家或社會批評家。「格物致知」的「物」,指的是人情世故、人際事務、和社會活動,而不是指自然物體或現象(5)。我認為朱子「窮其理」的詮釋方向合於孔子原意。當然,「理」在這裏是「關係」或「道理」的意思。

這樣來解釋「物」,在方法論上就有能夠實行的「格物」方式,例如《論語》一書中所記載的:

「博學」,「每事問」,「切磋琢磨」,「能近取譬」;

和《中庸》所說的: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等等。

我認為,朱子把「物」解釋成「天下萬物」的「物」恐怕不夠細緻。這種解釋的另一個困難是:

孔子並沒有提出一個能付諸實行的(「『格』物」)方式。

引起後來王陽明面對竹子「格」不出個所以然的軼事或窘境。根據孔子重視「行」的立場,把「物」訓為「自然物體」是難以說得通的。

4. 「誠意」

我把「誠意」這個概念詮釋為:

a. 一個人應該如實的面對自己行為和企圖(動機);不要修飾或掩飾它們。
b. 決定做「正確」的事。「正確」指情理之常或社會規範。

第一點用現在的術語來說,就是不要對自己的行為和企圖(動機)做「合理化」動作。

第二點是我更動原來傳文內容的理由(胡卜凱 2007)。它也突顯一個可以進一步討論的議題:

從教育學基礎論、倫理學基礎論、和政治學基礎論等的觀點來看,孔子把「誠意」,以及間接的把整個「正、修、齊、治、平」一系列教育或修養進階鍊,建立在「格物致知」上,有重大和深遠的意義。

因為「格"物"致知」以及「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的主張,和「道德內在性」的觀念是有衝突的。這不是說兩者不能調和,但同時接受這兩個命題的人,需要提出一套嚴謹的論述來連接它們。我希望以後有機會討論這個議題。

5. 「正心」和「修身」

我把「正心」這個概念詮釋為:

一個人處理人際關係和事情時,應該採取公正無私和不偏執的方式(或態度)。

我把「修身」這個概念詮釋為:

一個人的行為應該通過修養(或訓導),來合於(儒家的)社會倫理規範。

「修身」和「齊家」的論述,包含了古代「身教」的觀念;預期了現代「生活和行事榜樣」的概念和理論(6)。

我把原來第7、8兩章解釋「正心」和「修身」傳文的部分文字做了對調(胡卜凱 2007)。我這樣做的理由如下:

a. 原來第8章的傳文更符合以上我對「正心」的詮釋;
b. 原來第7章中的「忿懥」、「恐懼」、「好樂」、或「憂患」等情緒(對環境起的反應),其實不完全直接來自程子所詮釋的「心」,而是一個人在生活中做了某些「行為」,或對某些「行為」的結果有所預期而形成(7)。要避免這些情緒,一個人從「修身」切入,會比從「正心」切入有效。
c. 由於這些情緒需要用「行為」表達,要避免這些情緒,或控制它們可能導致的後果,一個人從「修身」切入也比較有效(8)。

6. 重編《大學》

根據以上的觀點,我重新編輯《大學》一書中傳文部分(胡卜凱 2007)。我相信這個版本比較能表達《大學》經文的意旨,希望也同時解決了一些傳文在文字上是否有「錯簡」的疑問。

7. 結論

a. 我們研讀、(試圖)了解、和詮釋古人著作時,需要考查其論述內容和當時社會背景的相容性。
b. 如果以上本文對「格物致知」的詮釋成立;而「格物致知」又是整個「正、誠、修、齊、治、平」的基礎,則孔子的倫理學其實建立在對人情世故和政治、社會、經濟活動的了解上。我認為這是將孔子思想歸於「理性主義」一個重要的理由(9)。

8. 附錄 -- 淺談內聖外王

蔡仁厚先生說:

「『內聖外王』,語出莊子天下篇,而卻最能表徵儒家之學。內聖,是內而成就聖賢之德;外王,是外而推行仁政王道。如就大學八條目而言,由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以至於修身,屬內聖;由修身推而至於齊家、治國、平天下,屬外王。」(蔡仁厚 網路)

梁啟超先生更說:

「『內聖外王之道』一語包舉中國學術之全體,其旨歸在於內足以資修養而外足以經世。」(湯一介 網路)。

但我認為「內聖外王」這個概念相當有爭議,某些學者也有類似看法(丁果;恆毓 網路)。雖然他/她們這樣認為的理由未必和我所根據的理由相同。以下略做說明。

8.1 儒家「內聖外王」論述的基礎

我對中國典籍不熟悉,所以我不清楚後世儒者「內聖外王」的說法,是否直接根據《大學》而來,或另有其論述的「所本」。如果主張「內聖外王」的後世儒者,認為這個觀念有普遍適用性,或任何人都有「內外交修」的可能性,則他/她們恐怕不能引用《大學》為其論述基礎(或權威)。因為:

a. 如果我以上在第1節的詮釋成立,則在春秋時代,「格、致、誠、正、修、齊」六個步驟是一般人可以努力(下工夫)的範圍;但「治、平」則是統治階層的專利。
b. 孔子不會主張一般人都朝次第完成整個「格、致、誠、正、修、齊、治、平」的方向努力,或朝「內外交修」的方向努力。

據湯一介先生引述。熊十力先生「內聖外王」的說法本於《大學》;「內外交修」是熊先生的用詞(湯一介 網路)。

8.2 《莊子》中「內聖外王」的詮釋

a. 「聖」、「王」兩字的意思

《莊子》中或道家典籍所用的「聖」這個指號(張松輝 網路),和先秦儒家典籍中的「聖」這個指號(10),並不具有同樣的「所指」。據我的解讀,前者常指有道或通道之士,後者常指創造制度的人,古代統治者中可做楷模的人,或具有高超道德人格的人。

因此,《莊子.天下》中「內聖外王」的概念大概和後世儒者「內聖外王」的說法沒有什麼相關性。如果後世儒者借用「內聖外王」四個字,固然無可後非,但不宜把這個概念上綱到「中國學術之全體」的層次。

b. 「內」、「外」兩字的意思

除了上一節所說的「聖」、「王」兩個「指號」或概念需要釐清外,「內」、「外」兩字也不只一個意思或用法。在「內聖外王」這句話的傳統詮釋中,「內」、「外」兩字是副詞,「聖」、「王」兩字則是動詞。

在《大學》傳文第10章中有:

「外本內末,爭民施奪。」

這兩句話。如果我的了解合於原意和朱子的闡釋,則這兩句中的「內」、「外」是動詞。「內」相當於「(看)重」;「外」相當於「輕(忽)」,或分別和經文中的「厚」、「薄」兩詞相當。

在後世儒者或《莊子》一書的「內聖外王」一詞中,「內」、「外」兩字在文法或文義上,當然不需要和曾子或曾子時代的用法相同。但訓詁和比較研究字義,是一個建立詮釋根據的重要方法。因此,要了解和詮釋《莊子》一書「內聖外王」的意義,不妨先釐清:

「是故內聖外王之道,闇而不明,鬱而不發,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天下》)

這四句話中,「內」、「外」兩字的用法是什麼。

我對《莊子》一書的思想不熟悉。以下只是提供一個思考的方向。

《莊子.大宗師》中有:

「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

在《莊子》一書中,類似的思想很多;「尚無」的文字更處處可見。因此,可見《莊子》一書的思想對於「堯、舜之道」或儒家的「先王之道」,並不特別推崇,甚至沒有什麼用處。

因此,我認為我們需要考慮和進一步研究「內」、「外」兩字在上引《天下》篇中四句話的用法,是否和「外本內末」中的用法相當。在我看來,把「聖」、「王」兩字當做名詞,以「(看)重」、「輕(忽)」(或「厚」、「薄」)來詮釋「內」、「外」兩字,雖然意思和傳統詮釋完全不同,但上引《天下》篇中四句話也說得通,和《莊子》一書的思想也相容(11)。

對這個議題有興趣的人,可以考察在《莊子》一書中,有沒有其他類似的句型,以及在同時代的其他典籍中,類似的句型是否很普遍。

9. 後記

我歡迎大家就本文及《重編《大學》》提出批評指教。我一向嚴肅對待知識議題,所以,我希望參加討論的朋友能就我的論點來批判。

a. 如果有網友不同意我的觀點(第1、2、5、7、和8五節),請指出我的論點不合理論、事實、推理規則、或主流論述的地方(12)。
b. 如果有網友不同意我的詮釋(第3、4、5、6、和8五節),請指出我詮釋不合義理、事實、推理規則、或主流論述的地方。
c. 如果有網友就以上兩個面向提出批判,也請同時指出我的論點或詮釋「為什麼」不合理論(義理)、事實、推理規則、或主流論述等等。
d. 如果有網友認為我說的毫無道理,請冷靜的依上述三個原則一一提出批駁。一方面當做是理性推理過程的練習,另一方面也是對自己所接受的論述,以及對此論述了解程度的分析和檢驗。只要言之成理,我一定會誠懇受教。
e. 如果僅僅因為我的觀點不合於傳統(或各自所習慣)的說法,就擺出一付衛道之士的架勢,拿些有的沒的一類的故事、寓言、或笑話之類,來插科打諢,胡謅一通,我恕不回應。

附註:

1. 此處的「孔門」指孔子的及門弟子。在《孟子》一書中,就可看到孟子的思想從「民本」立場演變或「進步」到「民權」立場。我們可從知識社會學的觀點,認為這個演變反映了戰國時代,人民生活更加艱難困苦的社會現象;也可從同一個角度,把它看成是在墨子學說的競爭壓力下,孟子為了爭取論述「市場」所做的修正。
2. 「君子」在《論語》中通常指有德行或學問的人,或兩者兼具的人。但在《大學》中,此詞在多數脈絡中指「執政者」或「統治者」。
3. 在這句話中,「天子」是重點「主詞」,「庶人」只是陪襯而已。
4. 柏克:Edmund Burke;史特勞斯:Leo Strauss。請自行上網搜尋對兩者思想的介紹。
5. 「待人接物」的「物」恐怕也不是指「(自然)物體」。
6. 「生活和行事榜樣」:role model
7. 這些情緒也可能是他人「行為」所造成的結果。但在多數情況下,會引起自己情緒波動的他人「行為」,往往是自己先前「行為」所引發的反應。
8. 此處的分析用到一些心理學的概念。曾子雖然沒有這些現代學者的概念,但是孔子(老子、莊子等亦同)的偉大,就在他(們)對人情世故深入和透澈的了解。現代人用一些(長年累積所發展出來的)概念和理論來解釋的現象,先賢雖然沒有這些概念,他們以其睿智和敏銳觀察也能洞察。
9. 「理性主義」一詞在此指:「重視經驗,以經驗為思考根據。」這種立場或行為。和西方認識論的「理性論」(或譯「理性主義」)無關。
10. 我認為恆毓博士從先秦典籍的文字來探討「聖人」概念的方向和方法能夠幫助我們了解先賢的論述。但我對他認為《周易》是儒家「重要經典」的看法持保留態度。同樣的,我引述丁果先生及其他幾位學者的論文,只是呈現他們對「內聖外王」的觀點,並不表示我同意他們的論述。
11. 這個觀點當然直接挑戰許多先賢對「內聖外王」一詞的詮釋。這不是我的能力所及或意圖。我只是認為他/她們對這四個字的詮釋,是在以「儒」解「道」,和《莊子》一書或道家的整體思想並不相容。
12. 主流論述只是一個輔助判準。主要的論點或批駁需要根據理論(或義理)、事實、和推理方法。

參考文章:

丁果,《內聖外王的困境與基督教原罪說的啓示》,www.siwen.org/xxlr1.asp?id=1930
恆毓,《《周易》的聖人觀與儒家的內聖外王》,humanum.arts.cuhk.edu.hk/~hkshp/hengyu/005-1.htm
胡卜凱 2007,《重編《大學》》,請見本欄下一個留言。
張松輝,《論道家的內聖外王和禪宗的不執著》,www.taoism.org.hk/religious-studies/0102/gb/art2.htm
湯一介,《內聖外王之道》,www.gongfa.com/neswwtangyj.htm
蔡仁厚,「內聖外王」 -- 《中華百科全書》,中國文化大學, http://living.pccu.edu.tw/chinese/data.asp?id=33&htm=02-146-0766



本文於 修改第 4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2046888
 回應文章
《大學》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爲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1. 釋明明德 (45)

《康誥》曰:“克明德。”《太甲》曰:“顧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2. 釋新民 (62)

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誥》曰:“作新民。”《詩》曰:“周雖舊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3. 釋止於至善 (285)

《詩》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詩》云:“緡蠻黃鳥,止於丘隅。”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

《詩》云:“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爲人君,止於仁;爲人臣,止於敬;爲人子,止於孝;爲人父,止于慈;與國人交,止於信。

《詩》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學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慄也;“赫兮喧兮者,威儀也;“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詩》云:“於戲!前王不忘!”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此以沒世不忘也。

4. 釋本末 (40)

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無情者,不得盡其辭。大畏民志,此謂知本。

5. 釋格物致知 (12)

(佚文) 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6. 釋誠意 (145)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小人閒居爲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7. 釋正心修身 (86)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8. 釋修身齊家 (111)

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之其所賤惡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此謂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

9. 釋齊家治國 (343) (1 - 9章共1,135字)

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國。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衆也。

《康誥》曰:“如保赤子。”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

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其機如此。此謂一言僨事,一人定國。

堯舜帥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紂帥天下以暴,而民從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從。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國在齊其家。

《詩》云:“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於歸,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後可以教國人。《詩》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後可以教國人。《詩》云:“其儀不忒,正是四國。”其爲父子兄弟足法,而後民法之也。此謂治國在齊其家。

10. 釋治國平天下 (848) (10章共1977字)

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謂絜矩之道。

《詩》云:“樂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詩》云:“節彼南山,維石岩岩,赫赫師尹,民具爾瞻。”有國者不可以不慎,辟,則爲天下僇矣。《詩》云:“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儀監于殷,峻命不易。”

道得衆則得國,失衆則失國。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內末,爭民施奪。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康誥》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則得之,不善則失之矣。《楚書》曰:“楚國無以爲寶,惟善以爲寶。”舅犯曰:“亡人無以爲寶,仁親以爲寶。”

《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斷斷兮無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孫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以惡之;人之彥聖,而違之俾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孫黎民,亦曰殆哉。”

唯仁人,放流之,迸諸四夷,不與同中國。此謂唯仁人,爲能愛人,能惡人。見賢而不能舉,舉而不能先,命也;見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遠,過也。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人之性,葘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

生財有大道,生之者衆,食之者寡,爲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也;未有好義,其事不終者也;未有府庫財,非其財者也。

孟獻子曰:“畜馬乘,不察於雞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斂之臣。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此謂國不以利爲利,以義爲利也。

長國家而務財用者,必自小人矣。彼爲善之。小人之使爲國家,葘害並至。雖有善者,亦無如之何矣!此謂國不以利爲利,以義爲利也。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2046900
重編《大學》傳文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前言】

《重編《大學》傳文》一文根據熊春錦先生主編的《道解《大學》》 軟體版整理(熊春錦 網路)。並根據世界書局出版的《四書集註》加以校訂。

「重編」只限於《大學》的傳文部分,更改部分如下:

a. 我刪去了我認為是衍文的部分;
b. 我對某些文字做了位置更動,包括移至其他章,和更動同一章內的先後順序兩者;
c. 我將原來第7章(釋「正心」)和第8章(釋「修身」)傳文的部分文字做了對調(胡卜凱 2007:第5節);
d. 我增補了一些文字;我用方括號(【】)表示它們。

為了方便比對,我將《道解《大學》》版本的傳文同時刊出(《大學》 2007)。我也列出兩個版本各章正文的字數(子標題後括號中的數字)。此字數含標點符號,但不含子標題和方括號中的文字。

歡迎批評指教。

《重編《大學》傳文》

《大學》經文 (245字)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爲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大學》傳文 (1,952字)

1. 釋明明德 (107)

《康誥》曰:“克明德。”《太甲》曰:“顧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

皆自明也。

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誥》曰:“作新民。”《詩》曰:“周雖舊邦,其命惟新。”

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2. 釋親民 (121)

《詩》云:“於戲!前王不忘!”

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此以沒世不忘也。

《詩》云:“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

“瑟兮僩兮”者,恂慄也;“赫兮喧兮者,威儀也;“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3. 釋止於至善 (115)

《詩》云:“緡蠻黃鳥,止於丘隅。”

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

《詩》云:“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詩》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爲人君,止於仁;爲人臣,止於敬;爲人子,止於孝;爲人父,止于慈;與國人交,止於信。【此謂知止。】

4. 釋本末 (30)

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佚文】大畏民志,此謂知本。

5. 釋格物致知 (78)

《詩》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如切如磋”者,道學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

【佚文】無情者,不得盡其辭。【此謂格物致知。】

【佚文】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6. 釋誠意 (140)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小人閒居爲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康誥》曰:“如保赤子。”

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故君子必誠其意。

7. 釋正心 (129)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之其所賤惡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

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8. 釋修身 (183)

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

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

堯舜帥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紂帥天下以暴,而民從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從。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此謂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

9. 釋齊家 (216) (1 – 9章共1,119字)

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國。

《詩》云:“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於歸,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後可以教國人。《詩》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後可以教國人。《詩》云:“其儀不忒,正是四國。”

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衆也。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其機如此。此謂一言僨事,一人定國。其爲父子兄弟足法,而後民法之也。此謂治國在齊其家。

10. 釋治國平天下 (833)

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謂絜矩之道。

《詩》云:“樂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詩》云:“節彼南山,維石岩岩,赫赫師尹,民具爾瞻。”有國者不可以不慎,辟,則爲天下僇矣。《詩》云:“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儀監于殷,峻命不易。”

道得衆則得國,失衆則失國。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內末,爭民施奪。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生財有大道,生之者衆,食之者寡,爲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也;未有好義,其事不終者也;未有府庫財,非其財者也。

孟獻子曰:“畜馬乘,不察於雞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斂之臣。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

長國家而務財用者,必自小人矣。彼爲善之。小人之使爲國家,葘害並至。雖有善者,亦無如之何矣!此謂國不以利爲利,以義爲利也。

《康誥》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則得之,不善則失之矣。《楚書》曰:“楚國無以爲寶,惟善以爲寶。”舅犯曰:“亡人無以爲寶,仁親以爲寶。”

《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斷斷兮無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孫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以惡之;人之彥聖,而違之俾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孫黎民,亦曰殆哉。”

唯仁人,放流之,迸諸四夷,不與同中國。此謂唯仁人,爲能愛人,能惡人。見賢而不能舉,舉而不能先,命也;見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遠,過也。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人之性,葘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此謂治國平天下。】

參考書目及文章:

《大學》2007,請見本欄下一則留言。
熊春錦主編,厚樸校勘,《道解《大學》》, 中國新聞聯合出版社,“道德知音網" http://www.daode.biz/index.php。下載自:全球讀經教育網 >> 【樂學堂討論區】,http://yp719.et.cyu.edu.tw/cgi-bin/topic.cgi?forum=27&topic= 411&show=25
胡卜凱 2007,《淺談《大學》》,請見本欄開欄文。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2046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