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時事論壇
市長:胡卜凱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時事論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知識和議題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後現代主義答網友問
 瀏覽823|回應0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本文原載:【中時電子報】 >> 【新聞對談】 >> 《「獨立思考」和「中間選民」》

開欄者: 胡卜凱

http://forums1.chinatimes.com/dailytalk/Forum.asp?ArticleID=810182&History=0&Page=1

胡卜凱兄:

您這欄的討論我一直很感興趣,現在提出一個偏離主題的問題,希望您不介意。

適才在三毛兄《道德經演義》欄裡提到:《道德經》起始兩章,鋪敘了「相對價值」的基調。西方思想已往一直是「絕對價值」,在上一世紀逐漸接納「相對價值」的觀點,發展出「後現代主義」。以上是我的瞭解。

據我所知,您也認為:

1. 西方思想已往一直是「絕對價值」;
2.
東方思想早已發展出「相對價值」;

而且您:

3. 認同「相對價值」;
4.
不認同「後現代主義」。

不知我的認知是否正確?如是,則我非常希望聽您論述,何以您認同「相對價值」,卻不認同「後現代主義」?

我向您提出這個問題,因為我對您的論述方式一向佩服,同時您的思想脈絡與我在大方向上是類同的。比如前述 1. 2. 3.,也都是我的想法;惟有 4.,我目前頗為認同「後現代主義」。因為您我有許多「同」做為基礎,所以我認為,如能聽到您對「異」的論述,可以開拓我的視野。

在此先行致謝。另,如您無意論述,敬請賜知,我無條件接受。

 ***********************

 老嫗網友(#89):

多謝提問。

「後現代主義」和任何「XX主義」一樣,有很多版本。我曾大致將它分成兩類:

藝術上的「『現代主義』」;和哲學上的「『後現代』主義」。請參考(胡卜凱 2002、2005a)。

就前者來說,我對於藝術沒有深入的了解,所以沒有一定的立場。我很欣賞美國幾位「後『現代主義』」作家,如John Barthe和Tom Pynchon的風格和作品。Steve Connor的"Postmodernist Culture: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ies of the Contemporary"有中譯本。雖然舊了一點,它是我看過的書中,對「後『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介紹得最中肯的一本之一。

我對哲學上的「『後現代』主義」,的確有一些意見。主要針對他/她們的「認識論」、「語言哲學」、以及對社會發展的某些觀點。

a.     我接受唯物主義,所以我認為有「外在現實」。我也接受「實用主義」,所以我認為:

「能『解決問題』的說法就是『知識』」。 

因此,我不接受傅柯、李歐塔等在「認識論」上「基於方法論的虛無主義」觀點。從他們的論述,一個人可以得出:

「『知識』不過是一種『說法』,因此everything goes。」的結論。

b.     我認為有「外在現實」,我也接受「意義是『約定俗成』」的說法。因此,我不接受德希達在「語言哲學」上「基於方法論的虛無主義」觀點。從他的論述,一個人可以得出:

「『語言、文字』不過是一種『用法』,因此everything goes。」的結論。

現在討論第三點。由於以上三位的「基於方法論的虛無主義」觀點蘊涵:

沒有知識」,又沒有意義」,

所以他們和一般的「『後現代』主義者」否定現代性」的概念,也從而否定「啟蒙主義」。

我想妳大概知道,我主張追求一般人所謂的「社會公義」。我雖然過了60,多多少少還有青年馬克思的思想。我不接受(經濟)社會主義的方法,但我接受(政治)社會主義的理想。因此,我也許可以接受「進步」不是一個「有意義」的概念,但是我不能接受替一般老百姓爭取低工時高薪資人權保障生態保護等是「沒有意義」的工作。

10年前在台大法學院圖書館看過一本書,替傅柯和德希達辯護,作者主旨在說:

Contrary to the general impression, neither is a so-called methodological Nihilist.

她在論述之外也舉了一些兩位的行動做例子。我忘了書名,應該可以搜尋出來。所以,以上所說可能只是我的偏見。但這是我大概10 - 15年前,比較系統性閱讀「『後現代』主義」著作所得到的感覺。近年來對三位的著作仍偶有接觸,但並未改變我的(第一)印象。

最後,做兩點補充說明。

A.    我也接受維根斯坦「意義『用法』論」,但是我也"同時"堅持「人際相通論」和「意義約定俗成」,所以對我來說,「胡說八道」是不被接受的。這當然也是因為我認為:

「社會必須有一個『穩定運作』的架構(一般小老百姓才活得下去)。」

社會的「穩定運作」必須通過「溝通行為」來建立和達成:而「溝通行為」必須建立在一套彼此接受的「規範」和一組有共識符號上。

B.     我的「相對主義」不是「『絕對』相對主義」,也就並不相當於「虛無主義」。我的「相對主義」是指「相對」於彼此同意的一套「規範」和一組符號上(胡卜凱 2005b)。換句話說:

我對採取那一種「規範」和那一組符號並沒有立場

但是,在:

「社會必須有一個『穩定運作』的架構(一般小老百姓才活得下去)」這個前提下,

我堅持一個「社會」必須」彼此(社會成員間)同意的一套「規範」和一組符號。

非常謝謝你不恥下問,給我一個機會說明我在此地和其他網站上說話的背景。

參考文章: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1712082