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時事論壇
市長:胡卜凱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時事論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知識和議題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淺談文化、行為主義、和行為科學
 瀏覽1,613|回應1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1.     文化的發展性(#32)

我絕對尊重原住民的傳統文化;也尊重他/她們保持自己傳統文化的努力,以及尊重他/她們保持自己傳統文化的權利和權力。

但是我們必須了解兩個現實:

a.    這是一個生存競爭的世界,生存不是天賦的權利,只是自然隨機發生的結果。
b.    文化不是靜態的,不變的,數千年如一日的生活方式。

簡單的說,人類幾百萬年前的「文化」跟猿猴的「文化」相近。人類幾萬年前的「文化」是茹毛飲血,穴居,或逐水草而居。我想現在幾乎沒有人會懷念或試圖保持這種「文化」,(少數頭腦不清楚的文學家或哲學家除外。)這些難道不是「文化」嗎?

如何在適應中求發展,如何保持或保存傳統文化中幫助我們發揮潛能,取得生存優勢的部分,是漢人、原住民、及所有希望自己後代500年後,還能抬頭挺胸走在地球上的人或社會都要面對的問題。

2.     行為主義(#43、#48)

心理學中有「行為主義」,它以「只研究『可觀察』到的『行為』」為主張。在20世紀60年代以後,這個學派逐漸式微。代之而起的,「神經心理學」、「生物心理學」、和「演化心理學」是目前心理學中的顯學。第三者鬧了很多笑話,那是另一個故事。

心理學中行為主義學派的式微,(就我所知)至少有以下五個原因:

a.     除了Pavlov, I. 有名的「制約反應」實驗外,它的基本假設沒有足夠多的、具有確定性說服力的實驗根據。(行為心理學家當然做了一拖拉苦雞零狗碎的實驗,這也是它走紅的原因之一,這一點以後再談。)

b.     存在主義和結構主義盛行。

c.    Allport, G. W.、May, R.、和Maslow, A. H. 等建立存在心理學學派或人文心理學學派。

d.     Chomsky, N.正面挑戰「行為主義」理論及他「深層結構說」的風行一時。

e.     許多人開始嚴厲批判政府(包括醫療機構、監獄、和軍隊等)濫用「行為主義」理論,以及號稱根據這個理論所發展出來「矯正『偏差』行為」的手段。

Chomsky的弟子認為他可能是「行為主義」式微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不過我一向認為「深層結構說」是胡說八道。主要理由仍是DNA不可能有一個「文法『圖式』」或「『文法』程式」來指導人使用文法。我雖然不茍同Watson, J. B. 和Skinner, B. F. 等所鼓吹的「極端科學主義」(其實是「非科學」)觀點,但在1970 - 1990年代左右,行為主義被認為過時或落伍的期間,我一直接受它「只以『可觀察』的『行為』為研究對象」這個基本立場。(DNA理論建立者之一的是Watson, J. D.)

20世紀初葉,現代神經學奠基者Ramón y Cajal, S. (諾貝爾醫學或生理學1906)就有「大腦神經網路連接論(connectionism,簡稱連接論)」這個構想的雛形,1950年代心理學家Hebb, D. O. (被尊為認知科學之父)做了卓越貢獻。1940 - 1960年代以後,根據Penfield, W.、Sperry, R. W. (諾貝爾醫學或生理學1981)等人在大腦神經學的突破性研究,「連接論」有了大量和確實的臨床依據。但要等到1970 - 1980年代,尖端技術(如CAT Scan和fMRI)和相關理論模型出來以後,「連接論」才取代電腦(「人工智慧」)成為認知科學中當紅的「主流論述」。

我介紹這段歷史在說明:

A.    1940 - 1960年代紅得發紫的心理學行為主義,在1970 - 1990年代被打入冷宮。它過去部分誇大或荒謬的主張,已被放棄或修正。有了大腦神經學的最新理論和實驗做基礎,我相信在今後20年,行為主義可能再度成為心理學和社會科學中一個有力的「研究立場」(此詞相當於Kuhn, T. S. 的paradigm)。

B.     在學術界中,一個理論是否被一般學者接受,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在自然科學領域,技術往往決定一個人的構想在他/她有生之年是睿智還是(被當做)胡說八道。

現在已沒有太多人很正式的討論「深層結構說」。以上第2、3兩種觀點,現在也只有「冷宮」或「深宮」的身分。

因此,「人性論」當下不是自然或社會科學中的一個主流「研究立場」。

3.     行為科學(#43、#48)

「行為科學」一詞的用法相當於「自然科學」或「社會科學」。換句話說,它是一個泛稱,而不是像「物理學」或「社會學」一樣是一個獨立的學門。「行為科學」指的是社會科學中,如社會學、政治學、文化人類學等等,的「行為學派」所進行的研究活動和得到的結果。這個學派的學者:

採取行為主義「只以『可觀察到』的『行為』做研究對象。」

這個「研究立場」。例如:

a.     政治學以「政治行為」為為研究對象,投票和遊說是兩個範例;

b.     經濟學以「經濟行為」為為研究對象,消費(或購買)和投資是兩個範例。

c.     社會學以「社會行為」為為研究對象,面對面溝通和青少年偏差行為是兩個範例。

20世紀70年代以後,隨著「行為主義」的過時,「行為科學」的聲勢也跟著看跌。

有一段時間(1950 – 1970年代初期),美國有些二百五的學者,鼓吹以「行為科學」這個名稱取代社會科學。這些人和阿騙政府的智障嘍囉一樣,就是搞不懂「白馬非馬」這個概念在本體論和邏輯(或集合論)領域的意涵。

歐洲學者從來沒有接受過「行為科學」這個名稱或概念。

基本上,行為主義比行為學派更激烈,更接近所謂的「極端科學主義」和唯物主義。所以,凡是以「行為」為名的學派或學科,都不以「人的『天性』」為研究對象。雖然「行為主義」和「行為學派」在學術界都已失去了「主流論述」的地位,就我所知,目前西方社會科學中,以「人性」為研究基本假設的學派仍是少數。

哲學中當然還有人從非認知科學立場談「意識」、「浮現理論」、甚至「上帝」,但絕對不是主流。

目前三大尖端科學是「基因學」、「認知科學」、和「宇宙學」。第三者含理論物理學和高能物理學。

我從來沒有聽說過「靈長動物學」,請指教。 

********************************

本文是我在【中時電子報 > 聊聊吧 > 新聞對談 > 公評、公論、和公共規範》】

http://tb.chinatimes.com/forum1.asp?ArticleID=920766上,和bad sword網友談到「合作」是否「天性」時,我針對他提到「行為科學」所做的回應。現在我將整個討論整理後在這裏發表。子標題後的阿拉伯數字是該版留言序號;我將bad sword網友的留言放在附錄。

此外,《淺談合作與天性》一文也是根據相關留言整理而成。

********************************

附錄:

bad sword(#39)

胡卜凱先生

「除非DNA能告訴一個人合作,


或許你應該 update一下人類學、靈長動物學、行為科學等知識

bad sword(#44)

這些都是現在科學學科。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1964878
 回應文章
淺談合作與天性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1.     競爭、合作、和現實(#35)

 

a.    達爾文只講「自然選擇」。

b.    史本賽講「適者生存」(所謂「社會達爾文主義」)。

c.    納粹講「優勝劣敗」(或稱「種族主義」)

d.    我的「競爭論」來自資源不足的觀察和「資源-權力交互增長論」。

e.    人類在生物演化外,由於有大腦神經系統,因而有記憶及高度學習能力,因而有思想文化。於是產生文化演化。這是我們有各種制度和規範的原因。其目的還是為了保障生存。因此,一個不演變的文化,或用生物學的「適應」概念來說,一個不能應付「環境」帶來問題的文化,難以生存。我們要注意的是:生物界所要面對的「環境」是其他生物。而人類要面對的「環境」是其他人類的需求和所發展出來的工具、技術、武器、和意識型態。這些都是「文化」。

f.     在國際社會,鬥爭(武裝衝突)是常態。當爭奪資源時,如果一方認為或誤認為自己有勝算,通常用武力解決。

g.    當人類面對共同危機,如生態議題,我們能合作嗎?南、北極的冰山已溶化了幾年。最近有一塊冰山甚至飄流到紐西蘭。但「京都協議」到今天還是議而不定。

 

結論:

 

合作是文化演變的結果。但是:

 

A.   「合作」通常只適用於國內社會,因為國家或社會有政府、法律、社會規範等制度從旁強制或教育(洗腦)。

B.    超過某個臨界點時,人的生物性或「本能」會超過人的文化性或「訓練」,這時競爭或衝突會取代合作。

 

2.     天性(#38)

 

我不知道「合作是天性」指什麼而言。我是唯物主義者,除非DNA能告訴一個人「合作」,我不認為合作是「天性」。

同樣的,我也不認為「競爭」是天性。我只是說:

 

資源不足及資源的效用,使得人類會為了取得資源而盡可能不擇手段(「環境制約論」),如果日常語言稱它為「競爭」,這就是競爭。它是或不是天性,重要嗎?

管子說:
「衣食足則知榮辱。」(《管子》 -- 《牧民篇》)

基本上是同樣的意思。

即使人的天性是「善」,但在環境影響下,現實是:人並不經常為善。如果人性本善,為什麼我們有表揚「好人好事」的需要?善是或不是人的天性,重要嗎?

我再舉一個冷酷的例子:

我們家失火,我們的親人陷身火窟的話,我們一定希望每個人見義勇為。(多數人只會在旁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但你、我經過火災現場,我是不會衝進去救人。你會嗎?

 

********************************

 

本文是我在【中時電子報 > 聊聊吧 > 新聞對談 > 公評、公論、和公共規範》】

http://tb.chinatimes.com/forum1.asp?ArticleID=920766

bad sword網友談到「合作」是否「天性」時的回應。現在將它們整理後在這裏發表。子標題後的阿拉伯數字是該版留言序號;我將bad sword網友的回應放在附錄。

 

此外,請參考《淺談文化、行為主義、和行為科學》一文。

 

********************************

 

附錄:

 

bad sword(#33)

 

胡卜凱(#32)

我的看法是有點不同的,達爾文的理論不見得是唯一適用人類社會的。(如果是的話,我們終將走向滅亡,而且很快。)

就某種觀點來說,人類已經突破進化論的限制才會變成現在這樣。(現在全世界有多少人口?)

或許我們該想的是在進化的過程中,人類是怎麼突破那些限制的?(不是競爭,是合作!)

 

bad sword(#37)

 

胡卜凱(#35)

你怎麼會認為合作不是人類另一個「天性」呢?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1964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